至元二十七(1367)年十月,朱元璋派遣大將徐達、常遇揮師北伐,這次北伐是有著特殊歷史意義的,公元十世紀初,石敬瑭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將北邊險要之地燕云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
此人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罪人之一。其人格之無恥,行為之卑劣,臉皮之厚度,后人難于匹敵。
他的這一行為使得從此中原王朝在與游牧民族的軍事斗爭中處于無險可守的被動地位。由于中原以步兵為主,而游牧民族以騎兵為主,割讓十六州以后,中原步兵們就要在千里平原上直接面對騎兵的沖擊。
從某種程度上說,整個宋朝就毀在了石敬瑭的手中,中原的士兵們不得不用自己的血之軀去抵抗游牧民族的侵略。直到整個大宋王朝的崩潰。
在燕云失陷四百年后,朱元璋開始了他的北伐,開始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由南而北的統一戰爭。
朱元璋此時又面臨新的選擇,該怎么進攻呢 當時朱元璋已經占據了江浙和湖廣一帶,但元仍然占據著北方的大部分地區。要實現推翻元朝的目的,必須有一個明確的作戰計劃。
朱元璋并沒有選擇直接進攻元首都大都的策略,他認為要想徹底的擊敗元朝統治者,必須先攻取山東和河南,然后再圖大都。
這個策略被證明是正確的,因為此時的元朝實力還很強 為了鼓舞軍隊的士氣,朱元璋在出征前對他的士兵和將領們說了一句話,以鼓舞他們的士氣。
“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
我們可以想象到,朱元璋應該是咬牙切齒說出這句話的 北伐正式開始,主將是堪稱明帝國雙璧的徐達和常遇,他們并未讓朱元璋失望。經過殘酷戰爭考驗的吳軍連續攻破元的防線,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占領了山東。
這一過程實在是無甚可寫,因為元軍實在是不堪一擊。
在王保保的心中,并沒有把朱元璋和徐達當回事,在他看來,徐達軍和被他打垮的那些紀律松散,戰斗力差的農民起義軍沒有什么區別。他把自己的主力拿去對付與他爭權的李思齊,而只是將防守的任務交給了他的弟弟脫因帖木兒,這位脫因帖木兒倒也是一位不錯的將領,但和超一流的徐達常遇相比,他還差得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