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被大量黑社會集體討稅的地方,自然也有快速完稅沒被追討的。
有陳國和荊州這些不守規矩的地方,自然也有守規矩的。
愿意尊奉朝廷的太守終究還是有的。
畢竟劉備只是在追討常稅而已,糧稅是三十稅一,而且不需要交糧,折成錢或物資就行。
其實這個標準,每個郡都能輕易完稅的。
不需要運糧,沒有任何加賦,只按常稅的稅額交錢或絹亦或鐵、牛、馬之類的東西。
三十稅一,以十萬戶左右的郡為例,常稅大概只需要交折合十五萬石的東西,而且不是按物價折算,是按朝廷規矩折算。
(注:朝廷的稅收指標會說成“石”,這里的石比較特殊,既不是容積也不是重量,大意是指“一石米的評估價值”,而且是朝廷評估價,不是實際物價。)
十五萬石,按朝廷折算標準,約合一千五百匹絹,或是兩百頭牛,或是一百匹馬,真的不多。
——有什么就交什么唄,劉備又沒要求交糧,而且拉車運送本來就需要牛或馬。
就像南陽,羊續在收到完稅要求后,只用了幾天就準備好了物資,而且南陽的稅比其它郡高得多——南陽這些年雖然因戰亂流失了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口,但目前仍有三十多萬戶,等同于一個窮點的州。
能主動完稅的郡,當然就沒有黑社會過去追討。
因為監稅御史會立刻讓黑社會們改換目標。
冀州魏郡、荊州南郡、揚州廬江等郡便是如此。
魏郡太守栗攀,南郡太守韓純,廬江太守陸康都在九月初就及時交上了欠稅,并且還把今年的稅一起交了。
其實這幾個郡原本是土豪宗賊與黑社會團伙最多的地方…
同時,還有個全是賊人的地方——黑山張燕也及時交了稅,并且派了不少人出山做討稅業務。
駐扎在魏郡的徐晃,此時已經領軍進駐了鄴城,與栗攀合作,開始打擊廣平、陽平(這倆地方目前都屬魏郡)等地的宗賊。
西有張燕,東有關羽,中間又有徐晃,魏郡的豪族全都明智的表現出了臣服態度。
廣平名士代表沮授、大部分產業在魏郡的郭圖,以及魏郡豪族代表審配,也再度選擇了與劉備配合,快速安定了魏郡。
徐晃在九月底就向劉備發回了軍報,表示魏郡已經安定,并建議沮授等人去臨淄參加策試或是承接招標令。
不過…幾個魏郡名士都沒去,他們并不認同策試取士,也不打算與黑社會同列。
這也沒法強求,大家意識形態不一樣。
但無論如何,魏郡這邊都還算理智,各方都很守規矩的保持了節制。
魏郡的豪族大多也并沒有過分的殘酷害民。
這實際上是黃巾起義和黑山軍帶來的效應,在豪族們面對外部威脅的時候,庶民和黔首才會被重視。
如果過分殘酷,黔首活不下去,就會進黑山或是投奔關羽。
這就像是大量同行企業激烈競爭的時候——競爭越激烈,打工仔和消費者得到的權益才會越多。
一旦某個行業形成壟斷或是一家獨大,打工仔和消費者全都只能被宰。
光與暗是并存的,對于目前的大漢而言,黑勢力的存在并不是破亂民生的東西,反而可以帶來相對的穩定。
官府、地方宗族勢力、外部威脅——私掠許可證本質上就是在締造這種三角關系。
魏郡因為有黑山和關羽、徐晃的存在,最先達成了這種平衡。
而其它郡,則需要監稅御史指引黑社會們去擔當外部威脅。
——在一些郡交齊了稅款之后,隨著監稅御史的指引,黑社會們開始抱團聯手。
同時,曹操和陶謙等人也在尋求增援。
于是江淮黑道匯聚到了譙郡,協助曹操對付陳王劉寵。
徐州黑勢力則與陶謙聯手去往丹陽。
徐晃和黑山軍則繼續向北,并與關羽、張郃以及幽州的牽招、鮮于輔等人一同威脅整個河北。
目前河北局勢大好,看起來似乎很有可能快速納入劉備旗下。
東郡。
新任東郡都尉張遼,在得知劉岱起兵后立刻趕往了白馬。
這本來就是提前安排各部奔赴各郡的原因,劉備知道隨時可能發生叛亂,需要及時鎮壓。
到了白馬縣,張遼身先士卒領甲士沖陣,只一次沖鋒便擊破了橋瑁組織起來的民兵部隊,并一路追著橋瑁殺到燕縣。
橋瑁手里有兩千余人,但在張遼面前甚至連陣腳都扎不住。
劉岱在燕縣接應了橋瑁,見張遼兵不過八百,便試圖與橋瑁合兵一起出戰滅了張遼。
“使君不可啊…那張遼驍勇,不可正面與敵…”
橋瑁剛被揍了,知道張遼厲害,打算阻止劉岱。
但劉岱覺得橋瑁好像有點看不起自己:“吾等合兵五千有余,還怕區區八百人?橋元偉,你是在小覷吾嗎?”
“瑁無此意,但戰事不由兵力多寡啊…”
橋瑁搖著頭,確實不太好說,因為他自己剛吃了敗仗,敗軍之將論戰確實沒什么說服力。
“兵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如今吾等數倍于敵…元偉莫要推諉,與吾殺出殲敵!”
劉岱打算強行讓橋瑁一同出擊。
“…某部曲身疲膽喪,此時恐無心出擊…”
橋瑁覺得不妥,打算固守不出。
但劉岱比較剛,一看橋瑁連一起出兵都不肯,感覺橋瑁靠不住:“若是此時不出,受區區八百人所困,待劉備援軍來此,那我等還能有何作為?!你當真不出?!”
“此時真不可出,部曲力竭,士氣低落,出則自亂啊!”
橋瑁搖頭解釋著。
其實橋瑁說得沒錯,他的部隊剛被張遼追殺了好幾十里,現在確實是又沒膽氣又沒體力,出兵只會自亂陣腳。
可劉岱瞇起了眼:“你若不能盡力,那吾拿你何用?”
說罷,一劍捅進了毫無防備的橋瑁胸口。
殺了橋瑁之后,劉岱自去組織了所有人,讓自家部曲逼迫橋瑁部下的疲兵,打算逼著所有人一同出城以人數優勢擊破張遼。
可橋瑁的殘兵根本無心作戰,而且他們對張遼部隊的畏懼程度遠高于劉岱的部曲。
劉岱逼迫他們出營列隊沒問題,但逼迫他們出城作戰可就不行了。
城門剛剛打開,燕縣就發生了一場本不該有的內訌,橋瑁的殘部堵著城門死活不出去。
本來張遼區區八百來人,拿縣城是沒什么辦法的,張遼都已經派人求援了。
可一看城門口內訌,這完全就是中大獎,張遼立刻率部搶攻,帶著手下精銳沖到了城門洞里。
讓張遼這種猛男沖到了城門內,那結果就悲劇了。
橋瑁的殘部本就膽怯,被嚇得紛紛逃竄,把劉岱的部隊一起沖得混亂不堪。
眼見確實不敵,劉岱轉頭便跑,換了小兵裝束,領著幾百殘部從另一個城門出了城,隨后向山陽方向逃去。
其實此時逃往南邊的陳留更容易,但劉岱信不過張邈,他更愿意相信鮑信。
張遼人少,沒法封住所有城門,只能先收復縣城安定民心。
雖然沒能干掉劉岱,但至少用極短的時間控制了東郡,也算是擴大了劉備團伙的實控地盤。
河北和東郡都還算順利,而山陽那邊,張飛遇到了點麻煩。
他遇到鮑信的阻擊,被卡在巨野縣北部不得寸進。
鮑信的部隊規模,出乎了張飛的想象——鮑信竟然在巨野一帶組織起了一支將近兩萬人的大部隊。
收到張飛回報后,劉備想了很久,決定讓張飛退到東平壽張,采取守勢,順便接應張遼實控整個東郡。
先把好消化的消化掉,難搞的那些等兵力充足后再說,否則分兵守備太多地方反而會處處都薄弱。
目前,冀州魏郡、清河(甘陵國已除),兗州東郡、東平、濟北,以及整個青州都屬于完整控制區域,也就是黃河中下游兩岸。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