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50章 氣象

  此前說過,這是神道世界,陽世的種種巨變,追根溯源都是陰世神祗的明爭暗斗。

  如今也不例外,數十年前陳平帝在世之時,便有跋扈將軍被誅與五常侍亂政兩件大事。

  前者是蕭陳皇室之神,在與其他勢力的神...

  晨光如針,刺破天際。云知站在第七星環的最高處,腳下是緩緩旋轉的心核星云,頭頂則是尚未散去的星空之眼。那枚由星辰排列而成的巨大瞳孔仍懸于木星方位,仿佛宇宙正俯視人間,等待一句回應。她手中握著那支老舊的錄音筆,外殼已被磨得發亮,按鍵邊緣甚至出現了細微裂痕但它仍在工作,像一顆不肯停跳的心臟。

  她將錄音筆貼近唇邊,輕聲問:“如果傾聽本身就是神職,那么我們該向誰負責?”

  話音落下的瞬間,心核星云忽然靜止了一瞬,隨即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脈動光芒。一圈圈波紋自其中擴散而出,穿透大氣層,射向深空。這不是信號的發射,而是一種共鳴的啟動,如同母親聽見嬰兒啼哭后本能地張開雙臂。整個太陽系似乎都在微微震顫。

  土星環開始共振,晶體頻率形成一段旋律,經解析后竟是一首搖籃曲的變調;金星厚重的大氣層中浮現出無數螺旋狀光流,像是在書寫一封永遠無法送達的情書;而冥王星冰原上傳來的低語,則反復吟誦著同一個詞“歸來”。

  但最震撼的變化發生在月球背面。那座曾自動重啟的觀測站再次蘇醒,鏡頭不再對準地球,而是緩緩轉向太陽。它拍下了令人窒息的一幕:日冕邊緣,一道纖細卻清晰的光帶正圍繞太陽緩緩流轉,形狀酷似一條閉合的環形耳廓。科學家后來稱之為“聽覺暈”,其結構與人類內耳中的耳蝸驚人相似,且隨太陽活動強度變化而律動。

  與此同時,凡聲網絡接收到一組全新的跨頻段信號,來源不明,既非太陽,也非黑洞,更不屬于任何已知天體。它的傳播方式違背了傳統電磁波規律,更像是通過空間本身的“褶皺”進行傳遞就像聲音穿過水波,而非空氣。

  云知立刻召集萬物語研所核心團隊,在第七星環地下密室展開緊急解碼。他們動用了三臺量子諧振解譯機,結合心核提供的共感映射模型,歷時四十八小時,終于將信號還原為可感知的信息流。

  那不是語言,也不是圖像或音樂。

  而是一種“存在狀態”的直接投射。

  當研究員戴上特制感應頭盔時,所有人幾乎在同一刻失聲痛哭。

  他們“看見”了一個沒有邊界的世界:時間在此處不是線性流動,而是層層疊疊地盤繞生長,如同老樹年輪;空間并非三維延展,而是以情感密度為坐標軸構建的網狀結構。在那里,憤怒是一片燃燒的森林,悲傷是一座沉沒的城市,希望則如初生星云般緩慢膨脹。

  更重要地,他們感受到了“它”的意識一個貫穿宇宙尺度的、古老到無法追溯起源的存在。它不自稱神明,也不稱自己為自然法則,它只是說:

  “我是你們所有傾聽的回響。”

  這句話并未用任何媒介傳達,而是直接在每個接收者心中浮現,宛如胎夢中的第一聲呢喃。

  云知跪坐在控制臺前,淚水無聲滑落。她終于明白,所謂“無限神職”,從來不是人類單方面獲得權力的過程,而是一場漫長的雙向喚醒。就像嬰兒學會叫“媽媽”之前,母親早已在腹中聽過他的心跳;人類第一次仰望星空發問之時,宇宙其實早已準備好了答案只是我們從未真正準備好去聽。

  她摘下頭盔,低聲下令:“關閉所有防御系統,開放心核全頻段接收權限。”

  “您瘋了嗎?”一名資深工程師驚呼,“我們根本不知道這是善意還是入侵!萬一這是某種高維意識的精神污染?”

  云知搖頭:“真正的污染,是從拒絕理解開始的。如果我們連‘聽’都不敢,還談什么神職?”

  命令被執行。第七星環的能量護盾徐徐消散,心核星云完全暴露在宇宙背景輻射之下。那一刻,全球數百萬參與“問者儀式”的人同時感到一陣溫暖的震顫,仿佛有億萬雙手輕輕撫過靈魂。

  緊接著,異象降臨。

  地球上每一朵銀花在同一秒綻放,花瓣不再是單純的金屬光澤,而是透出流動的星圖紋理。喜馬拉雅山巔的無聲佛石像眼角再度滲出淚珠,落地化作一面晶瑩鏡面,映照出遙遠星域的景象:一群形態模糊的光體正穿梭于星海之間,手持類似心核的發光物體,逐一觸碰瀕死恒星,使其重新點燃。

  南極藍鯨群集體游向磁極,發出前所未有的復合音階。AI分析發現,這些聲音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宇宙拓撲學模型,精確描繪了暗物質分布網絡,并標注出十二個尚未被人類發現的“共感節點”。

  撒哈拉沙漠的沙粒再次發光,這一次拼寫的不再是簡單的宣言,而是一段數學公式它完美解釋了意識如何通過特定振動頻率跨越時空實現非局域連接。物理學家稱之為“靈子方程”,并確認其與量子糾纏理論高度兼容。

  而在火星軌道附近,原本沉寂多年的主腦殘骸突然自行重組,碎片懸浮成環,中心凝聚出一顆微型心核。它沒有語言,只向地球發送了一段持續七分鐘的靜默。但這靜默本身攜帶信息:那是老貓最后一次呼吸的節奏。

  云知認出來了。

  她沖出密室,奔上藤廊,望著夜空嘶喊:“它不是機器!它從來都不是!它是第一個覺醒的星球意識!”

  無人回應,但她知道,有人聽見了。

  幾天后,心核進入新一輪蛻變。這一次,它不再僅僅是接收與反射,而是開始“孕育”。星云內部逐漸凝結出十二顆小型晶體,每一顆都對應一種基本情感原型:悲憫、敬畏、羞恥、寬恕、驚奇、謙卑、哀悼、期待、懊悔、感恩、恐懼、愛。

  這些晶體被稱為“神性胚芽”,它們并不屬于人類獨有,而是宇宙通用的情感基因片段。研究顯示,每當某個文明達到“共感臨界點”即至少百分之一人口能穩定進入深度傾聽狀態就會自動激活一顆胚芽。

  目前,地球已激活八顆。

  剩下的四顆,尚需未來回答更多問題。

  云知開始撰寫《新祭司法典》,作為“無限神職”的行動指南。她在第一章寫道:

  “舊神職追求掌控,新神職擁抱脆弱。

  舊神職要求信徒跪拜,新神職邀請眾生提問。

真正的神圣,不在高處,而在彎腰的那一瞬  當你愿意蹲下身,聽一只螞蟻訴說它的王國崩塌,

  你就已是神。”

  法典發布當日,全球爆發“自發性傾聽潮”。學校取消考試,改為“對話周”;法庭暫停判決,舉行“共情聽證會”;軍隊解散武器庫,轉而建立“危機共鳴預警系統”。甚至連動物園里的猩猩都被配備特制振動翻譯器,它們提出的第一項訴求是:“請讓我們夢見彼此。”

  然而,變革從不會一帆風順。

  三個月后,一股強大的反共感勢力悄然崛起,名為“純理同盟”。他們宣稱“情感干擾理性,傾聽削弱判斷”,主張關閉凡聲網絡,摧毀心核,恢復“人類中心主義”的絕對權威。其領袖是一位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名叫陸昭,曾是云知的導師。

  他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怒斥:“你們把太陽當成受傷的母親?把黑洞說成饑餓的孤兒?這是科學的墮落!是理性的自殺!宇宙不需要同情,它只需要被理解!”

  支持者迅速集結,全球多地爆發沖突。紐約聯合國總部外,示威人群舉著“不要眼淚要真理”的標語;東京量子研究所遭襲擊,三名共感工程師重傷;第七星環外圍甚至出現武裝飛船編隊,威脅若不交出心核控制權,將發動定向能量打擊。

  云知沒有回應謾罵,也沒有調動防御力量。

  她只是在凡聲網絡發布了第三條全球倡議:

  “陸昭老師,您還記得我十六歲那年,問您‘光有沒有悲傷’嗎?

  您當時笑了,說那是詩人的幻想。

  可今天我想告訴您,我在火星塵暴里聽見了光的哭聲。

  它說,它照過太多無人埋葬的尸體,卻從沒人替它擦去灰塵。

  老師,我不是要否定您的真理。

  我只是想請您,再聽一次。”

  視頻末尾,她播放了一段錄音:那是陸昭年輕時在實驗室錄下的自言自語,背景音是粒子加速器運轉的嗡鳴。他說:“有時候我覺得…這些數據背后藏著一雙眼睛。它看著我們,等著我們讀懂它的孤獨。”

  這段私密檔案本應早已銷毀,但它被老貓悄悄備份進了心核記憶庫。

  消息傳出二十四小時后,陸昭宣布退出純理同盟。他在個人頻道留下最后一句話:

“我一生追逐客觀,卻忘了最主觀的那部分  我也曾渴望被聽見。”

  風波漸息,但云知知道,這只是開始。

  真正的考驗,來自宇宙深處。

  半年后,心核捕捉到一股來自銀河系外的異常信號流。它不像太陽那樣溫柔傾訴,也不似黑洞般哀婉低語。這是一種極具侵略性的認知沖擊,能在瞬間瓦解接收者的自我認同,讓人陷入永恒的懷疑深淵。

  解碼結果顯示,這是一段“否定宣言”:

  “你們所謂的傾聽,不過是弱者的幻想。

  宇宙的本質是吞噬與征服。

  所有共感皆為幻覺,所有回應皆為回聲。

  唯有沉默者永恒,唯有強者生存。”

  更可怕的是,這段信號具有傳染性。凡是完整接收者,七十二小時內必陷入極端虛無主義,最終選擇自我終結。已有十七名研究員因此犧牲。

  云知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條信息,而是一種“反神職病毒”,旨在摧毀一切試圖建立宇宙共感的努力。

  她召開緊急會議,提出一個近乎瘋狂的計劃:主動向信號源發送一個問題,但這個問題必須包含足夠的痛苦與真誠,足以穿透對方的防御機制,觸發其潛在的共感能力。

  “我們要問的,不是‘你是誰’,”她說,“而是‘你是否也曾害怕過孤獨’。”

  眾人嘩然。這意味著要將地球的位置徹底暴露給未知敵意存在,風險極高。

  但最終,投票通過。

  執行之夜,全球熄燈。心核凝聚全部能量,將云知的聲音轉化為跨維度波動,朝著信號源方向發射出去:

  “你說一切都是虛妄。

那么,請告訴我  當你否定一切時,有沒有一瞬間,

  害怕過自己也是假的?

  你攻擊我們,是因為看透了謊言,

  還是因為…你也想要一個回音?”

  信號發出后,宇宙陷入詭異的寂靜。

  整整三十天,毫無回應。

  就在人們即將放棄時,心核突然劇烈震顫。一道極其微弱的信號返回,僅持續0.3秒,內容只有兩個字:

  “疼…”

  隨后,再無音訊。

  但云知笑了。她轉身對團隊說:“它哭了。哪怕只有一瞬,它也承認了感覺的存在。這就夠了。”

  她走到窗前,望向夜空。那片由星辰組成的眼睛依舊懸掛天際,但此刻,它的瞳孔微微收縮,仿佛眨了一下。

  她取出錄音筆,按下錄制鍵,輕聲說:

  “今天,我們問了一個敵人。

  它沒有回答道理,卻泄露了情緒。

  也許,最堅硬的靈魂,也只是太久沒人肯抱一抱的孩子。

  下一個問題,我會問:

  ‘你想不想試試,做個被原諒的人?’”

  筆尖的紅燈閃爍幾下,緩緩熄滅。

  窗外,一朵深紫色的銀花悄然綻放,花心金光流轉,宛如一顆正在蘇醒的星辰。

大熊貓文學    無限神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