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四十三章 鞭子與刑具

  周青臣離開了隴西之后,烏氏倮就來到了隴西郡的上邽縣。

  公子高正要與章平一起去見章邯,當咸陽而來的官吏遞交文書,不得不停下腳步,順便帶上一個西戎人。

  見到年輕的公子高,烏氏倮恭敬行禮。

  “軍中讓你來,是為了勸服那些西戎人?”

  烏氏倮頷首。

  公子高看罷咸陽送來的文書,又道:“如今那些人都在烏鞘嶺,不過我們也要去,順路可以帶你一起。”

  別看公子高還年少,可他是公子扶蘇的弟弟。

  在咸陽,烏氏倮見過公子扶蘇,那是一位頗為謹慎且機敏的人,是不好取得信任的。

  而住在咸陽城的那半月間,他每天都要接受軍中人的審問,恨不得畫出西域商道的地圖,甚至說出精絕,樓蘭或者是別的西域小國的王室。

  即便是交代了,但那些位高權重的人,是不會輕易信任你的。

  而面對這個年少的公子,烏氏倮也絲毫不敢大意,一路來隨行的人說過,公子扶蘇的弟弟中,公子高是最好的一個孩子。

  眾人收拾了一番,公子高坐上車駕,隊伍就一路朝著烏鞘嶺大營而去。

  公子高坐在車駕內,看著手中的書,自從東巡之后,兄長搜羅了各地的書籍,兄長回到咸陽之后,又過了半年還是陸陸續續有人將這些書送到了咸陽。

  兄長將列國的諸多事跡與記錄都運送了過來,這一年間公子高就在看這些書。

  其實,兄長從未要求自己做過什么,只是給了諸多選擇之后,就選擇了編寫史書這件事。

  在兄長給予的選擇中,譬如說開發西北,建設隴西,這些事都不是自己擅長的,稷下學宮已不在了,但天下的書籍還在。

  公子高覺得自己的還不足以教更多的學子,而諸多選擇中。

  就覺得編寫史書是最容易的,但真當自己執筆開始寫的時候,才覺得很困難。

  要放在以前,他會覺得編寫史書交給六國的博士去做?

  但如今經過封禪之行后,恐怕沒有人愿意來編寫史書了。

  坐在車駕內的公子高毫無頭緒,每個人對列國的王都有不同的評價,就譬如說趙武靈王,其中評價褒貶不一。

  隊伍走了一天,到了夜里才趕到了烏鞘嶺。

  烏鞘嶺的大營內,矩正守在大營外,他用一個箭矢的箭頭在靴子上戳出洞,帶著麻繩穿出來,而后就將鞋底縫好了。

  見到是章平百長帶著隊伍來到了大營前,矩連忙站起身相迎。

  當車隊走入大營之后,矩正要坐下就見到陳平大哥來了。

  “陳大哥。”矩十分尊敬的行禮。

  他對陳平極其敬重,因當初眾人剛來到烏鞘嶺建設大營,那時章邯大將軍還未到隴西,矩領著幾個夫子貿然進入西戎人的地界。

  之后被西戎人扣下了,后來還是陳平大哥策馬往隴西后方跑去,去見了章邯將軍。

  等章邯大將軍到了烏鞘嶺大營,陳平又領著幾個士伍,進入西戎人的地界,將自己與其余夫子給救了出來。

  那時就是陳平大哥與西戎人的首領交涉的。

  包括章邯大將軍進入他們的河谷,也是陳平游說的。

  期間婁敬也在從中布置了不少事,但也都是以陳平為首。

  以前在潼關時,矩還不知道陳平如此厲害,出門在外才知道此人的本領。

  陳平先是看了看大營,大營內走動的人不少,甚至還添了不少火盆,目光落在了公子高的車駕上,他拍了拍矩的肩膀,而后走入了大營中。

  自從公子高與章邯來到此地之后,整個隴西都開始忙碌起來了。

  與當初在渭南所做的事一樣,章邯到了隴西第一件事就是消滅了隴西的所有的閑漢,讓每個人都有事做,讓每個閑漢都參與到生產中。

  就算是要跑的閑漢,也都被章邯派人抓了回來。

  在章邯治下的隴西,沒有一個閑漢能夠離開此地。

  陳平走到了烏鞘嶺大營的中軍大帳內,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上首的章邯,而后就到了公子高。

  陳平落坐在婁敬的身側,從謀士的角度來看,他的地位還比婁敬高一頭。

  坐在最角落的則是戎商烏氏倮。

  章邯看罷公子高遞來的文書,沉聲道:“公子希望我們用這個人來收服西戎的人心?”

  公子高回道:“書信中是這么說的。”

  烏氏倮面帶笑容正要說話,章平卻先開口道:“兄長,太尉說此人知曉西域商道。”

  見狀,烏氏倮又坐了回去了。

  婁敬道:“此時籌謀西域之事還為時尚早,還是要收服那些西戎人為重。”

  聞言,烏氏倮再一次要站起來說話。

  卻聽有人直言道:“都水長以為呢?”

  烏氏倮只好再一次坐下來,明明這些事都是與他有關的,可他現在卻說不上話,甚至沒人問他的想法。

  無奈,烏氏倮繼續坐在角落,要多老實就有多老實。

  還能如何呢?當初蒙恬的養馬場就要侵占自己的牧場了,烏氏倮見過匈奴人的下場,他若不聽蒙恬,不把自己的家底獻給蒙恬,秦軍就會放過他嗎?

  烏氏倮深知,在秦軍地盤邊,怎么能容許存在一個如此富有的牧場。

  剛講話的人是護軍都尉李由。

  都水長祿低聲道:“我不懂這些。”

  婁敬又道:“不如將這些西戎人趕出去,讓他們在西域或者北地,長城以外找一塊地,允許他們生存,哪怕他們投效月氏人,樓蘭人,這些都和我等無關了。”

  大營內很安靜,公子高覺得婁敬的辦法有些簡單了。

  “這些人口,一個都不能離開隴西。”

  章邯將軍終于開口了。

  婁敬又道:“大將軍,五萬西戎人,他們吃的糧食實在是太多了。”

  章邯終究不是蒙恬,聽說蒙恬在北方挖了一個萬人坑,將上萬匈奴人埋入了坑中,其殺伐果斷,趕盡殺絕之程度令人聞之驚懼。

  章邯不會像蒙恬這么做,章邯想要將這些人留下來。

  章邯沉聲道:“我需要人口,我要在河西走廊建城,隴西需要開辟田地,這些人口有用,不僅如此,軍中還要去西域征收人口。”

  陳平詢問道:“大將軍需要多少人口?”

  章邯思量了片刻道:“再要三萬人。”

  聞言,在場的人都沉默了。

  有軍士帶著軍報前來稟報,章邯又道:“都回去吧,再議。”

  眾人紛紛走出大帳,婁敬特意在大帳外等了片刻,到最后才見到陳平出來。

  夜里的大營外很忙碌,剛到了春季的隴西入夜之后很冷。

  見到陳平,婁敬被冷風吹得直縮脖子,一邊跟著腳步一邊問道:“又給大將軍出謀劃策了?”

  陳平道:“我與大將軍說,我有更好的辦法增加人口。”

  “大將軍沒用你的方略。”

  婁敬像是事先就知道這個結果,低聲說了一句。

  陳平沒有否認,而是頷首道:“大將軍說我的辦法太慢,而且他不做蒙騙人的事。”

  現在婁敬大致能想到陳平剛在營帳給章邯大將軍說的策略,應該是蒙騙那些西域人進入河西走廊,而后讓那些進入河西走廊的西域人干活建城。

  只可惜,章邯大將軍看不上陳平的計謀。

  有了先前的反復,章邯知道陳平的為人,其人雖說多有智謀,但為人不夠正。

  而章邯將軍呢,如此正面的將軍,對陳平的壞計策是不會采納的。

  婁敬又問道:“你說章邯將軍要怎么收服西戎人,難道像蒙恬大將軍那樣,挖一個萬人坑埋了?”

  陳平搖頭,道:“章邯將軍出自渭南,其人對公子扶蘇極其忠誠,他若真的坑殺了這些西戎人那就是背棄了公子扶蘇的命令,他絕不會這么做的。”

  “那該如何?”

  陳平停下腳步,看向西戎人的大營,道:“我聽聞以前在渭南郡,章邯將軍用刑徒挖渠?”

  婁敬面帶回憶之色,道:“確實有此事。”

  “章邯將軍治軍極其嚴厲,要是將這些西戎人當作刑徒,給他們上了刑具,再用鞭子抽,他們也能干活,將軍想要的是能干活的人而已,至于這些西戎人是否真的會效忠大秦,其實不重要。”

  言至此處,陳平稍作思量,又道:“我雖不能為大將軍解開心結,卻也能讓大將軍的計策施行時,讓其事半功倍。”

  婁敬再問道:“那我們缺少的人口怎么辦?”

  陳平道:“去西域搶呀。”

  “搶?”婁敬一時語塞,還能這樣?

  再一想,婁敬后知后覺,反正現在的西域多的是奴隸。

  直接搶就是了,西域人與匈奴人都是不講道理的,搶來的就是屬于自己的,喜好征服與劫掠的他們向來如此,秦軍不過是入鄉隨俗了?

  第二天,章邯將軍就讓一隊隊的甲士驅趕著那些西戎人去干活。

  也就在陳平觀察下,他挑選了幾個較為聽話的部族,給了他們更好的糧食與御寒的衣物,并且給予了能住的屋子。

  西戎人的內部很快就出現了分歧。

  而這些事,對陳平來說太簡單,太容易了。

  在不敗壞秦軍名聲的底線要求下,章邯默許了他的行為,

大熊貓文學    秦人的悠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