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65章 又議廢藩

  過了正月,皇宮的警戒工作終于放松了一些,禁衛營也可以輪流休息。

  李如松踏入總參謀部作戰司,先前忙了一個月,搞出來的作戰條例終于通過了,但是作戰司又忙了一陣子,將這些作戰條例分發給各基層部隊和衛所,等這一切忙完了,這才得了清閑。

  皇帝恩準作戰司放假,李如松今天來封還大印,因為接下來他要忙自己的人生大事。

  過了正月,李成梁就派遣族中的老人來京師,和霍家人討論李如松的婚事。

  婚事進展非常的順利。

  霍冀在兵部很有威望,雖然他選定的繼承人曹邦輔已經去職,但是現任兵部尚書王崇古也和霍冀關系密切。

  霍冀在兵部根基很深,李如松娶了霍冀的孫女,對于他的仕途大有好處。

  而霍家子孫不成器,和傳統的仕宦子弟聯姻分量不夠了,李如松算是武監出身的“異類”,霍家又看到他背后的蘇澤和李成梁。

  和李如松結親,即使李如松不能走上高位,但是他背后的關系,也能保住霍家現在的地位。

  唐代以后,中原的世家就差不多消亡了。

  讀書考試還是太吃天分了,一代不成器,家族就會立刻從中樞權力退出,想要繼承都沒機會。

  霍冀這種老臣,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但是他還是希望家族不要滑落太快,保留家族的火種,等到再出幾個成器的子孫,家族就能重新興旺起來。

  雙方很快完成了六禮中的納采、問名、納吉三步,接下來就是納征,等到李成梁將準備好的聘禮從遼東拉到京師,就可以進行請期,也就是確定婚期了。

  最后一步就是“親迎”,也就是接親了。

  六禮的前三步完成,其實也就算是訂婚了,李如松已經算是有婚約在身了。

  確定了婚約之后,那些想要和招李如松為女婿的勢力都縮了回去。

  李如松知道,這場婚事能這么順利,還是蘇教務長的功勞。

  這份婚事算是師娘介紹的,霍家和李家第一次會談也是在蘇澤府上。

  原本虎視眈眈的勛貴們,見到蘇澤出手,也只好乖乖放棄。

  李如松非常感激蘇澤,如果不是蘇澤出手,自己的婚事肯定要得罪很多勛貴,那絕對會對自己的仕途產生阻礙。

  因為是蘇澤做媒,這些勛貴也只能放棄。

  老師給弟子做媒,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而且蘇澤給選擇的結婚對象無可挑剔,這幫勛貴也無話可說。

  唯一的困擾,就是這次婚事后,李如松就要牢牢打上“蘇黨”的印記,再也無法脫離蘇黨了。

  但這對李如松來說這樣不算什么,自己早就是蘇黨的核心成員了,不可能背叛蘇澤了。

  完成了手續,李如松終于可以離開紫禁城,就在這時候他聽到了有人呼喚他的名字。

  回頭一看,原來是禁衛營的沐昌佑。

  李如松不是很喜歡沐昌佑。

  這倒不是沐昌佑勛貴身份,李如松在武監中也有不少出身勛貴子弟的好友,他和成國公府的朱時泰也是惺惺相惜的好友。

  但是沐昌佑連武監都不愿意讀,找到機會就調入禁衛營,這種做派實在讓李如松這種科班出身的不齒。

  而沐昌佑是肩負了家族任務來京師的,他在京師中廣泛結交權貴,也讓人覺得十分的勢利。

  沐昌佑快步追來,臉上堆起熱絡笑容。

  李如松現在是皇帝身邊的紅人,自然也是沐昌佑的結交對象。

  他今日未著禁衛軍禮服,而是穿著一套常服,看樣子是剛從紫禁城外回來。

  沐昌佑其實是從治安司回來,他身兼治安司主司,負責京師的城市管理工作。

  雖然大部分時候,沐昌佑這個治安司主司都只是掛個名,具體主持京師城管的是司副李德福。

  但李德福時不時也會遇到他沒辦法處理的問題,沐昌佑隔三差五也要去一下治安司,處理一下這些問題。

  沐昌佑拱手說道:“恭喜李兄!聽說霍尚書府上已納吉聘,這樁婚事可是蘇檢正親自牽的線啊!”

  “有此良緣,也難怪當日李兄拒絕了我們黔國公府。”

  李如松想起沐昌佑也曾經想要和自己結親,他自然也不會得罪黔國公府,連忙和沐昌佑寒暄了幾句。

  沐昌佑又說道:

  “當日悔不該,中斷了武監的學業,否則有蘇教務長為師,人生大事也能解決了,沐某在京師只能形單影只了。”

  李如松說道:

  “沐兄這是自己沒有結親的意向,這京師多少人家,都想要和黔國公府結親呢。”

  沐昌佑說道:

  “李兄,如今我這差事,防火清違建、調解勛貴占道,日日如履薄冰。”

  “李兄可以幫我在蘇教務長那邊說項說項,讓我卸了治安司的差事?”

  這是沐昌佑的真正目的。

  治安司對別人來說是個風光的職位。

  負責京師的防火違建,還要負責市場管理,道路交通,這絕對是個肥差。

  但是對沐昌佑來說,這就是個火坑。

  每次李德全遇到勛貴重臣的違建,就拉著沐昌佑出馬,黔國公府做了多少得罪人的事情。

  而且治安司的差事,屬于做得好也沒功勞,一旦出了事情就要背鍋。

  整個冬天,沐昌佑都活在惶恐之中,好幾次都夢到京師發生大火,自己被皇帝和內閣問責,連累到黔國公府。

  好在今年取暖的冬季已經過去,京師今年也沒有發生大火,為此內閣也只是不疼不癢的表揚了幾句治安司。

  可他這個治安司主司的位置,是吏部尚書楊思忠安排的。

  沐昌佑消息靈通,還知道這背后還有蘇澤的安排。

  這兩人,都是沐昌佑這個黔國公府家的次子,萬萬不能得罪的。

  沐昌佑一直親近李如松,就是希望能通過李如松這個蘇澤的得意弟子,在蘇澤面前吹吹風,不要讓他再擔任這個治安司的主司了。

  李如松也皺眉。

  朝廷的人事安排,也不是他這個武官能插手的事情。

  蘇教務長的安排,自然有其深意,更何況沐昌佑的職位更是吏部尚書楊思忠欽點的。

  這位吏部尚書的用人之道太深妙了,李如松經常和父親李成梁通信,更是知道這一點。

  凡是被楊尚書點將的,全部都是人才!

  那安排沐昌佑擔任這個治安司的主司,必然也有更深的用意。

  李如松連忙說道:

  “沐兄,這治安司主司的人選,乃是朝廷的大政,豈是我這個小小千戶能隨意置喙的。”

  沐昌佑也嘆氣,他也是昏了頭,竟然和李如松說這件事。

  沐昌佑只好說道:

  “李兄,我也不是要讓你為難,只是希望你能夠在蘇檢正面前引薦一下我。”

  “在下雖然不能全權代表家兄,但是在很多事情上還是可以代表黔國公府表態的。”

  說完這些,沐昌佑就拱手離開。

  等到沐昌佑離開,李如松還有些恍惚。

  沐昌佑什么意思?

  沐昌佑是要代表黔國公府投靠蘇教務長?

  李如松想起名為“蘇黨”的組織,好像自己的父親也在其中,現在黔國公府也想要加入蘇黨?

  如果只是沐昌佑一人,那李如松肯定不會幫他帶話。

  但是勛臣前五的黔國公府,世代鎮守云南的黔國公府,李如松就不能不帶話了。

  嘆了一口氣,早知道這樣就早點走,也不知道會不會給蘇教務長帶去麻煩。

  本來蘇澤也準備下衙回家的,卻在下班之前被喊到了內閣。

  只見四位閣臣都在,高拱看向蘇澤,開口說道:

  “吾等剛剛從宮里出來,蘭州那邊出事了。”

  蘇澤愣了一下,這才想起來,前陣子肅王薨了,朝廷派遣行人前去吊唁,并且冊封新任肅王。

  蘇澤當時有些疑惑,他記得在原時空,這位肅王是萬歷十六年才薨逝的,怎么會提前死亡的。

  高拱接著說道:

  “蘇檢正,你知道前朝肅王舊事吧?”

  蘇澤思考了一下,他說道:

  “是當年殷閣老擔任禮部尚書時候,老肅王承襲的事情吧?但是詳細的事情,下官不清楚。”

  高拱點點頭,開口給蘇澤講解這樁舊事。

  “先帝末年,坐鎮蘭州的肅懷王薨逝,無子無弟,按宗藩條例應廢除肅藩。”

  “肅懷王母妃上奏,請求以輔國將軍朱縉貴,也就是肅懷王的從叔嗣位。”

  “當時禮部尚書是致仕的殷閣老,禮部議‘朱縉貴是肅懷王從叔,不可承祧’,不符合禮法,請求朝廷革除肅藩。”

  “先帝后來以‘肅藩越在遠塞,不王無以鎮之’為由,特許其嗣王位。”

  高拱嘆息道:

  “當時殷閣老據理力爭,‘肅王府在蘭州,根本不是邊疆而是內地’,但是先帝不許。”

  “殷閣老又請求降級封朱縉貴為郡王,先帝還是不許。”

  蘇澤點頭,他也想起這件舊事了。

  明代藩王問題,素來是文官關注的問題。

  高拱說道:

  “行人司抵達蘭州之后,蘭州城內盛傳,肅王朱縉貴之遺腹子朱紳堯非是親生,乃是肅王一脈為了承襲王爵,從外面抱的孩子。”

  又是這檔子事情?

  蘇澤也有些頭疼,大明藩王繼承總是鬧這檔子破事。

  楚王一脈就是這樣,現在肅王又鬧這樣的事情。

  但是想想也正常。

  肅王一脈,不僅僅是肅王府,還關系到整個就封到蘭州的肅王支脈。

  一旦肅王府去除王爵,那整個蘭州的肅王一脈待遇都會受到影響。

  而且肅王府上下也都指望新肅王,延續肅王府的富貴。

  但是肅王一脈確實命途多舛。

  上一任肅王絕嗣,也沒有兄弟,最后讓他的從叔繼承了肅王之位,這已經違背了禮法了。

  現任肅王突然暴斃,留下來一個遺腹子,身世也存疑。

  高拱講解完了背景,開始說道:

  “本官以為,先勘明肅王遺腹子真偽,肅王一脈的承襲還是要慎重,不可輕易廢之。”

  張居正也點頭說道:

  “附議。”

  蘇澤疑惑的看向兩人。

  要知道,高拱和張居正,都是內閣的廢藩派頭子。

  特別是張居正,他出于財政的考慮,廢藩的傾向非常強烈,前幾次藩王繼承出現問題,張居正都是力主廢藩的。

  如今肅王一脈,上一代繼承已經出了問題,這一代又出問題,屬于每次掃黃都有他。

  隆慶皇帝比起嘉靖皇帝,心理上也沒有太大的負擔。

  嘉靖皇帝,本自己就是旁支入繼大統的。

  所以他總要顧忌宗室的想法,不能隨便廢藩。

  但是隆慶皇帝就沒有這個問題了,他的繼位名正言順,皇帝位置也坐的穩,不需要擔心這些問題。

  所以隆慶朝幾次廢藩,完成了前朝沒能完成的事情。

  這么好的一個機會放在眼前,高拱和張居正竟然都說要慎重?

  這時候,趙貞吉說道:

  “火者局勢不穩,蘭州在西域疆防的前線,歷代肅王府對蘭州城防也是做了貢獻的,肅王一脈在蘭州城內的聲望也很高。”

  蘇澤這下子明白了。

  雖然高拱和張居正都是廢藩派,但是現在為了西北疆防的穩定,還是希望新肅王能安全承襲王位的。

  火者日益強勢,威脅大明的西北疆防,這時候如果肅王承襲鬧出亂子來,威脅朝廷的大局。

  所以高拱和張居正,才愿意捏著鼻子,繼續讓肅王一脈存在下去。

  眾閣老看向蘇澤,顯然是要聽蘇澤的建議。

  蘇澤思考了一下說道:

  “諸位閣老,肅王承襲是禮部的事情,西北疆防乃是軍政,一碼歸一碼。”

  “王位承襲需要慎重,火者的異動總參謀部也有應對預案,可以請總參謀部先按照預案動員,以防火者乘亂襲擾邊境!”

  聽到蘇澤這么說,趙貞吉連連點頭道:

  “這點蘇檢正說的沒錯,克虜軍早就嚴陣以待了,應對火者的動員預案也早就準備好了。”

  蘇澤說道:

  “就算肅王一脈順利承襲,火者也可能趁亂襲擊,還是應該先按照預案動員起來。”

  “至于肅王承襲,還是應該仿效舊例,派遣勘肅使團前往蘭州。”

  這下子高拱和張居正也點頭,高拱說道:

  “那就仿效舊例,派遣使團勘肅。”

  “至于火者,本官請奏陛下,按照總參謀部預案動員西北。”

大熊貓文學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