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國 莉安娜開啟了新聞發布會。
已經是州長的莉安娜現在擁有了非常大的權力。
不光是本州的州長,榮耀城刷新在其余州的人才也被扶持到了關鍵位置。
當莉安娜站在講臺后,就開始匯報最近的工作。
臺下的記者不想聽那些無聊的事情。
“史密斯夫人,為什么城邦集團比史密斯集團更早登陸火星?”
莉安娜看向提問的外國記者,迅速沒好氣的說:“當然是因為我們國家出現了太多糟糕事情,讓約翰不得不中斷一些事情回來,幫某些人解決爛攤子,你們知道我說的是誰。”
“有些老女人,就應該趕緊自己辭職,不要把我們大家的未來一起拖入深淵,看看她這些年做了什么事情?”
“我找不到她做出什么事情,我指的是好事情,壞事情的話一大堆,根本不需要舉例。”
莉安娜迅速把責任推給了別人,表示自己和約翰是受害者。
記者不想被殺,不愿意深入這種危險的話題,迅速說:“城邦已經登陸火星,史密斯集團什么時候登陸火星?”
莉安娜依舊是沒好氣的回答說:“如果某些人不搗亂的話,今年就可以,城邦能做到的事情,我們當然也能做到。”
“史密斯集團缺少的不是技術和資金,是像城邦那樣專心做事情的環境,就如你們感覺到的一樣,我們的國家如今充斥著混亂,只有在棉花市大都會圈才能穩定正常的運轉。”
總之錯都是別人的,不管是星之城還是榮耀城的人,就沒有一個肯自己接鍋,總是甩責任給別人。
在莉安娜公開指責一些人后,所有人都知道莉安娜的野心要化為實際行動了。
掌握最新科技,最大集團,最多支持的史密斯集團,很早之前就有了成為南玻萬的潛力。
如今不論是月鐵和航天科技的盈利,還是整套工業體系帶來的強大話語權,都讓史密斯夫婦沒有任何對手可言。
手里有錢有人有槍,國內國外朋友遍地。
更要命的是所有人都等了好幾年了,就等他們上去。
只有史密斯集團盡快成為大統領,人類才會真正集中力量進行星際殖民。
京城電視臺很快播報了一條新聞。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根據最新消息透露,城邦集團將會在火星開發出第一個火星住宅小區,名為城邦小區。”
“城邦小區將會作為城邦集團正式工以及其家屬的配套居住度假小區使用。”
“本臺記者采訪了城邦集團城邦醫院中醫院院長華英雄,聽聽這位桃縣名醫對城邦火星度假村的看法。”
畫面不再是新聞間的鏡頭,一個男記者正在一個古色生香的房間里采訪一個坐在診脈桌后面的老中醫。
“華醫生你好,請問你對火星度假村有什么看法?”
華英雄就等著這個詢問了,一手輕撫著胡須笑了笑,臉上帶著老中醫的自信的微笑。
“這個當然是好事情了,根據我對火星土和火星水的研究,在火星居住,對人的身體有非常大的好處!”
記者詢問:“具體有哪些好處?”
華英雄帶著微笑,緩緩說:“低重力可能減少人體關節和肌肉的負荷,不需要長期居住,只需要居住一個多月就能感覺某些健康問題迎刃而解。”
“舒緩的環境,對那些心臟和呼吸困難的人來說,是絕佳的好去處。”
“我們人類的骨頭和器官都存在一個定數,有些人會通過更換來解決持久問題,但是你能更換心臟和眼睛,換不了全身皮膚和血肉。”
“一臺機器,要想維持的久,肯定不能經常拿去干重活。”
“我們的身體適應了現在的環境,不代表這個環境對我們的身體就是最好的。”
“就像是適應了春夏秋冬,難道就可以說四季如春的地方不適合人類居住嗎?”
“火星對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個絕佳的療養院!”
男記者受過一定的科學教育,提問說:“可是火星的環境非常惡劣,和療養院很難放在一起,我們國家擁有許多更完善的遼陽設施。”
華英雄搖了搖頭,“在沙漠里建造度假村,和在氣候宜人的地區建設度假村,可能在不計花費的施工下,能達到一樣的效果。”
“但前提是這兩個環境差不多,干活的人也差不多。”
“我不說火星,先說月球。”
華英雄認真說:“根據星際聯盟的資料顯示,星際聯盟在月球的幾年來,工作死亡率低于千分之一。”
“千分之一是什么概念?已經比乘坐飛機都要安全了。”
“而且還是在月球那種極端環境里,死的人也多是自己操作不當,死在了外太空環境。”
“星際聯盟的病癥率低于十萬分之一,治愈率高達百分之百。”
“根據我們城邦醫療部的內部資料顯示,星際基地的抑郁率遠低于目前任何一個國家,比如我們國家給我的感覺就是到處都是抑郁癥患者,但是星際聯盟那里人也不少了,抑郁癥概率乘以十,也比這里好太多。”
“火星環境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差,以前我們都沒有登陸火星,對火星的認知就是荒涼一片。”
“田總已經帶人登陸了火星,找到了火星水資源和一些珍稀植物,開發火星的難度要比月球更低。”
“今后火星度假村也會引入城邦集團的醫療團隊,城邦集團將會收縮部分業務,將一部分賺錢的業務轉讓給其余公司做,以后專心開發火星房地產。”
“火星里擁有大量建筑材料,城邦的科學家已經研究出了從火星土壤中分解出食物和養料的最新提取技術。”
“將火星全部改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在火星建立一個適合幾十萬人生活的城市,根本用不了十年。”
“今后以火星為起點,人人一顆小星球的時代,肯定不會遠了。”
“飛出太陽系可能是下一代人的事情,火星則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療養院和學習生活基地,我今年就會去火星療養院!”
華英雄的發言,讓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顛覆了傳統認知。
火星開發就那么容易嗎?
一開始還有人懷疑這桃縣老中醫瞎胡說。
可是在科學家們用天文望遠鏡觀測火星的時候,很快震驚的發現火星那里確實是在大興土木?!
各國的宇航這些年都提升了不少,都在使勁砸錢在星際探索上。
登陸月球還是費勁,但是勉強能做到。
登陸火星有些遙遠,不過將探索車發射過去并不算難。
各國的機構開始對火星進行調查,等航天站和軌道衛星拍攝回來幾千人在火星建造田二三雕塑后,瞬間就顛覆了以往的判斷。
臥槽!火星真的能上人啊!
作為星際航天第一人,田二三給自己建造百米雕塑的事情反而沒有人在乎了。
現在的火星就是城邦集團說了算。
星際聯盟劃分的是月球勢力,火星方面只要田二三不干擾其余人正常登陸火星,其余人自然不會制止他開發火星土地的事情。
藍星的一部分稀有礦物已經要開采盡了,如今人類確實是需要一個第二家園。
屢次考試不進的李秀京再一次選擇了城邦集團。
在一個名為城邦備考群里,李秀京和其余人聊起了城邦。
李秀京:城邦今年會不會再招人啊?
楚正則:這個群怎么還在,我們現在都畢業好幾年了,工作也順順利利,城邦那點工資根本不算什么。秀京你最近在做什么?我們開個同學會吧,我請客。
李靈蘊:不會吧?不會吧?都什么年代了,還有人懷疑城邦的福利,前幾年你每天困在酒店出不去的時候,城邦的人隨便出國玩,飯隨便吃,醫院隨便進,全公司十幾萬人,加上臨時工都沒有幾個生病的,你家里人死了多少,能和城邦比?
楚正則:李靈蘊,剛畢業幾年,你怎么就像是變了一個樣,以前你說話沒有這么沖,是不是工作上遇到了麻煩,還是感情上受挫了?你你年紀也不小了,趕緊結婚吧。
系統提示:楚正則被群主李秀京踢出了群聊。
李靈蘊:干得好!這個群是女生群,把男的都踢了!
畢業幾年,很多人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不認識了一樣。
女生圈子里當然不允許男人闖入了,不然一些話題都不好說。
等把礙事的男人都踢出去后,剩下的女人才開始冒泡。
趙茵茵:你們得到消息了嗎?城邦正準備把桃縣和楓葉國以外的業務都賣了,全力搞火星開發。
公孫小娘:城邦建筑有多少人?為什么干活那么快,就感覺很多事情好像是一下子就做好了,我對城邦的印象還是大片女工。
李靈蘊:城邦男工可不少,里面的女工都是和正式男工結婚,男工主要是在城邦建筑和一些航天科技領域,都是頂級人才,這次開發月球和登陸火星,田總帶的都是男工,一個女工都沒有。
公孫小娘:原來如此,我一直都以為城邦的女工多一些,還多不少。
李靈蘊:目前男工十萬,女工四萬,主要那些男工不在網上發帖,也不暴露工作內容,不對外進行交涉,所以就總感覺女工多了。
這些人卻不知道,空間里面能轉化為士兵的基本上都是男性,所以在把勞動力拉回去種地,士兵放在外面干活之后,自然就男的多了。
張寶寶:男的多,那為什么那么多女的找不到對象?城邦好多女的找不到合適的結婚對象,都自己搞同性養老了。
李靈蘊:城邦男的不一定娶城邦女的,城邦女的都在找城邦男的,這就剩下了,而且城邦的結婚率其實挺高的,超過八成的適齡男性都結婚了,每年的生育率都在2.5以上。
李秀京:我爸非讓我去考城邦,說以后世界的重心肯定在星際時代,進了城邦就能在星際時代拿到關系。
李靈蘊:說的也沒錯,今年應該會招工吧,那么多人去火星,城邦留下來的人肯定不夠用。
張寶寶:開發火星會不會需要文科專業?比如文學和管理方面的。
趙茵茵:應該會吧,現在城邦干活的都是機器人,搞的都是黑燈工廠,不需要照明就能干活,開發火星和月球使用的也都是高質量機械人,叫做木頭人號機器人。
李秀京:那沒錯了!今年城邦一定會多招一些有合作能力的年輕女性!尤其是我們這種適齡女性!
一群女人都清楚不會,城邦集團對女性的大部分要求就是漂亮。
不是她們和她們家長認為的漂亮,而是符合大眾審美,更符合城邦集團選美標準的漂亮。
要么依靠顏值和身體進入城邦,要么就是依靠腦子和能力進入城邦。
后者太難了。
哪怕是曾經的天之驕子,名校大學生,在入職城邦八次失敗后,也會懷疑自己。
城邦又不是只招女人,也不是只招妓女。
為什么別人能進去,你就不行?
那么大的科技公司,都做到全球數一數二,甚至是登陸開發火星了,總不可能里面全都是關系戶吧?
一群自以為是頂尖人才的人,連登陸月球都不能穩定做到,再看著城邦已經登陸開發火星之后,肯定首先懷疑自己的能力。
沒辦法依靠真材實料考入城邦集團,那肯定是能力不夠!
對大部分人來說,沒能力就是沒能力。
既然沒能力實力,那就肯定只能走外門邪道了。
去當臨時工,或者是依靠美色成為正式工就成為最靠譜的選擇了。
白婉茹和朱暖月就是現成的例子,田二三從未隱藏過他的低俗愛好。
人類已經進入了星際時代,就如田二三宣傳的那樣,很多人開始幻想獨自擁有一顆小行星當后院的神仙日子了。
資源枯竭,氣候惡劣的母星已經不適合居住了,被田二三改造的火星家園才是人類夢寐以求的年輕小媽。
田二三悶頭搞火星開發,已經好幾年沒有回去藍星。
不光自己不想回去,也不想別人過來。
為了鼓勵各國自己搞航天技術開發,想要讓別人走上一條不同道路的田二三,自然是拒絕一些人的搭便車要求,又卡脖子和技術,希望對方自立自強。
同時為了讓他們有動力搞星際技術,田二三開始不斷炫耀自己在火星的好日子,讓藍星各國燃起了奔赴火星的動力。
在田二三的不斷鼓勵下,人類終于依靠自己的技術邁入了星際時代!
全書完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