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78章 梧桐棲鳳

  奠基儀式簡單而高效。

  沒有冗長的講話,沒有花哨的布置。

  何雨柱、小滿、陳勝與EDB的李SIR共同執起系著紅綢的鐵鍬,為黃河半導體新加坡基地鏟下了第一鍬土。

  泥土翻開的瞬間,標志著這120英畝的土地,將承載起黃河系未來在尖端科技領域的雄心。

  “何先生,喬女士,期待貴司在此大展宏圖。”李SIR的笑容真誠而充滿期待。

  “一定不負所望。”何雨柱點頭回應。

  儀式結束,何雨柱一行馬不停蹄地前往新加坡國立大學(NUS)。

  在李SIR和校方代表的陪同下,他們參觀了電子工程系和材料科學系的實驗室。

  何雨柱重點詢問了課程設置、研究方向以及畢業生的流向。

  “NUS和NTU的學生基礎扎實,國際視野開闊,思維活躍,是很好的研發后備力量。”何雨水在一旁低聲向何雨柱介紹她了解到的情況,王思毓也補充了一些法律和商業管理方面優秀學生的情況。

  何雨柱不時點頭,與校方探討了未來設立獎學金、聯合研究項目的初步意向。

  傍晚,在預定的酒店會議室里,何雨柱見到了剛剛抵達新加坡的皮特森博士及其核心團隊成員。

  沒有客套寒暄,會議直接切入主題。

  何雨柱站在黑板前,用清晰的線條勾勒出黃河半導體的藍圖:“這里,裕廊東,將是我們黃河第一個半導體研發中心,覆蓋材料、制程、設計。皮特森博士,你的團隊是基石后面你要挑起擔子啊。”

  皮特森博士正色道:“何先生,技術路線圖我們已經有了初步構想。新加坡的環境和支持力度讓我們有信心。人才是關鍵,我們需要持續引進頂尖人才。”

  “人才引進、聯合實驗室、人才培養計劃,這些EDB和兩所大學都非常支持,也是我們下一階段的重點。”小滿接口道,將白天溝通的成果納入規劃,“陳勝會常駐此地,負責基建落地和初期運營協調,研發由皮特森博士全權主導。”

  會議務實而高效,明確了近期目標、資源需求和各自職責。

  皮特森團隊對未來充滿希望,應該是對新老板的實力和公司的企業文化充滿希望,仙童的失敗讓他們看透了很多東西。

  會議結束,已是華燈初上。

  何雨柱和小滿終于有了一點私人時間,與何雨水、王思毓在一家安靜的本地餐館共進晚餐。

  餐桌上沒有談論復雜的商業和技術,只有家常的關心和輕松的笑語。

  何雨柱詢問了妹妹們在新加坡的學習和生活細節,聽她們分享校園里的趣事和成長的煩惱。

  溫馨的氛圍持續到晚餐結束,何雨柱讓人把兩個妹妹送回學校,他和小滿則是返回酒店。

  次日清晨,何雨柱和小滿在樟宜機場與前來送行的陳勝告別。

  “這邊就交給你了,阿勝,有事隨時聯系香江。”何雨柱叮囑道。

  “放心,老板。”陳勝鄭重點頭。

  新加坡之行給了何雨柱一些啟發,回來后他又召集黃河集團的高層開了個會。

  這次就沒讓何大清和史斌、白毅峰參加了,會議室內何雨柱坐在主位,洪浪、顧元亨、咸興堯、許大茂、小滿幾人分座兩側。

  會議的議題只有兩個字‘人才’。

  然后下面是‘本地人才’和‘引進人才’。

  “各位都說說吧。”何雨柱道。

  咸興堯先開了口:“老板,本地人才我現在沒什么說的,但是引進的我確實有點想說的。我們廠里幾個從本子買斷技術時跟過來的工程師算頂尖了,但畢竟語言習慣、研究思路不同,磨合需要時間。后續擴產和新研發項目鋪開,人才缺口會很大。光靠指引進人才是不可行的,周期長,成本高,也不一定契合我們黃河的企業文化。”

  “興堯說到點子上了,你們誰還有補充?”

  “那我也說說。”顧元亨道。

  “有什么就直接說,沒有外人。”

  “好,我就說說本地人才,前些年我們是培養的不少人,不過因為各種原因走掉了一批,不是因為我們的待遇不好,也不是因為的我們的技術不先進,而是他們向往歐美。”顧元亨說著嘆了口氣。

  “我這邊也一樣。”咸興堯道。

  “那你們有沒有想過辦法,或者找到根子上的原因?”

  “辦法自然是想過,可是效果不大。”顧元亨道。

  “還有個問題比較嚴重,那就是技術流失,雖然簽了保密協議和競業禁止協議,可那是在香江,他們出去后我們拿他們沒什么辦法。”

  “所以我們的法律部分還是有所欠缺的咯。”何雨柱皺眉。

  “是這樣。”幾人異口同聲道。

  “行,我知道了,今天我們就是討論怎么解決這個事情,不然長此以往,人才留不住,研究出來的新技術也可能外泄。”

  何雨柱起身拿起筆,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個詞:“引進”與“本土”,又在中間畫了一條線。

  然后開口道:“問題擺出來了,根子也摸到了一些。向往歐美的大環境我們暫時改變不了,但黃河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建立一套能吸引人、留住人、用好人、護住成果的體系。今天,我們就要討論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先說引進,興堯說得對,光靠挖人不是長久之計,成本高、風險大、融合難。我們要轉變思路,把‘引進’變成‘融入’和‘扎根’。”

  “我就拿新加坡的皮特森團隊舉個例子。”

  何雨柱又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頂級人才’。

  “我給出這么高的評價可能你們還不服氣,這個以后就能見到了,咱們先說說怎么留住他們。”

  眾人點頭。

  “那好,薪資待遇自然就不必說了,研發平臺是我們以后要花大價錢的,更重要一點是解決他們的一切后顧之憂,包括家屬安置、子女教育、醫療保障,目標就是讓他們安心做研究,把這里當作事業終點站。”

  說到這,何雨柱停了下來,讓下面的眾人消化一下。

  會議室陷入短暫的討論中。

  不久后,小滿先開了口:“新加坡現在的配套其實已經有個雛形,人才公寓、國際學校、醫療綠卡。我們可以照抄,但要加上一條——家屬工作安置。研究員的太太如果也是工程師,可以直接進廠或進實驗室;如果是教師,進子弟學校;如果是護士,進職工醫院。不讓一個人才因為家屬就業發愁。”

  “嫂子,這不就是國內那一套么?”許大茂道。

  “確實是借鑒了一下。”小滿道。

  其余眾人皆是一愣,沒想到國內是這么玩的,當然小滿還有話沒說,在國內想上崗可沒那么容易,因為競爭的太多了。

  接著洪浪補充道:“我覺得住房這部分要靈活一些,不要只租不賣。工作滿五年,內部價給產權,產權鎖十年,十年內離職按原價回購。這樣他舍不得走,走了也帶不走。”

  顧元亨道:“子女教育能不能再細化?除了國際學校,我們自己辦一所從小學到高中的實驗學校,教材雙語,直升名額給內部職工。外面人想進,交贊助費,等于再開一條財路。”

  咸興堯提出戶籍問題:“香江身份目前排隊長。我打聽過了,技術移民可以走‘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我們出面擔保,半年拿身份證。家屬同步辦,不用分開兩地。”

  “你這個身份指的是國內和東南亞、非洲來的吧,其他地方的人未必愿意來落戶。”阿浪道。

  “那倒是,不過我覺得還是可以爭取爭取。”咸興堯道。

  “難。”顧元亨道,因為這個時候香江的身份確實有點特殊。

  “還有沒有?”何雨柱問道。

  許大茂舉手:“哥,我們是不是可以自己搞醫院啊?就像以前紅星軋鋼廠那樣的企業配套的。”

  “類似于診所的是可以的,成體系的還要時間。還有沒有?”何雨柱點頭。

  “再就是法律方面的了,這個需要咨詢專業的人,畢竟每個國家的法律都不一樣。”

  “嗯,那我們就總結一下。”

  何雨柱開始在黑板上寫:“筑好巢,才能引鳳、留鳳、育鳳!”

核心任務:構建“筑巢”人才戰略  目標:1個月內形成可執行方案,打造引才、留才、育才的核心競爭力。

  然后何雨柱開口道:“下面說一下行動分工:”

  “1、家屬安置由令儀牽頭,洪浪配合,其他輔助的人你自己去選。”

  “2、上升通道由顧元亨主導,咸興堯配合,其他一樣。”

  “3、醫療方面許大茂負責,專業的事情你自己去選專業的人。”

  “4、法律方面的你們有什么人可以推薦的,外部的也行,不行我親自去找他談。”

  洪浪開口道:“老板,香江本地的大律師行,處理商業糾紛、并購案很在行,但涉及到如此專業的技術保密、跨國競業禁止,尤其對手可能是歐美巨頭時,他們的經驗是否足夠?我們可能需要更專精知識產權和國際法的力量。”

  顧元亨也補充道:“是啊,老板,那些條款寫起來容易,真到執行的時候,尤其是在國外,人家法院認不認咱們香江簽的協議,能執行到什么程度,都是大問題。別到時候協議成了廢紙。”

  何雨柱點點頭,這正是他思考的難點。“所以,我們需要找到真正懂行的人。你們有什么推薦?香江本地的,或者國際上的頂尖律所,都可以提。”

  咸興堯想了想道:“施大狀,他們律所在海事和國際貿易法很強,但知識產權方面…可能不是最頂尖。”

  顧元亨接著道:“‘高偉紳’(CliffordChance)和‘富而德’(Freshfields)這些英資大所實力雄厚,國際網絡廣,處理跨國糾紛經驗豐富,但他們未必會為我們服務,畢竟我們我們可是收拾掉了怡和。”

  會議室里所有人這次陷入了沉默。

  何雨柱手指輕輕敲擊桌面,片刻后,才開口道:“看來,我們需要一位能把資源整合起來,并且愿意為我們量身定制的‘總設計師’,這事交給我吧,我先問問。”

  在座的也只有小滿大概知道何雨柱要找誰。

  接著就散會了,何雨柱回到辦公室撥通了一個號碼,電話響了好半天那邊才接通。

  “威爾遜!”

  “老,老板?”威爾遜明顯沒想到是何雨柱給他打的電話。

  “是我。”

  “您有什么事吩咐?”

  “你把手頭在做的事情先交接一下,如果非你不可的就繼續辦完,然后你飛香江,我有事情需要你做。”

  “啊,香江,哦哦,我等下就去安排,現在沒有非我不可的。”

  “你訂了機票后打這個電話,會有人去接你。”何雨柱給了一個電話號碼,是史斌那邊的。

  “好,好,老板還有什么吩咐?”

  “紐約那邊的情況怎么樣?君悅的CEO干得如何?”

  “一切正常,甘比諾也沒回來,TACO去開發二線市場了,現在跟我們沒沖突,至于杰克·韋伯,目前看還算稱職。”

  “那正好,你離開這段日子看看他如何表現。”

  “是。”

  三天后,威爾遜風塵仆仆地出現在何雨柱的辦公室,其實他是被震撼了一路的,因為史斌大概介紹了一下黃河集團。

  路上能帶他看的,基本上都帶他看了一下,這跟他認知里的老板是一個金融圈子玩票,黑白通吃的印象很不一樣,所以這個老小子現在有點拘謹,覺得自己在這樣的集團里面顯得有點上不了臺面。

  “老板!”

  ,“到了香江,怎么反倒拘謹了?這可不像你。怕我扣下你回不去了?”何雨柱戲謔道。

  “不,不,老板,只是您的產業規模,遠超我的想象。一時之間,我還沒能完全適應這種格局。

  “格局都是人做出來的,慢慢看,慢慢學。”何雨柱淡淡一笑。

  “聽說你把家人也帶來了?讓他們好好看看香江,這顆東方明珠。”

  “對,我也是這個意思,順便也讓他們知道一下老板的實力。”

  “看來你有別的想法啊?”

  “還真是瞞不過您,卡爾那小子幾次都跟我說他在這邊過得很不錯,所以我也考慮家里的問題。”

  “哦?你們還有聯系?”

  “老板放心,他沒有說任何不該說的。”

  “嗯,看來老白調教的不錯,不過你倒真是來著了,找你過來就是要談跟這個相關的事情。”

  威爾遜立馬來了精神,“老板能不能具體說說。”

  “好,那我們就先說正事。”

  何雨柱神色一肅,將會議討論的核心問題——如何構建一套能有效吸引、留住頂尖人才,并強力保護核心技術和商業秘密的法律體系,尤其是面對跨國糾紛和頂尖人才被挖角時的應對策略——詳細地向威爾遜闡述了一遍。

  他特別強調了當前本地律所在處理此類高端、復雜、跨國法律事務上的局限性。

  威爾遜聽著,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等何雨柱說完,他沉吟了片刻才開口道:“老板,您的擔心是非常必要的,也極具前瞻性。我在北美處理仙童、AMC、施樂替代方案等技術和人才收購案時,就深刻體會到,頂尖人才本身就是最寶貴的資產,也是最易流失的風險點。傳統的雇傭合同和基礎保密協議,在真正的巨頭誘惑和復雜的國際司法環境下,確實力有不逮。”

  “嗯,以你的專業的觀點,展開說說。”

  “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一個立體防御策略,而不僅僅是幾份漂亮的合同。”

  “繼續。”

  “大概有這么幾點:第一,除了極具競爭力的薪資、股權激勵外,將核心技術人員的部分核心收益(如項目分紅、專利分成)與其保密義務和競業期限深度綁定,違約成本極高,讓他們不敢違約,除非有人替他們出這筆錢。”

  “第二,競業禁止協議必須‘精準化’和‘地域化’。所以我們要了解我們的競爭對手都在哪里,才能因地施策,當然這個東西是有時效性的,根據各國法律對競業期限(通常12年有效)和補償標準(離職后需支付一定比例薪酬作為競業補償)的不同要求,定制不同的協議版本。北美、歐洲、亞太,法律環境差異巨大,必須‘一地一策’。”

  “第三,商業秘密保護的堡壘,關鍵時候我們需要足夠有力的證據。”

  “第四,構建全球化的法律響應網絡。”

  “還有么?”何雨柱道。

  威爾遜喝了一口水繼續道:“老板,這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坦率地說,單靠我個人或者臨時拼湊資源,無法完成。我們需要在集團層面,成立一個直屬您領導的、高度專業化的‘全球法律與合規部’,整合資源,長期投入,才能筑起這道保護我們核心競爭力的‘法律堡壘’。”

  “很好,威爾遜,看來北美的收購你都沒白談,研究的比較深入。”

  “謝謝老板夸獎!”

  “我們的筑巢引鳳計劃,你覺得如何?”

  “老板,說實話,我很心動,我覺得我可能就是許多鳳中的一只。”

  “哈哈哈哈,這正是我找你的原因。筑巢引鳳,‘巢’不僅要舒適,更要堅固,能抵擋外界的風雨和覬覦。”

  “這點我很認同。”

  “既然這樣,我準備成立集團的全球法律合規部,暫時是由你負責,有沒有信心?”

  威爾遜的心臟猛地一跳,巨大的驚喜將砸蒙了,同時也知道這件事必須成功,干砸了后果不是他能承擔的。

大熊貓文學    四合院,傻柱:我這輩子父母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