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5章心無神仙

  安公公脾氣好,沖撞了從不會翻臉,只會記在心中的小本本上,日后逐個清算。

  “武德四十三年五月廿二,小呂子目無尊卑一次!”8

這仇,我記下了  李平安心里有九百種陰狠手段,面上總是笑意盈盈,與任何小太監說話都親近和氣。3

  干爹私下里教導過,平日里與下邊人多多交好。

  一是不會威脅自己地位,憑白落個好名聲,二是隨意灑出些好處,甚至只是惠而不費的幾句話,將來就能換來超額回報。

  哪怕對方一輩子淪落底層,李平安并沒虧什么。

  “干爹對咱言傳身教,將來若是落了難,咱定會幫一把,比如偷摸送幾個白面饃饃…”11

  晚間燒完御膳,李平安拎著紅紗燈籠,快步穿過一處處宮苑。

  路上無論遇沒遇到貴人,永遠都是塌著肩、彎著腰,雙手交叉在身前,隨時準備磕頭跪拜。15

  免得遇到氣頭上的貴人,遠遠看見你大搖大擺走路,借機撒氣。

  掌嘴事小,拖下去打死才是真的冤枉。

  李平安曾經想過,貴人當真要打死自己,究竟是選擇奮起反擊還是束手就擒。

  “入宮前咱會乖乖受死,陛下呀、娘娘呀都是天上的神仙,口含天憲,可不敢有絲毫反抗!

  現在么,大抵是會搏上一搏…”11

  李平安對皇權的心態變化,并非源自武道實力,而是天天焚燒價值二十畝地的御膳。2

  燒多了,神仙早就不是神仙了。3

  回到住處。

  小方子與小圓子已經下值,罕見的沒有挑燈夜讀,反而是絮絮叨叨的商量事。

  小振子恭敬站在一旁,臉上滿是羨慕。

  李平安聽了幾句,大抵明白二人在爭論什么。

  朝廷三司徹查太子謀反案,不知怎么查到了都知監楊提督頭上,將其以及麾下干兒、干孫盡數捉拿歸案。

  小圓子認為這是個好機會,要將多年攢下的金銀,送給新任都知監提督喬公公。

  小方子性子沉穩:“咱打聽過那喬公公,在印綬監當官時就貪婪無度,性子喜怒無常,咱們的銀子大可能會打了水漂。”

  小圓子反問道:“些許風險都不敢冒,難道咱們要做一輩子底層太監,洗一輩子衣服,擦一輩子花瓶?”

  “這樣也不錯。”

  小方子說道:“咱不求將來多么榮華富貴,只要能安穩到老,多攢些銀子,將來出宮后買個住處,已經勝過九成九的百姓。”

  小圓子說道:“咱不信,你難道不想給爹娘…”5

  小方子清冷臉色霎時陰沉,渾身散發凜冽森然氣息,將小圓子后半截話堵了回去。

  李平安見氣氛不對,連忙轉移話題打圓場。

  “方公公,圓公公,咱家就好奇問問,謀反案已經過去大半年,怎么還在查?”

  小圓子暗自驚駭小方子功力,遠比自己預計的要高,甚至超過已經死去的小忠子,轉頭回答道。1

  “莫說半年,再過兩三年還得查。那位可不是尋常太子,穩居東宮三十余年,曾經三次監國執政,內廷外廷不知拉攏了多少人!”1

  李平安恍然,廢太子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派系、山頭。

  根基太深,影響太大,即使太子已經貶為庶人,余下的官員內侍仍然勢力龐大。

  陛下必須鏟除干凈,以免影響國朝傳承。

  李平安問道:“廢太子究竟為何謀反?”

  小方子沉聲道:“傳聞廢太子患上氣疾,身體日益衰弱,估摸著是熬不過陛下,為了大位只得謀反…”8

  李平安眉頭微皺,廢太子謀反時,有沒有想過自己人,譬如楊提督之類。

  大可能沒有,或者說根本不在乎。

  “哪天干爹或者干爺爺涉嫌謀反,咱這做干兒子的,縱使活下來,會不會罰去守皇陵、倒夜香…”1

  李平安不禁咧咧嘴,吃慣了御膳房的美味佳肴,可不想天天聞便溺或者守墳頭吃貢品。1

  小圓子忽然問道:“安公公,你覺得咱該不該給喬提督送銀子!”

  “當然應該。”

  李平安果斷說道:“這與小忠子搏命不同,哪怕喬提督翻臉不認賬,至多損失些銀子,咱們還年輕,將來再攢回來便是。

  若能趁機謀個一官半職,銀子很快就能撈回來!”

  當然,這只是表面說辭,真正原因是他倆花錢買官后,李平安能跟著沾沾光。2

  小方子仍然猶豫不定,小圓子不斷慫恿攛掇。1

  連一旁小振子都笑著說:“方公公、圓公公當了官,咱就拜入麾下,定伺候的細心周到。”

  李平安睨了一眼,難怪這廝今晚沒打洗腳水。4

  倒是不奇怪,宮里邊誰人不捧高,哪天小振子得了勢,自己給他洗腳也未嘗不可。

  只要不隨意踩低,便算是不錯的人了!1

  轉眼到了六月。

  李平安進宮整一年,可以去藏武閣挑選功法。4

  天蒙蒙亮去主事房給干爹請早安,順道與幾個干兒陰陽怪氣互懟幾句,這都成了日常調劑。1

  老祖宗發話近些日好生當差,不允許內斗。

  正是如此,干兒之間才會噴垃圾話,否則就是千方百計的栽贓陷害,閑的才會逼逼賴賴。1

  過了晌午。

  李平安出了御膳房一路向北,穿過重重宮闕,來到緊鄰著皇宮外墻的藏武閣。

  先前打聽位置時,奇怪如此重要宮殿,怎么處于邊緣位置,不怕外邊江湖高手來偷么?

  小方子說道:“太祖就是要人來偷!”

  藏武閣剛剛建立時,確實有高手自恃武道強橫,翻過宮墻偷窺神功秘術。

  結果進來多少消失多少,后來就沒人敢來偷了。

  李平安出示過腰牌,值守藏武閣的老太監派人去內侍司核驗,確定滿一年后才允許進去。

  “你可以挑選兩刻鐘,過了時辰莫怪咱家下手狠辣。”

  “公公放心,咱定守規矩。”

  李平安從袖口摸出幾片金葉子:“公公值守辛苦,一點小心意,不成敬意。”

  老太監熟練接過金葉子:“你小子懂規矩,想問什么就直說。”

  “請教公公,藏武閣中有沒有那種威力強橫,但是極為消耗真氣的功法秘術?”7

  李平安丹田中真氣磅礴,不懼消耗,正適合修煉此類功法。

  自個兒一冊冊翻看尋找太過麻煩,藏武閣中功法何止千本萬本,兩刻鐘連書名都看不完。

  更何況老太監多數心思古怪,說不準將尋常功法放在表面,將神功妙法藏在角落,故意讓人倒霉為樂。

大熊貓文學    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