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凌霄殿中 神醫道君被太白金星一路帶到了通明殿外,正見四大天師在此候著,一見道君與金星,便快步迎了上來。
「道君,陛下有令,道君若是來了,無需通傳,直入凌霄寶殿即可。」
道君見狀,客氣的朝著眼前這四位拱了拱手。
「辛苦四位天師在此等候了。」
四位天師拱手還禮。
「道君客氣了。」
道君隨后又看向一旁的太白金星,只見太白金星拂須笑著點了點頭,道君這才整了整衣冠邁起步伐,獨自朝著通明殿走去。
道君走過通明殿,很快便見到了那在一片金云之中,巍峨壯闊的凌霄寶殿。
道君邁步上前,踏上玉階,走過那一個個雕龍畫鳳的朱紅大柱,邁步進入了敞開大門的凌霄寶殿中,正見到上首那位身穿金黃龍袍,黑發黑須,面目飽滿,妙相莊嚴,不怒自威的身影正看著他。
「微臣叩見陛下。」
「此間只有你與朕,不必多禮。」
「謝陛下。」
道君直起身,正見上首的玉帝從寶座上站起,一步踏出便來到了他的面前。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身穿一身帝袍的玉帝陛下,確實是無比尊貴,似是這位只要出現在那,便給了他一種莫名的壓力。
「明日這凌霄寶殿外,將有場大戲上演,你便在此陪朕再下上一局吧。」
只見玉帝手掌一招,一幅棋盤便出現在了玉帝與道君的面前,與此同時,一陣云霧在二人身下凝成了兩個座椅。
道君眼見玉帝已經在座椅上坐下,連忙稱是,在玉帝對面坐下,看著玉帝拾起黑子,又是那熟悉的,落子天元。
道君拾起白棋,落子棋盤,心中卻在思索著明日之事。
玉帝所說的「大戲」,無外乎就是他那悟空師弟跳出八卦爐,大鬧天宮一事,隨后便是如來佛祖出面救場了.
佛祖出面,距離西行一事也就不遠了,玉帝此次叫自己來凌霄寶殿,絕不會是只是下棋那般簡單。
并且,他初次來凌霄寶殿,便是在凌霄寶殿下棋,這還真是 道君只是略微思索,注意力便集中在眼前的棋盤上。
不管如何,既然玉帝將他叫來,若是有事,這位自然會吩咐,何須問詢。
此時,偌大的凌霄寶殿中,唯有兩道身影對坐下棋,棋子落在棋盤上的聲音,便是這寶殿中唯一的響動。
道君專注于眼前棋盤,二人這一下,便是一日夜過去,就在這時,外面忽然傳來了一聲巨大的轟鳴聲,使得道君正在下棋的手微微一頓。
「轟————」
「呵來了」
道君只聽玉帝輕笑一聲,一揮衣袖,二人身旁便是出現了一片云霧。
云霧之中,一身上還燃燒著火焰,眼中射出金光,手持金箍棒的身影正在云層之上四處轟擊著,驚的是眾多天神閉不出戶,諸多天兵天將上前阻攔,卻無有一合之敵,十二元辰來了也被紛紛打退了去!
這身影,正是從八卦爐中跳出的孫悟空!而孫悟空此時,正是奔著凌霄寶殿,一路打來!
玉帝老神在在的看著這一幕,說道:
「你倒是沉得住氣」
道君心知,這是玉帝正在與自己說,正要回話,卻見玉帝又是擺了擺手,道:
「朕說了,此處只有你我二人,無需那些繁文縟節。」
「想來,你已經從老君那知曉,朕已經答應了,佛法東傳一事。」
道君聞言,點頭稱是。
「是,廣毅已知曉此事。」
玉帝微微頷首,道:
「若是朕要你與太白金星,配合觀世音菩薩,負責此事,你有何想法?」
道君聞言不由得一怔。
他想過許多,當初道祖與他談起此事時,他甚至都在猜測,自己日后也會如兜率宮的青牛與金角銀角一般,去在那西行路上湊上一難。
但怎麼也沒有想到,玉帝要他負責佛法東傳一事.
「陛下,這.」
「此事不急,你可回去考慮考慮,也與太白金星商議一番,再給朕答覆便是,若有疑問,太白金星自會與你解釋。」
「朕只與你說兩件事。」
「第一件事,此事若是成了,便是有大功德降臨,功德之多,可稱無量,天庭與靈山參與者盡皆有份,你自然也可以分上一份。」
「第二件事,此事若是成了,朕也可以允你,以功德為舟,將渡河上的那小子,渡出來,算他災愆滿日。」
「至于現在,先將這盤棋下完再說。」
道君聽聞,心中明了,說是兩件事,其實還是一件事,這是玉帝給自己的條件.
「.是。」
道君看著已顯敗相的棋局,心中微微嘆了口氣。
看起來,這西游他確實是要參與進去了,別的不說,至少玉帝給出的條件,他確實是沒法拒絕.
只是這參與的角度,他實在是有些始料未及,并且他到現在也有些好奇,天上的神仙這麼多,為什麼要他與太白配合菩薩,主理此事。
太白金星那,應當是知曉許多的,只希望星君能給他解惑吧 凌霄寶殿中,隨著這段交談結束,棋局之上,道君已經敗相盡顯,最終還是輸給了玉帝陛下,而二人身前的云霧幻象之中,孫悟空已經打到了凌霄寶殿近前,正被一手持金鞭的神人攔住。
而這將孫悟空攔住的神人,正是太乙雷聲應化天尊,佑圣真君的佐使,王靈官。
孫悟空持棒,王靈官持鞭,二者打的是難舍難分,不分上下。
不多時,又有三十六雷將從雷府前來,將孫悟空團團圍住,與王靈官一同圍斗孫悟空。
這三十六雷將中,道君亦是見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正是當年來他通天江助他伏魔的馬神將。
眾人一同圍斗孫悟空,只見孫悟空身形一晃,變作三頭六臂,手中金箍棒也變作三條,與眾人戰在一起。
玉帝看著這一幕,面色如常,轉頭看向一旁的道君,出聲道:
「你回神醫道君宮,尋太白金星去吧,是否答應,讓太白傳話與朕便是。」
道君起身,朝著玉帝躬身拱手,道:
「是,多謝陛下。」
玉帝微微頷首,衣袖一揮,便將道君送回了他的道君宮中,緩緩起身,看著凌霄寶殿外正在打斗的眾人以及那帶著阿儺丶迦葉,出現在通明殿外的如來佛祖.
另一邊,回到道君宮的道君正見到太白金星坐在道君宮的翠玉桌前,身前還有一面水鏡,正拂須看著凌霄殿前的這一幕。
太白金星見道君出現,起身笑道:
「道君回來了。」
「星君這是.」
「道君不知,孫大圣打了一路,許多宮殿乃至我那啟明殿都遭了殃,也就道君你這道君宮這邊還算無事,我便來此躲躲。」
「此事過后,工干官們可是有的忙嘍」
道君聞言不由得一陣啞然,他這道君宮算是頗為「偏僻」,自是打不到這邊來,并且,太白金星知道的事情,顯然比他想的還要多。
太白金星朝著神醫道君笑道:
「道君,還是入座一敘吧,我帶了一壺御酒,你我二人可以邊喝邊聊。」
「我心知,道君亦是有許多事要問詢,此事若是與道君無關也就罷了,如今既然與道君有了關聯,我所知曉的,自是要說與道君聽。」
「既如此,那便麻煩星君了。」
道君宮中,道君與太白金星相對而坐,金星則將自己知道的娓娓道來。
當初燃燈古佛與玉帝對佛法東傳一事商議后,便將他宣進殿中,告知他,日后將有一取經人,從東土前往西天取經。
這取經人,唯有度過九九八十一難,方才圓滿,可取得真經傳于東土,此事將會由他配合南海觀世音菩薩負責。
未曾想到,蟠桃會之時,觀世音菩薩來此,又是向玉帝舉薦一人負責此事,那人便是,神醫道君。
「我?」
「正是。」
太白金星看著面露驚訝的道君,點了點頭。
「說起來,此事我亦是不清楚,那位觀世音菩薩為何執意要讓道君參與進來,但此事,若是沒有那位如來佛祖首肯,觀世音菩薩想來也不會有此一言。」
道君聞言,眼中眸光閃爍,本體那邊,因果大道與因果卦錢自行運轉開來,隨著他與烏巢禪師的那一根因果線開始微微顫動,一道畫面正快速在他眼前浮現。
浮屠山山頂,那巨大的烏巢中。
烏巢老禪師正與觀世音菩薩對坐,看著彼此。
老禪師道:
「菩薩,佛法東傳一事,我有《多心經》一卷,可一同傳于東土,至于我當年傳出的半卷心經」
觀世音菩薩道:
「并非是貧僧難為禪師,那牛毅確與我佛門有緣,機緣巧合之下,卻入了玄門,我等只好作罷,但這半卷心經的因果,也確實是存在的。」
老禪師道:
「菩薩應當也知曉,我有通曉過去未來之能,以我來看,牛毅日后在那通天江至金兜山,乃至東土到西行一路,必有作為。」
「其人有名師教導,修得金丹道,又蒙得玉帝看重,日后必是大有作為,不若將這半卷心經因果化作一份善緣。」
觀世音菩薩道:
「還請老禪師指點迷津。」
老禪師道:
「如今于佛教來說,最重要的便是佛法東傳,此事乃是佛教興盛之契機,些許因果,與之相比,反而不重要了。」
「若那牛毅日后羽翼已豐,又在西行路上有了作為,菩薩不如請玉帝讓這位協助佛法東傳一事。」
「一來,以牛毅的性子,若是答應下來,自會盡心,此事老衲可代為擔保。」
「二來,也好與他結個善緣,若是他日后在西行一路有了作為,有了影響,有這位相助,也算是多一分保障。」
觀世音菩薩似是有些詫異,沉吟片刻道:
「好,既如此,我即刻返回靈山,請我佛如來定奪。」
「此番,麻煩老禪師了。」
老禪師合起雙手,念道:
「阿彌陀佛.」
那畫面到了這里便快速散去,道君卻還是怔怔出神,未曾想過,此事東扯西扯竟然又扯到了老禪師身上。
只是他還是覺得,這件事到如今這個地步,應該還有其他一些復雜的原因 神醫道君沉吟半響,還是抬起頭來,看向太白金星,想聽聽這位是如何看待此事。
「星君覺得,此事可否做得?」
太白金星聞言,沉吟片刻,點點頭道:
「此事我本不應多言,但我觀道君心中,應當已經有了決定,便多嘴說上一句。」
「星君請講。」
「若是道君參與進來,別的不說,許多事情,道君自己便能把控」
太白金星說著,便看向了水鏡中,正在如來佛祖手中的齊天大圣。
道君的視線也一同望去,在他二人眼中,孫悟空正在如來佛祖的手中翻了個跟斗,卻始終停留在如來的手心中。
此時的孫悟空,正用金箍棒在如來佛的手指上寫下了八個大字,正是,齊天大圣,到此一游。
隨后,孫悟空還解開了褲繩,在如來佛手指上,撒了泡尿 道君看著那猴兒,微微嘆了口氣,隨后看向太白金星,認真道:
「還請星君今日之后,面見玉帝陛下,言明,此事我應下了。」
太白金星面上笑容頓時濃郁許多。
「好好好那日后就要多多麻煩道君了」
「星君客氣了。」
道君笑著搖搖頭,與太白金星視線再度投向水鏡。
與他來說,最重要的,其實是還佛教的因果,這是早晚的事情,確保佛法東傳順利進行,此事對他來說,算是可以接受。
要是讓靈山拿這份因果抵了金翅大鵬那次,他才是會真的難受.
當然,湊足八十一難也可,但那鯉魚精還是從哪里滾哪去!別想著在他通天江地界亂搞!
水鏡之中,如來的五根手指竟演化五行,化作五聯巨山,手掌一翻將其手中的孫悟空推出西天門外,朝著下界壓去。
那五行山很快便落到了西牛賀洲與南瞻部洲的交界處,轟隆落地,將孫悟空壓在山下不得翻身,五行山落下之地,正是離著他那南瞻部洲群山間的道君廟不遠。
太白金星見狀,站起身來,散去水鏡,看向一旁的道君,笑道:
「道君,我們也應當出門了,很快,安天大會便要召開了。」
道君聽聞,恍然的點點頭。
這所謂的安天大會,想來也是準備好的,給日后的佛法東傳壯勢用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