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2章好惡不明

  數日后。

  小五子在食盒里夾帶了兩本書。

  千字文、說文解字,大雍主流蒙學著作,李平安翻開看,上面字只認得十之一二。1

  楚公公躺在搖椅上,輕聲念誦。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1

  李平安連忙跟著念誦,好在有過讀書經歷,很快就適應了楚公公教導方式。

  半天時間,念誦千字文十來遍。

  不知是練武后頭腦聰慧,還是在宮中常年受文字熏陶,認字速度比剛入宮時快了許多。

  到了晚間時候,李平安已經能磕磕絆絆念完全文。

  其中有不明白的詞匯,向楚公公請教就能得到解釋,比內武堂的周公公稱職多了。

  楚公公見他得意,潑冷水道:“這只是蒙學書冊,你若想擔任一監提督,至少要有舉人水準。”5

  李平安好奇道:“老祖宗您學問如何?”

  楚公公說道:“咱家曾寫過一回春闈試卷,糊名后交由主考官審閱,得中二甲第七名。”11

  “老祖宗威武!”

  李平安不禁贊嘆,考中進士非同尋常,豈不就是縣太爺,混得好了未必不能位列朝班。

  當下內閣四位閣老,其中兩位出身二甲。

  楚公公躺在床上,享受著小安子揉肩捏腿,睡意朦朧間喃喃自語。

  “咱家不該參加那一回春闈,誰能想到出了個曾鐵頭,憑白惹了許多麻煩,差點翻了船…”

  李平安手上動作不停,豎耳傾聽朝堂秘聞。

  曾鐵頭是內閣次輔諢號,以性情剛直著稱,宮內宮外無人不知,數次上疏彈劾楚公公,言稱閹黨誤國。5

  曾閣老另外出名的地方就是同進士出身,三甲成績位列內閣,堪稱開國朝之未有。2

  “傳聞曾閣老考中三甲第一名,若按老祖宗所說,本該能考中二甲…”11

  李平安不清楚二甲、三甲有多大區別,但是看曾閣老數次參奏,顯然是刻骨銘心的仇恨。

  冷宮日子過得極快。

  轉眼半月過去。

  李平安熟讀兩冊蒙學著作,以樹枝代筆,在地上寫字練字。

  真氣淬煉過的筋骨肌肉,反應靈敏遠超尋常人,短短時間就從雞啄狗爬變得像模像樣。3

  水平大抵就是,寫的字外人能認得了。

  蒙學之后,開始學儒家基礎著作,大學、中庸。

  李平安上午溫習舊書,背誦抄寫,下午向楚公公學習新書,不同于蒙學書冊,必須逐字逐句的請教。

  其余時候,盡心竭力的侍候楚公公。

  “咱家這般會伺候人,還得感謝小振子伺候在先,許久未見,也不知那廝在做什么差事?”

  李平安頗為懷念當初的日子,回想自己進宮之后,也就剛開始活得輕松愉快。1

  后來讓世事推著走,原本只想吃白面饃饃,后來想當官、想撈銀子。

  楚公公手中竹條落在李平安手背,鉆心疼痛打斷了他的思緒:“咱家剛才講的可記住了?”

  “老祖宗您說,‘在明明德’、‘自知者明’、‘明心見性’這儒、道、釋三句中,‘明’字蘊意相同,然而三家卻延伸出不同境界,以成就圣人、真人…”2

  李平安方才分心,以至于敘述的磕磕巴巴。

  楚公公冷哼一聲:“世上多少人求著咱家教導,磕破頭都沒機會,你這廝竟不上心,當真是愚不可及!”

  李平安噗通跪地,咚咚咚磕頭。

  “晚輩知錯,老祖宗恕罪。”

  楚公公瞥了一眼,見李平安額頭滲血,揮揮手道:“罷了罷了,誰讓這冷宮只有咱爺倆,不教你教誰。”2

  李平安頓時松了口氣,沉聲道:“咱家定好生讀書,不敢辜負老祖宗教導。”

  “今兒歇了,明兒再讀。”

  楚公公雙目微合躺在搖椅上,許是秋日太陽曬的舒服,不多會兒竟發出輕微鼾聲。

  李平安跪在旁邊,未經準許不敢起來。3

  晚間吃飯時。

  楚公公瞥了眼荔枝膏、雪花酥,露出嫌惡之色:“小安子,咱家想吃另一樣菜。”

  李平安說道:“老祖宗您吩咐,咱與小五子說。”

  楚公公說道:“咱家教你,切莫讓人知道你愛吃什么,譬如咱家并不好吃蜜糖,卻積年累月吃甜食。”

  李平安疑惑道:“老祖宗這般做,是為了提防小人下毒么?”1

  楚公公搖頭道:“好惡不言于表,則威不可測,具體吃食只是表象。”1

  “拜謝老祖宗提點。”

  李平安躬身施禮:“老祖宗想吃什么,咱家這就去御膳房拿。”

  楚公公面皮上下抖動,聲音尖細。

  “玉醍醐!”9

  合轍就我一人不知道我偷吃了玉醍醐是吧!

  御膳房。

  主事換了,布置沒變。

  李平安施展正立無影,整個人化作淺淡虛影,順著墻根陰影飛速穿梭,輕易晃過門口當值的太監。

  真氣透過窗棱縫隙,推動里面木銷,掀開道縫隙鉆入其中。

  玉醍醐的位置也沒變,盛放的瓷瓶用蠟密封,上面有御膳房印章。3

  外人盜竊玉醍醐,必然會破壞封章。

  李平安在御膳房當過差,早已知曉廚子預留的奧秘,輕輕轉動瓷瓶,尋到一處深色花紋。

  真氣仔細探查,果然尋到個細小孔洞。

  小孔比螞蟻還要小,不放大幾倍根本難以察覺,用同顏色的瓷釉密封,輕輕一挑就打開。

  “幾十年了,廚子偷油的手段還不換,看來是允許熟人偷了!”

  李平安真氣灌注瓷瓶,壓著玉醍醐從小孔鉆出,落入早就準備好的湯碗中。4

  接了大半碗,重新用瓷釉堵住小孔,化作虛影消失不見。1

  片刻后回到冷宮。

  楚公公三兩口將玉醍醐吃完,臉上盡是享受與回味:“小安子,你知曉了咱家喜好,切莫傳出去。”1

  “老祖宗放心,咱家定會守口如瓶。”

  李平安神色肅然,他摸不清楚公公心思,究竟是喜好玉醍醐,還是在點自己。6

  原本經過半月教導,李平安對楚公公真切生出幾分師徒情誼,現在盡數煙消云散。5

  宮里邊哪有什么真情誼,又或者這也是教導的方式。

  楚公公說道:“往后別叫老祖宗了,咱給你抬抬輩分,不知你敢不敢、愿不愿意?”

  李平安心思通透,當即跪下磕了三個響頭。

  “拜見干爺爺。”3

  楚公公桀桀桀怪笑幾聲:“不錯不錯,懂得進退,咱們往后就是爺孫倆了…”

  李平安見楚公公興致不錯,壯著膽子問道。

  “干爺爺,您原本是這模樣嗎?”

  楚公公眸光低垂,打量著李平安圓臉兒。2

  “咱家原本瘦的似竹竿,皇后娘娘…嗯,那時候還是王妃,說長得胖顯得喜慶,咱家就天天吃糖霜肥肉!”23

大熊貓文學    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