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654章 結局三回歸晚宴(完)

  一九九六年七月三十號。

  太平山,尹氏莊園。

  這座修建在山頂道上的超級豪宅,耗資七千萬港幣,占地共十萬呎,花園,別院,亭臺,閣樓,泳池,影院等一應俱全。

  港島建筑業大老板“胡應湘”先生親自操刀,聘請多位蘇式園林大師為顧問,是融合后現代主義,結構主義和傳統林園審美,打造出的超奢大宅。

  當把建筑審美從效仿歐洲,轉變為發掘傳統,古美今用時,建筑學上一個新名詞“新中式”,竟率先在港島發揚光大。

  文化自信,真的很簡單。

  政客,大老板,富豪明星們做榜樣,自信起來,一批帶一批,風氣自然有好,人人都為傳統驕傲。

  好的,就是好的,洋人的東西好,中華文化,更有瑰寶!

  僅在設計和裝修費用上,便花出去兩千多萬.

  從92年開工到95年,將近四年時間,堪堪落成,還有許多邊邊角角,需要“養氣”,“養景”,前者是風水大師的說法,后者是園林大師的說法。

  吊詭的是,一個蘇州人,一個港島人,裝修時竟然聊的志氣相投,竟把風水與園景相結合,看來中華文化,真正源遠流長,相通相合廝。

  在年初前年搬上半山后,尹照棠便和督爺成了鄰居,而在駐軍解散后,太平山的崗哨取消,巡查工作由太平山差館負責。

  豪宅、官邸門前時常站滿各位業主的保鏢,尤其以被稱為“半山園林”的尹氏莊園,人數最多,最少的班都有二十人。

  在豪宅落成后,摘得不少建筑學獎項,座山望海,風水俱佳,被富裕亞洲樓王的美譽。

  若非樓市漲幅沒歷史上高,97前輕輕松松漲到過億。

  此時,周蕙敏,邱淑貞,梁心穎三位太太,都已搬進別墅,老母梅姨則住在元朗別墅當中。

  衣帽間內,尹照棠換好西裝,戴上一塊低調的勞力士,看向回來的邱淑貞問道:“榮仔去學校了?”

  “嗯,去之前還吵著要去京城。”

  尹照棠接過女友遞來的領帶,在鏡子前比著,搖搖頭:“赴京開會,不能戴LV,換那條藍色的訂制款吧。”

  “好。”邱淑貞一身長裙,腰間戴著珍珠項鏈,身材依舊哇塞,但早已養出富太太的雍容,裝扮不走性感路線,更講究氣質。

  她替男人系好領帶,性感紅唇,張嘴道:“過幾天回來?”

  “一周多,要談點事情。”尹照棠道。

  邱淑貞輕笑:“那可記得想我.”

  她在鏡子前,緩緩蹲下,裙子貼身,露出完美曲線。

  “挑!”

  尹照棠暗罵一聲,岔腿站好,擺正領帶。

  中午,九龍國際機場,一架專機,載著多名港島委員,直奔北方。

  在首都落地后,一行人住進賓館,整整兩層樓里,清一色住著籌備組委員。原100人名單,已在去年擴大至150人,形成最終決策層。

  廖志鴻喝了口茶,坐在茶幾上,出聲道:“尹生,外邊都傳,今天要成立推舉委員會啊?”

  “空穴來風,必有因果。”尹照棠蹺起二郎腿,表情神秘。廖志鴻若有所思,沉聲道:“150人全進?”

  “應該是。”尹照棠甩開打火機,燒著雪茄,輕輕點頭。

  根據他的消息,推舉委員會是籌備委員會的下設機構,全體籌備委員無需再選,自然成為推舉委員會成員,并且只有推舉委員會成員,有資格參選新時代的香江話事人!

  在得到尹生的肯定后,廖志鴻表情有些激動,出聲道:“我有機會嗎?”

  如今,廖志鴻已晉升為新界鄉議局長,是鄉紳們的領頭羊,生出一點點野心,不足為奇。

  150人名單里,有將近80票隸屬于改革派,簡而言之,尹生一句話,便可令勝利的天秤傾斜。

  但迄今為止,尹生沒有透過半點口風。

  手中權力越重,越需謹慎。

  能在推舉委員會成立前,找到尹照棠探口風,足夠證明廖志鴻是核心圈子里的成員。

  因此,在片刻思索后,尹生都沒有陰霾,捏著雪茄,出聲道:“新界的政治力量,偏獨立,當土皇帝可以,但要做話事人,在港島,九龍缺少影響力。”

  “要知道,第一個話事人,名頭大,責任重,干不好,很容易倒霉的。鴻哥,多等幾年,對你有好處。”

  廖志鴻臉上閃過一抹失望,但旋即鄭重道:“我明白了,總之尹生撐誰,我嘚撐誰!”

  照慣例來看,該受到支持的人,已經會被授意,沒收到消息,便代表沒在考察范圍。

  雖說廖志鴻抱有點想法,但也知曉希望不大,僅求個答案罷了。

  要知道,去年致公會的黃生,私下找尹生約談,有心把尹生培養成下一代的話事人,而且是致公,香江“雙話事人”,那次事件被外媒曝出,引起軒然大波,后來眾人都得知結果,尹生竟主動放棄,宣稱一心只想搞好經濟。

  有人夸贊尹照棠懂得進退,是個合格的商人,有人為尹照棠錯失機會,大感可惜,但都無人再質疑尹生的影響力。

  當晚,所有委員們陸陸續續抵達,酒店變得非常熱鬧,許多人互相拜訪,收風探聞,漸漸地,幾個名字呼之欲出,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隔天上午,籌備組大會召開的第一個議題,果然是推選委員會成立,并且經過一天討論,正式推選三位候選人。

  分別為保守派大老板包鈺剛先生的女婿,隆豐寰球集團主席吳光震先生,首位擔任香江首席大法官的華人梁鐵陽爵士,以及東方海外主席董生。

  會后,有領導前來造訪,和所有委員當中,但僅與尹生,董生兩人握手,拍照被媒體登出,釋放出重大消息。

  有人稱“眾里尋他千百度”,有人說“一人為王,一人為相”,總之,眾說紛紜,非常夸張。

  不過在“電子港”三期已經上馬,整個產業鏈產值已超臺積電,并配合著內地市場,不斷壯大時。

  有些夸張的言論,卻能在局勢中找到注腳。

  回港后,第二日。

  尹照棠突然收到消息,驚訝道:“梁大法官想見我?”

  “是呀,人已在車庫了。”左手表情無奈:“肯定是為話事人而來,大佬,見還是不見啊?”

  “見見吧。”

  尹照棠沉吟片刻,出聲道:“很多時候,多得梁大法官幫忙。”

  三位候選人中,吳生是保守派推出來的,董生是改革派推出來的,梁大法官則是鬼佬在背后暗暗使力。

  借殼上市,一直是鬼佬的想法,并持之以恒,不肯放棄。

  當然,越到后面,機會越渺茫。

  連梁大法官本人都沒底氣,希望靠著左右搖擺,成為三方的共同選擇。在覺得沒有希望時,大法官都不得求到尹先生頭上。

  在進入辦公后,梁生并未坐下,而是微微俯身,出聲道:“尹生,冒昧打擾,還請見諒。”

  尹照棠面帶微笑:“大法官事務繁忙,不會是來找我閑聊的吧?”

  “尹生快人快語,我就不藏著掖著了,我希望尹生能幫我拉票。”梁法官深吸口氣,做好心理準備,再道:“董生能做的,我都能做,而且我作為首席大法官多年,影響力更大,能做的更好。”

  “我相信梁法官的本事,但懷疑梁法官的決心。”尹照棠打開抽屜,拿出一份文件,笑著道:“這樣,若你敢在上位后,第一個通過此方案,我就撐你?”

  梁法官接過文件,一看封面,竟是一份《安全法》,打開里頭的細則,更是觸目驚心,額頭冒汗。

  “敢嗎?”

  尹照棠面帶微笑。

  “原來,這就是董生敢做的事嗎?”梁法官長嘆口氣,放下文件,感慨道:“佩服,鄙人無人為力,更無法答應。”

  “我會宣布退選的。”

  越是律政界的人,越明白此法案的威力,簡直是顆重磅炸彈,一旦投出,必將引起全島震動。

  到時別管是誰在背后撐腰,肯定要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歷史上,董生推行的法案都非常溫和,還是只干四年,就不敢再做.如今,就算有龐大的勢力在背后撐腰,敢推行這一部法案,也是危機重重,給人刺殺都不驚起。

  在梁法官眼里,姓董的,就是幫改革派趟雷的一個人。

  在梁法官匆匆離去后,尹照棠眼中閃過一份失望,抽著雪茄,感慨道:“懦弱無能,還想做話事人,好好敲槌子吧,王八蛋。”

  1997年,推舉委員會投票后,正式確定董生地位。

  6月30日,中午四點,末任督爺“肥彭”簽署完最后一份文件,開始命家眷,安保收拾行李。

  四點半,總督官邸舉行降旗儀式,而后肥彭乘坐港督座駕勞斯萊斯幻影,在警隊護送下于前花園繞行一圈,總督夫人與子女乘坐戴姆勒汽車,各于花園繞行一圈。

  港媒拍下畫面稱其特意繞行三圈,乃大英傳統,寓意日后可以重臨香江。4時39分,港督彭定康所乘坐的專車在警察摩托車的開路下,正式告別港督府,前往添馬艦。

  在添馬艦的甲板上,大英皇室,官方全部到場,向媒體舉行英方的“告別儀式”,代表們相機辭職,引發眾人落淚。

  可下午六點,全港突下暴雨,把正在進行告別表演的舞團,代表們淋成落湯雞,一度十分狼狽。

  夜晚,十一點多。

  中、港、英全體代表,齊聚香江會展中心新翼大樓的禮堂內,在此舉行交接儀式。夜空中,雨水漸漸變小,邊境口岸,眾多披著雨衣,荷槍實彈的軍人們,距離邊境線僅一步之遙。

  “叮咚。”

  零點的鐘聲響起,時間進入到7月1號的第一秒鐘,會場內徐徐響起悠揚的國歌。

  “全體起立!”

  一面旗幟冉冉升起。

  尹照棠,霍正霆,梁超英,廖志鴻等收到邀請的人士,紛紛起身行注目禮.

  “進港!!!”

  “進港!!!”

  與此同時,關卡外,迷彩卡車緩緩啟動,在攝像機的注視下,邁過分離百年的邊界。

  “咻。”

  維港上空,一道煙花升起,爆發出絢麗的光芒。

  有人默默離開了,有人重新回來了,有的人,臉上倍顯失落,有的人,沉浸在慶祝的盛典中。

  半島酒店,宴會廳內。

  葛志雄,胡博超,大埔牛,高佬森等沒資格前往會場見證歷史的人物,正齊聚一堂,欣賞著維港的煙花。

  所有人都喜氣洋洋,暗暗慶幸,在歷史的潮流當中,找對位置。

  未來,是屬于他們的.

  一支車隊緩緩駛入酒店地庫,尹照棠,董生,梁漫平等人,乘電梯來到宴會廳內,所有迅速涌上,紛紛舉杯。

  “恭喜董生。”

  “干杯。”

  “尹生,回歸快樂。”

  尹照棠拿起一杯紅酒和葛志雄干杯,面帶笑意:“回歸快樂。”

  毫無疑問,董生是眾人圍繞的核心,畢竟,今天可是董生大日子,誰大都大不過董生,在歡聲笑語中,董生上臺說了兩句,而后提議道:“諸位,改革尚未成功,未來仍需努力,香江的未來,還得各位同心戮力,合作進取。”

  “我敬各位一杯,亦是敬未來的香江一杯!”

  在場的人士,神色都鄭重幾分,但嘴角始終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意,隨著董生舉杯,所有把杯子舉過頭頂,朗聲道:“以此杯敬董生,敬香江!”

  董生豪爽的飲掉杯中酒,余下的人自不會剩酒,紛紛大口飲盡,氣氛頓時被推向高潮。大埔牛突然叫道:“攝影師,攝影師人呢?”

  “來拍照張,快點。”

  攝影師收到招呼,扛著攝影機小跑上來。開心的日子,在場人士聽見拍照都無人拒絕,很快便齊聚一堂,在禮臺前排成幾隊,并且很自然的把尹照棠,董生兩人推到中間,隨著畫面定格,化作一張彩色招牌,似乎所有人身邊,都被標上頭銜。

  首任話事人:董生。

  二任話事人:曾生。

  三任話事人:梁生。

首任保安局長:任達嶸,首任安全局長:莊卓言,首任財政司長:胡博超,首任民政司長:廖志鴻  愛國華僑:尹照棠。

  人生滄海幾十年,橫流砥柱,方顯得,英雄本色!

  請:m.minguoqiren.la

大熊貓文學    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龍頭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