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九十五章 我們自己搞新和聯勝

  張幼茜整個人已經上頭了,情緒昂揚,說道:

  “灼哥,我來寫一份計劃給集團吧!把我們自己的工業化電影,早日排上日程!讓你早日上位!”

  林星灼聽了愣住了…

  不是啊!

  這個丫頭好像會錯意了!

  林星灼建立數字模型團隊,打造電影重工業技術,更多是讓虎瞳視界集團出售技術服務包賺錢…

  能賣鏟子賺錢,誰還挖礦啊!!!

  前世,林星灼用了一輩子辛勤勞作,身體力行的實踐了一個道理。

  只要你能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只要你能受罪,就有受不完罪!!

  想要成為人上人,吃苦可不行…

  要吃人!!

  這樣的道理,林星灼當然跟當了十八個月律師,倒欠了律所一大筆錢的鳳雛經紀人講。

  林星灼想了想,看到正在擬寫方案的張幼茜,勸說道:“幼茜,其實關鍵問題在于工業!”

  “掌握電影話語權,沉迷于藝術自嗨的這批人,對于理工思維在電影藝術里的運用,從來都是一副不屑一顧,高高在上,自以為是的態度。”

  “所以國產爆米花片一直處于曇花一現的狀態…”

  “國外很多是模型、造景,咱們這別的沒學好,倒是把綠布學了個透徹,萬能綠布,就連騎馬、跑步、都上綠布,簡直是一群神經病!!”

  “《碟中諜》這種片子,國內的那些老派電影圈幾乎沒有拍出來的可能。”

  “因為這背后靠的是大量理工科的數學物理建模公式運算團隊兜底。”

  “而國內老派電影圈壓根沒有這種背景和人才。”

  “大量的理工科人才進入電影行業的制作,這才是電影工業化發展的根基,然而這方面,國內甚至連這方面的意識都沒有。”

  “尤其是在這幫美術生出生,高考數學物理成績一塌糊涂,卻還占據高位的所謂老牌導演主導的大環境下。”

  張幼茜聽了也有點憤憤不平,說道:“灼哥,那怎么辦?就讓這些人繼續尸位素餐嗎?!”

  林星灼看到張幼茜上鉤了,當即說道:“所以,想要改變這種生態,培養一個演員是不夠的!”

  “我們要建立一套體系,要培養一個市場!”

  “我們不要聽那些老東西瞎扯淡!我們自己搞!創造出一個新世界!!”

  張幼茜聽得目瞪口呆。

  林星灼的這套“新和聯勝”理論,是她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從來沒有設想過的道路!!

  這就是第五天王的魄力!!!

  張幼茜本來還想提讓林星灼提高一下演技,現在看來是自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咱們家的這位天王巨星,是要在機械邪修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甚至開宗立派了!!

  林星灼在電影重工業領域布局,可不僅僅是為了賣鏟子的生意!

  爆米花的穩定產出靠的就是工業化的穩定運行。

  很諷刺的是,ZG作為理工科大國,壓根不缺這方面的人才。

  但由于電影圈長期被這一幫數學物理稀爛的文科藝術生老登竊據高位,導致電影行業這方面的進程極其緩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老牟子一個上世紀文科藝術生,居然能拿到三體這種科幻巨制的拍攝權。

  這是何其荒誕!!

  2025年代為止,國內只有一位導演,真正有電影重工業的意識!

  這也是華娛圈唯一穩定的工業化團隊!!

  虎瞳視界集團成立之初,林星灼就以聯合創始人兼政策顧問的身份,跟大嫂沈默君和丁野達成了共識,積極推動影視工業化布局。

  另外,公司安排鷂子去了一趟瓊州大學法學院。

  贊助了即將畢業的郭凡,還將其創作的漫畫《花開,那一年》,送入倫敦首屆“ZG漫畫展”。

  至于自己的演員生涯。

  等到虎瞳視界的特技預演技術成熟了,還是可以參與一些動作名場面的。

  因為,電影重工業的進步,讓一些看起來極度危險的場面,風險大幅度下降了…

  前世,林星灼在辦公室坐冷板凳時期,百無聊賴,打算寫中外動作電影的論文投稿。

  他拉了大量東西方動作電影片單,還有《超越生死:李聯杰尋找李聯杰》、《我是誰陳龍自述》、《湯姆·克魯斯:一本未經授權的傳記》等自傳。

  又看了《龍虎武師》、《陳龍:還沒長大就老了》、《少林功夫》、《湯姆·克魯斯:不可能的任務》等動作巨星的紀錄片…

  撰寫論文的時候就發現…

  千禧年以后,按照動作場面的危險系數和難度來說。

  阿湯哥的一些場面,受益于時代裝備進步,畫面比陳龍還夸張!但是受傷比陳龍好的多!

  湯姆克魯斯的職業生涯,一共腳踝2處骨折、肋骨骨裂5次,縫針12次。

  吳金、李聯杰,全都是骨折重傷60次以上,累積縫針超過100針。

  陳龍是最離譜的,每部戲必見血,全身累積骨折重傷超過150處,公開縫針記錄超300針。

  香港浸會大學研究指出,陳龍職業生涯承受沖擊力相當于從10層高樓墜落160次。

  陳龍在拍攝《尖峰時刻3》的時候,道具幾百公斤鐵皮道具意外倒塌墜落!

  陳龍的脊椎骨第6節、8節及骨盆發生移位,并且伴隨嚴重的舊疾復發,送到了馬薩諸塞州麻省總醫院搶救。

  急救室的世界頂級醫療團隊,看了陳龍的以往的病歷資料,給出評價就是:

  “這樣的人活著就是一個人類奇跡!!!”

  港影動作片的時代,就是拿人扛。

  拿人扛。扛過去,皆大歡喜!

  抗不過去,兩眼一閉!!

  扛著扛著把人都扛完了,香港動作電影行業也死的差不多了…

  基于電影重工業的特技預演體系,卻是另外一套系統…

  先是動作預演,針對高危動作的設計,用動態軌跡測試個幾百次。

  接著是計算物理參數速度、高度、沖擊力,確保符合演員身體極限。

  再是后期預演,把實拍檢測的環境素材與CG元素合成預覽,驗證可行性。

  最后,通過簡易動畫呈現動作節奏與鏡頭切換,團隊制作幾十個版本的動畫模擬動作起點、落點的場面,敲定整套動作方案。

  這一套工業化動作方案制定流程結束,才是在封閉場地搭建場景模型,定制訓練設備。

  最后才是對于演員的分段式訓練…

  比如《碟中諜7》的湯姆克魯斯,摩托車跳崖跳傘。

  特級預演流程結束,確定方案以后,在封閉式訓練期間。

  先進行基礎技能訓練,例如500次跳傘,1.3萬次摩托跳躍,并且通過專業測試;

  接著是動作連貫性排練,摩托車起跳、空中轉體、開傘的時序校準的練習了數百次;

  最后是全流程壓力測試,連續16次實跳驗證容錯率,還有應急指揮組、醫療組、特技組的多次大型應急救援演練;

  這一套工業化流程,將電影事故率降低95以上。

  《碟中諜》系列的27年時間跨度,演員僅4次骨折重傷,還全都是因突發環境變量導致的。

  兩套不同的體系產生的結果。

  就是湯姆克魯斯在六十二歲的時候,還可以扒飛機、跳火車、極限跳傘。

  港圈黃金時代的動作巨星,就算是陳龍,到這個年紀身體素質已經拍不動特技了。

  開始拍功夫瑜伽和鐵道飛虎這種安全的片子了…

  這背后就是工業電影團隊技術兜底的結果,更酷炫的特技但是卻更低的受傷率。

  身前哪管身后事,浪得幾日是幾日。

  林星灼點了幾根煙,最后放棄了打電話給丁野的打算,虎瞳視界的涿州影視城事情,還是讓大嫂和丁野搞定吧。

  自己的主要精力,還是要投入在娛樂圈的享受上面。

  先苦后不一定甜,先甜肯定是甜!!

  況且,公司有解決問題的物理保底機制。

  最差的結果,不就是一輛貼地飛行的半掛!!

  林星灼正在想著,要不要約家玲姐打把麻將的時候…

  張幼茜翻看著郵件,說道:“灼哥,公司國際部傳來消息,艾尚珍遇到麻煩了…”

大熊貓文學    重生之煤老板旗下的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