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場上,陪練貝爾曼也沒來,就韋德一個人。
他就擺了一個假人,然后不斷的練習滑步橫拉,再后撤步這一招。
但命中率有限,咣咣打鐵。
“唐,你嚇了我一跳。”
撿球一抬頭,韋德看見了唐森,整個人一哆嗦。
唐森心說自己有那么可怕嗎?
還是說笑容這枚徽章變成了黃金級之后,這幫球員服從性增加,所以見自己畏如猛虎。
唐森走過來,示意韋德不要再練了。
韋德有些心虛。
媒體都以為唐森是個訓練狂魔,可真正跟著唐森訓練之后,韋德才知道,唐森更像是一個計劃狂魔。
唐森有詳細的訓練計劃,飲食計劃,休息計劃。
所以唐森從不鼓勵加練。
真加練了,還要被唐森說。
韋德辯解道:“我就是想趕緊熟悉后撤步這個技術。”
主要是真的有用。
昨天的比賽中,自己使了好幾次,效果很不錯。
但還不夠熟練,所以才跑過來加練。
唐森心說你還挺著急。
這是好事兒,有些球員上進心真的很差。
再看韋德,唐森和他接觸下來,一直能夠感覺到他眼睛里那份對成功的渴望。
跟小時候家里窮有一定關系,但不是主要原因。
進NBA的球員,九成九小時候都窮。
但不同的球員,對于成功的認知不一樣。
有些人覺得打進NBA,拿個幾百萬的合同就已經足夠了,可以躺平享受人生了。
而有些人,比如韋德這樣的,他上進心更強,覺得自己能走的更遠,更成功。
這就是個人天性了。
想了下,唐森問道:“德懷恩,你現在在得分榜上排第幾?”
賽季至今,他場均能夠拿到20.6分。
韋德脫口而出。
唐森暗道你倒是挺聰明,沒少操心吧。
反正像自己,撐死了看看前五都是誰。
榜一還是科比,場均31.6分。
緊隨其后的是麥迪,唯二的場均過30分。
然后就是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艾弗森,加內特,奧尼爾,布朗,姚明這些。
想了想,唐森道:“那你小子有沒有信心,賽季結束的時候,殺進得分榜前五。”
第五是奧尼爾,場均26.4分。
今年姚明目標明確,是場均三雙,成為下一個大O。
那么做為第二得分點,韋德是有機會拿到更多球權的。
現在限制他的是技術。
他的技術已經很好了,球星級別的。
但想要成為科比麥迪那樣的超巨級別,還差了一個級別。
而唐森想用一個常規賽的時間,幫他踏上這個臺階。
當然,也要看韋德自己有沒有這個信心。
果然,一提得分榜前五,韋德眼睛都在發光,毫不猶豫的道:“當然,我有信心。”
唐森就猜他會這么說,道:“有信心很好,所以更應該服從訓練安排,回去休息去吧。”
“而且你這樣的加練,意義不大。”
沒有陪練,就枯燥的一次次練那些技術動作。
沒用的。
而且方向也不對。
在唐森看來,想要把后撤步練好,得先把腿上力量和核心力量練好。
身體才是基礎。
不把身體練好了,達到這種打法所需的要求,練再多效果也不會好。
韋德哦了一聲,連忙收拾東西離開。
等他離開,唐森自己撿起球,開始練習。
同樣的技術,但每個人用起來效果是不一樣的。
就像哈蒙,他的后撤步打法也和皮爾斯有不小的區別,有她自己一套東西在。
那對應的,唐森也要摸索出,最適合韋德的打法。
甚至于后撤步練不出效果,唐森還要換。
但總體的方向上,唐森不希望韋德把突破變成主要打法。
毫無疑問,擁有超快速度,驚人彈速和協調性的韋德,突破是他最犀利的武器。
就像當年的麥迪一樣。
麥迪突起來,也沒人攔得住。
但那個時候的麥迪,僅僅是一個不錯的球星。
而現在的麥迪,是真正的超巨。
就是摒棄了突破為主的打法,讓自己變得更全面。
突破就像是壓箱底的武器,我可以有,我也可以不用。
當天晚上,背靠背迎戰奇才。
奇才不弱,斯塔德邁爾靠著速度,一次次強打膝蓋有傷,速度較慢的麥克戴斯,砍下了全隊最高的31分。
但僅止于此了。
回顧NBA冠軍歷史,幾乎沒有以鋒線為核心的球隊。
最佳的搭配,還是OK組合這樣,一內一外。
唐森莫名想到了詹姆斯。
這小子野心很大,比韋德還要大。
但如果從奪冠的角度來分析,唐森覺得他選錯了位置。
進入聯盟之后,騎士一切以詹姆斯個人意愿為主,讓他自己選擇要打的位置。
他打了控衛,打了分衛,現在還是回到了三號位上。
感覺不止是騎士,就是這小子自己也沒想明白,到底要往哪個方向去發展。
是成為下一個高大控衛魔術師約翰遜,還是像希爾這樣,所謂最全面的小前鋒。
但無論前者還是后者,唐森都不太看好。
NBA很少有以控衛為核心去奪冠的。
鋒線也一樣。
所以唐森真覺得詹姆斯這個球員有些尷尬。
天賦是歷史級的,毫無疑問,他會成為球星。
但想要更進一步,變成喬丹奧尼爾那種地位的超級巨星,天生位置就差了不少。
因為假如要去打造一支冠軍球隊,那唐森肯定會優先去挑選中鋒和后衛。
而原因也很簡單,從NBA誕生之起,賽場就是內線和外線,中鋒和分衛的競爭。
小前鋒?
他們從來都不是主角。
詹姆斯就是這樣,他如果選擇小前鋒的位置去努力,那注定就是天生劣勢,很難圍繞他去打造一套奪冠體系。
而且圍繞他去打造體系,那說白了還是靠內線和外線。
沒有內外兩個點,單靠詹姆斯自己,很難。
明年夏天,一城一球星的計劃開始,騎士那邊肯定會把詹姆斯送過來。
唐森有在想,干脆讓詹姆斯往鋒衛搖擺人去發展。
也就是麥迪這樣的。
但感覺一樣的難。
他和麥迪的天賦不一樣。
麥迪那天生的協調性,誰看了都羨慕。
而詹姆斯,平衡性不錯,但協調性真的不好。
去年訓練營的時候,唐森有讓他練協調性,練柔韌性。
再不練就晚了。
可去年耽擱了一年,這個賽季再耽誤一年,到明年,他都20了,也不知道會變成什么樣。
反正唐森覺得詹姆斯在定位上挺尷尬的,明年夏天自己估計要好好頭疼一番了。
戰勝奇才之后,接下來一波賽程沒什么強隊,也沒有密集的客場比賽,賽程相對輕松很多。
唐森就趁著這段時間,猛練韋德的爆發力。
他之前就有練。
沒有爆發力,他也不能在高速行進間完成各種變向。
但如果想把后撤步打的好,尤其是撤步之后投的更準,那腿上的爆發力還得練。
只有這樣,撤步才能具有突然性,距離也能夠拉出空間,最后在撤步之后,還能有足夠的余力,完成起跳出手的動作。
比如左腳后撤一步,然后再用左腳發力起跳,還要后仰,這難度可想而知。
掛著訓練效果,哪怕在賽季中,進度也不算慢。
而進攻手段的豐富,也讓韋德的得分在慢慢上升。
12月29號,臨近新年,尼克斯迎來了03年最后一個重要的對手。
魔術。
賽前里弗斯已經放了狠話。
說一定會終結尼克斯的連勝記錄。
因為這一場,是尼克斯賽季第32場,如果贏了,那幾乎可以沒有懸念的打破湖人最長連勝記錄。
連卡萊爾都緊張了不少。
31連勝了,這種一直贏下去的感覺很好,可同樣也會帶來不小的壓力。
因為你永遠要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不知道下一場能不能贏,然后記錄終止。
賽前布置的時候,卡萊爾還特意跟姚明說先別拿三雙了,這一場專注于進攻,贏了再說。
打破了連勝記錄,沒有目標了,輸也就輸了。
姚明不說話,只是微微點頭。
不過他還是想著看看比賽走向再說。
萬一魔術真的爆發了,尼克斯招架不住的時候,自己這個掃地僧再出手不遲。
里弗斯嚷嚷著要結束尼克斯的連勝,但球員之間氣氛還是輕松的。
尼克斯和魔術這兩支球隊,關系就不可能太差。
“姚,你們太厲害了,都31連勝了,簡直是瘋了。”跳球之前,布朗還跟姚明閑聊呢,一臉羨慕。
尼克斯這樣的統治力,只能說太可怕了。
姚明問他待會兒是不是準備大干一場。
布朗咧嘴笑道:“那當然,想破記錄,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姚明愣了下,想法突然變了。
也對,這是存在了整整三十年的記錄。
三十年,無數球星涌現,還出現了72勝的公牛。
但依舊沒人能夠打破這項記錄。
自己不應該覺得這項記錄很容易得到,就像布朗說的,得努力才行。
“夸梅,你小心。”
姚明提醒了一句,目光專注起來。
別回頭被打爆了,你這個大師兄面子上過不去。
比賽開始。
姚明第一時間往內線走。
布朗給對抗,但姚明也不在意,都這么熟了,彼此實力如何,都一清二楚。
反正不再跟著唐森訓練,布朗技術進步有限。
球吊了進來,姚明單手抓著球,高舉過頭頂,布朗在擠他,卻擠不動。
單手抓球對于姚明來說毫無壓力。
他左腳為軸沒動,身體發力,開始往布朗身上靠。
十幾公分的身高差,布朗免不了有一種被壓制住地板上的感覺。
而這個過程中,一直給對抗,壓制著自己的姚明,已經從背身轉成了面框。
然后就這么頂著自己,直接起跳了。
到這個時候,他一直舉著球的右手才放下,合球直接投出了籃球。
等于說,整個過程中,籃球都沒有放下來過。
關鍵還進了。
布朗瞪大了眼睛,詫異的問姚明這是什么打法,唐森新教的嘛?
因為他感覺姚明就是這么舉著球,跟自己身體對抗,然后就像沒有出手空間,很勉強的投出了球。
可事實上,姚明一直不勉強,他是主動的往自己身上找對抗,用身高壓制著自己,完成了投籃。
身體對抗的情況下,姚明如果面框,根本沒有機會炸球起球。
所以姚明愣是把起球這個過程給省了,球舉著就一直放下來過。
這種打法,布朗還是第一次在姚明身上見到。
他首個想法就是唐森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