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90章 系統發力,擠兌狂潮

  林秉正再次踏入蘇澤的公房,神情比之前更加凝重。蘇澤示意他坐下,將一份墨跡未干的奏疏草稿推到他面前。

  蘇澤對著林秉正說道:

  “持中,日昇昌的事情,張閣老也已經知道了。”

  “張閣老本來是準備直接動手,將日昇昌連根鏟除的。”

  林秉正心中一陣后怕。

  如果自己當時禁不住誘惑,接受了林茂才拉攏入伙,那自己和整個林氏宗族,都要給林茂才陪葬了。

  蘇澤接著說道:

  “但是我勸住了張閣老。”

  “檢正,這是為何?”

  蘇澤說道:

  “正如之前說的那樣,日昇昌只是浮在水面的冰山一角,林茂才背后代表了一群人,他只不過是被推到臺面上的人。”

  “今日朝廷下令抄了日昇昌,還會有其他的票號冒出來。”

  蘇澤又將有關設立質保金的奏疏,對著林秉正講了一遍,這才說道:

  “剛剛這些,都是明日我要上奏的,你今日就去將奏疏的內容告訴林茂才,得到他的信任。”

  林秉正連忙說道:

  “檢正是要引蛇出洞?”

  蘇澤點頭道:

  “利用林茂才的信任,你要盡快接觸日昇昌的核心人物,特別是日昇昌的總賬藏在什么地方,你要想辦法打探到。”

  林秉正連忙說道:“一定完成檢正重托!”

  但是林秉正又說道:

  “可聽我那不肖族弟所說,日昇昌在京師黨羽眾多,若是他們聯合起來阻撓檢正的奏疏,那屬下豈不是成了罪人?”

  蘇澤說道:

  “這個你勿用擔憂,奏疏是肯定會通過的,這份奏疏也算是給日昇昌最后通牒,若是他們能迷途知返,朝廷也是能既往不咎的,若是他們冥頑不靈,那也別怪朝廷的刀利了。”

  林秉正暗道自己糊涂,蘇檢正是什么人呢,是每月三疏,事事皆允的皇帝身邊紅人!

  這一次更是聯合張閣老上書,怎么可能不通過?

  自己這是杞人憂天了!——

  八閩會館中。

  林秉正找了個理由,提前從中書門下五房離開,然后就到八閩會館找上了林茂才。

  聽完了蘇澤的質保金之法,林茂才淡定的臉上露出驚容,他連忙問道:

  “兄長,此話當真?!”

  林秉正在官場多年,演技自然出眾,他說道:

  “千真萬確!張閣老和蘇檢正已達成共識,奏疏不日便將呈遞御前!”

  林秉正裝作懊惱又惶恐的樣子:

  “三成質保金啊!還要限期更換票據,只能兌銀元!這…這不是要我們的命嗎?茂才,你們日昇昌…扛得住嗎?”

  林茂才也是臉色慘白如紙,日昇昌也不是沒有考慮過朝廷的針對,但是當時日昇昌的想法是,錢莊又不是我們日昇昌一家,到時候只要綁著國舅李文全和山西商人,朝堂諸公總不能不要臉就針對日昇昌一家。

  可沒想到,蘇澤竟然立刻想出質保金這個辦法。

  這對于日昇昌來說,當真是釜底抽薪的一招。

  原因也很簡單,如果僅僅是銀票業務,日昇昌是不賺錢的。

  對于錢莊來說,結算的單位是白銀還是大明銀元,利潤都是一樣的,賺錢的不過就是那點手續費罷了。

  對于日昇昌來說,真正賺錢的,就是信用二字。

  其實林茂才早就知道這個道理,所以日昇昌一直都在超發銀票。

  所謂超發,就是日昇昌開出去的銀票,實際上大于它存有的白銀的。

  存錢在日昇昌的商人,不愿意向朝廷繳納鑄幣稅,想要通過日昇昌的體系,省下鑄幣的稅。

  而日昇昌則干脆盯著這些商人的白銀,直接超發銀票,這也是林茂才出手如此闊綽的原因。

  讓人諷刺的是,正是因為林茂才出手闊綽,把印出來的銀票不當錢,反而讓人覺得他實力雄厚,更愿意在日昇昌存錢。

  一旦朝廷新政實行,日昇昌根本拿不出那么多兌付的銀元出來。

  到時候不是朝廷來抄家了,那些存錢在日昇昌的商人,也能將林茂才等人吃了!

  林茂才聲音發顫,眼中布滿血絲,“必須阻止!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阻止這奏疏!”

  林茂才站起來,對著林秉正說道:

  “十三兄!這次你冒死報信,日昇昌記下這份情了!請你隨我一同去拜見幾位大人,請你出面向他們詳述那份奏疏,請大家出手阻攔!”

  林秉正是林茂才的同族兄弟,又獻上這樣的投名狀,急于將林秉正拉下水的林茂才,更是要將他拉入核心圈子。

  林秉正卻裝作不愿意的樣子說道:

  “這件事二十七弟出馬就是了,何必拉上為兄。”

  見到林秉正推辭,林茂才更放心。

  中書門下五房太機要了,一定要將林秉正拉下水。

  在半推半就下,林秉正終于答應一同出面,說服日昇昌背后的官員,阻止蘇澤的奏疏!

  ——模擬開始——

  《請正銀票事務并設票務清吏司疏》送到內閣。

  張居正非常支持你的奏疏,這份奏疏同樣也得到了高拱的支持。

  趙貞吉和諸大綬放棄在財政事務上發言,奏疏被送到了內廷。

  你的奏疏剛送到內廷后不久,朝中東南籍官員聯名上疏,再次請求朝廷在南方設立鑄幣所。

  南北鑄幣問題,再次成為朝廷議論的內容,東南背景的官員再次攻擊朝廷只在北方鑄幣,是對南方的不公平。

  鑄幣之議,順勢就延伸到了票號上,東南籍官員以此反對《請正銀票事務并設票務清吏司疏》,認為這是朝廷過度插手民間事務,與民爭利。

  隆慶皇帝為了平息外朝的爭議,留中了你的奏疏。

  ——模擬結束——

  剩余威望:8300。

  若要完全通過你的奏疏提案,需要支付1000點威望值,是否支付?

  蘇澤嘆息了一下,如果是隆慶皇帝身體好的時候,這樣的奏疏大概就能直接通過了。

  但是如今外朝的反對者,也學會了利用皇帝身體的問題,利用皇帝怕煩怕事的性子,利用引發朝爭來反對中樞的決策。

  只能說利益集團是個強大又難纏的對手,它們總能夠想出各種辦法頑強抵抗,利用每一絲人性的弱點來和你對抗。

  由此可見,歷史上那些改革者,是承擔了多少的壓力。

  不過蘇澤有掛!

  蘇澤果斷選了“是”。

  叮!威望值已扣除,請宿主在現實中提交奏疏,模擬結算將在奏疏執行后進行!

  剩余威望:7300。

  放下手提式大明朝廷,現在就等著奸臣自己跳出來了!

  直沽。

  倭銀公司的總部在京師,但是倭銀公司的主要業務在海外,為了方便管理,倭銀公司在直沽設立了辦事處。

  京師到直沽的鐵路已經快要完工了,李文全身為直吳鐵路的董事長,自然也要留在直沽處理最后的完工事務。

  武清伯世子李文全,這位手握了大量資金的皇商,正在為一家名叫日昇昌的票號頭疼。

  這家東南背景的票號,隨著東南海商的崛起鋪開了攤子,在海外和倭銀公司開展了競爭。

  最大的競爭在于堺港,日昇昌在堺港開設票號,直接用白銀交易,它的客戶不僅僅是倭人和大明人,就連西洋人也在他們的票號里存錢。

  而且日昇昌還在琉球、南洋也設立票號,更是方便了這些海外商人的結算,日昇昌發行的銀票,有時候比大明的銀元還好用。

  鑄幣特許權優惠,這是倭銀公司的根基,如今日昇昌在動搖這個根基,李文全怎么能坐視不理。

  他派遣手下掌柜的深入調查了日昇昌的模式,很快發現了問題。

  “日昇昌的銀票超發這么嚴重?”

  手下掌柜說道:

  “日昇昌各地的分號都有超發的情況,尤其以堺港、福州兩地的超發最為嚴重。”

  “堺港是白銀流入的窗口,白銀價格低,白銀也比較多,所以日昇昌不怕擠兌,在堺港超發最多。”

  “福州港已經超越了月港和泉州,成為福建第一個大港,往來的外國商人也是最多的,所以福州超發數量僅次于堺港。”

  “第三就是松江了,朝廷確定在吳淞口建設鐵路后,吳淞口停靠的船只越來越多,是東南增長最快的港口,日昇昌的銀票在這里也很好用。”

  李文全點頭,堺港、福州、松江,這三個地區,是倭銀公司調查以后,超發銀票最多的地區。

  “董事長,消息已經放出去了,現在是最好的時機了!”

  李文全還是有些猶豫,如今這天下的錢莊票號,都有發行銀票的業務,日昇昌的信用受損,其他票號的信用也會被影響。

  李文全擔心的是這場對日昇昌的金融戰爭,蔓延到所有的票號錢莊,將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用體系打崩。

  就在這個時候,一只鴿子飛過了議事廳,李文全立刻宣布休會,回到后面的書房趕緊掏出米袋。

  等看完了蘇澤的來信之后,李文全不再猶豫,他大步走回議事廳。

  他立刻拍板:“調動我們所有能調動的日昇昌銀票,集中火力,針對松江福州二地!記住,要大張旗鼓地去兌,而且聲勢要大!”

  “消息也快點放出去!特別是《商報》那邊,我已經親自打過招呼,日昇昌運銀船只沉沒的消息,我要在兩天內傳遍東南!”

  “我要讓整個東南都知道,日昇昌的銀票,兌不出現銀了!”

  三月二十七日。

  大同范氏也加入到了這場戰爭中。

  日昇昌的業務,同樣影響了范氏的票號。

  掌握了《商報》的范氏,利用手里的報紙,發動了對日昇昌的進攻。

  首先是日昇昌裝滿白銀的船,在海上沉沒的消息,開始在東南沿海流傳。

  日昇昌剛開始還準備壓下這個消息,甚至動用了他們在官府中的關系,來壓制這消息的傳播。

  但是當《商報》上刊登了消息,甚至連逃生水手的采訪都報道了之后,這則消息就再也瞞不住了。

  其實沉沒的銀船,對于日昇昌的業務來說,并沒有多少影響。

  至少和日昇昌超發的銀票比,這些沉沒的白銀并不算多。

  但是這則消息,還是引起了市場的恐慌。

  緊接著,松江傳來消息,幾個手持大額銀票的商人,去日昇昌嘗試兌換白銀的時候,遭到了拒絕。

  商人群體是消息靈通的,這個消息蔓延之后,更多的商人拿著銀票去日昇昌兌換白銀,有的得到了兌換,有的則被拒絕。

  于是恐慌開始蔓延,各種消息滿天飛,一夜之間,松江的日昇昌排起了長隊。

  日昇昌的松江掌柜親自向等待取銀的客戶解釋,說明總號正在向松江府緊急調運白銀,這才安撫了排隊的人群。

  可是糟糕的消息總是連續到來。

  三月二十九日,《樂府新報》又刊登了蘇澤的奏疏,提出了要收取銀票質保金,禁止票號直接兌換白銀。

  這則消息,更是引爆了市場!

  日昇昌就是通過白銀結算的,一旦朝廷強行要求使用銀元結算,日昇昌根本拿不出這么多銀元出來。

  到時候就是白銀也拿不出來,銀元也掏不出來了!

  這時候,有關日昇昌超發銀票的消息,也被爆了出來。

  恐慌如同野火燎原,在東南商界以驚人的速度蔓延。

  原本持有日昇昌銀票的商人、百姓聞風而動,瘋狂涌向各地的日昇昌票號,加入了擠兌大軍。無論大小面額,只求能換回一點真金白銀。

  而銀根最緊張的兩地,松江和福州,日昇昌的票號更是直接被人沖爛了,當地官府派出了衙役,這才維持了秩序。

  四月一日,日昇昌引發騷亂的消息傳回了京師。

  之前上書維護日昇昌的東南籍官員,赫然發現自己手里的日昇昌銀票,都快要變成廢紙了。

  松江和福州出現如此亂局,消息也通過兩地的市舶司,送到了皇帝的御案前。

  這下子隆慶皇帝也明白這些日昇昌商人們想要做什么了!

  皇帝這一次冷靜下來,不再被東南籍官員裹挾,而是立刻下令,通過蘇澤的奏疏,并且命令戶部、都察院、錦衣衛派人前往設有日昇昌票號的城市,徹查日昇昌的賬目!

  請:m.badaoge.org

大熊貓文學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