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48章 1939,六億

  魔都的初夏總帶著濕熱的潮氣,上影節紅毯星光熠熠,場內外一派浮華。

  寧浩這幾天在魔都應邀出席活動,原本心情頗為暢快,一邊享受鏡頭閃爍,一邊作為嘉賓參與“金爵論壇”,既振臂高呼——“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來了”;

  又謙虛慎言,認為中國電影現在還不夠好,競爭力并不強。大家需要踏實地去學習,包括整個產業鏈,從方方面面開始,武裝好自己.

  話音落下,魏德圣、于東以及臺下一片掌聲,不少媒體甚至在草稿里提前打好標題:《寧浩:華語電影要自信前行!》。

  誰料,論壇尾聲時,輪到王小帥發言,直接開炮,炸翻全場:

  “作為導演,票房都過億,但他們都失敗了!”

  “一個電影創作者,應該有自己的堅持,而魏德圣、寧浩都為了追求票房,從創作之初就想著如何討好觀眾,作為導演,這就是失敗.

  電影的重要特點在于其承載的文化,但凡有這個意識的導演,都沒法坐在臺上談市場。”

  他一邊說一邊搖頭,一臉惋惜:“很可惜啊,同志們!”

  場子,一下就冷了。

  魏德圣面色尷尬,寧浩更是差點當場爆粗口,勉強維持笑容,嘴角卻已經快繃不住。

  晚上回酒店,寧浩第一時間撥通了吳宸的電話,語氣帶著憋不住的怨氣:“特娘的,這就很離譜一句話,當場就給我們干懵了。”

  電話那頭的吳宸一聽,不由“噗嗤”笑出了聲。

  “我本來還以為他要死守他的藝術底線,結果他扭頭就說,他也要去拍商業片了,我真是.”寧浩感覺自己整個人都無語了。

  “底線.很靈活嘛。”吳宸笑著調侃道。

  “明天出席完任總邀請的論壇,我就回來剪輯《無人區》,我得告訴他什么叫藝術與商業兼得.”

  寧浩很豪氣。

一時間吳宸有些沉默,不知道該說點什么好  另一邊,八一電影制片廠的行動迅速且有力。

吳宸又開始奔波于山西、山東、江西、湖南、四川等地,踏訪抗戰遺跡、老兵后人、縣志館  短短一周大量的筆記、口述檔案與史料積累,宛若一條條幽深水脈,正悄然灌注到那部尚未成型的劇本中。

  回到家,他背包里抽出早已寫得密密麻麻的便簽本,紙頁間一行行簡潔的文字猶如縱橫交錯的時空線條,編織成一幅沉重的歷史圖景。

  他望著這些筆跡,心頭驀然涌起一絲觸動,隨手拿起桌旁的一支筆,在劇本封面上寫下:

  簡單、冷峻、沒有多余的修飾。

  他靜靜地望著桌上堆迭的資料,心緒漸漸凝重起來。

  1939年——一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第三年。

  日軍攻勢最猛烈之時,國土大片淪陷,國際援助微弱,國內傷亡慘重.

  這是抗戰極端艱難的階段,也是“最黑暗的谷底”,但更是“不能放棄”的象征年份。

  它不是一個熱血的年份,而是一個咬牙堅持、沒有英雄光環的年份。

  而正是一個個沒有“英雄光環”的人不要命的堅持,才有了今天。

  吳宸輕輕摩挲著劇本封面。

  用年份作為標題,更像是翻開歷史書的一頁,冷靜、莊重、具有史詩感。

  一陣電話鈴聲響起,將他的思緒從1939年拉回了現實。

  “吳導,結束了?不需要繼續安排了嗎?”

  電話那頭,明震江的語氣一如既往的干脆利落,帶著幾分軍人的果斷。

  吳宸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京城夜色中璀璨的萬家燈火,輕聲回應:

  “暫時不用了。劇本我再打磨打磨,后續若有需要,我再聯系明廠長。”

  “好,有需要盡管開口便是了。”

  明震江答得爽快。

  掛了電話,吳宸重新坐回書桌前。

  望著桌上的資料與劇本封面,他腦海里漸漸勾勒出那一年的底色。

  而在他沉浸在《1939》的劇本創作時,另一邊諾蘭的《盜夢空間》劇組,已悄然轉場至巴黎。

  國際媒體對此作了隆重報道。

  報道照片中,劉伊菲身穿淺色T恤,微笑著站在巴黎街頭,十分亮眼。

  國內不少女演員看到后心里都暗自計算著劉伊菲的拍攝時長。

  “劉伊菲到底還要拍多久?不是說女二嘛?”

  “誰知道呢,可能巴黎完就結束了吧”

  不少人員內心就很酸,哪怕此時憑借《仙劍3》聲勢正旺的楊咪,看到這些報道,還是有種悵然。

  更令人難堪的是,網上依舊有人拿她飾演的雪見與劉伊菲的靈兒作比較:

  “雪見好找,靈兒難尋”

  這就很讓人惱火,但是還不敢反駁。

  與此同時,唐人的蔡藝農看著《仙劍3》不斷飆升的收視數據,也是松了一口氣。

  手下助理連忙補充道:“蔡總,劉詩思的粉絲增長很快,大家對她飾演的龍葵很是滿意”

  “嗯,可惜了,只是龍葵。”

  蔡藝農嘆了口氣,眼里流露出些許遺憾。

  她心中真正想要的,是再造一個趙靈兒。

  不過,她很快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對了,前些天讓你聯系盛大文學購買其版權一事,怎么樣了”

  “蔡總,她讓我們等等”

  “等等?”

  蔡藝農頓感不妙,這種情況下一般就是要出意外了,連忙追問:“知道什么原因嗎?他們的電子版權和影視版權不是分開的嘛,為什么要等?”

  “還不清楚。”

  另一邊,陳天橋打了電話過來,看著眼前幾部名單,不由詢問:“吳導,確定,這一批的影視版權你就要這幾本?”

  “嗯,初步篩選就這些了,后續再補充。版權費用,星宸那邊擬了一份方案,已經發給你們了。”

  陳天橋微微點頭。

  這些版權費用,吳宸給的很公道,甚至他都覺得有點高了,完全可以壓一壓,不過既然吳宸說要尊重內容創業者,避免版權糾紛,也有點道理。

  畢竟吳宸自己就是內容創作者。

  “戰略合作初步已經敲定了,我在想我們是不是應該一致對外宣布一下.”

  陳天橋的目的很明確,盛大文學的IP影視化,必須就必須聲勢浩大。

  商業有時候也講究一個氣勢.

  “可以!”吳宸沒有異議。

  “行,那盛大文學來操辦。”陳天橋樂呵呵笑道。

  吳宸放下電話,坐在書房里微微沉默了片刻。

  商業這個東西其實很殘酷,甚至處處都是陷阱。

  他沒想著坑盛大文學,哪怕協議里的五年一部電影和電視劇,確實也在他計劃中,但是這一次盛大文學最終能成功上市嗎?

  他不知道,最終決定權也不在他的手中。

  夜色漸深,吳宸正埋頭于《1939》的劇本中,電話鈴聲突然響起,劉伊菲的聲音從電話中傳來,帶著幾分嬌俏:

  “師弟,我們在巴黎了”

  吳宸扭了扭脖子,起身踱步休息,一臉笑意:“不是昨天就到了嘛,我都看到新聞了,你昨天還說了呢.”

  “你沒懂我的意思。”劉伊菲語氣嬌嗔。

  吳宸微微一愣,隨即便了然了:“叔叔找你了是吧,說什么了?”

  “你還真聰明,一點就通。一點都不好玩.”劉伊菲努嘴,“他問我們的未來計劃,不過我已經搪塞過去啦。”

  “你怎么不把我們的五年計劃告訴他?”

  “哎呀,等真快了再說嘛”劉伊菲臉上露出了一抹緋紅。

  六月的影視業,作為暑假檔的開端,電影市場熱鬧非凡。

  上旬先來的好萊塢大片是《終結者2018》,盡管當年《終結者》是現象級電影,但是這一部電影爛到沒眼看。

  內地觀眾也不買賬,上映兩周也才收獲四千多萬票房。

  而此時,業內人士和媒體的目光都緊緊地盯著《火星救援》的票房。

  因為票房磨磨蹭蹭地已經來到了六億關口。

  盡管大家都預測影片最終能突破六億大關,但是等真正即將來到的那一天,依舊還是產生了濃濃的不可思議。

  “想不到,真的想不到,《火星救援》當初沒上映的時候,我在想可能會突破四億,后面上映了想著也許會五億.”

  “我感覺對于內地票房是不是有點拔苗助長啊,這六億票房的記錄,什么時候能破啊?”

  “別這樣想,這兩年票房漲的很快,說不定哪天就突破了,但還是有點迷糊!”

  業內人員議論紛紛,聲音中更多的是夾雜著一絲驚訝,相比之下,觀眾就簡單多了。

  “牛逼,牛逼!”

  “鄙人沒什么文化,我只能說臥槽了.”

  “今天下午又去看了,算是在下畫之前給電影沖一沖業績,今天周日票房應該能多不少,明天就能看到突破的新聞了.”

  6月22日,星期一。

  京城的天一早就亮了,陽光干脆利落地照在中影數據部的辦公室里,電腦主機的散熱風呼呼作響,幾位工作人員坐在屏幕前盯著統計軟件,眼神里都帶著一絲緊張。

  忽然間,一道聲音從左側炸了出來——

  “破了,破了”

  一名年輕的票房統計員猛地站起身,語速都快帶著顫音:“六億零二十萬!”

  聲音很快就傳到了韓三評耳朵里,頓時啪地一下拍在桌上,整個人都振奮起來了,隨即立馬吩咐著,“快,公布出去。”

  媒體得知信息的那一瞬間,早就已經把準備好的標題迅速放到了網上。

  《火星救援》突破6億票房大關,電影票房再上新臺階!

中國電影邁入六億票房時代,電影商業邏輯再變  《火星救援》強勢破六億,吳宸,首位六億票房俱樂部導演成員.

大熊貓文學    華娛之攝影系大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