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自幼對大俠抱有期待,盼望著哪天有大俠路過村里,將孫扒皮全家殺了,將田地分給各家各戶。
現在聽呂醫士揭露大俠隱秘,不禁生出幾分煩悶。
若是連大俠都心黑了,那誰為平民百姓主持公道。2
“呂先生,江湖上難道就沒有真的大俠?”
“有啊!”
呂醫士說道:“十年前西南出了位劍圣,清貧苦修士出身,一人一劍蕩平五縣貪官惡霸。”
李平安隱約生出陰翳:“是不是落得個身首異處?”
呂醫士拱手道:“安公公高明,五縣百姓送劍圣萬民傘,不久之后就死于無名老者之手。”2
李平安冷聲道:“莫非那老者嗓音尖細?”6
魏公公 呂醫士沒有點頭,卻也沒有否認,話音一轉:“安公公身體無大礙,下官告退了。”
李平安眸光低垂,他不在乎劍圣生死,反正五縣百姓中沒有他,而是擔憂無名老太監。
號稱劍圣的江湖高手,天賦、功法絕對是天下頂尖,竟然輕易死于內侍司高手。
宮中之水,深不可測!
李平安暫且按下心中疑慮,從袖口取出一團干燕窩。
“呂先生暫且留步,咱家心口不適,想著吃燕窩滋補身子,您瞧瞧這個可還行?”
呂醫士不疑有他,接過燕窩仔細觀察,湊近鼻尖嗅了嗅。
“這是產自北疆的血燕窩,滋補氣血的上乘藥材,只是效用有些過于強盛了,不宜過多服用。”
李平安說道:“效用強難道不是好事?”
“世間萬物皆有定數,過猶不及。”
呂醫士解釋道:“單獨服用燕窩還好,若混合其他幾樣補藥服用,過強效用會擾亂君臣佐使,輕則滋補失衡,虧敗氣血,重則將一劑好藥變成毒藥。”
李平安恍然,干爹當真是好算計。
貢品中下毒太過顯眼,內侍司、鎮撫司追根溯源,很難抹去所有痕跡,畢竟毒藥都有來源。
現在是補過頭,無毒無跡,所有罪名都由貢品司承擔。
“多謝呂先生指點。”
李平安從袖口摸出疊銀票:“這銀子先生拿去喝茶,今日之事,還望不要外傳。”
呂醫士接過銀票:“安公公放心,下官入宮學的規矩,第一條就是閉緊嘴。”
宮中貴人有恙,影響的不止是自己身子,甚至會關乎國朝傳承。
御醫必須緊閉嘴巴,若將消息傳出去,輕則革職拿問,重則九族都遭受牽連。
當然,高風險伴隨高回報,不少御醫勾結皇子、外廷,將貴人病癥作為晉升之功。
李平安在藥箱上按了按:“呂先生出身江湖名門,咱家當然信得過。”
呂醫士瞥了眼,實木藥箱上出現個掌印。
真氣裂開木頭不算什么,江湖二流就能做到,但是掌印清晰細致,手紋纖毫畢現,實屬非常人能為。1
呂醫士躬身道:“安公公,今天下官從未來過。”
“好好好,不愧是混過江湖的。”
李平安稱贊道:“往后呂先生常來貢品司,多與咱講講江湖事,咱家這里多的是奇珍藥材。”
呂醫士面露喜色,世上名醫無不喜好奇珍靈藥,略微猶豫便躬身答應。
“下官榮幸之至!”
李平安吩咐小貝子送走呂醫士,看著手中血燕窩,原本打算送去昭陽宮,此時又生出猶豫。
“單單效用比尋常燕窩強,很難有說服力,若是扳不倒干爹,咱就只能亡命天涯了…”1
干爹不是單打獨斗,身后有干爺爺、老祖宗乃至皇后娘娘。
任憑拎出一個,輕易就能將李平安碾死。
正立無影究竟能否逃命,李平安并無多少把握,老祖宗麾下多的是老太監。19
兩日后。
向真人麾下燒火童子慣例支取煉丹藥材,李平安沒有拖延阻攔,任憑他將貢品取走。
小喻子稟報道:“干爹,向真人額外領取了茯苓、阿膠,并非煉丹所需,是否追查一二?”
李平安搖搖頭,冷聲警告道。
“你這廝天生聰慧通透,得益又有害,殊不知宮里有些事,猜到了都是死罪。”
小喻子打了個冷顫,茯苓、阿膠是常規補氣安胎的藥材,如今宮中只有一位貴人身懷六甲。
“孩兒拜謝干爹提點。”
“你切記住一句話,聰明終被聰明誤。”
李平安揮揮手讓小喻子退下,獨自坐在主事房,抬眼看向昭陽宮,手指篤篤篤敲響太師椅扶手。
“元妃產期已不足月,干爹幾次補藥無用,狗急跳墻之際必然會下毒,那就是咱家的機會。
待到元妃誕下龍子,宮中地位穩固,想必會很愉快的接受咱家投效…”16
李平安只覺得自己走在懸崖邊,左右都是無盡深淵,唯有拼命向前闖,才有一線生機。
數日后。
果然如李平安所料。
孫公公見昭陽宮胎像安穩,按捺不住急切,再次來到貢品司下藥,數量比上回多了許多。3
李平安在干爹身后盯著,將有問題的貢品收回。
“幸好地方官會多送來不少貢品,否則這般浪費,咱家不知從哪里尋來替代品。”
換下來的貢品當然不會浪費,交給小喻子轉賣給商賈,反正這廝已經貪墨了十幾萬兩,再多背些賬目也無妨。
干兒,不就是要給干爹背債、背賬、背鍋的么!6
至于下了藥的貢品會不會吃死人,李平安絲毫不在乎,反正窮苦百姓吃不起。7
吃死幾個富商巨賈,對朝廷或許是好事。
之后半個多月。
孫公公在前邊下藥,李平安在后邊破壞,如此反復幾回,轉眼就來到七月中旬。
算算日子,元妃臨盆在即。
期間昭陽宮傳出消息,有刺客假扮直殿監雜役,混進去試圖行刺,被識破后死戰不逃。
臨死之際,高呼“無生老母,真空家鄉”。8
內侍司經過調查,認定刺客是白蓮教賊人,摸不清陛下住處,走錯地界誤入昭陽宮。1
“娘娘當真急眼了!”
李平安打起精神,盯緊了貢品司庫房。
現在他處于左右搖擺狀態,若娘娘得手就繼續效力,若元妃順利生產,立刻跳船賣主求生。1
李平安從不會忠于哪位貴人,只會忠于賦予他權力的陛下,或者說那件龍袍、那張龍椅,并不在意誰穿著、誰坐著。12
干爹可是教導過,官員只對官職來源負責,其他人不必理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