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33票房大戰·一 部分章節是圖片,打開比較緩慢,請等待一下長時間打不開請刷新.
133票房大戰·一 上座率不足六成影院中,一些人在無聊地吃瓜子,影片開始那長長的戰爭背景字幕,讓不少人罵了起來。
香港可不是臺灣,觀眾遇到不好看的電影,導演被打一頓那都是正常的事情(這風氣若是延續到現在,不知道幾個導演不被打的)。
“退票!退票!”一些觀眾站起來大吼。
突然熒幕一亮,巨大的轟鳴聲把這些人的吼聲壓了下去。實景拍攝的飛機和傳單,以及下方巨大的城池,讓那些人有些發愣,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轟!”猛烈的炮火像是一個巴掌,狠狠地扇了那些人一耳光。
所有的觀眾都乖乖地坐下來,聚精會神地觀賞影片。香港可拍不出這樣的場面,就是有錢,你上哪兒買炸藥去?
影片就是國語的,沒有經過粵語配音。這年頭香港電影的主流語言依舊是國語,要到明年《七十二家房客》熱映后,粵語對話才被漸漸地接受并得到推廣。
“漢jiān!打死漢jiān!”經過王梓鈞不斷地渲染,當看到鄧團長棄下陣地逃跑時,觀眾地情緒累計到第一次爆發,不少人站起來大罵。
接著又是一次次地舒緩、壓抑、爆發,看到在城門戰中殺敵無數,影院里那只有半數的觀眾,齊聲大叫:“好,打得好!打死小日本!”
王梓鈞見到觀眾的反應,臉上就一直掛著笑容。
電影放映了一半,王梓鈞看看時間,對鄧麗君和管偉華道:“你們先看著,我有要事先走了。”
鄧麗君二人正看得起勁,只點了點頭,便把注意力放到熒幕上。
王梓鈞出了電影院,叫車趕到另一家邵氏的戲院,這里馬上就要放映《十四女英豪》。
這里可比《喋血孤城》那邊火爆多了,那買票的隊伍頗有些《喋血孤城》在臺灣上映的感覺。人人都想看看,這部耗資400萬港幣的電影,到底能拍成什么樣子。
“朋友,我出50塊,把你的票讓給我。”王梓鈞直接找到一個剛買完票的人。
那人看了帶著墨鏡的王梓鈞一眼,搖頭道:“我排了半個小時的隊才買到的。”
“100塊,不賣我找別人。”王梓鈞說。
“真是傻瓜,有錢用不掉。”那人把票給了王梓鈞,順手把錢奪過去,生怕他賴賬的樣子。
王梓鈞看著影院里人頭攢動的場面,不禁嘆氣,客場作戰就是弱啊,這反差也太大了。
坐下等著電影放映,王梓鈞問身邊一人道:“喂,先生,你聽說過《喋血孤城》嗎?”
“知道啊,有在電視上看。”那人道。
“你覺得那些怎么樣?”王梓鈞問。
“還能怎么樣?國民黨的宣傳片唄,不看也罷。聽說里那些爆炸和飛機的場面,都是以前抗戰時候的資料片。”那人回答說。
王梓鈞無語了,成也、敗也啊。媽的,老子精心制作的場面,居然被人說成資料片,幾十年前有彩色電影嗎?
那人坐端正了身子,影片已經開始。
邵氏公司的標志打出來,大大的“sb”字樣,讓王梓鈞有些想發笑。
《十四女英豪》改編自《楊家將》,講的是楊家最后一個成年男子死掉之后的事,賣國賊們以為國家再也沒戲了,就大肆囂張,而西夏以為宋朝再也不可能抵擋他們,就大軍南下,準備橫掃中原,就在南宋小朝廷準備乖乖地舉手投降的時候,楊家的一門fù孺站了出來,搬不來救兵,只好孤身前往戰場,一群喪夫的女流之輩背負起了一個國家的期望橫戰沙場。
影片開始后,王梓鈞沒看幾分鐘就看得蛋疼。
放在這個時代,這部電影的質量沒的說,絕對堪稱一流。但里面的角色,個個臉譜化,好的像圣人,壞得心腸都是黑的,而且舞臺感十足,演員服裝里的黃梅戲痕跡洗也洗不清。
這與王梓鈞真實、生活化的電影理念完全沖突。
總的說來,這只是一部中規中矩的大制作。
倒是那里面層出不窮的名演員讓王梓鈞眼花繚亂,不論男女,甚至是一出場就死掉的楊宗保都是大腕擔綱。王梓鈞甚至看到米雪在里面跑龍套。
這部電影是程小東做動作指導的處女作,不過礙于這時的觀念和環境的限制,亮點很多,但坑爹的地方也不少。
影片在放映過程中,基本上每一個女將有什么表現,都會引來一片叫好聲。不用說,那些叫好的人都是她們的影迷。
明星效應啊!
“啊!天啦!導演是怎么拍出來的?”身邊那哥們兒看見里面楊家將用身體做吊橋的時候,驚嘆道。
到后面開閘放水湮沒敵軍的時候,影院里再次起了轟動,只見洶涌的洪水從山間流下,將士兵卷起沖走…
這個場面放在當下非常壯觀,但王梓鈞一眼就看出來這是假的。不過在沒有特效的年代,做起來也很困難,而且具有的危險性不比王梓鈞玩爆炸低。
那些山全是道具布景,水是真的,就是在高處建一個大水箱,放上十幾噸的自來水,然后突然放閘,再運用鏡頭去處理,形成洪水滔天的樣子。
這樣說得簡單,但那些大型道具的制作和布置,耗資不比王梓鈞在臺灣的古縣城做小面積布景低。而且為了增加真實感,那十多噸水沖下來,對演員其實是有一定危險的。
“大手筆,邵氏就是邵氏,這種畫面都能拍出來!”周圍的人再次鼓掌,對導演和演員表示敬意。
王梓鈞心想:等你們看了《喋血孤城》,就知道什么是大手筆了。
他不信邵氏的《十四女英豪》能壓得過自己的電影。雖說《十四女英豪》的投資比《喋血孤城》多出一倍,但那些大牌演員的片酬就占了近一半,磨磨蹭蹭拍攝了兩年,時間、金錢都耗在布置大量山川、城池的道具上。
電影的結局是大圓滿,楊門女將打敗了西夏軍隊,保住大宋河山,電影院里一片歡呼。
王梓鈞聽著周圍人的談論,發現這些人的話題大多還是在那些參演的女明星身上,偶爾也提及里面幾個經典的鏡頭,但議論劇情卻少之又少。
這簡直就是一部電影的悲哀。
后世王朔在張老謀同學拍攝幾部大制作后,曾戲稱其為裝修工,亦是如此原因。
“咦,亦舒,你怎么也在?”王梓鈞出場的時候撞見亦舒。
亦舒道:“我答應雜志社了,要幫《十四女英豪》寫影評。”見王梓鈞臉色有些不自然,她笑道,“你放心,我是看了《喋血孤城》后趕過來的。”
王梓鈞笑道:“那就請倪大美人高抬貴筆咯。”
亦舒道:“我的筆從不違我的心,不在乎幫誰不幫誰,照直了寫就是。不過你的電影卻是很好,怎么說呢?就是看了《喋血孤城》后再看《十四女英豪》,感覺有些索然無味。”
“哈哈,亦舒你這是在夸獎我嗎?”王梓鈞笑道。
“我很少夸人的。”亦舒笑道。
就在王梓鈞與亦舒聊天的時候,邵氏公司里,方逸華接到下面的報告后,徑直來到邵逸夫的辦公室。
“董事長,我們的電影效果很好,所有影院全部爆滿。”方逸華喜悅地說。
方逸華今年42歲,長得有些豐滿,她被邵逸夫帶來邵氏已經三年多了,從普通職員做起,一步步做到中層管理者。
至于兩人之間的關系,就連邵逸夫的結發妻子都是知曉的,只是沒有挑明罷了。
“《喋血孤城》呢?”邵逸夫問,65歲的他看起來只有50出頭,非常的硬朗。
方逸華回答道:“最高上座率有六成,最低的影院上座率不到四成。具體的票房現在難以統計,不過按現在的情況,已經被我們給壓住了。”
邵逸夫搖頭說:“壓不住啊。《十四女英豪》與《喋血孤城》雖說類型不同,但其實都是用民族大義為核心,兩者之間是你死我活的局面。我之所以這么緊張,是因為我前天看過那部電影,當時驚得我一身冷汗。”
方逸華道:“不會吧,就算《喋血孤城》因為口碑上座率增加,但早已經被我們拋到身后去了。”
“希望不會。”邵逸夫說,“這次我的做法有點著急了。”
邵逸夫不是著急,而是將王梓鈞作為了他與鄒文懷爭斗的戰場。
鄒文懷以前是他手下的心腹愛將,卻自立門戶與老東家打擂臺。而今更是不懷好意,集中手下財力、物力全力《喋血孤城》在香港上映,其用意就是借王梓鈞的手來打壓邵氏耗時兩年的大制作。
邵逸夫是個每逢災害都要捐錢的大善人,也是摳門到極點的吝嗇鬼,有時候對人很大度,有時候卻又心眼小得像針尖一樣。面對鄒文懷的襲擊,他直接把王梓鈞當成了鄒文懷的盟友,正好抓住《言報》攻擊王梓鈞的機會,暗中使力,落井下石。
邵氏與嘉禾的戰爭就如當初日俄之戰,王梓鈞卻成了被作為戰場的清政fǔ。
王梓鈞如今想通了事情的經過后,心中把嘉禾與邵氏都恨上了。但現實卻讓他只能暫時站在嘉禾一邊,拉開架勢與邵氏做對。
王氏與邵氏的爭斗,第一回合,邵氏獲勝。
但這僅僅是開始而已,王梓鈞不是坐以待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