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如當年雒陽獄一般,槐里縣內也在短時間里燃起了大火。
其實,哪怕沒出孫堅這檔子事兒,劉備和段也是要在槐里放把火的。
與當年雒陽獄一樣,這把火也是為了使監獄里的人脫困。
如今的槐里,...
洛陽城破的消息傳到鄴城時,正值暮春時節。司馬懿立于城頭,望著遠處連綿的山影,神色晦暗不明。他身后的幕僚們議論紛紛,有人主張立刻整軍南下收復失地,也有人認為應當休養生息,待蜀吳內訌再伺機而動。
“諸君皆言之有理。”司馬懿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然則我等若不作為,豈非坐視敵軍步步緊逼?洛陽雖失,但魏國根基猶在。只要我等上下一心,必能重振旗鼓。”
他頓了頓,目光投向東南方向:“如今最要緊的,是穩住江東局勢。孫權與陸遜雖表面和解,但其內部裂痕已現,只需稍加引導,便可使其自亂陣腳。至于蜀漢…”他嘴角微揚,似笑非笑,“姜維雖善戰,卻終究年輕,難窺全局。待我布局完成,讓他知我司馬仲達手段!”
話音剛落,一名斥候匆匆奔來,跪地稟報:“啟稟大將軍,鮮卑使者求見,稱有要事相商。”
司馬懿眼神一凜,隨即恢復平靜:“請他入城。”
不多時,一名身披皮袍、面容粗獷的鮮卑使者被帶入議事廳。他環顧四周,目光在司馬懿臉上停留片刻,隨即抱拳道:“大汗軻比能遣我前來,愿與大將軍再續前盟。然此次條件更為苛刻除幽州外,尚需割讓并州一部,方肯出兵助戰。”
廳中眾人聞言皆變色,唯有司馬懿神色不變。他慢條斯理地端起茶盞,輕啜一口,笑道:“軻比能果然雄心未泯。不過,他可曾想過,若無我司馬懿相助,他能否安然退回草原?”
使者臉色微變,但仍強作鎮定:“大將軍此言何意?”
“洛陽之戰后,鮮卑已元氣大傷。”司馬懿放下茶盞,目光如炬,“若此時再與蜀漢為敵,恐難以全身而退。更何況…”他微微一笑,“我聽聞軻比能近日正忙于平息內部叛亂,是否屬實?”
使者沉默片刻,終是低頭道:“大將軍所言不虛。然大汗仍愿冒險一搏,只求大將軍誠意。”
司馬懿沉吟片刻,緩緩起身:“回去告訴軻比能,我愿意答應他的條件,但前提是鮮卑必須立即出兵牽制蜀漢西部防線,使其無法全力東進。此外,還需派遣一支精銳騎兵潛入荊州,騷擾廖化后方。”
使者眼中閃過一絲遲疑,最終點頭:“屬下定將大將軍之意如實轉告。”
待使者離去后,司馬懿轉身對身旁謀士蔣濟道:“你即刻前往江東,務必設法挑撥孫權與陸遜之間的關系。記住,不可露骨,須得潤物細無聲。”
蔣濟拱手應命:“屬下明白。”
與此同時,成都皇宮內,劉禪正與諸葛亮議事。自姜維攻占洛陽后,朝野上下一片歡騰,唯有諸葛亮眉頭緊鎖。
“陛下,臣以為當前局勢并不樂觀。”諸葛亮沉聲道,“司馬懿雖敗,但其根基未動,且此人極擅隱忍,必然另有圖謀。此外,鮮卑雖與我軍停戰,然其野心昭然若揭,若不加以防范,恐成后患。”
劉禪聞言皺眉:“丞相之意,是要與鮮卑再度開戰?”
“非也。”諸葛亮搖頭,“臣建議派出使節,以厚禮安撫軻比能,并許以部分邊境貿易權,使其安心駐守幽州。同時,應加強對北方邊界的防御,以防萬一。”
劉禪沉思片刻,終是點頭:“依丞相之言。”
然而,就在使節尚未出發之際,鮮卑部落內部突生變故。軻比能因不滿部分部族首領擅自撤兵,下令處決數名酋長,引發大規模叛亂。原本統一的鮮卑聯盟瞬間四分五裂,各部自立門戶,互相攻伐。
這一消息傳至洛陽時,姜維正與張翼商議下一步戰略。得知鮮卑內亂,張翼大喜:“如此一來,我軍西線壓力驟減,可集中兵力對付曹魏!”
姜維卻面色凝重:“鮮卑雖亂,但未必對我軍有利。若各部陷入混戰,勢必會有一支勢力崛起,屆時仍將威脅我北方邊境。”
張翼沉吟片刻,點頭道:“將軍所言極是。那依將軍之見,該如何應對?”
姜維沉思良久,緩緩道:“立即派人前往鮮卑,聯絡那些親我軍的部族,給予援助,助其穩定局勢。同時,加強北方防線,以防亂局波及我境。”
與此同時,江東方面亦傳來捷報陸遜率水軍攻占許昌后,繼續沿淮河推進,直逼壽春。然而,隨著戰線拉長,補給問題愈發嚴重。
“將軍,前方將士已三日未得充足糧草。”朱桓憂心忡忡,“若再不解決,恐怕軍心動搖。”
陸遜望著地圖,目光落在長江沿線的一座城池上:“傳令下去,命艦隊繞道合肥,奪取當地糧倉。”
朱桓一驚:“合肥乃曹魏重鎮,守軍眾多,此舉太過冒險。”
“正因為如此,敵軍才不會料到我們會主動出擊。”陸遜嘴角微揚,“速去準備。”
數日后,陸遜親率主力艦隊佯攻壽春,實則暗度陳倉,突襲合肥。曹魏守軍果然措手不及,合肥迅速陷落,大量糧草落入東吳手中。
此役過后,東吳水軍士氣大振,繼續向北推進。然而,正當陸遜準備乘勝追擊之時,一封密信悄然送至軍營。
“主公急召將軍回建業。”
陸遜眉頭微蹙,心中隱隱不安。他知道,這場戰爭遠未結束,而真正的較量,或許才剛剛開始…
陸遜接信后,心中雖有疑慮,但軍令難違。他迅速安排副將朱桓暫代指揮,自己則率領一小隊親兵連夜趕回建業。一路上,他思緒翻涌,不知孫權召見究竟為何事。
抵達建業時,天色已近黃昏。宮殿內燈火通明,氣氛卻顯得異常凝重。陸遜快步踏入殿中,只見孫權端坐龍椅之上,面色陰晴不定。
“臣參見主公。”陸遜躬身行禮。
“愛卿免禮。”孫權擺了擺手,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朕近日收到密報,稱你與蜀漢暗通款曲,欲聯合對抗曹魏。”
此言一出,滿殿寂靜。陸遜大驚失色,忙辯解道:“主公明鑒,臣對東吳忠心耿耿,絕無二心。此等謠言,定是有人蓄意挑撥!”
孫權冷哼一聲:“哦?那你可知道,這封密報中詳細記載了你曾多次派人前往洛陽,與姜維秘密會晤之事?”
陸遜心中一凜,明白此事必有內情。他沉聲道:“主公,臣確曾派使者聯絡姜維,但那是為了共同應對曹魏威脅,絕非私下結盟。若主公不信,可派人查證。”
孫權目光如炬,死死盯著陸遜,良久方道:“罷了,朕暫且信你。不過,從今往后,你的一舉一動都在朕的監視之下。若有半分差池,休怪朕無情!”
陸遜強壓下心頭怒火,低頭應諾:“臣遵命。”
退下后,陸遜立即找來親信謀士闞澤商議對策。闞澤聽罷經過,嘆道:“將軍,如今局勢復雜,主公疑心漸重,我等需格外小心。建議將軍暫時收斂鋒芒,以示忠誠。”
陸遜點頭:“先生所言極是。但曹魏仍在北方虎視眈眈,我軍若此時停歇,恐功虧一簣。不如由我親自鎮守壽春,穩住前線局勢,同時派人查明那密報來源。”
闞澤沉思片刻,點頭道:“此計可行。不過,將軍還需提防宮中那些小人,莫要讓他們再有機會進讒言。”
與此同時,鄴城內的司馬懿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劃著下一步行動。得知東吳內部出現裂痕,他不禁露出一抹冷笑:“孫權啊孫權,你終究還是沒能徹底信任陸遜。如此正好,我便可趁虛而入。”
他當即下令,派遣數名精干刺客潛入江東,專門針對陸遜及其親信下手。同時,他還偽造了幾封書信,意圖進一步加劇孫權對陸遜的猜忌。
另一方面,司馬懿也未放松對蜀漢的警惕。他深知,姜維雖年輕氣盛,但其軍事才能不容小覷。為此,他特意挑選了一支精銳部隊,偽裝成鮮卑騎兵,在蜀漢北部邊境制造混亂。
洛陽城內,姜維正與張翼等人研究新的作戰計劃。忽然,一名斥候飛馬而來,帶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將軍,北境發現大批鮮卑騎兵活動頻繁,似有入侵之意。”
姜維眉頭緊鎖:“鮮卑不是已經分裂了嗎?怎會突然集結兵力?這其中必定有詐。”
張翼附和道:“或許是曹魏在背后操縱。若是如此,我們需格外小心。”
姜維思索片刻,果斷下令:“命廖化率軍嚴守江陵,防止敵軍繞道襲擊荊州。同時,通知魏延加強咸陽一帶的防御,隨時準備支援。”
安排妥當后,姜維決定親自率一支輕騎部隊前去探查。途中,他們遭遇了數次伏擊,但都被成功化解。然而,隨著深入北境,姜維漸漸察覺到事情并不簡單。
“這些所謂的‘鮮卑騎兵’,戰斗方式與尋常游牧民族迥異,反而更像訓練有素的正規軍。”姜維皺眉道,“看來,司馬懿果然沒閑著。”
就在此時,前方傳來一陣喊殺聲。姜維策馬疾馳而去,赫然發現一支裝備精良的隊伍正在圍攻一座小村莊。他立即指揮部隊展開攻擊,成功擊退敵人,救下了村民。
通過審問俘虜,姜維終于確認了自己的猜測這些人確實是由曹魏派遣的假扮鮮卑的士兵,目的是擾亂蜀漢北部防線,為后續大規模進攻創造條件。
獲知真相后,姜維迅速返回洛陽,召集眾將商議對策。他提出一個大膽計劃:“既然司馬懿想用假象迷惑我們,那就讓他嘗嘗反間計的滋味。”
于是,姜維故意放出消息,聲稱已經識破鮮卑騎兵的身份,并揚言將派遣重兵北上剿滅。同時,他又暗中調整兵力部署,將主力部隊隱藏起來,只留少數兵力在外佯裝巡邏。
不出所料,司馬懿果然上鉤。他誤以為自己的計謀被揭穿,急忙調集更多兵力前往北線,試圖強行突破蜀漢防線。然而,當他率領大軍抵達預定戰場時,卻發現四周空無一人。
就在司馬懿疑惑之際,姜維突然從側翼發動猛攻。由于缺乏防備,曹魏軍隊被打得措手不及,損失慘重。最終,司馬懿不得不倉皇撤退,再次退回鄴城。
此役過后,蜀漢不僅穩固了北方邊防,還進一步削弱了曹魏的實力。然而,姜維并未因此松懈。他知道,真正的較量尚未結束,而三國之間的紛爭,也將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