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21章 舊時代的余輝

  中午12點,天娛會議室內。

  空調的冷風呼呼作響,卻驅散不了空氣中彌漫的凝重。

  所有人都在討論著《菊花臺》的未來預案,但每一條建議背后,都帶著難以掩飾的壓抑。

  他們比誰都清楚…

  這部電影,關乎公司的生死存亡。

  《菊花臺》是天娛2005年的戰略級項目,更是公司翻身與轉型的關鍵一仗。

  這些年,天娛主要依靠引進好萊塢電影維持運營,雖然收益穩定,但早在2000年,鄧百川就意識到,僅靠版權購買,永遠無法讓公司真正崛起。

  為此,天娛陸續嘗試了一系列原創電影項目,可惜除了李正濤的作品外,其余市場反響平平。

  直到《秦》的走紅,才讓公司下定決心押注大制作電影。

  隨后,《人在江湖》的票房表現進一步堅定了他們的方向,學習好萊塢模式,打造屬于華夏的全球電影盛世,建立完整的電影工業體系,成為行業真正的領軍者。

  而《菊花臺》,正是承載這一野心的關鍵之作。

  若能成功,甚至突破4億票房,天娛的未來將一片光明!

  然而!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周陽的存在,卻如同一根刺,深深扎在鄧百川的心頭。

  盡管周陽承諾在國產電影保護月期間不會干預,可只要他在影片上映時稍作手腳…

  甚至不需要刻意針對,只需在排片安排上“按正常流程”操作!

  就足以讓《菊花臺》萬劫不復。

  而一旦《菊花臺》失利,天娛將徹底失去翻身的一切可能性。

  這場會議開到了下午3點鐘,非但沒有得到任何建設性建議,反而讓整個氛圍變得更加凝重,令鄧百川情緒更是壓抑到了低谷,一度窒息到極致!

  最終,鄧百川懷著疲憊的情緒坐回辦公室。

  “要不要試著聯系下周陽?“許海波試探性地問道。

  “我們已經沒有談判籌碼了,聯系也是徒勞…”鄧百川搖搖頭,“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必須堅持到底。我絕不會像華盛兄弟那對兄弟一樣優柔寡斷,最終落得個一無所有的下場。”

  “那現在”

  “讓相關部門做個中間人吧。”鄧百川站起身,整了整領帶:“我親自去趟相關部門,至少.相關部門是公平公正的!讓出補貼利潤,也要在相關部門的見證下讓…”

  這個世界很諷刺。

  曾經的他們覺得相關部門礙事,甚至私下抱怨“如果沒有這些條條框框,周陽這種攪屎棍早就被他們絞殺了”。

  在他們眼中,監管是束縛手腳的枷鎖,阻礙了他們用資本碾壓對手的步伐。

  但現在,當他們被周陽逼到懸崖邊緣時,卻不得不將最后的希望寄托于相關部門的調和。

  曾經最想掙脫的規則,如今竟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這種荒誕的轉變,讓鄧百川嘴角扯出一絲苦笑。

  6月22日傍晚,夕陽西下。

  華夏電影部門辦公室里,張長龍目送著鄧百川離開。

  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天娛董事長,此刻仿佛老了十歲,言辭間透著前所未有的誠懇,甚至帶著幾分卑微。

  鄧百川沒有抱怨,也沒有指責誰,只是反復強調《菊花臺》對華夏電影工業的重要性,甚至用“革命”來形容這部電影的意義。

  然而,張長龍卻從他的話語中聽出了深深的恐懼,那是一種被逼到絕境的無力感,猶如驚弓之鳥…

  待鄧百川走后,張長龍沉默良久,最終長嘆一聲,撥通了一個電話。

  大概一個多小時以后…

  辦公室再次傳來了敲門聲。

  周陽露著笑容走了進來…

  張長龍親自為周陽沏了杯茶,鏡片后的目光帶著長輩般的贊許:“《月球大戰2》的海外版權賣得很好啊,聽說法國片商看完樣片當場就簽了協議?“他翻開文件夾,取出一份蓋著紅章的批文:“你們《武魂》系列和《凹特曼》系列的出口補貼已經批下來了,我特批提前打款,像你這樣能文化輸出的企業,就該重點扶持。”

  見周陽要推辭,他笑著搖搖頭:“我聽說你新片《惡魔騎士》要用本土特效?技術團隊跟得上嗎?需要牽線華夏電影工業的數字基地嗎?”

  “領導,我們確實想用本土特效,但目前在技術上還有些局限。我們正在準備從好萊塢挖一些團隊過來,如果有官方牽線搭橋當然更好,這樣能更快推進項目。”周陽點點頭。

  “好,我們會聯系國內最好的電影工業數字基地,讓他們全力配合你們《惡魔騎士》的拍攝。同時,我們會為這部電影申請特殊補貼,把它列為2006年華夏本土電影和出口電影的國家級重點項目審核方面,只要不踩線,我們會盡量一路綠燈,除此以外,在各方面政策上,我們都會給予全力…”

  周陽聽到這番話時略顯驚訝。這樣的待遇,即便是華夏三大導演也很少能享受到——事實上,就連李正濤在拍攝《秦》之前,都未曾獲得過如此高規格的。

  但當他抬頭看到張長龍的表情時,立即意識到這些優待背后必有深意。

  他收起笑容,正色道:“領導,您就直說吧,需要我做什么?”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張長龍輕輕摸了摸茶杯,突然輕嘆:“其實今天找你來,是有件關乎行業的大事.”

  辦公室陡然安靜下來。

  張長龍起身拉開窗簾,夕陽將兩人的影子拖得很長:“《菊花臺》是華夏電影工業化的標桿,李正濤帶著三百人的團隊做了兩年”

  張長龍轉身時,鏡片鏡片帶著夕陽的余輝:“這次國產電影保護月,《菊花臺》和《王之盛宴》要肩負起振興國產電影的重任”

  周陽凝視著茶杯中起伏的茶葉,微微點頭:“領導的意思是,希望我們在排片方面”

  “不,我們不會干預市場規則。“張長龍立即接過話茬,語氣鄭重:“這是官方和電影人共同推動的工業化嘗試。如果這兩部片子能成功,就能為《惡魔騎士》乃至更多國產大片鋪平道路.“他頓了頓,目光變得深邃,有些復雜:“但如果失敗了,華夏電影工業化的進程恐怕又要停滯,只能等到明年你的《惡魔騎士》來破局了…”

  周陽聽完張長龍的話,沉默片刻后鄭重地點了點頭:“領導,您放心。我周陽雖然記仇,但更清楚什么是大局。《菊花臺》和《王之盛宴》對華夏電影工業的意義,我比誰都明白。排片會嚴格按照市場規律來,該給多少場次就給多少場次,絕不會因個人恩怨動手腳。”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不過,我也希望相關部門能監督其他院線,確保公平競爭,畢竟現在市場剛經歷動蕩,需要重建規則和信任。”張長龍聞言露出欣慰的笑容,拍了拍周陽的肩膀:“好!有你這句話,華夏電影就有希望了。”

  就在周陽喝完茶,起身準備離開的時候,張長龍突然又叫住了周陽。

  “周總!”

  “您說…”

  “如果《菊花臺》和《王之盛宴》最終失利…我是說如果…”

  張長龍沉默良久,鏡片后的目光帶著復雜的期許,最終深吸一口氣:“那么華夏電影工業化的火把,就只能交到你手上了…”

  “哈哈,領導,別說得那么悲觀…”

  周陽搖頭笑了笑,隨后轉身走出了辦公室。

  時間過得很快。

  轉眼間就到了六月下旬…

  六月的最后一周,整個華夏電影市場仿佛被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菊花臺》與《王之盛宴》的宣傳攻勢鋪天蓋地,幾乎無孔不入。

  公交站臺的牌、地鐵車廂的滾動屏、黃金時段的電視插播,甚至連菜市場的塑料袋都印著兩部電影的巨幅海報。

  梁小剛和李正濤帶著主演團隊輾轉全國二十多個城市,所到之處皆是人山人海。

  媒體們不厭其煩地強調這兩部電影對華夏電影工業化的里程碑意義,某權威雜志甚至打出標題:“《菊花臺》——東方好萊塢的黎明!“

  在如此聲勢浩大的宣傳攻勢下,《王之盛宴》率先開啟預售,票房一舉突破3400萬人民幣,創下華夏電影預售新紀錄。

  媒體紛紛為之沸騰,普遍預測其首映票房突破4000萬已毫無懸念。

  受兩部大片利好消息刺激,天娛與華盛兄弟的股價也迎來了久違的漲停板,重獲資本青睞…

  時間很快就到了七月份。

  7月1日早上8點鐘,《王之盛宴》率先在燕京大劇院首映。

  《王之盛宴》首映現場堪稱華夏影史最豪華盛典。

  紅毯鋪滿燕京大劇院前廣場,三十家電視臺直播車將現場圍得水泄不通。

  梁小剛攜章怡、葛輝等主演亮相時,粉絲尖叫幾乎掀翻屋頂,保安不得不拉起三重人墻。

  某品牌斥資千萬包下對面大廈LED屏循環播放電影預告,更有黃牛將888元的首映禮邀請函炒到2萬元天價。社交媒體實時熱搜前十條全部被電影相關話題霸占,#王之盛宴美學#話題閱讀量3小時破百萬。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闡述著這部電影,將會是一部足以載入影史的電影…

  然而,當零點場票房數據出爐時,包括梁小剛在內的無數媒體人都陷入了沉默。

  這部電影…

  似乎…

  情況不妙!

大熊貓文學    我只會蹭熱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