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百三十三章 涅磐

第五百三十三章涅磐  圣駕是二月二十九回駐暢春園的,京城的王公百官早已開始籌備萬壽節賀禮。

  每年圣駕出巡回京后,都要召開大朝會的,這次卻是始終沒有大朝會的消息。就是小朝,也不過是幾個大學士同輪值尚書往園子見駕。

  其他官員的陛見、陛辭,卻沒有被翻牌子。

  雖說沒有人敢明目張膽地質疑什么,但是也不是傻子,多都嗅出些不對來。

  往幾位大學士、尚書家求見的官員,就多了起來。

  甚至有的人,開始揣測,是不是要“變天”了。

  今年過了年,就是異相橫生,前些日子山西與陜西傳來的消息,二月里仍是暴雪不斷。

  雖說康熙的威儀尚在,但是自打“二廢”太子后,他還是添了老態。這次畿甸之行,又趕上天氣乍暖還寒之際,保不齊有什么…

  “一朝天子一朝臣”,沾了權利后,有幾個肯舍得放手的?

  京里看似波瀾不驚,實際上著急的人已經不在少數。

  圣駕初回駐暢春園時,曹寅原是要遞牌子請見,但是后來聽說圣駕接連幾日都沒有翻牌子,便按奈不動。

  只是數日之內,頭白了不少,回到家后難掩憂心之色。

  雖說身份有別,但似乎曹寅同康熙少年君臣,另有份情誼在。

  曹颙勸了父親幾日,卻都沒有什么收效,

  就是太仆寺衙門里,下邊的屬官也都是議論紛紛。相比起來,四位堂官倒是如常的樣子。就是素來愛傳閑話的伊都立,也沒有提及過此事。

  是啊,禍從口出。平日里嬉笑怒罵沒什么。如今看著勢頭不對,他表面上沒什么,心里也是添了小心。

  王景曾是隨扈回來的,想從他嘴里探聽消息的漢官也不少,不只是太仆寺衙門。

  王景曾卻端著架子,對于隨扈之事閉口不提。因為這個,他這些時候的日子也不好過,聽說得罪了好幾個同年。

  他只能暗暗叫苦。這太仆寺卿隨扈不過是個章程罷了。萬歲爺身邊,有內大臣與內務府地官員應承,他雖說隨扈,但是也沒見過圣駕幾次。

  唐執玉是本份當差那種人,對于權利紛爭素來不關注。

  就算他聽說萬歲爺許是龍體欠安,也沒有放在心上,在他看來,那本就應是太醫院操心之事才對。干他這個臣子何事?

  京里的氣氛越來越詭異,連曹颙也不禁疑惑起來。歷史,到底是什么樣的?

  他同曹寅父子兩個本應消除在歷史長河中的兩個人還活著,難道那個按說還有七年壽命的帝王就要歸天?

  不過,冷眼旁觀了幾天。曹颙就放下心來。

  就算康熙真病著,應該也是有驚無險。只是不曉得他是無暇顧及京里的暗流,還是刻意如此,想要看看臣子們的反映。

  三月初三。圣旨下,以“管兵不嚴”、“人才不及”為名革了兩個副都統。同日,還有兩個宗室因“舉止不堪”除了宗人府的屬職。

  這下子,卻是使得大家越驚心動魄。已經有人暗暗揣測,是不是明年就要改元。

  諸位年長阿哥中,到底哪一個奇貨可居?

  這如同是賭博一般,要是壓對了,那可就是錦繡前程?

  就連略帶些書生氣地孫玨。也是不能免俗,還專程往曹府來了一遭。

  他已經離開禮部,如今在任吏部稽勛司郎中,掌管官員名籍、喪養、勛級之事。

  同四年前剛進京時的清高倔強相比,孫玨的為人處事圓滑許多,再也沒有當年那份孤介。

  他來給曹寅請安,話里話外,不外乎是想探聽些內幕。同時。他也想探探曹家的底。看看他們到底要支持哪位阿哥。

  雖說心里嫉恨曹家,但是孫玨也不得不承認。曹家同皇家的關系是孫李兩家無法相比的。

  連曹颙都放心下來,更不要說是曹寅這個老狐貍,自然早已經是氣定神閑。

  瞧出孫玨的浮躁,再想起兒子的疑慮到從容,曹寅心里隱隱地生出幾分得意。

  每逢遇到別人在他面前夸獎曹颙時,他嘴上都說是“犬子資質平平,不堪大用”,本心還是為有這個地兒子驕傲。

  想到慘死京城的李鼎,曹寅待孫玨態度溫和許多。

  雖說這個表侄有些膚淺浮夸,但畢竟是孫家嫡長,曹寅也不愿看著他在京里走彎路。

  想到這個,曹寅對孫玨那些試探的話停而不答,端起茶盞,掀起茶蓋,喝了一口,道:“再有十來天,便是萬壽節,雖說比照往年的例,都有章程,但也要忙活一陣子。兩相對比,賢侄現下的差事倒是輕省。聽說吏部地‘冰敬’、‘炭敬’甚多,雖說要與光同塵,卻也不可迷失本心。想太多了沒用,掌管好份內差事,才會使人挑不出錯來。你升任郎中剛旬月,想要再升一級,還要看賢侄這三年的考績。”

  聽著前面,孫玨還有些著急,腹誹曹寅不厚道,有岔開話題之嫌。

  到了最后,見曹寅神情越來越鄭重,孫玨才聽出其話中之意。

  萬壽節既是能如期舉行,那萬歲爺那邊就算真染疾,想來也是無關痛癢。再說他自己個兒,年后才由禮部調到吏部,由正六品主事連升兩級為正五品郎中。

  他不過是舉人出身,出仕四年的功夫,已經到了這個位置。就算現在想要投機,想要往上升也要熬年頭資歷。

  想通這些,孫玨來前的志得意滿頓時煙消云散,意興闌珊地同曹寅說了幾句閑話,便告辭了。

  出了曹府大門。孫玨上馬,回頭盯著高高掛起地匾額,臉上神情莫測…

  內宅的女眷,卻是絲毫不會為朝野變幻影響。

  經過數日的調養,李氏已經痊愈,去看過兆佳氏兩遭,卻只是哭笑不得。

  兆佳氏臉上的傷漸漸好了,只有鼻梁。是徹底地塌下去。

  她地記性是越老越不好,半夜吃煙的時候,吃著吃著睡了。煙鍋里的燃著的煙草傾倒在褥子,差點走水。

  原本一個丫頭值夜,如今卻得兩個。就怕有一時看不到地地方,就要出些閃失。

  太醫囑咐,兆佳氏的飲食要清淡少油,才好慢慢去了浮火。因此。靜惠就不敢讓廚房再給她做葷菜,多以素菜為主。

  因為兆佳氏平素都是無肉不歡的,靜惠還專門請了個燒素齋的師傅,將素菜燒成葷香來。

  兆佳氏吃了兩天,又惦記起鴨子來。

  靜惠便讓廚房將鴨子去了外邊地肥皮。用鴨胸肉燒了菜給兆佳氏送去。

  兆佳氏見了,差點沒有掀了桌子,將靜惠好一番數落,而后打人到廚房叫菜。

  靜惠雖說沒有法子。只能聽了,但是下頓飯的時候仍是叫廚房那邊少油少肉。

  兆佳氏有的時候記得上頓吃什么,有的時候不記得,不管如何,這嘴上都沒有停地時候。

  李氏同初瑜兩個過來地時候,兆佳氏都不避諱,直接當著靜惠的面,指桑罵槐地。沒一句好話。

  李氏與初瑜怕靜惠難堪,只有為靜惠說好話地。兆佳氏卻越惱,認為長媳是奸詐之人,背著自己對長房耍乖賣好。

  這一比較,她就越覺得另外一個媳婦乖巧。

  她轉過頭,皺眉問靜惠道:“你也別干杵著,還不去瞧瞧你弟妹,她身子不好。得多留心呢。”說著。還是有些不放心,就要下炕親自去探望。

  卻是腦袋沉。扶著炕沿,她直覺得眼前昏。

  李氏忙將她勸住,到底是看著靜惠去了,她才算是放下心。

  奉命去照看如慧地靜惠,心里卻感概萬分。

  兆佳氏病后,靜惠同如慧兩個輪流照看。不曉得是怕的緣故,還是勞累的緣故,如慧迅地消瘦下去。

  靜惠勸她歇著,她也不聽,終是釀成惡果,小產了。曉得的那一刻,靜惠連眼淚都沒有掉,只是怔怔的,跟丟了魂魄似地。

  曹碩見先前那般跋扈的妻子,如今神容枯瘦,失了鮮活,自是無比自責內疚。

  靜惠同曹碩商議,原是要使人打法人給侍郎府去信,被如慧開口攔下。

  結果,她小產之事,除了瞞了兆佳氏外,還瞞了侍郎府那邊。

  曹頌隨扈回來,見了母親模樣,曉得是因如慧之故,火冒三丈。

  他雖是魯莽性子,但是重孝道,怎會容如慧忤逆?

  他原想要斥責如慧,行行家法,要不然就請舅舅舅母好生管教管教。

  一直不吭聲的曹碩卻是不同意兄長如此,開口道:“哥,要打要罰,都由弟弟承受吧。事情究根溯緣,還是弟弟的不是。要不是我食言而肥,如慧也不會憤怒失禮。她早就曉得錯了,現下又…當罰地是我才對。”

  曹碩這些日子也不好過,面上難掩痛苦之色。

  曹頌想起自己少時的荒唐,又哪里有顏面責怪弟弟,想要責罰如慧之事還是不了了之。

  分家還不到兩月,二房就生這么變故,使得曹頌、曹碩等人都迅成長起來。

  只是,這成長中,伴著傷痛與咸澀,讓人失去少年的天真與活潑,多了幾分穩重與緘默。

  靜惠想到這些,嘆了口氣,走進了如慧的西跨院。

  如慧披散著頭,半倚在炕邊的柜子上,臉色刷白,原本就挺大的眼睛因消瘦的緣故顯得更大了。

  靜惠進屋時,陶嬤嬤坐在炕邊,手里端了碗粥,正勸如慧多吃兩口。

  如慧只是搖頭。不肯再吃一口。

  見到靜惠的那刻,如慧輕輕點頭,道:“你來了…太太還好么…”

  陶嬤嬤剛想要再規勸,聽到如慧說話,才省得有人來了。轉頭見是靜惠,她忙從小杌子上起身,給靜惠見禮。

  靜惠伸手攔下,并且從陶嬤嬤手中接過粥碗來。

  她走到炕邊。坐在炕邊,輕聲道:“太太那邊大好了,弟妹別惦記這個,好生調養才是。這個粥不是尋常地人參粥,里面擱的是大嫂送來地紅參,是內務府那邊淘換來的,最是養人。弟妹不為別的,就為了自己個兒少遭些罪。為了不讓舅老爺、舅太太惦記,也要多喝些才是。”

  如慧原還木木的,聽靜惠提到自己的父母,眼淚卻再也忍不住,簌簌落下。

  靜惠見了。掏出帕子,忙要勸她別哭了,就聽她幽幽地道:“我真是沒用之人,在家就累父母操心。嫁人了也要給他們丟臉。我只恨自己個兒不是男人,我只恨自己虛榮,不愿成了老姑娘,叫人背后指指點點,就稀里糊涂地將自己嫁了。”

  說到這里,她抬起頭瞅著靜惠道:“你是個有福氣之人,二表哥雖性子躁些,但是我卻從沒有見他對你冷過臉。這…真是令人心生羨慕…”

  靜惠見她滿臉是淚。也不曉得擦拭,便探過身子,動手幫她擦了。

  卻是越擦流得越多,怎么也擦不盡似的,靜惠皺眉,話里帶了幾分責備之意:“弟妹,仔細傷了眼睛,這可不是任性地時候。”

  話說出口。靜惠就有些后悔。

  她曉得如慧不喜歡自己。兩人也不過是面上過得去,這句話卻是有些交淺言深。怕如慧要惱了?

  如慧卻是破涕為笑,整個人都多了幾分生氣,側過頭道:“說起來,你比我還小一歲,怎么就跟小大人似地?莫不是同二表哥在一塊兒時,你也這般似哄娃娃似地哄著他?”

  靜惠聽她取笑,滿臉羞紅,一時不曉得說什么好。

  如慧地眼睛鮮活起來,上下打量了靜惠,不解道:“說也奇呢,雖說長得不像,但是瞧著行事做派,你同大表嫂倒像是姊妹兩個。只是大表嫂太溫柔了些,事事要聽大表哥的;你雖不愛說話,卻是能替二表哥拿主意的。”

  靜惠聽她口中換了稱呼,帶著幾分疑惑,望向靜慧。

  如慧已經將臉上的淚都抹了,伸手從靜惠手中接了粥碗,拿起調羹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雖說低著頭,但是靜惠仍看到她的眼淚再次落下,她的聲音卻似無比歡快:“真是好吃呢,我要早早地好起來,姑姑那邊就麻煩二表嫂了,只是要記得多給我燉兩盅補品…”

  靜惠心里不由地感傷起來,只覺得眼睛酸澀難擋,輕輕地點了點頭。

  一天天的,日子在繼續,有地人做了決斷,有的人還在日復一日。

  世事無常,主動去拼搏之人也好,隨波逐流之人也好,誰又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命運。

  就算是貴為帝王的康熙,在這個春天,也因意外的病倒,險些失了性命。

  不曉得是洋人地藥效力好,還是他帝王的堅韌意志力,使得他終于熬過了難關。

  生死關上走過這一遭后,康熙雖說更瘦了,但是心境卻比以前不同。

  他已經是從垂暮的沮喪中擺脫出來,眼神越迫人,好像是年輕了好幾歲。

  面對死亡,他都扛過來了,還怕什么?

  帝王的驕傲,使得他仰起頭,俯視眾生,不再將自己當成個老人。

  他只覺得骨子里有什么復蘇了似地,迫切地想要證明自己還是銳不可擋的帝王,而不是在自怨自艾地小老頭兒。

  不過數日的功夫,園子里就多了幾位貴人、常在。

  三月十四,當康熙出現在三阿哥的園子時,隨行的眾位皇子都驚詫不已。

  這就是傳言中病入膏肓的皇阿瑪么?到底是真病了,還是因寵幸年輕宮妃的緣故?

  已經有人開始思量,是不是要打探打探,這些日子是哪位宮妃侍寢。

  早年得寵的四妃不算,康熙最寵愛地妃子是十三阿哥之母敏妃同十五阿哥、十六阿哥生母王嬪。

  十三阿哥昔日風頭僅次于二阿哥,王嬪所出三子是康熙近年最寵溺的阿哥。

  大家的算盤從后宮打到前朝,都沒有再去關注皇阿瑪的歲數。

  就是之前有了不良念頭的,也不禁后怕。幸好聰明些,沒有輕舉妄動,要不然的話,豈不是冤枉?

  始終懷著幾分忐忑的曹颙,也6續聽到康熙的各種消息。雖說還沒有見到康熙,但是曉得其無礙,他亦暗暗松了口氣。

  在前些日子,心中慌亂時,曹颙再次認識到,直至今日,曹家地興衰榮辱還是系于康熙一身。這種悲哀使得他不禁自責,自己如今是不是太放任了,沒有了早年地畏懼與毅力。

  這邊剛慶幸康熙能康復,十六阿哥私下里傳的口信,卻是驚得曹颙無語。

  西北有異動,康熙為馬匹銳減之事震怒,曹颙地頂戴怕是要保不住了…

大熊貓文學    重生于康熙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