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籠罩京郊,別墅區的燈火在一片靜謐的冬夜里顯得格外溫暖。
吳宸倚在沙發上,電話貼在耳邊,臉上帶著幾分笑意。
“韓董,不一塊去?”
“我和明廠長溝通好了,會在閉幕式前到,開幕式我們就不去了”韓三評樂呵呵應著。
說起來他還有點感慨。
局里的動作,他又不瞎,自然看在眼里,這擺明了對于這一屆的柏林有不一樣的期盼。
《團圓》、《1939》.想到這里,他也了然。
這兩部電影意義不一樣,拿不拿獎在這兩個主題前面都黯然失色,更重要的是電影在全球的曝光與傳播,由海外媒體反復報道,這才是局里真正期待的“外宣價值”。
“行吧。”
吳宸輕聲應著,嘴角仍然掛著笑意,隨手掛斷了電話,看向旁邊的身影。
暖黃色的燈光下,劉伊菲披著一件淺色家居毛衣,長發松松散散披在肩頭,面龐在爐火光芒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溫柔。
她手里捧著一本翻開的書,卻沒認真看,目光不時落向吳宸,嘴角帶著淺淺的笑。
“我也閉幕式才過去,幫你加油”
吳宸笑著點頭,順勢伸手撫上她的發絲。
手掌在她的長發間來回摩挲,熟悉的柔順與香味交織。
兩人靠得極近,鼻尖幾乎觸碰,空氣里彌漫著隱約的甜香。
“換了洗發水?怎么感覺香味不一樣了?”吳宸突然間說道,語氣低緩,帶著點探究。
劉伊菲愣了愣,拈起一縷發絲放在鼻尖嗅了嗅,滿臉疑惑地抬眼望向他。
“啊,沒有啊”
“有的。”吳宸眉目皺了皺,“估計這些奸商加了什么奇怪成分進去,還挺明顯的,我去看看”
見狀,劉伊菲自動跟在了后面,捋著下巴,似乎還在想是不是自己買錯了品牌。
浴室里,吳宸探究了一番洗發水后,眼眸轉向劉伊菲時,就宛如大灰狼看到了小白兔一般,帶著一點戲謔。
劉伊菲人不傻,反應過來的那瞬間就連忙想要走出浴室,直接被吳宸一把拉了回來。
“剛好,時間差不多了,洗澡吧”
緊接著浴室里傳來劉伊菲帶著嬌嗔的聲音。
“你個大壞蛋,什么奸商,你就是最大的奸商!”
吳宸低聲笑著,調侃回應:
“剛才不小心聞錯了,我幫你洗”
“才不要呢.”
聲音逐漸模糊在水汽與笑鬧之間,夜色在此刻也隨之柔和下來。
10號,上午八點多,京城的天空還帶著冬日特有的灰白。
首都機場T3航站樓燈火通明,巨大的電子屏閃爍著航班信息。
外頭寒風裹挾著雪屑,進出大廳的旅客縮著脖子,唯有航站樓里暖氣充盈,帶著一股隆重的氛圍。
在出發層的中央區域,三個劇組早已整齊集結。
吳宸帶著張益和李敢兩人,張藝謀帶著的是孫紅雷和閆妮,王泉安則是帶著員盧燕、莫小棋和編劇金娜,還有這一屆的柏林評委余楠。
后者神色一般,還顯得有些憔悴,顯然還沒從情傷中恢復過來,特別是王泉安還就在這里。
因為寧浩的關系,吳宸特意過去打了一聲招呼。
童鋼等人并未露面,但是局里派出的聯絡組人員在場,還有中國電影報的工作人員。
安檢入口前,幾十家媒體記者早已等候,長槍短炮整齊排開。
閃光燈頻頻亮起,鏡頭里三組人馬同框,形成了難得的畫面。
在聯絡人員的安排下,三部劇組先后走到機場的臨時背景板前。
背景板上印著大大的“第六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字樣,下面是三部影片的海報并列。
幾位主創代表被請到中間,一同面對鏡頭。
工作人員簡短宣布:
“今天,中國電影三部作品同時啟程前往柏林,這是中國電影人齊聚世界舞臺的重要時刻。希望大家載譽歸來.”
話音落下,記者們的快門聲瞬間匯聚成一片。
三個劇組的人員簡短回答了幾個問,朝媒體們揮了揮手后,便依次走向安檢口。
攝影機一路追拍,留下背影與行李箱在燈光下拖曳的長影。
這一刻,京城的冬日寒意和柏林的雪夜遙遙呼應。
三部影片,三組人馬,承載著國內外目光,即將踏上了同一架飛往柏林的航班。
“這陣仗真大啊,說實話,我還是第一次前往三大電影節.”張益跟在吳宸身邊,不時還回望不遠處的媒體們,有些感慨。
“以后還有機會的。”吳宸笑著拍了拍張益肩膀,后者就很機靈。
“吳導,我得跟著你才有機會.”
“額”
吳宸都微微一怔,啞然失笑,“可惜我不簽藝人,不過合作的機會還是有的,爭取拿個影帝回來.還有你李敢。”
李敢頓時受寵若驚。
“我行嗎,導演.”
“如果頒給我們影片的話,你倆其實都有機會,可惜柏林下影帝雙黃蛋概率還挺小的。”
吳宸小聲說著,但是和吳宸劇組走的很近的張藝某幾人自然聽在了耳中。
“概率是比較低,但是你這雙主角的話,雙黃蛋的概率會比其他影片高.”
張藝某輕笑著說道,孫紅雷和閆妮兩人眼里都閃著羨慕之色。
他們是沒有機會爭取表演獎的了。
因為張藝某來的時候就和他們說了,這一次《三槍》大概率是陪跑的,多看看自然風光,就當旅游.
“吶,專家就在這了,張導可是柏林1988年的金熊獎獲得者,問他合適.”
吳宸笑著推給了張藝某,后者失笑搖頭。
“張導,說說唄,其實我們不好奇雙不雙黃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我們特別好奇您當年拿柏林金熊的時候.”
張益就很會說話,一下就把話題聊開了。
一下眾人都圍了過來了。
回憶起當年《紅高粱》獲獎前的情形,張藝謀眼眸里閃過一絲追憶。
吳宸見狀,頓時了然。
其實柏林和張藝某有著戛納和威尼斯比不了的淵源。
那是中國電影在柏林電影節的頭一次獲獎。
那次得獎不僅改變了張藝某的人生,也代表著中國第五代導演開始受到國際的關注,可以說是中國第五代導演在國際上亮相的開始。
“那時候我是第一次參加,完全不知道規矩,跟一群中國留學生到東柏林游玩去了,直到晚上11點左右才回到酒店。”
獎項結果出來的時候,翻譯李定一根本找不到我們,我至今忘不了李先生當時非常焦慮但又興奮的表情”
就在眾人還在機場里聽著張藝某說起當年金熊獎一事的時候,新聞稿已在網絡上傳開。
各大門戶網站的首頁齊刷刷掛上了同一張照片:
“中國電影人集體出征柏林,三大影片整裝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