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二一一、東施效顰計安出

大熊貓文學    大宋金手指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二一一章東施效顰計安出  “哈哈!”

  當看到新一期《武林秘聞》中的消息時,趙與莒忍不住噴了。正在為他收拾餐具的謝道清沒有防備,被他弄得滿臉都是乳白色的液體,趙與莒看了她一眼,強忍著某種曖昧的聯想,揮手示意她下去洗漱。

  《武林秘聞》如今是可以同《大宋時代周刊》相抗衡的大報了,不過與《周刊》的相對嚴肅、正式不同,《秘聞》是地道的小報風范,總少不得拐彎抹角玩那些嘩眾取寵的把戲。

  比如今日這期頭版頭條,《大宋時代周刊》有個非常正式的標題:淮北蝗災已滅,農田莊稼無憂。而《武林秘聞》則夸大其辭地道:鴨神顯靈,百萬大軍千里調達;雷公發怒,億兆蝗蟲一朝全消。

  二者說的都是一回事,便是淮北蝗災被撲滅的消息。這次淮北蝗蟲全滅可以說是多方面機緣巧合,一方面是徐鳳等人的努力,另一方面自淮北去的鴨子大軍——一只鴨子清晨離開鴨舍出去吃蝗,每天戰果可以達到四百只蝗蟲,這種速度,與鴨子那笨拙的外表極不相稱。另外就是老天也幫忙,自五月初之后便一直干了近兩個月的淮北、京東,突然間下了暴雨,雨中還夾雜著鴿蛋大小的冰雹。雖然造成了雹災,但也把出現反復的蝗災給徹底消滅了。

  笑過之后,趙與莒又皺起了眉,他將碗中的豆漿飲盡,站起身來,背著手在屋中來回走了幾步。

  周刊與秘聞播的都只是新聞司公開的稿件,在這公開的稿件之后,還有一件事情是公眾所不知道的。因為徐鳳督之過急,險些引起了忠衛軍嘩變,若不是秦大石應對得當,只怕今日頭版頭條會換個內容了。

  此事怪不得忠衛軍,他們未曾象近衛軍那樣習慣了嚴厲的紀律與嚴格的訓練,驟然間便要他們如同近衛軍般吃苦耐勞,對于散漫慣了的忠衛軍來說實在有些難為。此事只能怪徐鳳,他性子急、功業心重,自己從李云睿等人的報告中已經知道了,可還是將他派到淮北,故此嚴格來說還是要怪自己。

  “這個徐子迅…”

  如何處置徐鳳成了一個難題,他險些激起嘩變,但畢竟沒有嘩變,他這些時日在淮北不眠不休,據說人瘦了一半,累得幾次吐血。淮北蝗災未曾擴散,能支撐到大雨,他徐子迅立有大功。有過有功,如何處置便讓趙與莒覺得兩難了,而且徐鳳的這個性子,如果不經磨礪的話,今后只怕會闖出更大的禍來,可是若刻意打壓,又怕會損了他的進取之心。

  義學少年不是真德秀那般理學家,趙與莒對他們沒有個人情感,故此可以用盡權謀。對于義學少年,他還是有一份情感,盡管他盡可能將這份情感壓在心底,以一向冷漠的神情掩飾,可他內心深處,還是希望義學少年能夠和他一起,將這個國家推上快速發展的軌道。在萬事俱備之后,他能與義學少年們重回到山莊,吟賞煙霞共享富貴。

  但這個路途之中,又不可避免地出現折損,若是象王鈺、章渝等人那樣死去,那趙與莒心中還有個想念,可若是因為自家胡作非為而走上岔道…

  想到這里,趙與莒悚然一驚,義學少年是他的人才儲備,同時也是他最可倚重的力量,自己登基為天子之后,他們除了一如既往的忠誠之外,對于未來肯定有了不同的期待。而且,他們自暗中浮出來,走向明處,由于他們與自己的關系,免不了受到有心人的注意,或打壓攻訐,或收買分化。

  這才是真正動搖自己根基的事情。

  在秦大石的奏報之中,并沒有提及徐鳳與羅安瓊的沖突,對于忠衛軍的險些嘩變,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解說了一番。雖然提出徐鳳為人急躁須得天子磨礪,但也僅此而矣。

  “秦重德倒是個厚道人…”

  秦大石雖是不說,卻不意味著趙與莒不知道,除了秦大石的奏報外,他還有另外的途徑。趙與莒深居深宮,想要知道外界的消息,就必須多拓渠道,目前他可以通過報紙來了解市井新聞,可以通過地方官府來掌握各地動態,這些都是明面上的消息渠道。除此之外,霍重城掛在職方司下的游手組織,對于臨安城中的動態和臨安附近動態,也是有所掌握;通過流求銀行,耶律楚材將大宋主要經濟區的情況傳到趙與莒這里來;除此之外,李云睿在軍中建立起來的情報網,又可以將各地近衛軍的情報會集到皇宮中。若是有人以為天子居于深宮之中而想要欺瞞,那可以說是自尋死路了。

  象秦大石這樣,趙與莒并不生氣,義學少年之間原本便應該互為援手,只要不違背原則,而羅安瓊與徐鳳的內斗才讓他覺得惱怒。

  義學四期只怕是他教出的六期學生中最麻煩的,司馬重等人在流求初等學堂做得尚可,但是他們夾在前面學兄和后面學弟之間,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不免有些急躁。原本有王鈺這樣一個領袖人物尚好,可在這個領袖人物死去之后,其余人便有些不安了。

  “調司馬重回臨安,讓他主持臨安皇家初等學堂事宜,讓陳伯涵抽出身來。”趙與莒心中思忖,要安撫四期的少年,就必須讓他們看到自己對義學四期還是很重視的,徐鳳可以放到司馬重身邊為助手,既算是提拔了他,也算是壓制他。

  過了片刻,謝道清洗漱完畢又返回進來,不過她手中拿著一封密折,這是一大早呈送上來的。

  “唔…金國開始變法了?”

  當看到密折上的內容時,趙與莒吃了一驚。

  密折是職方司自金國傳來的消息,其實算不得什么秘密,上面說金國天子完顏守緒正式變法,在變法詔書中激切地說:“當此百年國變之際,非變無以圖強,非革無以除弊。國之興亡,不在于天,而在于政,政之得失,不在于祖宗,而在于時宜。昔者太祖太宗以猛安謀克之制變祖宗之法,方得立國而有天下,今國勢靡爛,若不思變,中京之恥,便為前鑒。”

  上面還專門拿出宋國來為比較:“昔時國強宋弱,宋國當今天子英武,變法圖強,一年則國力振,故一戰而敗史李,再戰而擒蒙酋。今日宋為兄,金為弟,為弟者效法兄長,足見兩國兄友弟悌之誼。”

  雖然在這官面詔書中大肆吹噓了一番宋國與金國的兄弟情誼,但是趙與莒還是感覺到這其中的羞憤之意。他冷哼了一聲,又皺起了眉,金國開始變法,卻不是好消息,金國如今面積雖不大,人口也折損極眾,但船小好調頭,而且他也有自己的優勢:背負的歷史包袱沒有宋國這般沉重,天子權勢極大利于決策。

  “遣人去請崔與之、葛洪、薛極三人來。”一邊看著這密折,趙與莒一邊吩咐道。

  謝道清應了一聲,快步而去,趙與莒覺得,這個歷史上原本是他皇后的人,如今當做使女來用,越發地得心應手了。她現在幾乎就是趙與莒的工作和生活秘書,既要照顧趙與莒的生活起居,又要替趙與莒安排工作。

  比起她來,其余三十五位宮女似乎還沒有什么用處…不過最近太后不只一次暗示,應該將這謝道清收了。

  將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拋開,趙與莒看始繼續看密折。

  金國的改革措施幾乎是完全模仿大宋,經濟上興辦工廠與礦山,辦銀行以穩定楮幣,為此金國甚至宣布,鼓勵商賈與大宋交易時收大宋制錢與金元券,試圖逐步以大宋制錢和金元券為儲備,發行新的金國貨幣。

  政治上設集賢院學士,招募天下有所長者,重金厚祿以賞之,同時也要求朝中、地方大臣舉賢薦能。開放報紙,由官府出錢在汴梁辦報,以廣開言路。

  至于軍事上的變革,卻暫時沒有提到。

  若是這些策略都順利施行,金國實力定然會有所恢復,但是因為積病已深,金國當今天子只會亦步亦趨地學習大宋,對本國情形并無深刻認識,要想趕上大宋,還是很艱難。

  而且對于金國來說,還有一個無法繞過的困難,就是北方的蒙胡。鐵木真已被處死,但蒙胡實力尚存,在內斗之后有了新的首領,金國定然會再次面臨蒙胡的進襲。自己將鐵木真的頭顱送至汴梁,這招移禍之計,足以讓蒙胡暴跳如雷。可是有過臺莊慘敗,他們只怕再也無膽入侵宋國,那么金國便是發泄憤怒的最好地方。

  新的蒙胡首領,只怕也需要奪回鐵木真的尸骸來作為穩固自己統治的功績。

  不過這都是以后的事情,現在嘛…正好借著金國改革之機來逼促一下朝中大臣,讓他們也在推動大宋改革上讓步了。

  上午八點五十分的時候,三位當朝宰輔都到了博雅樓。被天子召來,定然是有大事,只召他們三個宰輔,以他們對天子的了解,此事天子心中尚無定論,故此會召他們三人來,一則是探探風聲,二則是爭取他們的支持了。

  葛洪看了看薛極,又看了看崔與之,心中暗暗嘆了口氣。

  三位宰輔之間的關系,實在是有些糾集。比如說葛洪自己,當初與史黨便有不清不白的聯系,故此與薛極也算是老友,但如今卻是理學一派“正人”的核心。薛極原本是史黨要員,在史彌遠倒臺的那次風波中,卻毫不猶豫地站在了天子一邊,于是成了天子心腹,原先的“正人”和史黨對他都有些不待見,只不過在宣繒去職之后,他就成了史黨不得不捧著的核心。

  身為首相的崔與之,名望極大,年歲也高,但在朝中除了一個禮部侍郎之外,幾乎沒有自己的實力,偏偏他與“正人”、“史黨”關系都是不疏不離,四平八穩。

  原本一個宰輔團隊,按理說應該是可以團結起來限制皇權的,可不知天子使了什么手段,他們之間明明關系不錯,卻無論如何也擰不在一起來。崔與之似乎也對朝中重臣團結起來不甚熱衷,薛極在宣繒去職后更是嚇壞了,凡事唯天子馬首是瞻,便是史黨殘余也對他有所不滿。

  有內侍奉上茶水,崔與之端起來呷了一口,然后不滿地對著那內侍說道:“此處三人乃宰輔重臣,為何將這打發侍郎尚書的茶葉來充數?速去取天子的流求茶來,要最好的!”

  聽他如此呼喝,只是為了討好茶喝,那被他喝斥的內侍也笑了。他倒也不懼,涎著臉道:“官家吩咐,崔相公來了只能這茶招待,內庫之中好茶也不多了,官家還得孝敬太后,卻不能再與崔相公了。”

  “只是泡上一壺,哪能用了許多茶葉,官家就是小氣!”崔與之吹著胡子道。

  “崔兄!”葛洪忍不住咳了一聲:“當心君前失儀!”

  “這不天子還沒來么,便是來了,當他面我也要如此說的。”崔與之眨著眼睛,捋須笑道:“你們便是太拘束,官家有的是好東西,不想法子去討,難道說還等官家自己拿出來不成?”

  他這話中別有深意,葛洪與薛極都是聰明人,兩人都是心中一動。

  “崔卿自家從朕這撈走好處不說,還要帶壞大臣!”趙與莒的聲音傳了進來,三人都站起恭候。隨著這聲音,趙與莒快步進入,時鐘恰好此時敲了一下,上午九時正了。

  “金國變法之事,諸卿都知道吧?”趙與莒示意眾人坐下,自己也坐上主位,也不旁生枝節,直截了當地問道。

  “金國變法?”出乎他意料,三位宰輔都露出驚訝的神情。

  趙與莒也有些發愣,這件事情,三位宰輔竟然都不知曉,他們便是沒有看到職方司的密折,也應該自從金國回來的使者處得知一二才是,特別是崔與之,那使者還是他的學生洪咨夔。

  注1:1226年京東雹災為史實。

  請:m.iwurexs.net

大熊貓文學    大宋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