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琢磨完小太監,又開始琢磨孫公公。
“干爹所收干兒分散尚膳監各處要地,顯然是用作眼線,有風吹草動第一時間知曉。”
“咱家將來若收干兒,也要如此。”
“到時候咱家收十個八個干兒,早晚磕頭請安,比孫扒皮還要威風、神氣…”19
李平安入宮之前,見過最威風的人就是孫扒皮。
這廝在村里橫行霸道,身邊總是帶著七八個狗腿子,看誰不順眼就拳打腳踢。
正思索時。
小慧子來傳膳房當值,從懷里摸出張銀票,恭敬遞上來。
“安公公,昨兒身上未帶銀子,今兒將賀禮補上,恭喜您拜孫主事麾下。”
“多謝多謝。”
李平安接過銀票瞥了眼,十兩面額,不多不少,又白得一畝田。
按照這般速度,在宮里當差三五年,足夠攢上幾百畝田,比孫扒皮家地頭還要大。7
“慧公公,你在御膳房待得久,咱家向你打聽件事。”
小慧子說道:“您盡管問,咱知無不言。”
李平安頷首道:“咱家要與干爹增進感情,繞不開小良子說好話,你對他可有了解?”
小慧子四下看了眼,低聲道:“小良子原本就在白案灶上揉面,不知怎么得了孫主事信任,去門口當差。”
李平安又問道:“原先誰在門口當差?”
“衛公公,也就是孫主事的第六個干兒。”
小慧子解釋道:“孫主事的幾個干兒,全都在主事房門口當過差,說是觀察能力、考驗心性。”
李平安眉頭一挑:“所以說咱家是占了小良子的名額?”
“也不能這么說,至多讓小良子推遲些。”1
小慧子恭維道:“安公公才是真的厲害,第一天就得孫主事看重,竟破了多年的規矩。”
李平安眼底閃過狠厲,原本打算慢慢收拾小良子,得知這消息后必須快些處理。
免得讓他拜入干爹麾下,憑白生出變數。
“小慧子,你與小良子有過節吧?”
“瞞不過安公公慧眼。”
小慧子抱怨道:“咱在傳膳房當了三年差,對孫主事盡心孝敬,眼見要事成,忽然就被小良子橫插一杠。”
李平安上下仔細打量小慧子,差點問出口你想不想報復小良子,最終還是決定親自動手。
這種事交給才認識兩天的外人,很容易走漏消息。
何況小慧子嘴上說有仇,誰知道是真是假,說不準轉頭就向孫公公告發。
李平安心思電轉,呵斥道:“怎么?你小子對咱干爹不滿?”
小慧子聞言,頓時嚇得雙腿發軟,想到孫公公折磨人的殘酷手段,噗通跪倒在地。
“安公公,咱對孫主事、對您忠心耿耿啊!”
“你這話咱記下了,看你日后表現。”
李平安陰著臉說道:“還有小良子,將來拜入干爹麾下,咱與他就是手足兄弟,你小子可不能怨恨!”7
“咱家明白。”
小慧子連連答應,后悔挑撥兩人關系。1
這時。
有人走近傳膳房,見到小慧子跪在李平安跟前,面色蒼白神色恐懼,微微一怔然后彎腰弓身。
“咱家恭喜安公公,昨兒沒帶銀子,今兒來補上賀禮!”
說著從袖口摸出張銀票,原本打算送五兩銀子意思意思,見此情形,不自禁換成十兩面額。
李平安點頭笑納,又白得一畝地!1
之后陸陸續續有太監進門,恭敬奉上賀禮,多的有十兩八兩,少的有三兩五兩。
臨近晌午。
李平安足足收了二百余兩銀子,掂了掂厚厚一疊銀票,卻是讓他不甚滿意。2
“昨兒咱家數過,御膳房當差的太監足有百余人,今兒祝賀咱的只有六十多個…”
那些沒送禮的太監,李平安回頭逐個瞧一瞧。5
有背景的放過,有本事的饒過,沒背景又沒本事的必須好生教訓。倒也不是一定要收禮,而是殺雞儆猴立威,免得讓人看輕。14
收不收你這錢倒無所謂,關鍵是讓交了錢的人覺得交得值,下次還交 白日里沒有差事,李平安尋了個安靜地界,盤膝打坐練功。
這是傳膳房的另一好處,每天只忙半個多時辰,其他時間可以練功、讀書,增長真氣、學問。1
晚間。
李平安第二回見到武德帝,不似昨天心潮激動,將羹湯端上桌后淡定退下。
不多久,吩咐撤膳。
今日份金玉還魂湯仍然沒動,倒進敬膳爐焚毀。
“這爐子又燒二十畝地…”
李平安看著旺盛爐火,深深嘆息一聲,心底對武德帝的崇敬又削弱一分。13
轉眼過去幾日。
這天。
李平安慣例起個大早,外邊天色還擦黑,小方子三人還在熟睡,悄無聲息的出門。
來到御膳房。
門口當值的太監,與李平安已經相熟。
尤其是小侯子,在李平安刻意親近、結交之下,二人已經親如兄弟。
小侯子招呼道:“今兒又這么早?”
李平安說道:“咱家得趕在干爹傳早膳之前,去磕頭請安。”
小侯子贊嘆道:“難怪你能得孫公公恩寵,單這份孝心就少有人能比!”
隨意閑聊幾句,李平安來到主事房門外,與小良子親切敘話。
爹娘說過,咬人的狗不叫。3
李平安對此深信不疑,下手處理小良子、小侯子之前,非但不能罵罵咧咧交惡,反而得拉進關系。5
將來兩人出了事,誰都不會懷疑到自己身上。1
卯時。
傳早膳之前。
李平安進門給孫公公磕頭問安:“孩兒叩請干爹金安…”
孫公公笑容滿面,對這個干兒滿意的不得了:“小安子快快請起,咱家不是說了么,無需這般早起。”3
李平安鄭重道:“孩兒可不能比干爹起得晚,忒不像話。”3
話中意味極為明顯,就是在諷刺另幾個干兒,干爹都起床當差了,他們還在呼呼大睡。1
孫公公宮中廝混多年,哪能聽不出來,不過他認為李平安說得有理。
“平安,咱家交給你一樣差事。”1
李平安躬身道:“干爹盡管吩咐,便是刀山火海,孩兒眼都不眨的往前沖。”4
“桀桀桀…”1
孫公公怪笑幾聲,滿意道:“干爹可舍不得送你去刀山火海,咱家讓你主持除夕宴傳膳,百余道菜肴,人多事雜切莫出錯。”2
李平安眼睛一亮,再次跪下咚咚咚磕頭。
“孩兒拜謝干爹栽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