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39章 山楂樹,閱兵大戲

  片場風高,草木皆兵。

  《三槍拍案驚奇》剛剛開機沒多久,便傳出一樁震動整個京圈的“干架傳聞”。

  “你沒有任何的表演能力,也敢對我老大動手?”

  “總有人以為自己很了不起?”

  “你個跳梁小丑,看我不弄死你——”

  話音未落,拳腳交加的風聲就已經傳開了。

  ——孫虹雷和小沈陽,在片場大打出手。

  《三槍》開拍沒多久,傳來了噩耗,孫虹雷和小沈陽兩人干架了。

  媒體簡直像是聞見血腥味的鯊魚,一窩蜂地沖向劇組駐地,但很快便被劇組拉起的警戒線死死擋在外頭。

  除了遠遠看著籬笆內燈光明滅、偶爾傳來幾句高嗓門的訓話,外界什么都打探不出來。

  吳宸本來也打算找張藝某,隨即也打了一個電話過去問候一二。

  “嗨,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張藝某無比郁悶,“他們這樣一整,我這連女主角都得換成有經驗的人.”

  “啊?”

  “之前那個劇本找了女主的,但是現在改動太大了,本來想著有時間好好教一教,現在好了,一團糟,哪還有心思再帶新人.”

  張藝某也是不懂,這兩個牛馬不相干的人怎么矛盾就那么大。

  吳宸安慰了兩句。

  這些問題或許在其他劇組里是很棘手的矛盾,但是對于大導演的劇組,解決起來還是比較輕松的,就是需要耗時調解。

  吳宸也沒打算繼續圍繞八卦聊下去,順勢岔開了話題:“對了,師兄,我聽說你是不是考慮接手《山楂樹之戀》的拍攝?”

  張藝某那邊一頓,語氣倒是興致高了些:“怎么,你也有興趣?”

  “那倒是沒有,我對于這個題材沒有太大的感觸,拍出來也是形似而神不似”吳宸笑笑,“是這樣的,有個圈外的投資.”

  他隨即把IDG的熊曉鴿提了出來。

  很多導演其實還蠻喜歡圈外投資人的,特別是張藝某,因為絕大部分圈外的人不會干涉劇組,只在意賺不賺錢。

  而且如果他沒記錯,《山楂樹之戀》并不是新畫面獨家的,而是由多方出品的,他得提前打個招呼先。

  張藝某聞言,眼眸微動。

  本來他就打算下一部電影不能光由新畫面獨家投資,不然張衛平動不動就說押別墅,這誰頂得住。

  “行,但是這事還沒定下來,我也得先拍完《三槍》,如果后面真的我來接手的話,到時候我們碰一碰。”

  “好。”吳宸笑著應下。

  5月20日,清晨七點半,京城南苑機場。

  這里歷史上第一個航空機場,如今,鋼筋水泥已換了模樣,但那一段歷史風煙,卻在這日清晨的光線中,再度被還原。

  《建國大業》的重頭戲——“西苑機場閱兵”將要正式開拍。

  這場戲,是全片規模最宏大、調度最復雜、視覺氣勢最壯的一場。

  韓三評早早放開了媒體探班,現場的熱度幾乎堪比真正的閱兵典禮。

  央視電影頻道率先抵達,新華社、人民日報、南方都市、鳳凰娛樂、京城青年報、電影報各路記者帶著長槍短炮,在機場入口處排隊登記。

  寬闊的機場跑道上,三十余名主要演員陸續抵達。

  唐國強穿著整肅筆挺的中山裝,精神抖擻地與工作人員打著招呼。

  劉燁、王學兵、趙寧宇等年輕演員也都在各自的待命區等待定妝和化妝確認。

  而真正讓空氣都凝固的,是那些灰藍、墨綠、土黃三色交織的龐大陣列——

  23門火炮,炮口齊刷刷地指向前方;

  10輛裝甲車、9輛坦克在滑軌上緩緩排布.

  還有5輛仿制解放前的舊款轎車、6架道具飛機和20余輛軍卡與吉普,一一列陣。

  除此之外,片場還調動了1500名真兵和500多名群眾演員,正逐一在檢閱區域列隊集合。

  央視的電影頻道對這次閱兵拍攝進行全程直播。

  吳宸此刻正對著劉燁和工作人員,吩咐著:“趕緊去拿兩瓶啤酒過來,這一段他必須喝了酒才能上鏡頭”

  醉酒大鬧閱兵式這一段是取材真實原型,當然臺詞和表現肯定會進行了藝術化處理。

  吳宸剛說完,就被韓三評喊去了接受采訪。

  鏡頭前,央視電影頻道女主持人將鏡頭對準了吳宸和韓三評兩人,正在向觀眾述說著:

  “始終坐鎮在劇組的韓三評導演如今將現場執導的重任交給了中國第一個五億票房導演,吳宸導演。

  吳宸導演今天將執掌“閱兵”大戲,讓我們期待這一刻。”

  說罷,便看向韓三評:“韓導,今天這場閱兵大戲規模可以說是空前的,您為什么會選擇讓吳宸導演執導這場最核心的大場面?”

  “哈哈哈,我覺得這樣的事交給年輕人來做更有意義,當然吳宸能扛得起這個重任,無論是沖勁、審美、還是鏡頭感”

  這個時候不需要說成績,但是主持人是知曉的,在韓三評說完后,把吳宸的歷史成績一一道出,也是說了許久才說完,隨即看向吳宸:

  “吳導,對于這么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你對于這個鏡頭怎么理解的,更看重什么?”

  “我是更看重的是這一歷史瞬間中體現的強烈的人物個性與時代沖突。

  當時眾人首次真正進入北平,相信受到的歡迎和氣氛的鼓舞是史無前例的,心中開國立業的雄渾大志被蓬勃的現實激蕩。

  而“西苑閱兵”正是給予眾人極大信心和力量的轉折點,人物的個人志向與時代命運在此碰撞,從而影響了其后的中國直至現在的歷史。

  檢閱軍隊的鏡頭里將會交叉搭配詩詞畫外音,用歌以詠志在大場景之中凸顯時代意境和角色的胸懷”

  “好的,謝謝吳導的解讀,那么我們期待最后的成片。”

  吳宸和韓三評朝媒體點了點頭,隨即返回了監視器前。

  明震江也來了,拍著韓三評肩膀:“韓董,我沒掉鏈子吧,這里這8輛坦克還是開拍前幾天從另一影視基地啟程,運往到這里的”

  “哈哈哈,謝謝明廠長了。”韓三評哈哈笑了起來。

  “吳導,這一部分就看你的了。”

  明震江格外期待,坐了下來,想看看吳宸執導這段戲會是怎么樣的。

  吳宸輕笑點頭,拿起對講耳麥,走進臨時指揮車,站在三塊監視屏前,雙眼掃過畫面。

  身后是龐大的臨演隊伍和等待出場的重型道具,執行導演早已整裝待發。

  吳宸右手搭在耳機上,確認了一遍每一個分鏡位、軌道推拉角度、升降機角度、特寫鏡頭位置,又走到場地前方,親自走位確認攝像機抓拍點和炮口停留線。

  確認完畢,他緩緩開口:

  “各部門注意——”

  “西苑機場閱兵,第一場,第一鏡,開始!”

  第一鏡是劉燁,扮演一個老兵,在閱兵開始前喝醉了,當得知自己不能參加閱兵時,他借著酒勁兒嚷著要評理。

  “報告,我是紅28團的老兵,因為喝了酒不能參加今天的閱兵式,我代表所有活著的死了的紅軍老戰士.敬禮!”

  啤酒起到了關鍵作用,那酒勁加上劉燁的表演,僅一次正式拍攝就已經過關。

  而隨后修整片刻,吳宸再次指揮第二鏡。

  話音落下,風起云涌,遠處傳來軍號聲,卡車馬達轟鳴,坦克履帶碾壓著舊水泥路面,一點點駛入時代的鏡頭.

大熊貓文學    華娛之攝影系大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