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上有許多東西我很難不感到喜歡,我覺得他的性格應該被人理解,不要帶任何先入為主的觀念。他既嚴格又嚴厲,對“責任”有固執的理解,這一點什么都改變不了。我覺得他并非“聰明機智”,他的心智也尚未開化,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
他只關心政治和軍事,對藝術和其他軟性活動沒有什么感覺,但是我很肯定他是真誠的,即使他在獨斷專行的時候,也真的相信那是唯一的統治辦法。
——1844年維多利亞女王對前來訪問英國的尼古拉一世的評價 坦白說,在跟桑德斯說完那句話之后,沒過多久米哈伊爾便已經開始感到后悔了。
沒辦法,桑德斯的眼神真的讓米哈伊爾想往他眼睛里撒把灰.
在跟熱情的桑德斯寒暄了一會兒后,米哈伊爾總算是找了一個理由將桑德斯先送走了,關于倫敦文學界的風風雨雨米哈伊爾基本上都知道,而桑德斯這次來除了分享自己的喜悅之外,也是詢問米哈伊爾要不要見一見想要拜訪他的倫敦作家,他會專門為此準備一場晚宴。
米哈伊爾想了一下后最終還是答應了這件事,不過在此之前,米哈伊爾正看著將軍寄過來的另外一封措辭相對來說比較嚴肅的信:
“.關于英國如今的政策方向和對于俄國的態度,你在英國這么久是否有不一樣的見解?你大可以留意一下,等我們見面后再做討論”
作為一位將軍,丹尼列夫斯基將軍顯然有著屬于政治人物的另一面,因此他來歐洲除了一些私事以外,更多的還真是要了解一下目前歐洲各國的情況,然后寫一份還算詳細的報告。
至于他為什么會跟米哈伊爾提到這件事,似乎是因為:
“米哈伊爾,開誠布公地說,如果你回國后能讓偉大的沙皇陛下滿意的話,那么你將很有可能在宮廷謀得一個職位。這樣一個職位的危險性不高,但也需要你對有些事情有一個基本的判斷,這對你的未來會有很多好處.”
米哈伊爾:“?”
跟牢大普希金一樣的職位嗎?
那感覺并不是很吉利的樣子 而且將軍難道是想鍛煉我的能力,幫我規劃一下未來?
但無論如何,面對這個貌似有點光明的未來,米哈伊爾只覺得一陣頭大。
嚴格來說,對于一個俄國平民而言,能有機會在宮廷謀得一個職位簡直就是祖墳燃起了熊熊大火,似乎很難想象比這更加榮耀的事情,這似乎是極好極好的,但米哈伊爾偏不想要。
首先這個官職也就那樣,坐上這個位置還想保持獨立性是什么下場,看牢大其實就知道了。
其次米哈伊爾真想當投機分子的話,他現在的第一要務就是盡可能地聯系上處境還算說得過去的拿破侖三世,然后對著這個還沒徹底發跡的哥們一頓猛幫。
甚至說,拿破侖三世如今就在倫敦,如果米哈伊爾愿意在這個時候燒燒對方的冷灶,或者直接根據自己腦中的那點玩意當一當狗頭軍師,那么只要米哈伊爾找準自己的定位和擁有一定的能力,那在法蘭西第二帝國混個文壇一把手乃至更多又怎么能說沒有可能呢?
但歸根結底,米哈伊爾不太愿意做這種事。
當然,也跟米哈伊爾自認確實沒什么政治上的素養有關,政治這種東西不是是個人就能玩得轉的。
那么話說回來,將軍能不能先教教我應該怎么樣不吊沙皇.
除了上面那些內容以外,將軍為了鍛煉米哈伊爾在這方面的意識,亦或者單純就是想聊聊政治,總之在信中將軍還談了很多政治上的事情。
當然,俄國的政治將軍提都不提一下,英法的政治將軍卻是談的非常起勁,米哈伊爾甚至已經能夠想象出將軍指點江山的畫面。
只能說這就是老江湖,防范意識已經直接拉滿了.
不過老江湖歸老江湖,將軍對于英國政治的一些看法,在米哈伊爾看來確實有著很大的毛病,或者說,這些錯誤的看法本身就是從尼古拉一世那里延伸出來的。
簡單來說,在1844年,為了防止被波蘭人刺殺的尼古拉一世化名為奧爾洛夫伯爵突然造訪英國,他這次突然造訪的目的是希望能與英國達成一個“君子協定”,說難聽點就是瓜分奧斯曼帝國的領土,說好聽點就是希望英俄兩國能夠擔負起大國的責任,共同處理奧斯曼帝國崩潰后的局面。
至于怎么崩潰的你別問。
而尼古拉一世到達英國的第一件事便是讓他的貼身男仆到馬廄找一些干草,填到隨身攜帶的一個皮制套子里,放在一張行軍床上當作床褥。尼古拉從來就是這么睡的。
在這次訪問中,尼古拉一世頻頻向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以及首相、大臣談起自己的政治打算,他對皮爾和阿伯丁勛爵表示再不能容忍法國“制造混亂,出兵境外”。他希望英俄兩國結成聯盟,共同對付法國。
“通過我們的友好交流,”沙皇帶著感情說道,“我希望能消除兩國之間的偏見。我對英國朋友的意見高度重視,對法國,我則嗤之以鼻。”
這次訪問嚴格意義上來說稱得上一句成功,但這中間存在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作為一位地道的專制君主,尼古拉一世無法理解維多利亞女王權力有限,他以為只要說服維多利亞女王和她手下的高級大臣們便可決定兩國外交事務。
但他卻完全沒有意識到議會、反對黨、公共輿論以及媒體很有可能會影響英國政府的外交政策,這一誤判在后來成為了尼古拉一世在克里米亞戰爭前夕犯下一系列錯誤的重要原因。
之所以提這些,一方面是米哈伊爾到時候準備跟將軍聊聊這個問題,一定程度上提醒將軍未來可千萬不要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當了炮灰,另一方面,如果類似這樣的一些預判能夠出現在所謂的大人物們那里,或許在未來也真能為米哈伊爾提供一定的政治資本 當然,勸誡尼古拉一世就算了,事實上在做了二十年的沙皇之后,尼古拉一世登基早期表現出來的謹慎、保守、含而不露等漸漸消失了。如今的尼古拉一世做事浮躁,缺乏耐心,經常沖動行事,就比如1844年這次貿然前往倫敦,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英國人身上。
在思索了好一陣自己的未來以及接下來的打算之后,米哈伊爾暫時還是將注意力放到了自己在英國的事業上面。
福爾摩斯引起的反響米哈伊爾已經知曉,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將在下一期的《跳舞的小人》發售后再前往法國,而在這段時間里,米哈伊爾拿出來的桌游也已經漸漸在英國的上流社會有了很不錯的名聲,在打通了一些比較關鍵的環節后,應該很快就要正式開始售賣了 就當米哈伊爾接下來幾天為這件事奔波的時候,另一邊的桑德斯那里,他正在精心準備著接下來即將舉辦的晚宴。
在倫敦,一位合格的出版商應當結識眾多的作家、其他出版商、記者和其他五花八門的各種人士,這樣的人際關系往往是一位出版商實力的體現。
除此之外,有些格外有實力的出版商也會定期宴請一些自己看中的客人,并以此鞏固自己的影響力。
在之前的話,擁有自己的雜志的桑德斯雖然能邀請到不少客人,但像一些格外有名的人,桑德斯是想邀請都邀請不來。
可這次不一樣,當桑德斯將米哈伊爾想要在作家圈子里具體談一談什么是偵探的消息放出去后,桑德斯這里可謂是一下子就變得非常熱鬧。
想要出人頭地的年輕作家們、想跟米哈伊爾談談合作的出版商們、想打探關于米哈伊爾消息的記者們、倫敦那些已經小有名氣的作家們.
這些人全都想來我桑德斯的宴會!
果然,只要我跟米哈伊爾先生聯手,就沒有什么是我們做不成的!
桑德斯在興奮之余,也是仔細篩選了一下來賓,首先是按照米哈伊爾先生的要求,讓不少尚未成名的年輕作家們進來,其次桑德斯準備拒絕掉一些出版商,最后還有一些知名人士.
當桑德斯這樣安排的時候,這一消息在倫敦文學圈里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他竟然想主動談一談什么是偵探!
他難道就不怕別人學會了他的方法后,把他排擠的沒有飯吃嗎?
還是說他想借此樹立偵探的標準,然后之后倫敦每一個寫偵探的人,都要籠罩在他的陰影之下?倫敦的讀者只要一看到偵探就一定會提到他傳授的方法?
又或者說他單純的就是想誤導其他同行,讓他們走上歪路好維持住自己的地位?
即便倫敦文學圈的很多人都滿心疑慮,也不太相信米哈伊爾會這么大方,但最終,想來的人還是都來了,就連那些已經在圈子里小有名氣的作者也不例外。
于是就在桑德斯舉辦宴會的當晚,在他家的客廳里發生了不少頗為尷尬的偶遇:
“嗯?丹尼爾先生?您不是說您根本不可能來的嗎?”
“.順便過來看一看罷了,想聽聽那位米哈伊爾先生究竟會說些什么.”
“他來倫敦這么久了我還從未見過他呢!嗯?克拉克先生您也來了?”
“我本來是不想來的,但是被人強拉著過來的.”
“我只是想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看看他所說的偵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現在已經有不少評論家都在分析這件事了,但似乎沒有一個人能分析明白。”
隨著到場的人越來越多,很快便有人尋找起了米哈伊爾的身影,即便在場有很多人都未見過那位不怎么在社交場合上出現的作家,但據別人所說,只要他出現,在人群中發現他便是很簡單的事情 而沒過多久,許多人便已經意識到了這句話并非一句假話。
隨著一個再年輕不過的身影出現,在其他人都還有些愣神的情況下,桑德斯便已經率先迎了上去,等到那個年輕人開始向在場的人點頭致意的時候,場上的眾人才如夢初醒般紛紛做出回應。
即便米哈伊爾的年齡很有可能是在場所有人中最小的,但是桑德斯還是為米哈伊爾提前預留了一個位于中心的比較顯眼的位置,當米哈伊爾就這樣坐下后,在場的眾人似乎也并沒有什么意見。
畢竟嚴格來說,在場的很多人確實就是來聽聽這位年輕人講一講他所謂的偵探的.
而對于米哈伊爾而言,一方面是真有不少人想拜訪他請教這方面的事情,米哈伊爾并不介意跟對方說上一些東西,另一方面,任何一個類型要想產生比較大的聲勢,那參與創作的作家便越多越好。
作為推動這一類型發展的人將受到更多的關注,也更容易獲得在作家圈子里的聲望,對之后的發展有著不小的好處。
米哈伊爾稍稍想了想這些東西,看著周圍那些時不時就要看他兩眼的人,米哈伊爾并未過多耽擱,而是在嘗了嘗桌子上的點心后,就微笑著開口說道:
“各位先生,讓我直接來談一談偵探吧,目前倫敦市面上出現的那些偵探跟我想的差的實在是有點遠.”
在場的眾人:“?”
所以他是嫌棄這些寫的不行,看不下去了?
無論如何,當米哈伊爾這么說的時候,不少人甚至當場拿出了紙筆,然后用心聽著米哈伊爾接下來的話:
“我所說的只是偵探或者推理的其中一個方向,說這些也是希望能夠給你們一些啟發。而真正優秀的作品不必拘泥于傳統,所以我只說一說我的一些建議:
1.兇手須在故事前半段亮相,但要防止讀者完全得知他的思路。
2.故事中不可存有超自然力量。
5.不能在沒交代的情況下出現能力顯著異于普通人的角色 9.偵探身旁的忠心朋友,思維應該對讀者坦白;其智商最好稍稍低于一般讀者。
10.除非先寫出有雙胞胎,否則兇手不準是雙胞胎。”
等到米哈伊爾緩緩講完,場上便只剩一些筆尖摩擦紙張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