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23章 命可以沒了,情報不能丟

  翌日清晨,京城的天色尚未大亮,薄霧輕籠著整座城市。

  吳宸和劉伊菲早早搭上了飛往吉林靖宇的航班。

  飛機掠過云層時,劉伊菲望著舷窗外茫茫白云,忍不住瞥了一眼身旁帶著耳機的吳宸,隨即悄悄地伸出手指戳了戳他的手臂,小聲問道:

  “師弟,你是不是在聽許巍的歌?”

  吳宸摘下耳機,有些訝異地看向她:“你怎么知道?”

  “諾!”劉伊菲指了指腳下,笑嘻嘻地道,“你踩著我鞋了,還踩得特別有節奏,這節奏嘛.應該是《藍蓮花》,我沒猜錯吧?”

  吳宸聞言頓時忍不住輕笑起來。

  這姑娘總是那么有趣。

  “我也要聽,分我一個耳機”

  “拿去拿去!”

  音樂緩緩流淌,劉伊菲靠在椅背上,半晌后忽然偏頭問道:

  “師弟,你怎么突然想到要用傳令兵的視角來拍戰爭片了?”

  吳宸略作沉吟,聲音平靜而認真:

  “因為他們普通而真實。戰爭的苦難,英雄能代表一部分,但更多的痛苦、掙扎,只有普通人最明白”

  劉伊菲聽得怔怔出神。

  飛機抵達長春龍嘉機場后,八一廠派的向導早已等候多時,一行人隨即驅車前往靖宇縣。

  東北三月的風依舊凌冽,道路兩旁樹木枝干光禿,遠處連綿的山巒泛著蒼茫的灰色。

  抵達黃殿均老爺子家門口時,已近下午時分。

  屋外坐著一位身軀佝僂的老人,臉上的皺紋如樹皮般縱橫交錯,卻目光清明,望著遠方的群山。

  “黃老爺子,我們來看您了!”

  吳宸等人打著招呼,將帶來的禮物放下。

  屋內聞聲走出一位五十來歲的男子,正是黃老爺子的兒子黃貴青。

  “您就是吳導吧.歡迎歡迎,快進屋坐,喝杯水。”

  屋內的黃殿均顯得異常激動,顫巍巍地握住吳宸的手,聲音都有些哽咽了:

  “事務局的人跟我說了,你們想拍我們那時候的故事我們做的這些事,還有人記得,我就是死了也值啊!”

  吳宸連忙輕輕拍了拍老人的手背:“老爺子,您一定會長命百歲的。”

  劉伊菲幾人也連連附和。

  屋外陽光溫暖,屋內眾人卻仿佛回到了那段冰冷、艱苦的年代。

  黃殿均老人娓娓講述著:

  “1938年,東北抗聯第一路軍在濛江縣召開萬人抗日大會,那時候我第一次見到楊將軍,個子高,嗓門兒亮,肩膀寬寬的.

  大會剛一結束,他就立刻帶著我們攻打日軍據點。

  那場仗打得特別舒坦,幾乎沒怎么放槍,我們直接摸進去,端起機關槍南頭一梭子,北頭一梭子,地上的血都淹沒了腳面子.”

  老人說到此處,眼里泛著光亮,似乎那些歲月歷歷在目。

  “后來好景不長,1939年日軍調了七萬多兵力,瘋狂圍剿我們,楊將軍決定部隊化整為零,分散游擊。

  我當時是曹師長的傳令兵,責任重大,命令必須傳達,經常要冒著生命危險穿越敵人的封鎖線。

  有一天,曹師長有緊急命令要傳出去,之前去的4個傳令兵都已經一去不返了,最后將任務交到了我黃殿均頭上.”

  屋內靜靜地聽著,眾人都屏息凝神,仿佛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講到后來,黃貴青輕輕挽起父親的褲腿,老人腿上那些觸目驚心的傷痕依舊清晰可見。

  “加上額頭、后腦勺,總共八處傷口,”黃貴青嘆了一口氣,“一輩子就留在了他身上。”

  黃殿均淡淡一笑:

  “那時候條件苦啊,吃不飽,經常只能煮煮玉米粒,谷子都沒去皮就下鍋了可這些都不耽誤我們打仗!

  有一年冬天,滿地都是戰士們的尸體,我硬是一路爬過去,把情報送到師長手上。

  身后子彈嗖嗖地飛,我心里就一個念頭,命可以沒了,情報不能丟.”

  “老爺子,當初你是怎么挺過來的?真是英雄啊”八一廠的向導忍不住感嘆。

  “那時候哪有什么英雄啊,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是咬著牙硬挺過去的,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活下來的”

  眾人聽了,沉默良久。

  劉伊菲在旁邊默默記錄著,眼眶微微泛紅,卻也更專注地將老人的話一字不落地記下。

  交談良久,黃殿均老人畢竟年事已高,有些疲累了,黃貴青便送吳宸等人出門。

  望著遠處的青翠的大山,吳宸有些感慨地問道:

  “老爺子抗戰結束后,就一直待在這嗎?沒想過出去?”

  黃貴青搖搖頭,嘆了口氣:

  “這山山嶺嶺的蔥郁草木,都染過抗聯戰友的血,父親舍不得離開它們呀!

  他說,每年都要念叨給戰友們聽,讓他們知道,血沒有白流,咱們現在過上好日子了.”

  黃貴青說著,突然頓了頓,看向吳宸:

  “吳導,我們也不知道最后你拍成什么樣,但我父親有個請求,你的電影里,故事隨便用,但千萬別出現他的名字。”

  “為什么?”劉伊菲忍不住問著。

  “我父親說,他只是活下來了,更應該記住的不是他們這些活下來的,而是那些沒活下來的人。他不配名字被記住。”

  吳宸心中一震,默然片刻,微微鞠躬:

  “我懂了。但我們會在影片字幕后面注明當時的抗聯番號、軍隊番號和師團番號,讓大家知道,是誰在作戰。”

  黃貴青點點頭:“吳導,那就隨你,父親只是不想出現名字。”

  此后的幾天,吳宸和劉伊菲幾乎馬不停蹄,前往川省、青島、江西等地,走訪多位老兵,做了大量記錄。

  這頻繁的周轉,就連媒體都有些懵。

  這些天不少路人在機場里看到過吳宸。

  “奇怪了,這吳宸怎么最近一兩天換個省份?不都快首映了嗎,他忙什么呢?”

  “可能是去度假?”

  “度你大爺,誰家度假一兩天換個省份的啊?”

  而就在吳宸忙碌奔波之際,《南京!南京!》在金陵舉行了首映禮。

  作為一部題材敏感的影片,媒體報道極多,但報道和影評卻刻意避開了爭議,僅強調畫面、情感以及演員的表演。

  偶爾出現的一兩篇有關立意的帖子也被迅速刪掉。

  而令人意外的是,首映結束后,《南京!南京!》官方突然宣布:

  影片將提前一天上映,從原定的4月22日改為4月21日上映。

  業內人士都心知肚明,這完全是為了躲開吳宸《火星救援》的鋒芒,但又不好意思提前太多,干脆提前一天,既保住了面子,又能多賺一些票房里子.

大熊貓文學    華娛之攝影系大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