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3章 上門催稿

  老馮眼皮被女婿的哭嚎震得發顫,枯樹皮似的老臉漲成赤色。

  人間的悲歡并不相通。

  一時之間,陸北顧只覺得自己家里雖然窮了點,但是家人都好正常啊......

  而他覺得自己一個外人再待下去也不合適了,正打算告辭離去時,忽聞院外傳來腳步聲,緊接著,門板“咣當”一下被踹得直晃悠。

  但見一個瘦瘦小小的身影撞進來。

  “老娘讓哩來借個錢,哩倒在這兒號喪?”

  這女人憤怒地抄起門口缸子里一條活蹦亂跳的魚,手腕一抖扔了出去,屠戶矮了矮腦袋,魚“嗖”地飛過頭頂,砸進墻角魚簍。

  陸北顧分明看見那魚入簍時翻了個白眼......也不知是摔的還是嚇的。

  “還哭?老娘蜀道山!”9

  屠戶也哭不出來了,頓時像被掐住脖子的雞,掛著鼻涕泡就躥了起來:“娘子聽我解釋......”

  “解釋個鏟鏟!”1

  女人一個箭步上前,踮起腳尖揪住丈夫耳朵就擰了個麻花。

  她突然瞥見桌上的羊肉臊子,杏眼一瞪:“喲,還學會吃夾帳了?”

  老馮連忙打圓場:“閨女莫惱,這是陸小郎君買來送我的......”

  “曉得了!”

  女人轉頭打量陸北顧,忽然松開丈夫,叉腰嗤笑:“我當是哪個,原來是那天被我爹從河里撈起來的旱鴨子嘛!”

  她染著鳳仙花汁的指甲往丈夫腦門上一戳:“看到沒?這才是曉得知恩圖報的!”

  陸北顧正捧著茶碗,忽見這川辣子湊到跟前。

  女人年紀大概有三十歲左右,市井中人出門也沒戴帷帽,此刻陽光透過窗戶斜照進來,能看清她鼻尖綴著幾粒淺褐雀斑,隨著說話時嘴唇開合而雀躍:“喂,讀書郎,會寫字不?”1

  “會。”

  “那正好!”

  她變戲法似的從懷里掏出張皺巴巴的紙,往桌上一拍:“幫老娘寫個欠條,這錢不白借他們的,肉鋪以后掙了錢,以后一定還!”1

  屠戶蹲在墻角直嘟囔:“現在的鋪子就是小了點,倒也不是一定要換。”

  “你閉嘴!”

  女子吼了一聲,轉頭對陸北顧卻瞬間堆出笑臉,變臉比翻書還快:“小郎君幫個忙嘛。”

  “不用給她寫!”

  “馮金花。”馮老漢直起了腰桿子,“除非你先把現在的鋪子賣了,不然家里不會借你錢的。”

  “一時半會兒,我上哪找人買現在的鋪子?”

  聽到這里,陸北顧心念一動。

  若是想要想要買個宅地用來遷籍,再給嫂嫂開個食店做營生,屠戶家現在的肉鋪位置倒是可以,雖然地方不算特別大,但畢竟是個正經鋪子,能放下那么多豬、羊,瞧著三分之一畝地以上的面積是有的。1

  不過他現在手頭也沒那么多錢,所以只能暫時把這個信息記下來。

  “那我不管。”老馮氣呼呼的。

  一家人不歡而散。

  既然已經表達了自己的感謝,又跟老馮聊了兩句之后,陸北顧便也起身告辭。

  老馮覺得陸北顧送的東西太多了,心里有些過意不去。

  所以老馮一邊執意送他到門口,一邊嘴里還念叨著:“小郎君日后若想吃魚,只管來找老漢,保準給你挑最鮮的!”2

  離開漁夫家,陸北顧沿著青石板路往縣學方向走。

  時間已經是下午將近黃昏了,街邊的小販正忙著收攤,賣炊餅的漢子推著獨輪車從他身旁經過,車輪吱呀作響。

  不遠處,幾個孩童在巷口追逐嬉戲,手里攥著剛買的糖糕,笑聲清脆。

  陽光灑在瓦檐上,晚飯的炊煙裊裊升起,整座小城籠罩在溫暖的顏色中。

  而當陸北顧來到縣學門口的時候,卻發現有一個意料之外的人,正在等著他。

  “陸公子。”

  計云從墻角彈了起來,還是松垮的衣衫,腰間又系了個青葫蘆。

  計云的年紀比陸北顧還小的多,估計也就十四五歲,放到現代就是初中生,不僅個子矮而且一臉小孩樣,還沒到發育長開的時候呢。2

  這么一彈起來,就跟個活潑的小頑猴似的。

  “我來上門催稿了。”1

  陸北顧的神情一僵。

  說實話,現在江左浮生剩下的十一篇,連“新建文件夾”階段都沒到呢。

  這時候催稿,他哪有稿子交給計云?

  所以陸北顧旋即轉移話題道:“怎地有空來此?”

  “自是州學放假了。”

  計云笑呵呵地說道:“合江法王寺的沐佛節法會在瀘州最為盛大,便隨兩個友人前來一觀,正好想到陸公子在合江縣學,就來尋你了......陸公子不會還沒寫稿子呢吧?”

  “當然不會!”1

  陸北顧面不紅心不跳:“已經在構思了,寫出一兩篇來不過是須臾之事。”

  “那就好,那就好。”

  計云也只是順路并非專程過來催稿,所以并不急迫,而是轉而問道:“這是剛回縣學?”

  “是,因著有事,隨上官去了趟成都。”

  陸北顧說道:“我先把東西放回去可否?”

  計云自無不可。

  很快,陸北顧把東西放回了他縣學的學舍,鎖好門以后出來找計云。

  “去哪?”

  “兩個友人正在茶鋪歇息,一同去吧,我為你引薦一番。”

  陸北顧點了點頭,跟著計云開始走。

  對于合江縣城,其實他并不熟......前身比較自閉不喜歡閑逛,也沒有朋友找他出去玩,所以除了縣學周圍這一圈大概清楚,其他地方也沒怎么去過。

  往南走了兩條街,計云引他到了臨街的一間茶鋪。

  陸北顧掀開竹簾,迎面撲來一陣混著茶香的熱氣。

  茶鋪里只四五張榆木桌,墻角炭爐上煨著燒水的粗陶壺,“咕嘟咕嘟”吐著白霧。

  其中有一桌上,對坐著一對男女,見計云帶了個不認識的人來,眼神中閃過一絲詫異。

  計云在門口的舊氈墊上跺了跺靴子上沾的泥,瞥見柜臺后頭立著個戴青布頭巾的老丈,正用竹勺往陶罐里添茶葉。

  “兩位客官可要飲些什么?”

  “小店有各種的雨前散茶,還有今年新制的紫蘇飲子。”

  計云好奇地探身去看:“紫蘇飲子?是跟酸梅湯差不多那種嗎?”

  “小官人好見識!”老丈咧開缺牙的嘴笑了,“乃是紫蘇葉、桑白皮、青皮、五味子、杏仁、陳皮熬的,通常會兌些梅子汁,喝起來酸甜解膩。”1

  “那來一碗,我不喜歡喝茶。”

  計云轉頭問道:“陸公子喝什么?”

  “我喝散茶。”

  老丈點點頭,揭開陶罐,舀出好幾勺琥珀色的汁水放到大碗里,酸甜氣息撲面而來,又去后院地窖里拿了兩小塊儲存起來的冰塊出來。

  宋代儲存冰塊主要是兩種辦法,一種是冬天時到河面上將冰切成一塊一塊的,然后讓它們漂浮在水面上繼續凍結,當冰塊的厚度達到三尺時,把冰塊運到事先挖好的地窖里面做好隔熱的措施,并在每塊冰塊中間放上鋸末等東西,就可以保存到夏天使用;另一種是前唐時候發現的,直接用硝石放到水里,然后水會結冰。1

  不過茶鋪之類的地方,都會采用第一種方式。

  因為這里旁邊就挨著長江和安樂溪,冬天天氣最冷的那段時間,安樂溪兩側靠岸位置的水面是會結冰的。

  相比于還要花錢買的硝石,這些冰都是可以直接無成本獲取,只是費點鑿冰的力氣罷了。1

  而且來喝飲品的客人,其實也不大喜歡硝石做的冰,都覺得對身體會有不好的影響......其實沒啥事。1

大熊貓文學    大宋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