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零三章 富察·傅恒姐夫

  傅恒嘴唇抿的更緊。

  他再次看了看手中的鍍金八音盒。

  這八音盒很漂亮。

  他也很喜歡,這里面響著的音樂也讓他很喜歡,而且這歌聲仿佛在鼓勵他。

  “姐夫!”

  傅恒最終還是看向弘歷喚了這么一聲。

  接著。

  傅恒就不禁紅了臉。

  弘歷情不自禁地喜笑顏開起來。

  富察·福清等沙濟富察氏一族子弟們也都跟著笑了起來,而跟著越發喜愛起自己家這位小弟弟來。

  弘歷也有一種逗小孩成功后的得意之感,而站起身來,拍了拍傅恒肩膀:“真乖!”

  弘歷接下來在辭別了馬齊后就回了宮。

  而傅恒在跟著自己的兄長堂兄們恭送弘歷離開后,就回了后院,來了自己姐姐富察氏這里。

  傅恒的父母去世后,他就一直由自己的長姐富察氏照顧著,吃住都跟富察氏在一起。

  畢竟,他才五歲,也就只能由富察氏親自帶在身邊照料。

  歷史上,富察氏甚至還在與弘歷成婚后,因雍正特旨恩準,還把他帶進了宮內,照料在身邊,且在宮內讀書。

  有說法是,因為雍正覺得自己宮內的孩子太少,再加上傅恒沒有父母,從小跟著姐姐一起,也就準允他在宮內跟著弘歷、富察氏一起生活。

  而這也使得宮內人都很親切地稱呼傅恒為“六爺”。

  也因為傅恒這位小舅子是從小在乾隆身邊長大,使得歷史上,乾隆一直跟傅恒的關系不錯。

  且說,傅恒在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后院后,就放松了不少。

  這讓他也可以更加放心大膽的把玩起自己眼前的八音盒來。

  他明顯很聰明。

  弘歷只在他面前演示了一遍如何操作這鍍金八音盒,他就記到了腦子里,而跟著操作起來,使得他手里的鍍金八音盒再次演奏起了《玉盤》。

  傅恒為此坐到了一假山旁的石頭,滿臉沉醉的聽了起來。

  富察氏因見傅恒遲遲沒回來,也就主動往前院而來,便因此在假山旁發現了傅恒,見他正抱著一鍍金盒子,且閉眼假寐。

  這讓富察氏不禁蹙皺起了娥眉。

  但她還沒來得及責備傅恒,就因為聽到傅恒手里八音盒的樂聲,而一時愣住了片刻。

  富察氏為此也認真聽了起來。

  但傅恒倒在這時睜眼發現了富察氏,也就慌忙起了身,扎千行禮:“給姐姐請安!”

  “免了!”

  富察氏說后就問著傅恒:“你這能發聲的盒子是從哪得來的?”

  傅恒把盒子抱到了自己姐姐面前說:“是四爺賞賜的,叫八音盒。”

  “姐姐,你看,轉動這個完后,這八音盒就能發出樂聲來。”

  傅恒還給富察氏演示起來。

  富察氏沒有看傅恒如何演示,只是莞爾一笑,且不由得想起了她起初的那驚鴻一瞥。

  不過,她也沒想到自己要嫁的這位寶親王會給自己弟弟賞賜禮物。

  而富察氏也聽得出來,這樂曲不是她聽過的,也就以為是弘歷原創,而不禁低聲喃喃說:

  “沒想到,他還精通音律。”

  富察氏接著也問著傅恒:“四爺可有對你說了什么?”

  “沒說什么,他只是讓小弟喊他姐夫!”

  傅恒回道。

  富察氏頓時就感覺到臉熱熱的起來,而因此低下了頭。

  傅恒因此看向富察氏問道:“姐姐,你怎么臉紅了?”

  “回吧!”

  在回屋后,富察氏才鼓足勇氣,好奇地問傅恒:“所以,你喊了嗎?”

  “喊了。”

  傅恒認真地看向富察氏。

  富察氏的臉越發的紅了。

  此時,也待在富察氏身邊,且被府中稱九姑娘的傅恒二姐則在這時主動把住富察氏的臂膀笑著說:“恭喜姐姐,由此可見,四爺是很滿意您這位嫡福晉的!”

  “要不然,四爺也不會第一次見小弟,就讓小弟喊他姐夫,他這樣做,應該是通過小弟,向您表明他的心意。”

  九姑娘說后又松開富察氏的臂膀,而轉身看向富察氏,而撫掌笑道:“姐姐以后嫁去寶親王府,不用擔心日子不好過了。”

  九姑娘說著就又道:“不過,這也不奇怪,姐姐這么好看,四爺不動心是不可能的!”

  “休要胡說!”

  “四爺的心思,豈能妄自揣測?”

  富察氏擰眉,責備起自己妹妹來。

  九姑娘委屈地撇嘴:“我沒有胡說!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嘛,四爺要不是滿意您,他干嘛對小弟那么好?初次見面就送這么精致貴重的禮物,還讓小弟喊他姐夫,急著對他以家禮相待。”

  “你哪里明白四爺真正的心思!”

  富察氏白了自己妹妹一眼,就坐在了榻上,且把傅恒拉到了身邊,把他的袖口理了理。

  九姑娘則在這時不服氣地來到富察氏身邊坐下:“那姐姐倒是說說,四爺真正的心思是什么?”

  傅恒也因此朝富察氏看了過來。

  富察氏也就笑著看向傅恒說:“四爺這是對我們小弟抱有厚望,希望他能有出息,為他做事,故先給予親近仁愛之舉。”

  “是嗎,我不信!”

  九姑娘回道。

  富察氏則從傅恒手里拿過那八音盒來:“因為這盒子里的樂曲寓意深厚,有希望求索之意。”

  通過這樂曲,富察氏覺得,弘歷是有大志的人,心思不會僅僅是因為自己才故意對傅恒以示親昵。

  弘歷在離開馬齊這里后,就去了圓明園,準備向雍正報告一下他去探望馬齊的情況。

  但他剛騎馬來圓明園沒多久,就見一長臉而自帶嚴肅的官員就扯起衣擺,朝他疾步跑了來。

  這官員一來到弘歷的坐騎前,就扎千行起了大禮:“奴才鑲藍旗漢軍第四佐領下,河南巡撫田文鏡,給四爺請安!”

  弘歷沒想到這官員會是大名鼎鼎的田文鏡。

  須知,田文鏡在某電視劇里被提到只是監生出身,但他其實是旗人,而且還是關外旗人。

  要不然,田文鏡也不可能以一個監生出身就做到巡撫級高官。

  由于大清是旗籍大于族別,比如上三旗不只是滿洲中的正黃、鑲黃、正白三旗,蒙漢中的正黃、鑲黃、正白三旗也是上三旗序列。

  皇帝用人時對旗人分親疏,也是先論旗籍再論族別,所以官員們自我介紹時都是先介紹旗籍再介紹族別。

  田文鏡也不例外。

  不過,據弘歷所知,田文鏡后面會被抬入漢軍正黃旗,進而只有皇帝這一個主子。

  但他現在還有一個旗主,那就是雅爾江阿。

  “起吧。”

  弘歷讓田文鏡起了身。

  他知道田文鏡如今也在河南盡心盡力的推行攤丁入畝。

  但田文鏡在推行攤丁入畝的同時,還整了個官紳一體納糧當差。

  這是因為今年夏季,河南遭了大水,許多處河段決堤。

  田文鏡一邊請免受災百姓的稅賦,一邊又信誓旦旦的向雍正保證不會耽誤上繳的稅賦總額,同時還表示不會有百姓因為大災而餓死。

  沒錯,是沒有百姓餓死,而不僅僅是保證不發生民變。

  明顯,田文鏡是很想進步,很想讓皇帝看見他是能力出眾的官員,要不然也不會給自己這么上難度。

  可為了兌現這些承諾,田文鏡也就選擇了向士紳開刀,在攤丁入畝的同時,還要官紳一體納糧當差,在讓他們多交錢的同時,還把他們往河堤上趕,迫使他們也參加修河堤的活。

  這樣一來,田文鏡自然就得罪了士紳們和不少同情士紳的官員。

  即便是在京師的弘歷,也聽聞不少關于田文鏡魚肉士紳的傳聞。

  田文鏡這里起身謝恩后,弘歷就問他:“何時回的京?”

  “回四爺,奴才昨日前回的京。”

  田文鏡回道。

  弘歷點頭,同時心里感嘆田文鏡是真夠勤勉的,昨日進京,今日就來見雍正述職,這就是說,他最早也只能是在昨日遞的牌子。

  簡直就是勤勞官員中的卷王!

  所謂遞牌子就是官員求見皇上前要先遞牌子,然后皇上才會下旨讓該官員何時何地見皇上。

  按理,一般地方官員進京后,都會不急著遞牌子,而是先休息休息或者見見在京親友,然后在遞牌子求見。

  但田文鏡沒有這么做,不顧車馬勞頓,就這么快遞牌子見了皇上,河南地方官紳攤上這種勤懇巡撫,日子會有多難過,是可以想象的。

  即便是不受田文鏡管束的其他官員,也會受不了他這種卷王,畢竟誰希望自己同僚是卷王呢?

  當然!

  弘歷不得不承認,雍正自己也很卷,田文鏡就算昨日遞牌子,他今日就見田文鏡,也不拖個三五日,明顯是一點也不想耽誤正事。

  大清朝的官員攤上這樣的君主和同僚,日子能好過才怪。

  “我聽說你在河南很遭人恨啊,即便是在京師,罵你的也不少,都說你是酷吏。”

  弘歷為此笑著對田文鏡說了起來。

  田文鏡則拱手作揖說:“奴才冤枉!奴才也不明白,不過是對百姓好一點,對士紳嚴一點,怎么就成了酷吏,如果為百姓做主,為朝廷盡忠就是酷吏,那奴才情愿當酷吏!”

  田文鏡正一臉委屈的向弘歷解釋著,又一官員因為迎面走來,也就來向弘歷見了禮,神色沉靜。

  “臣工部主事陸生楠給四爺請安。”

  來者是陸生楠,手里拿著奏折,弘歷猜想應該是去拿奏折朱批的,也就點了點頭:“免!”

  但陸生楠在這時因為看見田文鏡,倒是突然拉下了臉,在弘歷點頭免禮后,就謝恩準備離開。

  大清禮法規矩,官卑者見官爵高的也要見大禮。

  弘歷見他沒向田文鏡見禮,自然要立即問陸生楠:“慢著!拉著臉干什么,怎么不向田文鏡見禮?”

大熊貓文學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