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20章 大人物決定戰局,但小人物奔赴命運

  三月初的京城,天氣終于褪去了冬日的嚴寒,春意似乎馬上就要從薄薄的云幕中穿透而出。

  寧浩的新片《無人區》公布選角陣容的消息,第一時間便被網友們調侃了起來。

  “徐掙、黃博又來了”

  “老三樣!”

  “我都知道寧浩要選誰了,這‘太難’猜了!”

  “還好還好,這次只是出現了老兩樣,不算重復的太嚴重”

  各種調侃聲不斷刷屏,甚至連劉伊菲都忍不住在別墅里大笑起來。

  “那姐還說沒眼看了。”她笑著攬住吳宸的胳膊,眉眼彎成了月牙兒。

  “正常,熟人用起來順手,溝通成本低,拍片會更快一些。”

  “對了,”劉伊菲笑盈盈地抬起頭,眨著眼睛,“靚影傍晚從渝城過來,她要自己開公司了,總算閑下來一點,我們準備晚上吃飯唱K,你陪不陪我去呀?”

  吳宸低頭看著劉伊菲嬌俏的神情,玩味一笑,故意問道:“你這眼睛眨得,是想我去,還是不想我去?”

  劉伊菲佯作惱怒地拍了他一下,隨即溫柔地靠進了他的懷中:“當然是想讓你陪著我一起啊!”

  “可惜,下午還得去趟懷柔,和人約好了.”

  劉伊菲撅了撅嘴,旋即輕輕地在吳宸臉頰上親了一下:“好吧,那晚上你記得來接我哦。”

  下午,懷柔基地外,媒體早已等候多時。

  《建國大業》的劇組近期都在這里拍攝,圈內大咖云集,對于記者們來說自然成了最理想的新聞素材。

  吳宸的車一出現在基地門口,立馬就引來記者們一陣騷動。

  “吳導,今天是來探班的嗎?”

  “吳導,新片進展如何,能透露一點消息嗎?”

  面對鏡頭,吳宸只是微笑著擺了擺手,客氣地說道:“是,來探班。新片的進展,有合適的時機會告訴大家的。”

  說完,便在場務人員的帶領下進了片場。

  現場的韓三評神色自若地端坐在監視器前,黃建新則指揮著現場劇組,氣氛十分忙碌。

  唐國強等演員正在一旁專心地對著臺詞本。

  由于這段時間探班的人很多,演員們見吳宸來了也并未多在意。

  倒是黃圣伊望著吳宸的背影若有所思,她多少有些想法,畢竟吳宸新片的選角還未啟動,若是能趁機混個臉熟,興許有機會也未可知。

  但見吳宸拉了把椅子就直接坐到了韓三評身旁,她暫時也不好再去主動搭話。

  吳宸坐下后便笑著對韓三評說道:“韓董,你選這地方談事,還真夠別致的。”

  韓三評轉頭一笑:“明廠長正好也要來探班,順便來看看咱這部片子怎么拍,索性約你們倆一塊過來,一舉兩得嘛。”

  “也行。”吳宸點點頭,隨即又問,“閱兵場景確定了?”

  “西苑機場閱兵場景安排在五月份,你到時候準備一下。”

  兩人正說話間,基地外又是一陣騷動。

  明震江在場務的陪同下走了進來。

  記者們一看來了八一廠的廠長,議論聲頓時又熱烈起來:

  “八一廠廠長怎么也來了?”

  “正常啊…”

  “正常啥,八一廠又沒參與《建國大業》制片工作。”

  現場眾人疑惑之際,明震江已經進了拍攝現場。吳宸起身上前和對方握手,客氣地說道:“明廠長,好久不見。”

  明震江哈哈一笑:“吳導,我就知道咱們遲早要合作的嘛。”

  韓三評見狀,和兩人一同進到專屬導演棚內,隨即開口:

  “對了,明廠長,《建國大業》五月西苑機場閱兵場面,要用的1500名士兵可都得拜托你了。”

  明震江擺擺手:“放心吧韓董,審批手續早就在辦了,這個少不了你們。”

  盡管八一廠并未正式參與這部影片的制片工作,但涉及到軍隊等安排配合的地方,八一廠始終保持一路綠燈.

  寒暄了幾句后,明震江便轉頭望向吳宸,認真地問道:“對了吳導,你這次的電影到底打算拍什么抗戰故事?”

  “我打算從傳令兵的角度入手.”吳宸平靜說道。

  韓三評與明震江聞言微微一怔。兩人都原本以為吳宸這種規格的導演要拍抗戰片,必然會挑選一個宏大的歷史事件、戰役全景或重要人物,沒想到他竟然聚焦在了最普通的傳令兵身上。

  吳宸看出兩人疑惑,便緩緩解釋道:

  “大人物決定戰局,但小人物奔赴命運。

  抗戰時期有許多經典的戰役,也誕生了許多英雄人物,但更多的是那些最底層的士兵。

  傳令兵就是這樣,他們可能從來不會出現在歷史的聚光燈下,但卻是真正經歷戰爭慘烈的人。

  他們穿越敵占區、穿越廢墟,甚至面對滿地百姓尸體都來不及悲傷,只能不斷奔跑下去,抱著必死的決心,只為了送達一份情報,使命完成后,默默離開,一如他們來時的那樣,沒人記得他們是誰.

  我希望用這樣的小人物,折射出抗戰時期整個民族的苦難,通過一兩個人的奔跑,讓觀眾體會千萬人的命懸一線,讓觀眾真正理解戰爭的殘酷和抗爭的不易,這才是我真正想表達的東西。”

  明震江和韓三評兩人聞言不禁對視了一眼。

  不得不說,主流敘事里長期都是偏向宏大敘事的方向,這樣的角度和方向,確實罕見。

  “韓董,吳導這種以小見大的敘事,倒是讓我想起了一部經典影片啊”明震江突然間感慨著說道。

  “哦,明廠長說的是謝老的那部《高山下的花環》?”

  “當年謝老通過普通戰士“梁三喜”等人的日常、家庭、情感切入了中越戰爭創造了國產戰爭影片的巔峰,但這種拍攝手法后面就很少人敢這么拍了。”

  明震江隨即收回視線,看向吳宸:“吳導,所以你想找的就是參與過抗戰時期的傳令老兵是吧?”

  “對,特別是東北、冀中、魯南、太行這些根據地的老兵,還有存檔資料.”

  “難度確實不小,中層士兵以下的故事存檔就比較少,所以還是要找到當事人。”

  明震江沉吟片刻,慎重地點頭:“八一盡力去幫你聯系,只是這些底層士兵的資料確實很少,可能得費些工夫去找當事人。”

  “那就麻煩明廠長了。”

  吳宸再度伸手與明震江相握。

  “不麻煩,只要你們愿意拍,我們八一制片廠一定全力支持,”明震江笑著說道,“怕的就是沒人愿意去拍啊。”

  談妥后,韓三評帶著二人笑著往拍攝現場走去。

此時劇組已經準備完畢,黃建新正在現場緊張地調度著,各部門配合默契,拍攝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大熊貓文學    華娛之攝影系大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