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17章 楊鐵心與穆念慈

  阿苦和郭靖在吃肉,武成玉則在慢慢忍受改造毛孔的刺痛,也就在此時,武成玉突然笑了,在酒樓前不遠處的空地上忽然來了一對父女。

  空地剛才無人,可很快在空地后方處插了一面錦旗,白底紅花,繡著“比武招親”四個金字,錦旗左側地下插著一桿鐵槍,右側插著兩枝鑌鐵短戟。

  有一老一少來到空地中央,看似父女二人,那老父拿起銅鑼敲打三下,很快周圍就涌來一群閑漢。

  敲鑼之人腰粗膀闊,甚是魁梧,但背脊微駝,兩鬢花白,滿臉皺紋,神色間甚是愁苦,身穿一套粗布棉襖,衣褲上都打了補釘。

  他上前兩步,向周圍眾人團團作了一個四方揖,朗聲說道:“在下姓穆名易,山東人氏。路經貴地,一不求名,二不為利,只為小女年已及笄,尚未許得婆家。

  她曾許下一愿,不望夫婿富貴,但愿是個武藝超群的好漢,因此上斗膽比武招親。

  凡年在三十歲以下,尚未娶親,能勝得小女一拳一腳的,在下即將小女許配于他。

  在下父女兩人,自南至北,經歷七路,只因成名的豪杰都已婚配,而少年英雄又少肯于下顧,是以始終未得良緣。”

  說到這里,他頓了一頓,抱拳說道:“中都是臥虎藏龍之地,高人俠士必多,在下行事荒唐,請各位多多包涵。”

  至于旁邊那個少女,穿的就比老父光鮮一些,十七八歲年紀,玉立亭亭,雖然臉有風塵之色,但明眸皓齒,容顏娟好。

  那錦旗在朔風下飄揚飛舞,遮得那少女臉上忽明忽暗,卻始終沒有表情,無悲無喜,可眼神之中看得出甚是要強,也帶著幾分倔強。

  武成玉看到這二人后倒是難得在萬針攢刺之中露出幾分笑意。

  楊鐵心和穆念慈,找的你們好苦,又見到了兩個原著中有相當戲份,可穿越以來一直沒見到的角色。

  茫茫人海想要精準的找到某個人,尤其是在古代,沒有天眼,其實是要碰運氣的。

  武成玉將李萍和郭靖接回江南后,對李萍言及楊鐵心應該未死,只是流落江湖,但始終沒有解釋自己為什么知道。

  李萍雖然半信半疑,也不知該如何追問,可還是拜托武成玉幫忙尋找楊鐵心下落。

  武成玉就讓阿苦出力,以丐幫遍布天下的眼線,找一對父女,打著比武招親的旗號游走天下。

  但這一回運氣欠佳,武成玉也說不出楊鐵心現在的具體模樣,幾年下來一無所獲。

  現在看看穆念慈的樣子,剛剛長成,搞不好這比武招親也是最近才開始的,之前還不知道這父女倆在干什么。

  總之,通過丐幫尋找他們二人的計劃失敗,唯一能精準一點的是,楊鐵心和穆念慈最終會在這中都出現。

  武成玉結束桃花島一行后,算算大致日子,現在應該是原著里郭靖跟著江南七怪離開蒙古草原的時候,也只有此時,楊鐵心二人會出現在這里。

  若是錯過了,搞不好沒有郭靖出現的情況下,楊鐵心二人終究會落入楊康手中,也最終難得善終,不得不說,楊鐵心和包惜弱自刎殉情也是原著中一大意難平。

  現在原著中的劇情因為武成玉已經大多崩壞,只有這一事件還存在發生的可能,所以武成玉帶著郭靖和阿苦馬不停蹄趕到中都,這幾日一直在這酒樓等待。

  皇天不負有心人,楊鐵心和穆念慈終究還是出現了。

  楊鐵心的樣子已經是沾染風霜多年的老者,他年齡只有四十多,可外形看去足足有五十幾歲,楊家將的后人,使槍一輩子,那腰終究不免彎了下來。

  而穆念慈,長相倒是與83版射雕里扮演者楊盼盼完全不像,臉盤子沒那么大,倒是有后來那個蔣芹芹的幾分神韻。

  此女的命運也稱得上坎坷,并且是后來那個神雕大俠楊過的生母(這里用的是常規設定,不是秦南琴,作者都不知道這個女人是從哪里冒出來的),不過這一世楊過應該沒機會出現了。

  沒有了楊過,算不算是武成玉制造出的意難平呢?這筆賬是很難算明白的。

  “靖兒,過來。”,武成玉對著郭靖招了招手,郭靖立刻放下手中的解手刀,走到武成玉身邊。

  阿苦好奇,手中拿著羊腿,嘴里嚼個不停,也湊了上來。

  武成玉指向場中那兩人:“這老漢就是你那叔父楊鐵心,當初答應你娘找到他,總算是不辱使命。

  看到旁邊那兩枝鑌鐵短戟了嗎?這是你父親郭嘯天的隨身兵器,今日終于能物歸原主了。”

  郭靖的神情立刻呆滯,幾個呼吸之后才回過神來,他先是看向楊鐵心,母親李萍曾經跟他形容過,這位叔父長得身量很高,白凈面皮,略有幾分秀氣。

  可眼前這個老漢,哪里是母親形容的那般,臉上皺紋能夾死蚊蟲,說老態龍鐘有點過了,可看年齡絕對五十開外。

  當年郭楊兩家大雪之夜突然遭遇毀家之難,父親郭嘯天拼死斷后,叔父帶著母親和嬸子突圍。

  母親只記得叔父背心中箭,伏馬而去,母親和嬸子則被段天德抓住,接著嬸子被帶走,母親被段天德留下當做護身符,至此郭楊兩家再難聚首。

  若非師父忽然開口,所有人都以為叔父已死去多年,更沒料到有一天師父會突然帶他來中都,說是找自己的叔父?

  對自己師父的本事,郭靖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理解,仿佛總有會知道一些完全沒有前因后果的事情,也從來不解釋自己的消息來源。

  不過有一件事他很清楚,自己這個師父會時不時惡搞一下自己,讓自己出點丑,但卻從來都不會欺騙自己,他說這是楊鐵心,那眼前之人必然就是自己的叔父。

  緊接著他的目光轉向那兩把鑌鐵短戟,當時叔父是帶著這對短戟一起突圍的,這也是郭家的家傳之物,據說是將當年梁山好漢賽仁貴郭盛的長戟重新熔煉而成。

  李萍的詞匯很難形象的形容出一個人的外貌,更別提經歷了十幾年的變遷,但這一對短戟對李萍來說已經是深入靈魂,她曾經不止一次的畫下來,短戟的每一個細節都畫的仔細無比。

  郭靖一看到短戟就確信這是自己父親所留下的兵器,與母親所畫一般無二。

  雖然知道問也沒用,但郭靖還是忍不住開口:“師父,你到底是怎么知道叔父沒死,又是如何知道他會來中都?”

  話一出口,回答的卻是阿苦:“你就別問了,你這個師父一天到晚神神秘秘的,總是知道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我敢肯定他根本從來沒見過你叔父,但他就是知道。

  就像前段時間,軍費不足,他就突然派背嵬軍跑到荊州,以官府撥錢修建天寧寺的名義將寺里的和尚們暫時遷走,然后將天寧寺團團圍起來,沒過多久就弄出一個南朝梁元帝的寶藏來。

  那整整一座三丈多高的佛像,誰能想到泥塑之內完全是由黃金打造,佛肚子里更有無數金銀財寶。

  你師父甚至還知道這些財寶上都附上了劇毒,提前使用生石灰等東西,將這些財寶泡在里面解毒。

  等背嵬軍將這個寶藏帶回姑蘇時,咱們姑蘇團練軍和義軍未來十年的軍餉都綽綽有余。

  要知道兩方的軍隊加起來已經有十五萬了,都是精兵,十五萬大軍十年軍餉一朝解決。

  你大師娘聽說之后,當即從金國星夜趕回蘇州,好好的犒勞了你師父一番。

  可你師父呢?他這輩子好像都沒去過荊州,那天寧寺從南朝梁元帝到現在可是將近八百年,連里面的和尚都不知道那佛像是個寶藏,偏偏你師父就知道。

  我事后問他多少次,他就是不說,還說叫我猜,我才懶得猜呢,反正你師父裝神弄鬼起來比他的武功更厲害。”

  武成玉微微一笑,就像阿苦說的,他確實沒去過荊州,可是當時義軍的餉銀確實不夠了,養兵是要花錢的,糧草、兵器、馬匹,每一天都是天文數字。

  之前將杭州附近幫派滅門,外加姑蘇附近官員多年貪污所得,都被武成玉拿來養兵,可隨著他和紅娘子麾下兵馬越來越多,且訓練的都是精兵,這點錢就入不敷出。

  后來拿到了明教百年積累,算是緩了一口氣,但重新修繕明教基地,給義軍家屬建造家園就花去小半,剩下的還不知道能撐多久。

  這時候除了找那些貪官化緣,就只能打起所謂寶藏的主意。

  金系武俠世界是一脈相承的,十幾部里關于寶藏的不少。

  雪山飛狐中長白山的闖王寶藏,鹿鼎記里的清朝寶藏,碧血劍里的闖王寶藏,隨便拿一個就能養兵,奈何這些都是出現在明末清初時期,好幾百年后才有。

  只有連城訣里的天寧寺寶藏才有可能存在,天寧寺始建于南北朝時期,雖然不確定寶藏一定在南宋之前就有,但至少是有希望,最多也就是白跑一趟罷了。

  原著里記載的就是江陵天寧寺,江陵就是后世的荊州,天寧寺當地人都知道,寶藏所在地也不需要什么地圖,就找天寧寺里最大的佛像即可。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寶藏帶毒,不過只要事先有所準備,想要將金石之物沾上的毒素去除也甚是容易。

  武成玉就讓宋木帶領兩百背嵬軍遠赴荊州,宋木行事穩重,極有指揮才能,區區小事根本不用他費心。

  后來的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這寶藏雖然不知道究竟是何時出現,但南宋時間已經有了,宋木稍稍行遮人耳目之事,很快找到寶藏,清除毒素,然后又長途跋涉的運回太湖東山島。

  結果真的是義軍未來十年可以吃飽吃好了。

  三丈高的黃金佛像,重達幾千斤,按照南宋一斤等于十六兩的換算,僅僅這些黃金就價值幾百萬兩白銀。

  還有佛像肚子里藏有金柱、金麒麟及大量珠寶,綜合估值更是嚇人,是黃金佛像的十幾倍都不止。

  至此義軍和團練軍的軍餉再無短缺之苦,紅娘子至少減輕了一半的擔子,甚至義軍的潛力也大為提高。

  所以正如阿苦所言,欣喜若狂的紅娘子確實好好犒勞了武成玉,武成玉說是給紅娘子的彩禮,而這樣的彩禮哪個女人能扛得住。

  只不過從此在所有人心目中,武成玉的神秘莫測算是根深蒂固了,他不知道如何解釋,只能咬緊牙關。

  武成玉此刻當然不能回答阿苦的話,只能轉移話題:“靖兒,你知道我們將來要做何等大事,你胯下小紅馬神駿非凡,將來征戰沙場,不如就用你父親這對鐵戟,也算不負你先祖威名。”

  郭靖抱拳對著武成玉深深一禮:“師父大恩,靖兒無以言表,定當執此鐵戟,驅除韃虜,復我漢家江山。”

  “我信你,不過,先看戲,那個女孩是你叔父養女,長得不錯,公然比武招親,定然惹來些狂蜂浪蝶,還需要你來保駕護航,貌似好戲已經開場了。”

  只見楊鐵心交代之后,等了一會,只聽人叢中一些混混貧嘴取笑,又對那少女評頭品足,卻無人敢下場動手,正有離去之意,卻不料有兩人同時下場。

  一個是肥胖老者,胡子大半斑白,起碼五十多歲,一個則干脆是個光頭和尚,兩人下場后引得周圍閑漢大笑,又挑撥離間,煽風點火。

  這二人色迷心竅之下,居然自己動起手來,和尚使的是少林羅漢拳,以武成玉的眼光立刻知道是得了真傳的,不是流傳到外面卻練不得法,看來又是個不守清規的少林和尚。

  另一個則是武林中流傳最廣的五行拳,這老頭也算練得純熟,拳腳沉雄,莫瞧他年老,竟是招招威猛,只不過這五行拳比起燕青拳都多有不如。

  換而言之,下場毆斗的二人打得不可開交,又出招兇猛不留余地,可卻都是不入流的玩意兒。

  只見二人打出了真火后,居然動起了兵刃,眼看就要血濺三尺之時,居然是楊鐵心忽地欺身而進,飛腳把和尚手中戒刀踢得脫手,順手抓住了那胖子手中鐵鞭鞭頭,一扯一奪,那胖子把捏不住,只得松手。

  楊鐵心將鐵鞭重重擲在地下,和尚與胖子互望一眼,不敢多話,各自拾起兵刃,鉆入人叢而去。

  觀戰的武成玉三人看得有些無聊,平日里能跟他們交手的都至少是一流以上,突然見到不入流的家伙著實辣眼睛。

  阿苦倒是嘖嘖說道:“你這叔父一看練得就是外門武功,算不得精深,但出手時機恰到好處,收放自如,看來這些年下了不少苦功,不過他不通內功,外門功夫也沒有產生內勁,頂多算是三流。”

  郭靖則說道:“師父,既然尋到叔父,且容我前去相認,這里人多眼雜,是非也多,還是避讓些為好。”

  武成玉的眼睛卻突然瞇了起來,嘴角一歪:“不急,正主已經來了。”

  那招親場地外圍成一圈圈的人群突然騷動,從外面擠進來一群人,伴隨著鸞鈴響動,是數十名健仆擁著一個少年公子馳馬而來。

  一個身著華貴錦袍的俊美少年從馬上翻身而下,看著錦袍上比武招親四個字邪魅一笑,又轉頭看向穆念慈,從上到下打量了幾眼。

  倒是窗前注視的郭靖突然咦了一聲:“居然是他。”

大熊貓文學    射雕:從被逐出桃花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