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26章 爛泥就是爛泥

  李長樂到家,就看到幾個孩子圍在八仙桌前,桌上擺了一堆新課本,還有幾張日歷畫,“放學啦。”

  李小洲扭頭看到他,飛快的從條凳上爬了下來,“阿爸,我跟阿美一桌的。”

  “好好的,不許吵架。”李長樂擼了他一把,看向李小海幾個,“新書都要包起來啊?”

  他記得自家老大愛惜課本的很,李小洋幾個小學畢業后,課本書本全都成了擦屁股的紙。

  就他的,全都收拾的整整齊齊的,后來村里有哪家的孩子掉了課本,就來他家借。

  李小海使勁點頭,“嗯!阿姐教我包書殼。”

  “下午還要去上課么?”

  “下午不上課,要大掃除。”

  “每次開學都要大掃除。”李小洋一臉郁悶,“我們那組被抽去打掃廁所,大熱天,臭的要命。”

  “唉!”李小慧哀嘆一聲,“我們那組也一樣,被抽去打掃女廁所。”

  李長樂回想起上學時,學校的廁所也覺得一陣惡寒,搖搖頭去了父母那邊。

  葛昌發和張得金正在收拾撲克,屋子里彌漫著跳跳魚燉豆腐的香味。

  “怎么不打了?”

  葛昌發笑著指了一下廚房,“姨娘喊開飯了,太鮮了,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跳跳魚燉豆腐,能不鮮么!”李母端著斗碗走了出來,“我到碼頭剛好遇到抓跳跳魚的上岸,買了幾斤,又買些沙噀回來燉豆面。”

  “還有海參燉雞。”李二哥端著瓷缽從廚房出來,笑嘻嘻的看著幾人,“中午這一頓,全是帶補的哦!”

  話音未落,周若楠又端著一盆沙噀燉豆面出來,放在桌上。

  李長樂笑道:“下午還要卸幾船預制板,不整點好的,怎么有力氣干活?”

  金老頭笑呵呵的說:“主人家,太客氣了。”

  李父跟他客套了幾句,大伙兒坐下開席,下午還要抬預制板,一家就喝了兩杯老酒,就開始吃飯。

  李長樂吃過午飯,便讓李小洋去項家把項小魚叫來,把賣八爪魚的錢給他,然后就帶著他去礁石灘下罐子。

  “小魚,下次去涂下橋賣魚獲,我帶上你一道,以后,我跟阿威叔不在家,你就自己送魚獲去那賣。”

  “八爪魚收獲好的話,你可以去上次買罐子那里,再買些罐子,多下幾組。”

  項小魚點點頭,想想又問:“阿樂叔,我去可以么?”

  他記得阿爸說過,每家都有自己賣貨的渠道,一般都不會帶人去搶自己買主。

  “怎么不可以?”李長樂笑著看了他一眼,“要是抓到啥好貨,你自己送去賣就是。”

  “但千萬別去水深的地方,還有爛灘涂,萬一陷下去了,你自己曉得后果。”

  “我不會去的。”項小魚停下來看著他,認真的說道:“謝謝你,阿樂叔!”

  “小魚,別人幫不了你一輩子,只有學到你自己手里的本事,才是你永遠的靠山。”李長樂揉揉他腦袋,朝山洞口走去。

  “嗯!”項小魚沖他應了一聲,垂頭用手背橫著揩了一下眼,大步跟上他走出山洞,下山到了礁石灘,只見潮水已經全退下。

  李長樂把罐子從麻袋里取出來,“還記得那天,我是怎么教你下罐子的么?”

  “記得,我下給你看。”項小魚拖著漁繩下水,一直走到齊腰深的位置才停了下來,將漁繩兩頭綁在竹竿上拉直,用力插入泥沙。

  李長樂坐在礁石上,見他回頭看自己,便沖他點了點頭,示意他沒做錯,等他把兩組罐子都下好,起身拍拍屁股,將麻袋卷好等他回來。

  “我還要回去干活,你要去淘海么?”

  項小魚點頭,“大阿公說他要教我怎么掏青蟹,我想跟他學。”

  李長樂想了一下,才想起來是項老頭,“好好學,青蟹價錢不錯,要是能弄到軟殼蟹,價錢更高。”

  項小魚想起李小洋說他喜歡吃跳跳魚,“阿樂叔,我還會抓跳跳魚,等會兒我抓了送來給你吃。”

  李長樂也不跟他客氣,“叔今天中午才吃過,過幾天有的話就送點來給我。”

  “哎!”項小魚高興的提著水桶,沖他揮揮手,朝灘涂地那邊走去。

  李長樂走到山頭,看向下面的灘涂地,只見不少灘涂地已經挖成了蟹塘。

  一塊塊蟹塘之間壘起了田壟,每道田壟中間還豎了張青綠色的紗網,防止青蟹到別家“竄門”。

  他記得養殖青蟹失敗后,有的把承包了的灘涂地退還給村里,還有的去別的地方學了技術回來,養殖紫菜、養青子、扇貝、蛤,堅持下去的也掙了錢。

  等他回到家,李父他們已經去了工地,剛準備過去,李大哥就蹬著腳踏車進了院子。

  “阿樂,我看到大姑家在拆墻,大伯也在那,看樣子他們兩家合伙干了。”

  “管他的,只要別來找我們就成。”李長樂看著他,“你干啥去了?”

  “你跟小魚剛走,阿冬伯就拿電匯單來了,阿歡給家里匯了五百塊錢來。”李大哥笑道,“不曉得那小子攢了多久,才攢起來的。”

  “給阿娘給他攢著,等他轉業還要買房子,實在不行,還得在他單位附近給他買地皮建房子呢!”

  李大哥好笑的看著他,“你真以為你袁天罡轉世啊?掐指一算,就曉得他回來在哪里上班。”

  “反正不是邊防派出所,就是海事局,我覺得他八成就在這兩個地方。”

  “神叨叨的。”李大哥說著又道,“我回來的時候,聽他們說,沙基村從初九就開始做戲,連做七天。”

  “聽說還是他們村兩個大戶,跟他們村委一起湊錢請的大戲班,不是村里的草臺班子。”

  “臥槽連做七天,誰這么牛啊?”李長樂跟著他朝屋里走。

  “可能是周家兄弟吧?聽說第一場演《五女拜壽》還有《何文秀》。”

  李母聽說有戲看,忙從里屋出來,“阿平,沙基村真的請了大戲班來唱啊?”

  “對!聽說他們村都開始搭戲臺了。”李大哥樂呵呵的把錢遞給她,“初九那天你們都去看戲,我在家守著。”

  “有耳福了,初九那天看戲去。”李母高興的拿著錢朝里屋走,想想又道,“這錢你拿去給你阿爸,把買預制板的錢給了,省得你們去取錢。”

  “行,等忙完了,我們取來還你。”李大哥接過錢裝好,跟李長樂一起去了南山。

  下午來幫忙的人更多了,李長清爺倆和李長水也來了。

  張得金幾個師兄弟也來了,李父和金老頭、李大嫂、李二嫂留在工地前,幫忙活灰漿,送去給他們砌墻。

  十間破倒屋,就中間的幾間墻體還算完整,特別是燦頭兩堵山墻已經塌掉大半。

  他們得把山墻砌好,然后將梁重新架上,釘上檁條然后蓋上瓦片。

  李長清看著寬敞的地基,羨慕的說道:“阿樂,你們這里不錯嘛?早曉得我也批這邊了。”

  “那是,我眼光有差了的么!”李長樂也覺得很好,特別是前后院,整個村也就他們幾個才有。

  “阿樂,我問你件事。”李三叔拉著他一起朝海邊走,“阿威家的新房建好了,他家老房子打算咋做,有沒有跟你提起過?”

  “他沒說,我也沒問。三叔你想買啊?”

  “我買了做啥?”李三叔小聲道,“我幫阿水問的。”

  “是你想到的,還是阿水自己想到的?”

  “是阿水想到的,他們想從那兒搬出來。”

  李三叔神色復雜的說道,“那晚你跟阿水把你四叔找回來,你們走后,兩公婆在家打得是哭爹叫娘。

  阿四自從跟許仙梅那瘋婆子干了一架后就變硬氣了,出海回港直接就去涂下橋碼頭賣貨。

  賣魚獲的錢也不拿出來給你四嬸,回家還要找她算賬,讓她把以前那些錢都拿回來。”

  “四叔在涂下橋找姘頭了啊?”

  李長樂覺得李四叔那種男人,就是天生的軟骨頭奴才命,除非又找到一個勾得他賣命的女人,才會對許仙梅那么硬氣。

  “聽村里幾個船老大說,他好像跟一個在飯店幫工的寡婦好上了。”李三叔嘖嘖兩聲,“我昨天去涂下橋碼頭看了看,現在反倒收拾的像個人樣了。”

  “他倒是跑出去跟人風流快活去了,許仙梅拿不到錢,天天像個瘋婆子一樣在家咒罵。阿水、玉芳就慘了,他們才想搬出來的。”

  “三叔,四嬸那人你曉得的,買房子的事我不好出面,你讓阿水自己找陳阿奶打聽。”

  李三叔想到許仙梅的為人,也覺得頭疼,“行,等會兒我跟阿水說去。”

  叔侄倆說話間就到海邊,貨船到了后,十幾個人喊著號子,將一張張預制板抬上車拉到工地,然后就是蠣灰,石塊、石條。

  一艘接一艘貨船靠岸,建筑材料源源不斷的往工地上送,一直忙到黃昏,貨船才沒了,所有的材料也都準備齊全。

  張得金和三個師兄弟干活的速度堪稱神速,一下午就把垮塌的地方全都修繕好,梁也架好了,木匠已經訂好了兩間屋子的椽子和檁條。

  還把燦頭那間屋的灶臺和煙囪也修砌好了,以后就不用從老宅燒開水送到這邊。

  (本章完)

  請:m.llskw.org

大熊貓文學    八十年代漁獵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