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等了兩日,終于等回來了孫成和陶峰。
他們帶著兩百人出去,只回來六十多人,且個個帶傷。孫成額頭有刀傷,陶鋒左臂挨了一刀,頗為慘烈。
前鋒營要摸清地形探明戰局,一直都是最危險的差事。若是不幸遇到大股敵軍,整個前鋒營被剿滅個干凈也是有的。
裴青禾心里倏忽一沉,立刻令人叫軍醫過來。
此次隨行的軍醫,一共有十二個。包好和盧冬青都來了。盧冬青醫術最佳,包好資歷最老更得信任,是軍醫頭目。
傷兵們被扶著去營帳里敷藥包扎。孫成和陶峰不肯去,先稟報打探來的戰局情形:“將軍,匈奴蠻子和遼西軍大戰,確實是遼西軍潰敗,李將軍被流箭射中,傷勢如何就不清楚了。總之一直沒再露面。”
“遼西軍大敗,有許多士兵潰逃。現在都躲在遼西郡的城墻后,匈奴蠻子一邊燒殺搶掠,一邊派兵圍了遼西郡,顯然是要破了遼西郡的城門。”
“匈奴蠻子們在離遼西郡最近的縣城,戒備森嚴。我們探路的時候,離得近了,被察覺行蹤。有一隊匈奴騎兵緊咬著我們不放,一路追殺。我們打了一場,實在打不過,又得送信回來,只能倉惶逃回來。”
這一場追逃戰,對孫成和陶峰而言,顯然記憶深刻。兩人都是一臉驚悸。
裴青禾神色凝重:“看來,這一次匈奴蠻子出動的是真正的精兵悍將。”
“將軍說的沒錯。”陶峰忍著左臂疼痛,沉聲說道:“我以前在北平軍的時候,沒少和匈奴蠻子打仗。匈奴蠻子也不是人人都厲害,他們有不同的部落,跟著不同的頭領。戰馬兵器都要自備。小部落戰力平平,大部落里的蠻子騎射就格外厲害。”
“之前來打草谷的,就是尋常的匈奴蠻子。”
“去年將軍殺了匈奴主將烏延。匈奴可汗震怒之下,今年派出了帳下三萬精兵,要踏破幽州。”
“遼西軍打仗也是有幾分本事的。這一回對上匈奴精兵,潰敗如山倒,可見匈奴騎兵的厲害。”
“將軍萬萬不可輕敵!”
軍帳里沒有外人,都是裴家軍的嫡系。陶峰說話也不必遮遮掩掩,一臉急切。
裴青禾面色凝重,點了點頭:“放心,我不會輕敵。”
孫成低聲道:“非但不能輕敵,還得做好長期周旋作戰的準備。我們兩萬多人,大多是步兵,所有騎兵加起來,也就四千多。和匈奴蠻子沖鋒對陣,和送死沒什么區別。我們得揚長避短,發揮出我們的優勢。”
按常理來說,步兵和騎兵對上,必然是步兵吃虧。騎兵沖鋒陷陣疾馳如風,步兵就是挨打的份。
不過,裴家軍一直在苦練對付騎兵的兵陣,還研究出了許多對付騎兵的戰術。過去的半年里,鐵匠們造出了不少新式兵器,都是用來對付騎兵的。
裴青禾道:“你們說的,我都知道了。我不會輕敵,更不會貿然出擊。你們兩個安心去養傷吧!”
孫成陶峰各自松口氣,被各自扶去了傷兵軍帳。
裴青禾軍帳里的火燭幾乎一夜未熄。
裴蕓裴燕等人先被召進了軍帳議事,很快,楊虎楊淮等人也被叫了過來。后來的呂奉,也一同被請進了軍帳。
呂奉是第一次參加這樣重要的軍事會議,心中忐忑之余,又有些莫名的激越亢奮。
軍帳里人不算多,一眼看去,也就是十余個人。都是能獨擋一面的悍將。唯一的例外,是時硯時總管。
對這位傳聞中的時大總管,呂奉頗為好奇,忍不住看了幾眼。
時硯生得頗為英俊,且眉眼溫和,平易近人。也很容易讓人忘卻這張英俊親和的臉孔下,是何等的精明干練。
偌大的裴家軍,內勤井井有條,軍糧物資充足,只有軍營武將,才懂時硯的份量有多重。
時硯沖呂奉微笑示意。
呂奉也笑著點頭。
裴青禾的聲音響起,呂奉立刻收回目光,屏息聆聽。
裴青禾將孫成陶奉探來的戰局情形說了一遍,又展開一張遼西郡的地形圖。這份地形圖,是遼西郡里的一個大戶暗中繪制奉上的。在兩年前,這個大戶就將家中子侄后輩送到燕郡,一同奉上的,還有遼西軍地形圖。
呂奉大字不識幾個,努力睜大眼,和眾人一同看地形圖。心中不由得暗暗懊惱。
早知今日,當初真該好好讀書,現在有現成的地圖,他都不太看得懂。
眾人熱烈討論和何處設伏如何誘敵,呂奉壓根插不上嘴,努力豎長耳朵聆聽。
楊虎擅長制定謀略,他選中的設伏地點和誘敵之策,得到了裴青禾的贊許:“我心里所想的設伏之處,和楊將軍一致。”
裴青禾伸手,點了一處地方:“這里地勢平緩,適合騎兵沖鋒。匈奴蠻子肯定預料不到,我們敢在這里設埋伏。”
“我們就要打匈奴蠻子一個措手不及。第一仗,必須要打贏,給匈奴蠻子迎頭痛擊。遼西軍潰逃的士兵越來越多,士氣低落消沉,這對戰事十分不利。我們要振一振遼西軍的士氣。和他們聯手,里應外合,才有可能真正打贏這一仗。”
呂奉忍不住張口問道:“裴將軍,萬一李將軍被打破了膽,龜縮不出,不肯和我們配合怎么辦?”
以李狗賊的尿性,這是有可能的事。
裴青禾目光一閃,淡淡道:“我們是來救遼西郡的百姓,也是在救遼西軍。李狗賊要是沒蠢到家,就該把握住時機。”
“如果李狗賊就是不肯出城,至少也能牽制住一部分匈奴騎兵。不過,這一戰過后,遼西郡就再沒有他容身之處了。”
這是一點都不遮掩,打完這一仗,裴青禾就要徹底占了幽州了。
這些話,也同樣適用于范陽軍。好在父親及時出兵,大義不虧,以后就有了周旋的本錢。
呂奉聽得心驚肉跳,抬起頭,正好和裴青禾的目光對了個正著。像被開水燙到似的,迅速垂下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