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參加國家集訓隊,明敬本應是輕車熟路。
但因為這次的舉辦地是北大,所以眾人還是多了幾分新鮮感。
“這里就是北大數學科學學院,位于燕園校區的一號樓。”
前方負責接引的人員還在為眾人做著介紹,語氣中滿是豪氣,“你們之中應該有不少都簽約了北大吧?如果選擇數學專業的話,這里就是你們以后學習的地方。”
“當然,如果簽約清華的話,你們也會有機會來到這里的,因為國家數學會和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也在這里。這里就是全國數學最先進的地方,沒有之一。”
此話一出,周圍的學生呵呵一樂。
果然是北大的,這時候都沒忘了刺一下清華。
但還好,他們大多都簽約了北大,畢竟是數學競賽的考生。
明敬饒有興致的四處觀看,只不過道路上倒是不見什么人,就算偶有人走過,也是戴著厚實的口罩,步履紛紛。
有一個手里提著大白饅頭,抱著一瓶農夫山泉大水的身影倒是引起了明敬的注意。
這就是前段時間在網上很火的那個.韋東奕?
這個人的強大,明敬還是有所耳聞的,畢竟韋東奕也曾和明敬一樣,參加過CMO和IMO的考試。
但區別是,韋東奕從高二開始參加,后續兩屆,他的所有考試都拿了滿分,雖說目前在前沿上還沒拿出什么大成就,但也確實是未來可期。
“正常這里的人是很多的。但是.”負責接引的人還解釋道:“最近情況特殊,你們應該也明白。”
隨著時間步入2022年,病毒略微有些復辟的意思,為了配合防控,LPL甚至都有回歸線上賽的計劃。
甚至這次眾人來到北大學習,也主要是因為這個原因。
按照正常計劃,這次國家集訓隊的學習應該在武鋼三中,明敬本來都不用跑這么遠。
“反正,這次的學習同學們還是稍微委屈一下,盡量就在教室和宿舍兩個地方活動,不要亂跑了。相信我,這次來到北大,你們一定不虛此行。”
眾學員紛紛應聲,而后跟著走進了一間教室內,各自找位置坐下。
宋宣和王浩依然還是分坐在明敬左右兩側,三個人看著教授走進教室,還在交頭接耳。
“哇姜老.”
只能說北大數院出手肯定不簡單,上來就是一個數競生不可能不認識的超級大能。
教授人狠話不多,只是簡單的表示了對同學的歡迎,隨后便開和往年一樣,給每人發了一張A4紙,上邊印著一道題目。
這次題目的畫風,和以往略有不同。
比如去年只是通過一道題消磨掉六十位選手一下午的時間,并且在第二天上午拿來精講。
但這次.
“你們的任務,就是在國集的兩個階段的學習當中,就是把這道題解出來。”
姜老笑著開口說道:“只要你們能解出來這道題,我保證你們有一個IMO的名額。”
這話說出來多嚇人。
哪怕在座的已經是中學數學最優秀的六十個人,很可能誕生未來中國數學的頂梁人物,姜老卻打算用這道題困住眾人兩周時間!
此話一出,明敬當即就來了興趣,低頭看向眼前的題目。
看到題目,明敬的眉頭就已經略微皺起。
題目的表述簡單,只涉及集合、交集、計數,但它的解答已經觸及組合數學的深層結構。
如果是數學專業的研究生,在學習足夠的情況下,或許可以解開這道題。
但在座各位只是中學生,難度就明顯超綱了。
這一看就不是中學數競的知識領域能解決的問題!
明敬只是略微思索了一下,就明白現階段的自己是肯定解不開的。
難怪這道題就值一個IMO的名額。
如果一個高中生能獨立解決這種問題,那他就已經遠遠超出了IMO的水平。這本身就是IMO金牌之上的更高榮譽。
但他倒是并不慌張。
他能理解到姜老的出題邏輯。
這種知識點都沒能完全掌握的題目,那目的就不在于篩選了,而是啟蒙和錘煉。
姜老看著眾人已經慢慢低頭思考,他倒也不慌不忙,只是打開保溫杯喝了一口,而后也低頭開始研究起自己的項目。
時間過得飛快,一晃就是一個下午。
明敬的草稿紙上寫了許多推演,但解題至今還沒有任何寸進。
反倒是另一邊的宋宣有所推進,在草稿紙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公式,顯然是有思路的。
但除此之外,還有變態。
“寫出來了。”
一道聲音在教室內響起。
眾人紛紛一驚,循著聲音轉頭過去,就看到鄧樂言拿著兩張紙,已經走到了姜老的面前。
姜老此刻也是明顯的有些意外,但他還是接過草稿紙看了看,隨后笑容就是肉眼可見的綻放!
“你應該就是鄧樂言吧?”姜老笑道:“很不錯,做對了。解法很高級。”
聽到這話,場下又是一片嘩然。
說好的花兩周時間呢?
怎么一下午就干出來了?
明敬此刻也只能感嘆一句逆天。
正如那句話,有的人考100分是因為能力是100分,而有的人考100分,是因為試卷只有100分。
這句話哪怕是在國家集訓隊也同樣適用。
鄧樂言作為高一就殺到國際奧賽拿滿分金牌的神人,如今到高二以后,他在數學上的能力已經到了一個看不懂的程度了。
這種感覺,就像是出道第二年,就走完黃金之路并且拿下FMVP大滿貫的明敬,統治力已經完全獨一檔了。
明敬最后看了一眼鄧樂言,隨后便低下頭來,繼續解題。
第二天上午,明敬就按照集訓的節奏,回歸課堂。
通過國集發下來的特殊教材,以及一位青年教師的講解,明敬開始逐漸明確理解“相交族”和“雙相交族”的定義。也逐漸理解Erds–Ko–Rado定理。
但對解題過程依舊迷茫。
反倒是宋宣在今天的講課中完成悟道,似乎是想通了什么關鍵環節,上交三張密密麻麻的草稿紙,獲得了第二個IMO的名額。
“和鄧樂言的解法相似,但稍微繞了一點彎。”姜老也點點頭,“但也算過關。”
宋宣興奮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臉上帶著得意洋洋的笑容。
“要不要我指導一下你呀”少女嘻嘻笑道。
姜老雖然明確表示過,不能給其他選手透答案,但指導一下知識點還是可以的。
“不要!”明敬一口回絕。
這種題目如果要教就失去意義了,他一定要自己學會。
而且,他也確實有這個信心。
第三天和第四天,都是同一位新老師,開始講授“組合數學中的線性代數方法”。
但出乎預料的是,老師講述的方法其實并不算高深,也沒有明敬想象中的那般超綱,但方法的優美程度確實超乎想象。
聽著老師講述的內容,明敬開始意識到,他的思考方向似乎出錯了。
這道題,考驗的并不是超綱的知識點,而是創造力。
明敬把他所想的和宋宣討論了一下,這次倒是引起了宋宣的詫異。
“好像還真可以誒!”宋宣驚喜道:“那你加油,趕緊寫出來!”
“嗯?你不試試嗎?”
“我就不試啦,這是你的思路,等你寫出來了我再看你的。”
“行。”
一旁,王浩聽著兩人的交流,撓了撓頭。
啥情況?明敬也有進度了?
那他咋還啥都不會啊?
第五天和第六天,考試日。
雖然姜老給出了解題這個晉級方式,但常規的考試篩選也還是會有的。
這次的考試范圍和前三天的講解高度契合,只要跟上了前三天的講課內容,基本都能做出來。
宋宣明敬無需多言,王浩也穩定發揮,成功晉級第二階段。
“噢耶!”王浩看著自己依然還是第十的排名,興奮握拳,“晉級咯!”
排名依然還是第三的明敬斜睨了一眼王浩,“看你這出息,第十名能去國際奧賽嗎?”
“進不去就進不去唄。”王浩倒是坦蕩,“能進第二階段就算成功,懂不懂。”
“彳亍。”
進入第二階段以后,班上同學淘汰75,僅剩15人還在繼續學習。
老師所講解的內容也愈發深入。
轉眼間又是三天的學習過去。
如果明敬再不能完成交卷,那他就將只能通過考試來獲取名額。
雖然以明敬目前的水平,通過考試的把握也有八成以上,但既然考驗都出來了,明敬不去完成,那就沒什么意思了。
但,還好 隨著明敬寫下最后的證明,他的任務也光榮完成。
宋宣就坐在明敬的桌邊,看著明敬寫下最后一行,眼中也滿是欽佩。
“厲害!”宋宣的語氣中是真誠的欽佩,“應該只有你能想到這個辦法了。”
“這是笨方法,你們厲害的肯定想不到了。”明敬樂呵呵的說著,隨后也將答案交了上去。
明敬的答案比鄧樂言和宋宣的都要長,寫滿了整整四頁。
但姜老看著明敬的答案,卻笑的比前兩次都要開心。
“從內積性質,到線性無關引理,再到對向量空間實際維數的分析邏輯鏈條很清晰。”
姜老笑道:“說實話,只有你的答案,才是我想要的。”
明敬笑著點點頭,知道姜老說的是什么意思。
鄧樂言和宋宣雖然做的快,而且也確實正確,但兩人實際上都是使用了這個階段根本不可能掌握的知識點去做題。
就像是掌握洛必達法則以后再回高中去做一些極限類的題,自然是難度大降,輕松秒殺。
但如果在高考數學上把洛必達法則直接寫在解題過程里,那可是要被扣分的!
而明敬不同,用已知的基礎概念去做邏輯和結合,就像是用高中課本上的技巧是推極限,自然能拿到滿分。
“不錯。”姜老的聲音中充滿贊許,“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應該叫明敬?”
“嗯?”明敬有些意外,“您還認識我?”
“誰不認識你啊?”姜老笑道:“我有個學生還想找我要你的簽名。”
這倒是讓明敬一時間不知該怎么說好。
反正不管怎么說,解出來就是好事。
明敬是第三個,也是最后一個解出來這道題的人,只能說無愧于他全國第三的排名。
一夜過去,第二階段的考試也終于開啟。
除了已經晉級的三人以外,剩下的十二人,需要通過考試角逐最后的三個名額。
王浩看著卷子上的三道題,絞盡腦汁,緩慢而又穩定的推進著。
對于王浩來說,他的能力倒是能夠讓他解出三道題。但他最大的對手是時間。
他很難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答題。
明敬倒是還好,這一周多的解題有點讓他產生蛻變的意思,如今再回過頭來做國集的大題,竟是有了一絲輕松感。
第二天的考試也是如此。
兩天考試很快結束,在最后的閉幕式上,考試正式放榜。
鄧樂言:126分,得分率100,排名第一。
宋宣:126分,得分率100,排名第一。
明敬:126分,得分率100,排名第一。
明敬也再進一步,踏入滿分行列。
緊隨其后的,就是一大堆接近滿分,但卻只能從第四名開始排的同學。
王浩這次拿了117分,得分率來到92.8,但卻只排在了第八名,再次遺憾止步。
“龜龜.”王浩都有點摸不著頭腦,“今年也太變態了吧?”
王浩清楚,這次的考試難度可絕對不低!相比往年也不遑多讓。
但,往年幾年也難得出一個的滿分,居然在今年同時出了三個!
這就叫黃金大世是吧?
只能說中國數學有福了。
因為三個滿分而被強行擠出前六的王浩倒也并不著急,主要是他也想得明白。
如果沒有明敬和宋宣倆人在前邊領著,那他也不會一直保持進步,搞不好連前八都考不到。
只能說時也命也,他沒有那份逆天的天賦,拿不到資格也是注定。
正如Showmaker的那句話,失敗貫穿始終的才是正常人的人生。
很多機會對天才來說才是真正的機會,對普通人而言,只是幻象罷了。
“接下來繼續加油吧。”王浩笑道:“無論是數學還是游戲。”
“你也加油。”明敬拍了拍王浩的肩膀,“回武漢了請你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