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呂府災劫 「這麼多年未見金靈子道長,道長卻還是與當年一樣,未有絲毫變化,您果真是在世的仙人。」
呂府自家的酒樓中,二樓靠窗位置,一位身著華貴衣衫的婦人正與對面一灰衣道長對坐,桌上美味佳肴應有盡有,正彼此暢聊著。
金靈子道長含笑道:
「夫人客氣了,也是夫人鴻運,在小公子即將臨盆之際遇到了我,即便沒有我將此事告知于夫人,相信夫人也定然不會有事的。」
「道長您謙虛了。」
這婦人拿起桌上的酒壺,給金靈子面前的酒杯倒滿。
她當年也是大戶人家的長女,與當時年輕有為,上任縣令的呂慶一見傾心,兩家也算是一拍即合,相互扶持,而這酒樓便是她的嫁妝之一。
「我始終并未忘記,道長當年還白白送了我一塊玉佩,這玉佩也果真如道長所言,助我將身體快速養好。」
「先前曾有道君醫館的神醫看過,這玉佩可不是凡物,價值無量啊」
「其實當年我家老爺本是第二日便去尋您,可惜一直未曾見到您的蹤影,如今十馀年過去,今日竟還能有幸再見道長,本應將我家老爺親自喊來道謝,怎麼也該敬您一杯,但他卻十分不趕巧的有事趕去王都了。」
這呂夫人說著,便將手中的茶杯舉起,神色鄭重的朝著對面這位一禮。
「我雖不會飲酒,但對道長您也是真心感激,還請道長容許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金靈子道長,請」
「好好好」
金靈子道長笑呵呵的點了點頭,將身前酒杯拿起,朝著對面的婦人回了一禮,隨后將杯中美酒一飲而盡。
金靈子道長放下酒杯,滿意的點點頭。
「好酒,當真是好酒,這酒怕是得有四十年的年份,真是多謝呂夫人款待貧道了。」
「哪里哪里,道長您實在是客氣了。」
呂夫人面上的笑意也濃郁了不少,不管怎麼說,能夠讓客人開心滿意,她心中也算是松了口氣。
然而放下酒杯的金靈子道長,看向對面呂夫人時,面上的笑容卻收斂了下來,微微嘆了口氣。
「只是.」
呂夫人一見對面的金靈子道長如此,心中莫名一跳,淡淡的不安之感油然而生。
她勉強笑了笑。
「道長,可是這飯菜不合口味,我去吩咐后廚的師傅去給您換一盤。」
「不必勞煩,呂夫人,您家這酒樓請的主廚在這全城也算是出名,味道自然也是色香俱全,我嘆息之事卻并非此事。」
金靈子道長神色有些嚴肅的看著對面的呂夫人。
「既然夫人以誠相待,我便坦率直言了。」
「我今日觀夫人面相氣色有些差,方才掐算片刻,只是夫人家的老爺,怕是有些麻煩啊.」
「什麼?!這」
呂夫人一聽這話,頓時面色一白,整個人都有些慌亂起來。
她突然想起,呂慶在離開之前的一陣本就有些煩躁不安,整日僵著個臉,離開之前的狀態也十分不對。
現在一聽金靈子道長所言,頓時讓她將這一切都串聯了起來,心中愈發不安。
金靈子道長安慰道:
「夫人莫急,且聽貧道說完。」
「如今看來,貴府的老爺官途似是遇到了極大的阻礙,怕是要就此到頭了。」
「想必呂慶呂老爺如今正在回鄉的路上,只是這后面還跟上了什麼尾巴,要意圖不軌,好在呂老爺氣運非常,定會逢兇化吉的。」
這呂夫人聽聞,尤其是在最后那逢兇化吉四字,這才徹底松了口氣,面上有些慶幸,連連拍著胸脯。
「能逢兇化吉就好,沒事就好.只要人能沒事,做不做官都無所謂。」
她當年看上呂慶,也是被對方那俊秀的面容以及滿身的文采給迷了眼,倒不是為了做什麼縣令夫人,而是奔著呂慶這人來的。
好在這麼多年過去,時間終究還是證明她當年并未打眼,她二人終是恩恩愛愛的過了這麼些年,呂慶即便官途通暢,一路高升,至今也未曾在外面亂搞過。
只要呂慶沒有事,官不官的,在她看來實在是沒有糾結的必要,這麼多年來,光是她的嫁妝就能養活呂府一家了,這一家也是一直在她手下操持著。
金靈子道長卻微微搖頭道:
「夫人,呂老爺能逢兇化吉,但他背后的尾巴卻沒那般好甩掉,對方畢竟是奔著殺人滅口來的,若是沒能殺掉呂老爺,怕是不會善罷甘休。」
「我勸夫人還是盡快返回呂府清點家財收拾行李,只等呂老爺回歸便與他一同離開這里,方能避過此難,不會禍及家人,更不會殃及無辜。」
「這」
呂夫人一聽只是稍稍猶豫片刻便連忙點頭,朝著金靈子道長道:
「多謝道長指點迷津,若是我們一家能避過此難,定不會忘記道長大恩!」
「娘!」
呂夫人話音剛落,一道清亮的少年呼喚聲便從這酒樓二層的拐角處傳來,呂夫人連忙轉頭望去,正見小蓮帶著自家的小兒子快步走來。
呂巖見到母親后,臉上也露出了一抹開心笑容,但是很快,天生聰慧的他便見到母親氣色似是不怎麼好,面上的笑容不由緩緩收斂了下去。
「娘,您這是怎麼了?是哪里不舒服麼?」
呂夫人看著走到近前,滿臉擔心的小兒子與丫鬟小蓮,面上勉強的笑了笑。
「娘沒事,放心吧。」
「小蓮,你現在盡快趕回呂府,將家里的下人都召集起來,等我回去,我事吩咐。」
小蓮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這麼多年下來她與夫人已經有了足夠的默契,清楚必然是發生了大事夫人才會有這種神情。
「是,夫人,我這便去。」
小蓮說著便快步轉身朝著酒樓外走去。
呂夫人轉頭看向金靈子道長,握著呂巖的手晃了晃。
「巖兒,這位便是我與你爹常說的金靈子道長。」
呂夫人說完,又朝著對面的金靈子道長介紹道:
「道長,這位便是我那最小的兒子,呂巖,也是當年您所算出來的那一個孩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