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53章 后面不用說了

  七月盛夏,內地影市卻比陽光更熱,又迎來了一波爆發。

  《變形金剛2》自上映以來節節攀升,打破了引進片的多項記錄.

  這個走勢下,內地對于其的票房預計已經來到了4億。

  這換作以前時候,是根本不敢想的。

  一時間,從論壇到影評人,從制片廠到發行公司,人人都在討論:

  “真的不一樣了啊.”

  “現在動不動票房都能飆升4億的嘛?”

  “《火星救援》后,票房真要迎來井噴了”

  內地的票房此時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

  熱議尚未平息,馮小鋼的《唐山大地震》發布會如期而至。

  發布會面對諸多媒體。馮小鋼毫不掩飾對于票房的追逐:“要爭取5億元票房”

  這話一出,媒體們都沸騰了。

  但是搞事的媒體儼然不可能就停在了這里,追問也很快冒出來:

  “馮導,那你有沒有信心打破吳宸導演的六億票房記錄”

  馮小鋼少了以往的暴躁,一改往常,很有耐心。

  “我個人當然是很希望能突破吳宸導演《火星救援》創造的記錄,但是突破了,吳宸導演還是六億票房俱樂部第一人,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能突破六億,那我第一個就是感謝吳宸導演.”

  這番話就讓媒體們有點費解。

  “改性子了.”

  “這還是馮小鋼嘛?”

  底下的媒體小聲議論。

  馮小鋼內心冷笑。

  媽了個蛋,回回都是這招,特娘的,真當老子是傻子嘛。

  做宣傳嘛,誰不會啊?

  若是能破六億,感謝吳宸一番又何妨。

  《唐山大地震》開機,馮小剛期待新片沖5億票房!

  懷柔后期制作基地。

  調色室里燈光昏黃,冷氣吹得劇本頁頁翻飛。

  寧浩窩在椅子上,盯著大屏幕上的畫面,順道調侃起吳宸:

  “他純粹就是為了宣傳,能有一句真心話,都謝天謝地了。”

  吳宸雙手環抱胸前,直搖頭,目光看向寧浩的《無人區》。

  “怎么樣,我這片子,雖然還在做后期,但是影子應該看出來了吧”寧浩見狀,就很自信,挑了挑眉。

  “挺好的,是個不錯的影片,慢慢做后期吧。”

  吳宸拍了拍寧浩肩膀。

  “那肯定慢慢來了,距離賀歲檔還有好幾個月,足夠時間了。”

  倒是此時,偶爾會聯系的曹國韋也是打了電話過來,笑的十分開心:

  “吳導,微博基本上已經開發完成了,要不要過來看看”

  “哦?”

  吳宸聞言一喜。

  微博要出來了。

  這是一件大事。

  雖然微博算不上好投資,但輿論是互聯網流量時代最可怕的武器。

  因為毀掉一個人、一家公司最好的方式就是造謠。

  比如造一個黃謠.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扛得住。

這種輿論陣地,是必須要參與其中的  吳宸看了看手表,笑著點頭:“那必須得看看啊。”

  寧浩見吳宸掛了電話,順口問了句:“新浪?”

  “嗯,新產品快上線了,到時候你也幫個忙,成第一批用戶。”

  “好用嗎?看你好像很重視”

  “多點粉絲,應該會挺好用的。”

  吳宸嘿嘿笑了笑。

  北四環西路,理想國際大廈。

  新浪總部會議室里,氣氛頗為輕松。

  曹國韋親自陪同,技術總監在一旁演示。

  電腦屏幕上,“微博”兩個字赫然顯眼。界面雖然還顯粗糙,但框架已初具雛形——

  輸入框、時間線、關注關系、轉發按鈕.原始,真實。

  “怎么樣,吳總,還行吧?”曹國韋滿臉笑容,自信寫在臉上。

  “挺好.”雖然吳宸很想吐槽這些UI元素,但這個時候不能掃人興,慢慢迭代就是了。

  “幾月份發布?”

  “吳總,我們準備2009年8月14日上線內測版本,公測版則在8月28日開放注冊.”

  技術總監接過話,應聲道。

  “行,那我就等微博上線,第一時間注冊”

  “哈哈哈!”曹國韋笑道,“那到時候吳總得給我們好好宣傳宣傳啊”

  吳宸手上兩個劇本各有各的進度。

  《1939》,那是吳宸放在書桌左手邊的文檔,打印出來已經厚厚一沓。

  每天他都會抽出三四個小時,攤開其中一節,推敲對話、邏輯、歷史細節。

  寫抗戰片,不只是寫戰斗,更是寫信仰、寫人性、寫時代的壓迫和裂隙,更何況他這個切入角度還是從傳令兵上。

  這是需要慢工出細活的。

  而《星際穿越》這邊自然是以原生3D系統為主。

  京城電影學院美術系和中國美院兩家學校的動作頻頻,自然是瞞不過其他美院的。

  其央美是最難受的。

  作為國內頂級美術學府,與中國美院素來并稱“雙峰并峙”。

  可這次,傳出風聲的項目居然沒有邀請央美參與,反而是與中國美院達成合作.這消息一經內部傳開,央美領導層幾乎沒坐住。

  這還是沒有徹底公布出來,這要是項目徹底公布出來,這得被中國美院笑話到什么程度。

  “張校,沒道理啊,我們美院的學術水平和精英人才絲毫不差,老師也是業內頂尖”潘工凱特意致電了張會軍。

  都在京城,都是藝術類學校,這點交情還是有的,該爭取的必須要爭取一下。

  “潘校,是這樣的”

  張會軍是既高興又煩惱。

  “張校,我打聽到,說中國美院在動畫、視覺傳媒、工藝設計方面比我們強。”

  潘工凱的聲音又拔高了些:“說實話,這種評價太武斷,根本不真實,絕對是謬論!央美從來就沒輸過給中國美院”

  面對潘工凱的激動之詞,張會軍憋住了笑意,沒敢笑出聲。

  兩家美院的確實有所長有所短,這是公認的。

  央美在藝術史論、傳統繪畫、雕塑方面更突出。

  而且中國美院的動畫系、視覺傳達、工藝造型這些年勢頭兇猛,許多研究生畢業后直接進入廣告與電影行業。

  更別說吳宸對“空間設計”與“結構視覺邏輯”的偏好,恰好與中國美院近年來的教學模式非常契合。

  “潘校,其實這個項目看上去是很大,但實際上我們更多還是打輔助,沒你想的那么核心,最重要的部分還是要靠工業光魔的美術顧問團隊那邊”

  張會軍這不說不要緊,一說潘工凱更激動了。

  這種機會,一看就是吳宸特意爭取來的,對于學校的一些特定專業而言,錯過了這次,下一次想要有這類機會那可就不知道猴年馬月了。

  影視工業化在中國還沒成型,影視工業美術也是如此,每一次機會幾乎都意味著“原始股”。

  而且他打聽到這個絕對是大項目,若是吳宸這部影片成功了,那中國美院豈不是等于名字寫進未來五年的行業教材。

  這怎么能行呢。

  潘工凱最后組織了一下語言。

  “張校,這不是項目分工重不重要的問題!”

  “額”

  “就好比北電和中戲,假如啊,我說假如,吳宸在中戲”

  “好了,潘校,后面不用說了.”

大熊貓文學    華娛之攝影系大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