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9章 六零農場系統(16)

  八三看書,快穿:回收金手指從種田開始!

  謝姎在山里探索到天擦黑才回到知青所。

  中午吃飯時,李成國給新老知青重新排了值日表,謝姎分到了打柴組。

  其實她挑水打柴都行,但李成國覺得她畢竟是女知青,挑水這么重的活,還是不安排她了。

  于是,下午進山,她就順便背了一大捆柴回來。

  除了干柴,還有滿滿一筐收貨——表面是各種野菜、菌子,筐底還躺著一根野山參、兩株天麻。

  野山參不是很大,《采集圖鑒》給出的評估是二十年份。天麻是一級。

  不過就這么一株兩株的,她沒打算拿出去賣,泡成藥酒留著自己用或是送人都不錯。

  除此之外,還采了野山茶,這會兒的茶葉正是最嫩的時候,等再下幾場雨就老了。

  可茶葉太嫩又太小,沒法和野菜、菌子放在一起,只好把襯衫脫下來當包袱皮包茶葉。

  系統的背包空間只能收納系統商城出品的東西,外界的東西收不進去。

  商城道具欄倒是有空間鈕出售,不過一立方的空間鈕要價5萬積分,十立方的要100萬積分。而且只能用任務完成后的獎勵積分購買,不接受充值積分。

  太貴了!

  難怪主系統只字不提賒賬二字,顯然是怕她還不起。

  這才犧牲了自己的襯衫。

  不過當包袱皮的話,外套也可以,就是勞動布做的,有些粗糙,擔心傷到茶葉。

  另外,還發現了一叢花椒、兩株野葡萄,等成熟時再來采。

  不管怎么說,來到月灣大隊的第二天,收獲還是比較不錯的!

  她先把柴堆到柴房。

  山參、天麻沒拿出來,這玩意兒太值錢,不怕人偷也怕人惦記。

  野菜、菌子依然和中午一樣,洗干凈以后攤開晾著,這幾天天氣都不錯,爭取一氣曬干。

  茶葉她等吃過晚飯、其他知青不用灶了,才借用廚房炒茶,耗損的柴火明天補上。

  新老知青看著謝姎這一套操作都驚呆了。

  謝姎才來兩天吧?她是怎么認識這么多野菜、菌子的?并且還找到了茶葉!

  這年頭的茶葉,差不多跟煙酒一樣是硬通貨,拿去城里很容易換到米面。

  可即便是月灣大隊土生土長的社員,也不是誰都精通采茶、炒茶,會的也就那幾戶人家。可見這種技能一般不外傳。

  來了半年的老知青,連哪里有茶樹都不知道,更別提采回來自己炒了。

  謝姎居然第一天進山就采回來一大包茶葉,炒好后起碼能得個一二兩!

  眾人看她的眼神無比復雜,有人羨慕,有人嫉妒,也有人生出了崇拜。

  “謝姎,你太厲害了!”來招娣徹底信服了,“跟你一比,我們這些來了半年的老知青什么都不是!”

  其他老知青:“…”

  你說歸說,扯上我們干什么!

  李成國:“小謝,你這些茶葉怎么打算?要找人換糧嗎?”

  謝姎搖搖頭:“就這么點能換什么,自己喝都不夠。”

  自己喝?還嫌不夠?

  這也太敗家了!!!

  謝姎這下看懂了隊長的眼神,干笑兩聲:“自己嘗個鮮,大頭留著送人。”

  這還差不多!

  李成國點點頭,沒再多問,而是朝大家擺擺手:“不早了,趕緊去睡吧,明天還有艱巨的任務等著咱們呢!”

  話音落下,知青所響起一片哀嚎。

  尤其是新來的幾個,一天下來,他們累得提不起胳膊、直不起腰、走路腳步都是虛的,明天還得接著干,想想就絕望。

  陸潔瓊哀嚎完,帶著點幸災樂禍對謝姎道:“你明天慘了!我聽村里人說,山里開荒可不像平原,不光累,還會被荊棘啊、鋒利的草葉子扎到、割到,嘖!但誰讓你力氣大呢,大隊長這是看得起你呢!”

  “怎么回事啊?”其他知青還不知道這事。

  陸潔瓊就把下午的事嘚吧嘚敘述了一遍。

  沒經歷過山地開荒的新知青反應沒那么大,但老知青都拿敬佩的眼神看著謝姎。

  李成國:“小謝,你要做好心理準備,開荒沒你想象的那么輕松!”

  一部分知青抱有善意地提醒謝姎明天穿厚實點,免得被荒草扎到,還有一部分卻是幸災樂禍地坐等看她哭鼻子。

  尤其是楊青青、陸潔瓊兩個,躺床上了還在嘲笑謝姎:

  “我看她明天會怎么樣!自以為力氣大就能提前收工,這下踢到鐵板子了吧!”

  “就該這么治她!”

  次日,謝姎提著分到的鐮刀和鐵耙去了今天的任務點——位于月灣大隊西首的伴月山。

  這座山曾在清末民初時發生過一起火災,一直從山頂寺廟燒到山腰,要不是下了一場瓢潑大雨,山腳的村子都會被殃及。

  村里人覺得這山不吉利,打那之后很少有人去爬這座山,頂多在山腳砍點柴、摘點野菜、菌子,迄今為止還沒聽說有誰爬到山頂去看寺廟廢墟的。

  可經歷過餓肚子的荒年,哪個大隊都不嫌地多,月灣大隊也不例外。

  這幾年一直在陸陸續續開墾梯田,把所有適合開梯田的南山坡都給開出來了,除了傳說中不吉利的伴月山。

  大隊干部為此起了爭議。

  大隊長表示伴月山南坡地勢平坦適合開梯田,能開為什么不開?

  目前的田地還是太少,伴月山南坡如果能開出來種玉米,頓頓飽飯或許做不到,但起碼餓不著了。

  可也有一部分干部覺得那山不吉利,開墾后會不會引發不好的事?

  大隊干部內部都沒能達成統一,底下社員就更不用說了,很多人反對去伴月山開荒。

  這一拖就是兩年。

  今年,大隊長堅決要去伴月山開荒:“首先,吉不吉利那都是封建思想!現在外頭對封建思想打擊很嚴厲,不被人舉報的最好辦法就是開荒!其次,你們想想那一片南山坡要是都開成梯田,能多種多少糧!我們的目的不是別的,就是吃飽飯!”

  或許是怕被人舉報,也或許是為“吃飽飯”這個大餅心動,總之,這次沒人再反對,大隊長很順利地推行了“伴月山南坡開荒計劃”。

  謝姎幾個知青被分在雜草相對較少的西南坡。

  記分員已經預先給他們劃分好大致的任務范圍了。

  開荒組需要把半人高有些甚至蓋過腦門的雜草、灌木割倒并收攏抱去山腳規定的位置,回頭統一焚燒成草木灰運去耘田。然后用鐵耙翻地,翻的越深越好。

  等他們開荒組翻好地曬上幾天,再由婦女勞力過來二次翻地、撿干凈石塊、三次松土、清理掉余下的細碎雜草。

  到這一步,開荒才算完成,之后就可以像其他田地一樣澆水、施肥、播種了。

  謝姎熟悉了任務要求后,扣緊袖扣、豎起衣領、扎緊褲腿、戴上草帽和手套,握著鐮刀飛快地干起來…

大熊貓文學    快穿:回收金手指從種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