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殘陽如血大王旗第一四二三章開礦煉鐵 沙漠[]
肖煥章之死,楚歡自然是一無所知,但是北山人心惶惶,楚歡卻是一清二楚。
北山經此一戰,元氣大傷,楚歡很清楚,就算肖煥章野心勃勃,但是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再對西關南線形成威脅,他只是吩咐軒轅勝才做出一副要隨時攻進北山的準備,而且他很清楚,以肖煥章的性情,一敗之后,絕不敢再戰,而且看到西關軍蠢蠢欲動,肖煥章唯一可以選擇的道路,就是向西關求和。
肖煥章想和,楚歡更想和。
只是他不知道肖煥章已死,更不知道羅定西也是有求和的打算,只是肖煥章求和是迫不得已,而羅定西求和卻是暗藏詭計。
無論如何,北山都已經準備和談。
羅定西以肖煥章的名義,派人先往青唐拜見軒轅勝才,提起議和之事,軒轅勝才自然不敢做主,快馬加鞭,派人往朔泉稟報,楚歡得知北山如同自己所預料的那樣求和,自然是正中下懷,但是求和需要條件,他知道北山想和,但是西關這邊,卻是可打可和,在對方不清楚自己的心思之前,就算議和,也要爭取足夠的利益。
軒轅勝才得到消息,派人送北山使者前往朔泉,但是青唐方面,依然按照楚歡的吩咐,一副蠢蠢欲動之勢,而且幾乎每日都會派出兵馬在梁子河北岸游蕩,對著對岸指指點點,做出一副隨時要跨越梁子河的跡象。
北山使者抵達朔泉之后,楚歡并沒有立刻召見,晾了兩天,這才召見,當北山使者提出北山愿意割讓青州三縣,給西關入關讓出一條入關走廊之時,楚歡心中就覺得肖煥章倒是真心求和,當隨即使者提出要向西關賠償五萬石糧食之后,楚歡倒是有些驚訝。
不過面上自然沒有表現出來,也沒有給出任何的答復,只說政務繁忙,沒有太多時間談判,此后西關這邊,派出了新鹽署總管杜輔公出面談判。
有時候條件太苛刻,固然讓談判難以順暢,但是條件太寬厚,卻也會惹人生疑,楚歡一直等著北山議和,而且從一開始,楚歡就已經打定主意,至少要從北山手中取得入關的通道,若是肖煥章不答應,哪怕下令軒轅勝才出兵北山,也要打開一條通道來。
割地議和,本就是十分難堪的事情,而且北山如今也算不得是城下之盟,楚歡一開始倒估測,肖煥章或許不會吝惜黃金白銀,但是要肖煥章割地,只怕要費很大的周章,只是他沒有想到,此番前來和談的北山使者,一開始提出的價碼,就已經超過了楚歡的預期,不但割讓三縣土地,而且竟然賠償五萬石糧食。
這兩樣東西,都是楚歡目前最需要的,他需要打開商道與關內進行貿易,如此一來,才有可能解決西關面臨的糧草問題。
楚歡最近一陣子,壓力極重,南線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西線方面,遲早要經受一場大戰,所以取得甲州大捷之后,楚歡的注意力就集中在西線,而西線一旦開啟戰事,糧草自然是必不可少,裴績已經送信過來,雖說西線將士士氣不低,但是兵士們私下里提到天山的騎兵,卻也都是帶有一絲畏懼之意,在朱凌岳打過來之前,保持西關軍的士氣,那是極其重要的軍事準備。
毫無疑問,往西線提供糧草,對穩定軍心士氣自然是有著極大的作用,大伙都知道西關的底子不厚,前方是天山鐵騎隨時殺過來,若是后方連糧草補給都無法保證,這一場仗根本沒有辦法打下去,若是早早將糧草準備過來,將士們看到后勤支援充足,自然會對士氣起到振奮作用。
楚歡最近犯愁的就是此事。
西關的官倉糧食本就不多,要支撐兩條戰線十分吃力,好在西關軍兵馬算不得太多,西關幾萬兵馬的軍需還是勉強能夠支撐上,但是若無糧草來源,那就是吃一顆少一顆,而且官府的存糧,主要就是從士紳豪族借來的糧食,這些糧食要用來準備開春之后的耕種,楚歡已經從其中調用了一部分,如果戰事持續下去,所需的糧草無處所得,就只能調用這些糧食,到時候若是無糧可種,用不著等明年的大饑荒,百姓們在春耕之時就會鬧起事端來。
楚歡恨不得自己變成神仙,有點草成糧的本事。
北山使者聲稱北山愿意提供糧食,這讓楚歡大喜過望,他很敏銳地東西到,北山一開始就能提出這樣的條件,西關這邊當然還可以繼續討價,能夠從北山多得一石糧食,那也是好的,所以專門派出杜輔公與北山使者進行談判。
楚歡說自己公務繁忙,倒也并非完全是托詞。
后勤除了糧草,兵器裝備也是不可或缺。
這一點,在肖煥章陳兵邊界的時候,裴績就已經向楚歡提醒,而楚歡知道此事也是事關重大,并沒有怠慢。
西北土地十分貧瘠,雖然耕地面積不少,但是由于西北惡劣的氣候,糧食的收成很低,與關內相比,相差極大,一直以來,西北的糧食不但不能夠供應關內,反倒是每年都要從關內輸入不少糧食,如此方能解決西北三道的吃飯問題。
而且在西北三道,糧食產量最高的地區,也不在西關,而是在北山,北山青州六縣之地,其中五縣的糧食產量都很高,僅青州一州之地,便是西北三道九州糧食總產量的將近一半,所以若真要說起來,北山三州的糧食產量,倒是足以供應北山一道的口糧,真正需要從關內進口糧食的,便是西關和天山。
西關曾經在西北三道實力最強,歸根到底,只因為西關確實有一項過硬的經濟支柱。
在楚歡開發新鹽之前,西關的最大經濟支柱,便是礦石,西北多戈壁,但是山巒也是不少,西關境內,崇山峻嶺也不在少數。
朝廷每年要從國庫調出糧食支援西北,但是從西關得到的好處,卻也是不在少數,除了可以從金州之地得到金沙,最緊要的是,朝廷在西關設立了專門管理開發礦石的衙門,西關群山之中,蘊藏著諸多的礦物,除了楚歡發現的寒石,鐵礦也是西關境內豐富的資源。
朝廷一直在西北開發鐵礦,而帝國的兵器鑄造,大部分便是使用了從西北運輸過去的鐵礦,煉制出的上等鐵質制作出來的兵器,首先是用來裝備皇家近衛軍,爾后配置給十二屯衛軍,所以衛戍京城的不對,其武器裝備的質量都很高。
當初西谷關日夜人來人往,其中往關內運輸鐵礦的車隊極其頻繁,而且鹽鐵官營,帝國對鹽道和鐵礦都有著極其嚴苛的管理,地方衙門都是不能過問,地方私自開礦,等同于買賣私鹽,在大秦帝國的律法之中,都是處以極刑。
所以西北雖然鐵礦充足,但是西北無論是西北軍還是地方軍,其武器裝備,也都是由朝廷配發,地方上不得私造兵器,更不得私自開礦。
西梁人打進來之后,幾乎占領了西關全境,西梁人在攻城略地同時,對西關的資源也是大肆掠奪,強迫占領區的百姓開采礦石,甚至就地煉造兵器,至若管理礦藏的衙門,在西梁人打過來之時,早已經一溜煙離開西北,等到西梁人撤退,西北兵荒馬亂,礦石衙門也一直沒有恢復過來。
楚歡聽從裴績的勸說,立刻召集了工部司衙門的一干人,重新開啟礦石開采以及武器的煉制。
他很清楚,因為之前的庫存,西關軍手中目前的兵器倒也不算缺乏,但是西北爭雄在所難免,緊靠目前手中的這些兵器,并不足以支撐太長事件的戰爭,每場戰爭之后,都會有不少武器裝備損毀,后勤在武器裝備之上,也必須及時供應上。
雖然帝國禁止地方上私自開礦,更不允許地方私造兵器,但是當楚歡召集工部司一干官員商議開礦煉制兵器的時候,沒有一名官員提出異議,倒是積極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這其中有不少官員曾經都是遭到越州知州公孫楚的連累,被東方信等一干朱黨排擠打壓,后來楚歡啟用公孫楚,公孫楚又召回了一大批被打壓的官員重歸其位。
雖然當初的開礦煉制兵器等事務都是朝廷直接派人在這邊管理,但是具體到事務的處理,還是要工部司的人去做,這批人中,導游許多人對于開礦事務輕車熟路,十分熟悉,楚歡一聲令下,這些人到也是當仁不讓。
誰都沒有說這是被朝廷法令所禁止,大家都不是蠢人,大秦帝國現在什么樣子,大家心里都不是不明白,關內一片混亂,朝廷的手腳已經無暇伸到西北,而且大家都看的清形勢,雖然沒有一個人舉起旗桿,可是誰都知道,西北三雄爭霸,那已經是瞎子都能看出來的事情,現在考慮的不是朝廷的法令,而是要想盡一切辦法,在這場西北爭霸中取得勝利。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楚歡不但要忙著想糧食的事情,還要想著開礦煉鐵的事情,早在年前,工部司就已經開始準備了開礦鍛造兵器的各項事務,大年初三一過,工部司在工部司主事韓海的帶領下,日夜繼業開足了馬力。
楚歡來到西關之后,六部司衙門,只有工部司和禮部司還沒有被東方信所調配,其他四司衙門,都更換了主事,楚歡除掉東方信之后,重新任用官員,朱黨在西關的勢力被打擊一空,其他四司衙門,雖然不少官員都是官復原職,卻都是楚歡下令,說起來,都是楚歡啟用的人。
工部司主事和禮部司韓海雖然依舊掌管各司,但是卻實在不清楚楚歡心中所想,他們也不屬于楚歡嫡系,更不是楚歡啟用上來,所以心里倒是想著在楚歡手底下建下功勞,穩住自己的位置,禮部司主事范玄好歹還在前番毛遂自薦出使了一次北山,韓海心中自然焦急,當楚歡提出開礦,自然是正中下懷,找到了立功的機會,毫不猶豫地拍胸保證,一定會將楚歡交待下來的事情辦的妥妥貼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