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外,迎著徐徐晚風,朱元璋一臉的憤慨和懊悔,就好像真的悔不當初似的。于傍晚抬頭凝望著天邊那燦爛晚霞,那么的偉岸滄桑,那么的慈祥和藹,一派帝王長者的仁義風范。
而俗話說主辱臣死,身為臣子的徐灝自然神色激動,一副恨不得馬上把那蒙蔽圣上的小人逆臣,當場砍死的怒火沖天。
隨后做足了戲的朱元璋覺得可以了,面對區區一個年輕人,稍微點撥幾下就能驅使其盡忠辦事。當下殷殷勉勵一番,讓徐灝徑自去找曹國公,到時李景隆會告知詳情。
如此初出茅廬的徐灝拜別演技爐火純青的皇帝,跟著個小黃門一路出了紫禁城。
呸!差點就著了道,淪為大明教元璋大教主的教徒,今后得離您老人家遠點,徐灝扭頭朝著黑夜中的乾清宮做了個鬼臉。感慨著這才叫做霸王之氣,一個簡單造型一句話,自己當時就有一股子為其去死的沖動,太可怕了。
徐灝猜測那小人十有八九指的就是錦衣衛指揮使蔣瓛,朱元璋為何要殺他?因為他知道的秘密太多,手上的血腥太重了。
就像他前任那位,已經死去的第一任錦衣衛指揮使毛驤,辦完胡惟庸案后,居然目標直指李善長,那可是地位不亞于徐達的元老功勛。而且李善長背后站著殘存的淮西集團,門生故吏遍天下加上錦衣衛辦案的手段實在太兇殘,導致所有文臣們也站出來群起反對錦衣衛。
結果整整十年的時間里,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錦衣衛為此連番損兵折將,雖然最后毛驤成功了,殺了李善長全家八十七口。其代價就是為了平息眾怒,朱元璋竟然以胡惟庸黨羽的可笑罪名,處斬毛驤并當眾焚燒刑具,撤銷錦衣衛辦案的職能。
歷史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反復上演,當年蔣瓛就是靠揭發并捉拿上司毛驤,脫穎而出做的指揮使。今日輪到徐灝要出手誅殺他,就是不知徐灝將來的命運又會如何?
蔣瓛替朱元璋親手導演了藍玉謀逆大案,慘死在前后兩任指揮使手里的公侯多達三四十人,可以說一半開國功臣直接死在此二人手里。
此人必須得死,此乃必定無疑的,誰站在朱元璋的角度都會這么做,好處太多了。
徐灝覺得膽戰心驚,他不可憐狡兔死走狗烹的蔣瓛,而是可憐那些功臣們,現如今掐著指頭算了算,健在的竟然不足十人了?
二爺爺徐達倒是活的挺滋潤,可是早晚得先朱元璋而去。信國公湯和,鳳翔侯張龍據說在老家都已然不行了,能不能活過今年都是未知之數,大抵也算是善終。而馮勝王弼傅友德三位大將被圈在家里,吉兇未卜。
倒是長興侯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早早退休在家頤養天年,也不知能不能堅持到最后得以善終,其他功勛病死的病死,戰死的戰死,被殺的被殺,族滅的族滅,反正看來朱元璋已經是鐵了心臨死前要鏟除一切阻礙。
到底老朱同志平日看的是哪朝的史書?最混亂的五代十國?不然哪來這么大的猜忌心?
徐灝感覺不單單是為了剪除后患,恐怕還是和朱元璋的窮苦出身有關聯,這位帝王痛恨一切壓迫老百姓的權貴,怕是為了預防權貴尾大不掉,大肆吸食民脂民膏禍國殃民,從而悍然要把權貴們的危害親手減至最小。
當下感慨萬千的徐灝匯合家人,騎馬去了曹國公府。
京城郊外的徐家,此刻人人都在翹首等待來自徐灝入宮后的消息,可是久久沒有任何動靜。
所有人都在暗自猜測皇帝召見徐灝的目的,可是誰也猜不出為了什么!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那就是徐灝從此成為徐家最不能得罪的人物。類似徐灝這樣身份的勛貴子弟京城太多了,而徐灝竟能夠入了皇帝的法眼,何等幸運?
進宮面圣的時間越久,越說明皇帝重視徐灝,徐灝就越有可能將來平步青云,話說這些年來,皇帝的脾氣越來越不好,很少直接召見外人。
不管如何,徐灝能進宮就已經是天大的好事。這時候,徐耀祖夫婦腸子都悔青了,后悔今日不該和侄兒之間鬧得那么僵,好在彼此還沒有徹底撕破臉皮,尚有幾分轉圜余地。
尤其是徐耀祖去探望兒子的時候,親耳聽到徐濟那些胡話,當時氣得指著王氏破口大罵。罵妻子溺愛孽子以至于使得自己錯怪了侄子,對著妻子咆哮道,你聽聽,偷看人家的丫鬟還不算,竟然還惦記著親嫂子?這還是人嘛?
罵完后徐耀祖為了今后的前程,直接去找二弟徐慶堂,沒想到老三徐增福也在場。對弟弟簡單的表示了下歉意,直言侄兒雖說打人不對,但回去仔細想想,也算是情有可原,畢竟徐濟那孽子有錯在先,年輕人嘛一時沖動可以原諒。
徐慶堂心里冷笑,面上表現的受寵若驚,趕緊請兄長上座,很快兄弟三人言笑甚歡,其樂融融。
至于被教訓了一頓的王氏,下令不許任何人來探望徐濟,鄭重警告徐濟身邊的幾位丫鬟,任何話都不許泄露出去,派心腹把院子給鎖上日夜看守,生怕有任何閑言碎語傳出去,尤其是傳到兒媳婦的耳朵里。
她拉不下臉來去討好弟妹,干脆帶著和徐灝交情好的朱巧巧,一起去了福壽居。
千方百計的求老太太派人把沐凝雪給請了來,當面賠了不是,借此來緩和和蕭氏之間的緊張關系。
蕭氏大度的露出笑臉,笑言嫂子您真是大人大量。而蕭氏的左手一直握著沐凝雪的小手,右手則拉著朱巧巧的手,握的很緊。
對于沐凝雪,蕭氏真是越來越滿意她的人品和作為,這樣蕙蘭心智的姑娘提著燈籠上哪找去?一邊感嘆兒子的好眼光,一邊今日不知替兒子親口賠了多少不是。反正言不由心的在沐凝雪面前,大罵自個兒子不知好歹,不懂得感恩戴德,慢待了姑娘云云,反正千錯萬錯都是我兒子的過錯,你千萬別放在心里,鬧得沐凝雪啼笑皆非外,很是不好意思。
此刻蕭氏面上帶笑,心里則暗嘆人的際遇真是說變就變,上午兒子還是大逆不道呢,這轉眼間就成了人人爭相贊揚的好孩子。心里默默期盼此次進宮是福別是禍,兒子可千萬別在惹出禍事來了。
老太君也在后悔呢,后悔今日的態度過于持重或是有些偏袒于長房了,明明秋香那丫頭都為了受辱而尋了短見,不然為何灝兒會憤而出手?當時自己不該對此視而不見,不單單此舉會令二兒子夫婦和灝兒深感不滿,連帶著使下人們產生情緒,埋怨自己平日里口口聲聲說什么善待下人,最重視人命,而事到臨頭反而不把下人的性命當回事。
有鑒于此,老太君帶著所有女眷一起浩浩蕩蕩的去竹園探望了秋香,當著秋香父母的面,認了秋香為干孫女,并許諾一定會隆重操辦秋香的婚事。
秋香也算是命運多舛,連著兩件事都使得她站在了徐家的風口浪尖上,秋香的大名如今可謂是家喻戶曉。幸運的是她跟了徐灝,每次事后皆會因禍得福。
至于被徐濟偷看了身子,除了受到了羞辱之外,身為丫鬟并不會引起人們的輕視,被主人用過之后嫁人的丫鬟比比皆是,這也是身為家奴的宿命了。
老太君覺得做的還不夠,走在園子里的時候,當眾說道:“今后這里除了灝兒之外,任何男人都不許隨便進出。如今汶兒已經成親,濟兒眼瞅著將要成親,既然都長大了,自是不便再與妹妹們來往過于頻繁。還有淞兒那個沒良心的,等他回來就勒令多學學他三哥,好生用功讀書,不考上個童生,就不許他隨意進園子里玩耍。”
一邊的劉氏氣得夠嗆,心說您老未免太偏心了吧?老三進宮還沒有下文呢,這就忙著立規矩討好一個孫子?不過老三確實是厲害,又一次不動聲色就攬到了天大的頭彩。
不行,我得把淞兒叫回來,都呆在燕王府快一年了,也沒見混出什么出息。還不如和老三在一起呢,保不準就被提攜進宮見到皇上,從而賞賜個一官半職。
如此一想,劉氏幾步走到蕭氏身邊,親熱的攙著嫂子的胳膊,笑著說起了親密話。
走在她們身后的朱巧巧見狀笑了笑,她早打定主意今后多和二太太走動聯系。因為她很欣賞蕭氏的精明和果斷,最重要的是志同道合,今后好生請教下太太關于馴夫的法子,也好用在自己丈夫身上,何況還有徐灝這一層緊密關系。
再說二房今后的前途看樣子不可限量。至于將來好友凝雪嫁過來后,會不會與自己爭權?到時再作計較也不晚。
自己的公公一介粗鄙武夫,今日的說話行事令人失望,婆婆就更不用說了,完全沒有什么主見,處事糊涂。朱巧巧觀二老爺的為人,覺得和徐灝一樣錦繡于內,屬于深藏不露的老狐貍。
三老爺就是一介書生,醉心于仕途,可以不必理會;對于三太太劉氏,朱巧巧向來最瞧不起商賈之女,因此不想過多親近對方,面上做到恭敬親熱也就夠了,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當然,朱巧巧最重視的還屬老太太,而老太太今年六十歲,身體健康,看樣子活到七老八十沒什么問題。老人家在徐家的地位高高在上,一言九鼎,乃是全家人的主心骨,必須奉承好了,有了老太太和徐灝撐腰,如此自己在徐家的地位就會穩如泰山了。
此外朱巧巧覺得徐灝對待老太太的態度也不同于任何人,就算親爹親娘都沒有老太太一句話來的管用。
她自然不知徐灝對自己故世的奶奶姥姥的感情特深,現在漸漸把這份思念之情全部轉移到了老太君身上。對徐灝來說,父母依然在世活得挺好,徐慶堂夫婦只能算是替代品。
而祖母外祖母則全都不在人世了,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份遺憾身為子女都應該明白。
貌似從沒求過收藏,還沒收藏的好漢好歹順手點一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