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中旬,京郊別墅。
盛夏傍晚,日光漸沉,天色由蔚藍逐漸變為濃郁的寶藍,院落中池塘里的水波被晚風吹得微微顫動,浮萍隨著水波蕩漾出圈圈細紋。
遠處的白楊樹與楓樹茂密蔥郁,枝葉婆娑作響,蟬鳴從高處緩緩傳來,若隱若現,如同悠長的晚曲。
書房內,落地窗外灑進昏黃的余暉,輕輕映照在書桌旁的地毯上。
吳宸坐在書桌前,桌上的劇本堆積著半尺高,兩只貓悠閑地趴在他腳邊,慵懶地瞇著眼,尾巴偶爾輕輕搖動一下。
“嘻嘻,是不是沒有我,發現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
劉伊菲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帶著淺淺的笑意與俏皮。
“確實!”
吳宸毫不猶豫地點頭回應,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電話那頭的劉伊菲明顯停頓了一秒,緊接著嬌聲道:“難得你沒嘴硬,獎勵你的。”
下一秒,“啵”的一聲清晰地從聽筒中傳出,溫柔又甜美。
吳宸微微一愣,隨即輕笑了一聲。
“拍攝進度很快,我很快就能殺青回來了,再過兩天就要轉場悉尼了”
劉伊菲的聲音溫軟而帶著一絲倦意。
《天才槍手》的拍攝并不復雜,原版也不過花了六周不到的時間,且同樣是盛夏拍攝。
寧浩更多是專注于提升畫面的緊湊感和壓迫感,以便在剪輯階段呈現出更為強烈的節奏感。
掛斷電話后,吳宸拿起了桌上的劇本——《星際穿越》。
這個本子除了仍需物理顧問團隊進一步細化科學細節以外,其余的情節他已經完善得七七八八。
他指尖輕輕叩擊著劇本的封面,眉頭微蹙,若有所思。
作為一部充滿詩意與哲學意味的太空美學電影,《星際穿越》的拍攝風格和技術手法,他必須提前做好規劃。
一方面需要思考未來怎么拍,一方面是要思考用什么來拍。
3D電影即將進入大時代。
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此時正在新西蘭的維塔數字特效公司接受最先進的3D洗禮。
想到此處,他心頭微動。
他對于3D拍攝技術是有經驗的,但當下的3D拍攝技術受限較大,說實話,他此時的了解或許并不夠透徹。
微微沉吟了一下,他拿起手機,看了一眼時間,撥通了諾蘭的電話。
洛杉磯,Syncopy影業辦公室。
諾蘭兄弟正沉浸在對劇本結構的深度討論中,《盜夢空間》復雜而又嚴謹的敘事讓他們興奮不已。
“吳真是一個天才!”
克里斯托弗·諾蘭不由感嘆道,眼底帶著興奮的光彩,“現在只剩下最終的打磨和精雕細琢了。”
喬納森·諾蘭點頭,隨即又冷靜下來,謹慎提醒道:
“克里斯托弗,這個故事很復雜,或許并不是所有觀眾都能接受,你得做好票房不佳的心理準備.”
諾蘭正欲回答,桌上的電話忽然響了。
他拿起電話,看清屏幕上的名字,立刻接了起來:“吳,怎么了?”
只是聽著吳宸的詢問,諾蘭臉上的表情逐漸嚴肅起來,眉頭微皺:“吳,你是想要用3D技術拍攝嗎?是為了你下一部的科幻片?”
吳宸手里從派拉蒙那里取得了一部科幻故事版權的消息,在好萊塢圈內早已不是秘密。
“有這個想法。”
“我建議你慎重考慮!”諾蘭坐直身體,語氣認真起來,“如果你的《火星救援》沒有大獲成功,我估計環球影業很難同意你這個想法。”
“哦?”
“你知道,卡梅隆目前正在制作的那部3D電影,采用的是他和文斯·佩斯聯合開發的Fusion拍攝系統,這是目前全球唯一成熟的3D拍攝技術。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這套系統幾年內卡梅隆不可能外借。即使未來可能被人借出,但是那個人暫時不可能是你。”
諾蘭說得十分直白,吳宸卻也不意外。
他記得很清楚,這套系統在卡梅隆完成《阿凡達》后,僅僅借給了他的老朋友馬丁·斯科塞斯用于拍攝《雨果》。
“如果我不走卡梅隆的路子,而是走自己的原生3D呢.”
諾蘭微微一頓,隨即點頭:“你打算專門為你的科幻片研發一套屬于自己的3D系統?倒也不意外。”
當前全球范圍內,除了卡梅隆之外,其他導演若想用3D拍攝,只能自研原生。
“所以,我才說你需要《火星救援》獲得巨大的成功,才能得到更廣泛的支持。研發原生3D的成本可能不算太高;
但額外的拍攝開銷與人員培訓成本非常巨大。更何況,雙機拍攝的技術門檻極高,目前能熟練駕馭這種拍攝方式的導演,據我所知寥寥無幾。”
兩人溝通了許久后,克里斯托弗·諾蘭才掛了電話。
當然兩人從頭到尾都沒有聊所謂的轉制3D,這種轉制對于注重影片質量的兩人而言,壓根不在考慮范圍內。
喬納森此時忍不住問道:“吳宸想拍3D?”
“可能是有這個想法。”
“他瘋了嗎?”喬納森·諾蘭有點不解,“卡梅隆的技術封鎖還在,意味著需要自研,再加上帶來的成本升高,以及對于導演的極高要求,各方面因素結合在一起,我感覺環球很難在這個時候支持他,或許斯皮爾伯格來的話,才有機會”
“所以我才說他需要《火星救援》的勝利,否則給各方帶來的壓力實在太大了”諾蘭緩緩說道。
此時京城別墅,吳宸掛斷電話,靠在椅背上,腦海中已然清晰了許多。
自研原生3D技術,前世就是基于卡梅隆技術封鎖下,一些不愿意等待的導演嘗試突破而取得成功的。
而這些導演,全都是天賦異稟的極少數人。
當然不成功的已經被埋在了歷史的長河里。
其實專屬研發的費用并不高,需要一點時間,但耗費的時間與精力不可小覷。
因為這是屬于高度美學定制化的東西,也就是其他導演很難直接“借來用”而不調整風格,與卡梅隆的那種能借出去用的完全不一樣。
這種3D也被稱為“情緒型3D系統”,也叫“導演風格定制引擎”。
實際上,《星際穿越》本身就適合這種原生定制的3D,并不適合卡梅隆那套強調真實與空間動態的3D風格。
《星際穿越》的風格更注重情緒,它需要的視覺需求是詩意的、間接的、抽象的。
不過擺在他身上的難題也出來了。
《星際穿越》有多個場景特別合適3D,若是拍的好的話,比《阿凡達》有過之而無不及。
像太空段落,穿越蟲洞、黑洞邊緣、宇宙艙內,又或是外星球探險段,冰星、水星等部分,它的空間維度本身就立體、分層,拍好了能讓全球為之震撼。
但另一方面,情感細膩的書房對話、親情場景又并不適合過于立體化的呈現,加上電影時長較長,觀眾觀看壓力也會倍增。
吳宸站起身,緩步走到陽臺,望向遠處燈火通明的京城夜色,心里逐漸堅定下來。
“3D是必須要做的”
國內的3D拍攝技術嚴重落后,這個時候如果他不做,未來幾年內,國內電影工業只能被動等待技術解除封鎖以及各大廠商研發出了新的系統,跟在別人后面。
雖然3D后面慢慢因為各種因素開始進行新一階段的沉淪,但是它此時對于國內工業化推動有很重的意義。
但同時他也不得不承認:“觀眾的體驗也必須照顧.”
兩個一結合,吳宸眼神一亮,心頭頓時豁然開朗。
既然一個版本難以兼顧,那就制作多個版本。
既適配所有影院主流家庭觀眾、維護口碑基礎盤,又滿足追求視聽震撼、影院重度用戶,還能讓科幻粉/年輕觀眾沉浸3D其中當然想要這么做,《火星救援》的票房一定不能差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