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的十一月,就連溫度也變得曖昧不清。
隨處泛起的濕氣裹挾著晨風,無聲無息地滲透進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天空灰蒙蒙的,吝嗇地灑下幾乎沒有暖意的光。
梧桐樹的葉子,只剩下焦褐的邊緣,打著旋兒撲向地面,被匆忙的步履踩出碎響。
“快點快點!這節是韓教授的刑法課!”
“我最喜歡聽她講案例了”
“要遲到啦!”
時間接近早八,江城財大文澴樓附近,學生們魚貫而入。
樓內走廊和大廳,混合著書本紙張特有的氣息,以及年輕人們低聲交談的聲音。
黎芝早早坐在前排位置,緊了緊身上的米白色高領針織衫,打了個長長的哈欠。
刑法,堪稱所有法學生們最感興趣的科目,沒有之一。
作為整個法學院里少有的幾個特權級別學生,黎芝家里人早就和院領導打過招呼,并不是所有課都上的。
公共課看心情,專業課選擇性。
但韓秋蘭不僅是學科教授,還是她實習律所的高級合伙人。
所以幾乎每節刑法課,黎芝都不會錯過。
上課和上班不一樣,今天的短發少女妝容極其清淡,近乎素顏,只在面頰上薄薄涂了一層潤色的隔離。
頭發早上剛剛洗過,發梢和劉海位置還微微夾了幾下,處理出一點點卷曲,露出額頭和漂亮的眉眼。
她背著一個深棕色的皮質雙肩包,里面沉甸甸地裝著兩本大部頭,以及厚厚的紙質筆記。
階梯教室很大,足以容納百余人,此刻已坐了八成滿。
前排都是乖乖女,后排則略顯松散,有人支著下巴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發呆,有人偷偷在桌下刷著手機,還有人抓緊最后幾分鐘趴在桌上小憩,彌補昨夜打游戲或追劇而犧牲的睡眠。
黎芝也不例外,這會兒正低頭飛快地在手機屏幕上打字,嘴角噙著一絲笑意。
又在群里發新聞鏈接炫耀!我早看到啦!
而且采訪的又不是你.話說賀敏姐姐也太厲害了吧大場面采訪簡直手拿把掐啊,說話說得好漂亮,太颯了。
顧采薇:賀敏是誰?為什么他不自己上去回答問題啊 短發少女繼續打字:賀敏是他的助理。
蝴蝶振翅,掀起滔天巨浪。
別看飯搭子周明遠沒有每天都和兩女泡在一起,但存在感強得很!
他和顧采薇都有著相當程度上的分享欲。
每天在三人共同的微信群里,不是拍拍早餐,就是秀秀風景。
這不,明理法律咨詢公司被各大媒體采訪的消息,也被周明遠順手丟進了群聊里。
顧采薇當然不像黎芝這樣門兒清,像個好奇寶寶一樣不斷問來問去。
“咳咳,韓老師來了。”
坐在身邊的同學莊夢香清了清嗓子,用胳膊肘輕輕碰了碰黎芝,壓低聲音說道。
黎芝順著她的目光看向講臺。
韓秋蘭教授已經站在了那里。
很快,原本還有些嗡嗡聲的教室迅速安靜下來,連后排玩手機的同學都下意識地正襟危坐。
韓秋蘭沒有立刻講課,而是拿起講臺上的保溫杯,不疾不徐地喝了一口水。
“好,我們開始上課。”
韓秋蘭身后的投影幕布亮起,顯示出今天的主題。
——《刑法分論·侵犯財產罪·詐騙罪》。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在整個江城法律圈子里,韓秋蘭也算得上是有名有姓。
她講課從來不會照本宣科,也從來不會帶什么大部頭課本,每個法條都是張口就來。
“詐騙罪,看似條文清晰,構成要件明確,但在司法實踐中迷惑性極強。”
“它往往披著自愿的外衣,利用的是人性的弱點。”
“貪婪、恐懼、信任,甚至是對愛情的渴望。”
韓秋蘭刻意在愛情兩個字上加重了語氣,留下一個意味深長的停頓。
黎芝和身邊的同學們一樣,收起手機,托著下頜,全神貫注地看著屏幕上的PPT。
“說到新型詐騙類犯罪,最近在我們江城,就發生了一起極具代表性的案件。”
韓秋蘭笑瞇瞇地放緩語速。
沒錯,又是大家最喜聞樂見的舉例環節。
投影幕布上,畫面切換,枯燥的法條翻了過去。
瞬間跳出幾張打了馬賽克的網絡聊天記錄截圖,以及官方披露出來的現場照片。
“這什么啊”
“看起來像是網戀?”
“叫的好肉麻,不想看了,嘖嘖嘖.”
“我靠,原來這也能騙到錢?”
教室里響起一陣竊竊私語。
學生們瞪大了眼睛,聲音像水波一樣擴散開來。
黎芝坐直了身子,忍不住拿出手機,對準屏幕咔咔咔連拍了好幾張照片,也跟著群里。
快猜,今天刑法專業課老師給我們講了什么案例?
她已經猜到了韓秋蘭即將在課堂上舉出的典型案例。
投影中的聊天對話怎么看怎么眼熟。
當事人給她活靈活現復刻過一遍,媒體采訪又自己看過一遍,這次韓秋蘭教授再拿出來作講解,已經是第三遍了。
黎芝只覺得世界好有趣。
“這種新型詐騙,有一個非常形象,也非常殘酷的名字——”
韓秋蘭一字一頓地吐出三個字:“殺豬盤!”
幕布上的截圖慢放,一頁又一頁。
教室里一片寂靜,只有韓秋蘭對著案例認真講解的聲音。
“就在上個月,我們江城警方成功破獲了一起特大跨省殺豬盤詐騙案,初步查明涉案金額高達上百萬。”
“多說一句哈,這個案件偵破過程中,一個并非司法機關的單位,發揮了極其關鍵的作用。”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查一下相關媒體報導出來的新聞,各大公眾號都有,這里我們就不細講了。”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兩節課時間一閃而過。
下課后,黎芝第一時間被韓秋蘭叫進了辦公室。
“黎芝啊,你看到這個了沒?”
韓秋蘭笑容親切,將一份刊登著案件報道的《江城日報》推到茶幾上。
“說實在的,我可真沒想到,咱們律所的合作伙伴能干得這么漂亮。”
“我仔細讀了報道,也托人了解到一些細節。”
“能在這么短時間識別新型詐騙,固定關鍵證據,并建立起高效的協作機制.”
“明理公司有能人啊。”
“.看到了韓教授。”
黎芝櫻唇輕抿,跟著韓秋蘭的聲音不時點頭。
“說了好幾次了,我和你媽媽是同學,私下里你喊韓阿姨就行。”
黎芝面皮薄,俏臉一紅,還是沒吭聲。
“關于這個案子的相關報道,我基本上都看了個遍。”
韓秋蘭端起面前的保溫杯,不疾不徐喝了一小口,聲音沉穩。
“你媽媽三番五次拜托我好好照顧你,法院剛剛實習結束,又把你安排進樂盈律所”
“你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尤其是和明理公司那邊對接,跑來跑去處理事務性工作,每天又那么辛苦。”
“但是我覺得,她一定也是希望你有更好的發展和成績。”
“是吧?”
黎芝眨了眨眼睛,又跟著點了點頭:“您說的對。”
“所以我有個想法,不知道你感不感興趣,或者說有沒有心思挑戰自己。”
韓秋蘭話鋒一轉,語氣帶著一絲探詢。
“我們律所和明理公司是合作機構,出面溝通的話,基本上可以拿到一手數據和消息。”
“事實上,我能感受得到他們領導層在這件事上是有布局的。”
“有了官方背書就有天然的公信力,客戶也就更加信任他們,信任他們就是信任我們,更何況對方還在報道中提到了我們樂盈律所。”
“但還差一點東西,理論上的東西。”
“站在學者角度來看,我們法學會研究基層社會治理、法律職業共同體、犯罪預防的課題很多,論文也不少。”
“但很多時候,研究容易浮在面上,或者成了馬后炮。”
“像明理公司這樣,在實戰中摸索出來,也被證明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它的運作細節,成功關鍵,面臨的真實挑戰,都很值得探索。”
“但在理論維度上,目前還缺乏系統性的記錄、梳理和提升。”
“寶貴的實踐經驗,沒能及時轉化成可推廣、可復制的學術成果和制度參考。”
韓秋蘭停頓一下,總結道:“有點可惜。”
黎芝水汪汪的眸子轉來轉去,聽得云里霧里。
直到最后幾句話,才隱隱摸到這位長輩的路子。
制度參考,學術成果?
難道說.
韓阿姨這個大腿要帶自己發論文啦?
“為了給你媽媽一個交代,阿姨在想,要不要帶你走學術路線,搞搞課題。”
“啊?”
黎芝不由自主瞪大眼睛。
“當然也要看你本人的意見,畢竟你今年才大一,要是覺得這個事情難度太大,或者不感興趣的話,我就找手下的博士生來做。”
“大一可以不著急,過兩年拼保研也是一樣的。”
“這的確是個相當不錯的切入點,足夠新穎,感覺做好的話,至少有六七成的把握能上期刊。”
“核心期刊。”
韓秋蘭一臉笑容,補充道。
“上核心期刊?”
對于這個陌生名詞,黎芝只有一點點模糊的概念。
她知道牛逼,但還沒仔細研究過有多么牛逼。
“是的。”
韓秋蘭點點頭:“圍繞明理公司這個工作模式,特別是這次殺豬盤案的成功經驗,做一個深入的、實證性的法學研究課題。”
“但具體還需要明理公司的配合。”
“我聽綠夏說,他們的老板跟你關系不錯,是吧?”
“對呀。”
聽到這里,黎芝突然腦海一輕,莫名少了許多壓力,跟著咯咯笑了起來。
中午時分,韓秋蘭的會議室多了一名新訪客。
“韓主任您好”
周明遠顯然剛剛下課,從隔壁南湖大學騎著電動車過來,連頭發都被吹成了自然形狀的三七分。
他穿著一身青春十足的長袖衛衣,笑容年輕又燦爛,無論如何也看不出是某家法律咨詢公司的大老板。
“小周,這也不是在律所,不用這么客氣。”
“黎芝跟你說了具體情況沒有?”
韓秋蘭笑瞇瞇地攤開手,示意周明遠坐下。
“還沒有呢。”
周明遠搖搖頭,和黎芝交換眼神,找了個位置并肩坐在一起。
“請你們過來呢,是想邀請二位一起合作。”
韓秋蘭開門見山。
“您說。”
周明遠客客氣氣。
“小周,我站在學術角度,能幫明理系統梳理和提煉這套模式的理論依據、操作規范、核心優勢,甚至找到優化空間。”
“研究成果可以成為明理模式最有力的說明書和背書,無論是爭取政府更大支持、吸引人才,還是未來模式復制推廣,都有價值。”
“而且,如果可以掛靠在江城財大的國家級課題項目下,本身就是一種權威認證。”
韓秋蘭抱起胳膊,扭過頭望向短發少女,語重心長道。
“黎芝你呢,跟這個課題,這次是絕佳的深度參與實證研究的機會。”
“不光能接觸到最鮮活的一手案例,訪談一線民警、律師、受害人,理解法律在基層運行的復雜生態。”
“還能強化你在學術上面的能力,包括論文選題等一系列流程。”
“真要是能上期刊,你媽媽那邊我也好交代。”
“怎么樣?”
黎芝沒開口,只是微微側過小腦袋,對著周明遠用力眨著眼睛。
傻子,快點答應!
好事兒啊!
這當然是雙贏!
別看黎芝平日里沒有顧采薇那么思維敏捷,但大方向上從來不會出錯。
她只是聽韓秋蘭說了幾分鐘,就判斷出這事絕對能行。
不僅能行,而且還得拉著周明遠一塊干。
就像韓阿姨口中說的那樣,這個研究能填補空白!
探索在現有法律框架和資源條件下,如何通過機制創新,有效應對新型犯罪,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韓秋蘭本人就是法學會的重要成員,對于業內的研究成果,對于這件事的可行性,教授她自然心知肚明。
要不是媽媽跟她情同姐妹的鐵關系,韓秋蘭當然不會把這份榮譽白白讓給自己。
恐怕無論給博士生或者碩士生,這都是一份天大的人情。
說到底,整件事最讓人值得期待的.
當然是和周明遠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