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看書,快穿:回收金手指從種田開始!
趙晚晴離開后,知青所沒什么太大的變化。
大家依舊上工、下工,偶爾各自開個小灶。
倒是楊青青,在趙晚晴離開半個月后,嫁給了方勇強。
這么一來,她們那個宿舍就只住三個人了。
在來招娣的邀請下,謝姎搬了過去。
橫豎都是大通鋪,睡哪個鋪都無所謂。
反正她已經在給自己物色宅基地了,打算找個機會跟大隊長提一提:她想在月灣大隊批塊宅基地自己蓋房子住。
其他知青過幾年得到高考恢復的消息必定會報名、會考試、會回城。她沒這個計劃。
相反覺得月灣大隊是個不可多得的養老圣地。
依山傍水、景色秀美!
待將來旅游業開發了,這個美若仙境、負氧離子爆棚的山水秘境絕對會成為各地游客趨之若鶩的存在。
回收子系統時,她答應幫它升級,左右要在這個位面多待幾年,何不就在月灣大隊安個家?
論種地,還能找出比這里更優秀的地方嗎?
宋銘鈺知道她在物色宅基地,主動詢問:“伴月山腳下不好嗎?”
“怎么?想要我和你們做鄰居呀?”謝姎笑著問。
小小少年笑容靦腆地點點頭。
謝姎也不逗他,直言道:“你們那離豬圈近了點,我嫌臭。”
入夜了,伴月山腳下的豬圈還亮著竹罩風燈。
“阿鈺,這么晚了還在豬圈里干嘛?飯快涼了。”
宋書鶴做好晚飯等了好一會兒,都沒等到孫子回來。
倒是他們負責的野豬圈亮著昏黃的燭燈,就循著光線找了過來。
走進豬圈,感覺哪里不一樣了。
仔細一瞧,原來是豬圈干凈了不少!
老木頭打的豬欄被擦得锃亮,在風燈氤氳的光線下都發出反光了。
小野豬睡覺的窩,也被清理過了,鋪著干燥整齊的稻草。
五頭小野豬吃飽喝足,躺在干凈的稻草上呼嚕嚕大睡。
而他那人還沒比豬欄高的小孫子宋銘鈺,握著一把大笤帚,還在賣力地刷掃著豬欄外原本結著屎垢的地面。
宋書鶴:“…”
他知道小孫子以前是個有點潔癖的小孩兒。
自從來了這里,嘴上不說,心里一直很排斥進豬圈里面。
寧愿踩在大石頭上,站在比他人還要高的大鍋子跟前費力地煮豬食,也不愿拿著笤帚去豬圈里掃幾下,更別提鉆進豬欄換稻草了。
今天這是怎么了?
宋書鶴走出豬圈,抬頭望望天,想看看太陽是不是打從西邊出來了。
哦!現在是晚上,根本沒太陽!
謝姎不知道宋銘鈺大晚上的還在豬圈大掃除。
她一夜睡到天亮,給自己開小灶吃了頓飽飯,精神抖擻地上工去了。
上午的活才干到一半,狗娃幾個小孩兒跑上梯田大聲朝她喊:“謝知青!謝知青有你的信和包裹單!”
七月起,公社郵局展開了給下邊幾個地處偏遠的大隊“送溫暖”行動——凡是信件和包裹單一律送到大隊。
這么一來,知青們就不用動不動請假去郵局詢問有沒有自己的包裹或信了,收到包裹單了再去領也不遲。
“謝知青,包裹哪里寄來的?會不會是明島市寄來的海鮮干?”
隔壁任務田的社員翹首問道。
謝姎搖搖頭:“包裹單上沒寫明地址。”
只寫了她有四個包裹待領取。
社員比她還積極,熱情地問:“那需不需要請假去郵局?”
“請什么假啊!小謝同志這是在幫我們忙,去郵局期間的工分還按滿工分計。小謝同志你盡管去!你的活我們幫你干!”
“對對對!謝知青你快去快回!這點活我們隨便搭把手就干完了!”
謝姎就這樣被熱情的社員們催下了梯田,騎上自行車去了趟公社郵局。
一次領到四個包裹,其中兩個體積比她人還要大。
謝姎一一看了眼包裹上縫著的寄件信息,頓時明了:
兩個小一點的包裹來自姑姑和林璽;
兩個特大號包裹分別來自明島市和大西北。
她把兩個特大包裹疊在自行車后座,用麻繩綁得結結實實的。再把兩個小的塞在背簍里,倒背在胸前。
像耍雜技一樣,載著比她人高的包裹回頭率極高地騎出公社、抓緊時間回了大隊。
到大隊以后,她把另三個包裹放回宿舍,徐勝男寄來的包裹當大伙兒的面拆開了。
徐勝男這次寄來了整整兩大包約有十斤的紫菜蝦皮、十斤鹽漬海帶,另外就是一些蛤蜊干、蟶子干之類的海邊十分常見的小海鮮。
信里說這類海味量多便宜,月灣大隊這邊想怎么換都行。
大隊社員們一聽高興壞了:“那太好了!我們這邊野菜、菌子最不愁,就拿這些跟他們換,不花錢還有海鮮這好東西嘗鮮,巴適得很!”
大隊長提醒了一句:“換可以,但別忘了包裹郵資不便宜,別每次都讓小謝承擔。”
“放心吧大隊長!我們都商量好了,郵資多少由換的幾家均攤,肯定不讓小謝同志吃虧。”
川南的月灣大隊和明島的紅旗大隊就這樣結成了以物易物的對子。
月灣大隊把漫山遍野的野菜、菌子曬成干寄去明島市,紅旗大隊把他們那邊最常見的海鮮干寄過來,也算是小范圍地實現了資源共享。
這一次,徐勝男寄來的海鮮干,謝姎自己一份沒留,都交給大隊長由他主持分配去了。
雖說是以物易物,但也是要分配的。
畢竟月灣大隊兩百多戶人家呢,包裹一次能寄的量哪夠家家戶戶都分到啊,只能分批次進行。
猜拳也好、抓鬮也好,用什么方法來排先后,謝姎丁點不插手。
相比這些熱鬧,她更想知道宋書鶴朋友寄來的那個包裹有沒有她需要的物資。
正好,大隊長見她往返騎了一趟公社,沒讓她繼續回梯田干活,而是給她放了個小假,讓她提前回宿舍休息去。
她就坐在空無他人的宿舍里拆起了包裹。
還別說,來自西北邊疆的這個包裹,物資豐富得還真有些出乎她意料:
奶粉、奶片、奶糕、牦牛肉干、羊奶餅干、羊肉罐頭、牛肉脯、羊毛氈子、羊絨線球…
可以說,只要是那邊有的,都寄了兩份過來。
沒錯,一式兩份!
不用說,其中一份十有八九是托她轉交給宋書鶴祖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