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23章 追求

  兩天后。

  劉備已經返回了臨淄,此刻正在醫館——也是醫學院。

  諸葛亮運氣不錯。

  劉備開了策試,并且快速平定了泰山和彭城,還帶著豫州淮南等地的黑社會來了臨淄一趟,做了個廣告,因此這幾天從豫州方向也來了不少士人。

  其中有個沛國人士叫華佗。

  得知醫學院學生也能參加策試取士,華佗當然是第一時間跑去入學了。

  由于不知道張闿給的簪子上到底是什么毒,治療起來很麻煩,醫學院便讓所有學生自薦。

  華佗便自告奮勇,用很多草藥混合,但并不熬煮,而是一邊壓灌草汁,一邊切開傷口外敷。

  據說其中有些草是有劇毒的,但這以毒攻毒確實起到了效果。

  諸葛亮斷斷續續發了兩天的燒,至少流了兩斤汗,好歹被華佗救活了,只是有點虛。

  不過,剛剛脫離危險,諸葛亮就挨了劉備一頓臭罵。

  “你知不知道你這么做多危險?!明知道她們有問題你還放她們進內院!想拿賊人的證據有的是辦法,為什么要拿自己冒險?!再說…即便沒有證據又如何?!”

  劉備揪著諸葛亮耳朵一頓訓斥:“這次是你運氣好,遇上華先生…要不然你就沒命了!謹慎謹慎謹慎!什么是謹慎?不行險!明白嗎!能活到最后的才是勝利者!”

  “是…弟子知錯了…”

  諸葛亮伸著手表示認慫,因為劉備手里真拿著管制熊孩子三神器之一的戒尺。

  而且他姐姐諸葛貞正在塌前氣鼓鼓的盯著他。

  “將軍…這孩子兩天半暈半醒的沒吃飯,光灌藥汁了,而且有不少是毒草。”

  華佗在旁邊幫諸葛亮說好話:“眼下雖說毒性已經中和了,但病人體虛,不能打罵啊…”

  “是是,多謝華先生,先生辛苦了。”

  劉備借坡下驢,把戒尺遞給諸葛貞,拱手致謝,順便轉移了個話題:“華先生可曾著書立作,可曾錄有醫方?”

  “未曾著書…倒是記了些雜癥方…”

  華佗被這突然一問搞得有點懵:“將軍何意?”

  “若有著作,便算是策論了,華先生實務之能已經在亮身上驗證過了,可以直接任官了…”

  病榻上的諸葛亮轉頭說著。

  “啊…啊?”

  華佗轉頭看了看諸葛亮,又看了看劉備:“這樣就能做官了?”

  “是啊,若能治人,便做醫官。若能治國,便做國相。若能治業,便做司業…有何不妥嗎?”

  劉備點頭表示咱這兒做官就是這么快。

  “何謂治業?”

  華佗又問道。

  “能引領治理某個行業…使此業走上正途,使更多人以此業受益,或是開創新業使更多人以正途謀生的,我謂之治業。譬如使天下醫者多活人,使天下耕者多收糧,使天下織者多產羅…”

  劉備看著華佗笑了笑:“此乃天下重職,乃萬民景仰之功業,遠重于將軍牧守,足可隨祀先祖圣賢…被后人視為圣亦有可能。華先生妙手,或許有望司活人之業。”

  華佗猛的吸了口氣:“此業重矣,華某恐攀不上…”

  “人總要有追求啊…是吧亮郎?”

  劉備笑著看向諸葛亮。

  “啊…啊?”

  諸葛亮突然被點名,也和華佗一樣懵,而且看起來還有點慌:“追…追求什么?”

  “你要是沒點追求,為什么特意搞出個救駕之功呢?還差點把自己賠進去…”

  劉備撇了撇嘴:“說吧,救駕之功想要何酬?”

  “嘿嘿…嘿嘿…恩師慧眼如炬…亮想建個工坊…”

  諸葛亮搔了搔頭,一點都不客氣:“機械工造坊。”

  “行,等你痊愈了自己建。”

  劉備也答應得很痛快:“但你想要什么直接說不就行了?非要搞這種事,你覺得為師很吝嗇嗎?”

  “有個救駕之功在身,更好辦事嘛…”

  諸葛亮比劃著自己的頭頂:“亮歲數小,旁人大多只會視為孩童玩鬧,不會認真聽令任事,亮需得以功服人啊。治業之事若不能服人,便沒法做啊…”

  劉備和諸葛貞對視了一眼,諸葛貞默默的把戒尺又遞到了劉備手里。

  劉備作勢揮了揮戒尺,見諸葛亮抱著頭可憐兮兮的樣子,終究沒下手,搖著頭出去了。

  “救駕之功尚不如治業乎?”

  旁邊的華佗這下子更愣了,他治了兩天,早就從宿衛們口中知道了諸葛亮有救駕之功,但他沒想到這種功勞居然只是為了開工坊…

  “當然不如。”

  諸葛亮理所當然的說著:“興一業可利萬世,天下人子孫萬代皆受益,乃千古大德。救駕只是當前事,且只是分內之事…”

  華佗愣了很久,拱手向諸葛亮施禮:“…受教矣…”

  次日,華佗將自己平時記錄的對付疑難雜癥的醫方交給了醫學院,準備編撰成冊印制出去。

  其中包含了麻沸散的方子。

  華佗也因此做了官,但不是太醫,而是太學從事,且在醫學院掛職負責醫教事務,這確實是準備往治業方向發展了。

  東閣。

  “為何這些人總是行此潛伏暗算之事?真是奸險小人…”

  劉備回來后,張飛很是氣郁的咕噥著。

  “這大漢向來如此,百余年來歷代天子盡皆早崩,天子子嗣百不存一,禁中每年皆有人潛入行刺,每隔兩年便有宮殿被燒…”

  劉備搖頭道:“歷代名臣死于刺殺者不計其數…若想萬全,只能待天下平定萬民安居,民能樂居才不會有那么多人鋌而走險。”

  確實如此,漢代皇帝很難活過三十歲,皇子夭折率更是高得嚇人,這可不是生育和醫學的原因。

  很多名臣都是上個月還在精神抖擻的主持大事,下個月就“暴病而亡”——什么病這么厲害?

  ‘病’之前居然一點征兆都沒有的,完全沒癥狀就噶了。

  除了謀殺與下毒還能有啥呢…

  尤其是權臣,個個都遭遇過多次滲透刺殺,這本來就是斗爭的常態。

  (注:董卓家里遭遇過多次滲透和刺殺,而且他是直接死于刺殺的。曹操稱王之前,一年多的時間里連續遭遇多次潛入滲透與謀殺,比如耿紀等人勾結太醫令里應外合加夜襲。耿紀案后,從許昌遷都到鄴城,立刻又遭遇了魏諷的滲透潛伏謀刺。)

  現代人在安全的社會待久了,往往會覺得很多事情很好防范,但實際上…

  各國總統被刺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那些保鏢無數的富豪們更是經常遭遇綁匪,得手的也不是一次兩次…只是普通人沒資格遇上,總是不以為然而已。

  為了防患于未然,劉備調整了一些安全方面的規制。

  全部采用軍管,加強了巡查防備,設了禁區范圍,進入禁區必須有衛隊全程陪同,并且讓左沅立刻開始選拔女護衛。

  同時連通了原齊王府和東閣,將所有院落重新改造,加大居住面積,不再固定宮殿閣院——現在每個人每天住在哪都是不固定的,至少外人很難摸清楚。

  這兩天,張飛從齊王府和伏家抓了不少人,但沒抓到齊王劉承。

  齊王府的人交代說齊王早在一個月前就去了雒陽,而張闿已經確認就在臨淄附近,目前各部正在全力搜捕。

  齊王劉承被除國,家中被清洗,齊國改為齊郡,齊王府也將正式改為天子行宮。

  伏家被抄家,雖然事出有因,但罪不可免,伏德被羈押入獄,伏壽被軟禁在了簡雍的農場。

  同時,劉協正式下詔,令雒陽百官抓捕齊王劉承、伏完,并下令百官赴臨淄朝見。

  刺客猖獗,藩王謀逆,雒陽百官有不少都有附逆嫌疑,若是有官員不赴臨淄,那這官也就別做了,反正劉協不認。

  當然,總是被人搞陰謀卻不還手,這也不是劉備的風格。

  張白騎和他的冥卒再度被派了出去,擅長作案的太史慈也被派往了雒陽。

  請:m.llskw.org

大熊貓文學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