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海軍通過蓋金大借款實現火箭式發展不同,空軍和陸軍現在還是在按部就班中。
殲10倒是因為艦載機需求增加了一筆款子,但也就加快了一丟丟而已.
國內航空工業還遠遠稱不上“進入自由王國”,北邊還在計劃著殲8III,南邊殲10就已經耗盡精力,艦載機完全處于強行上馬追著跑。
就算一切順利,殲10J原型機的首飛時間也不會早于2000年,小規模量產至少是2003年以后。
如果是以手搓方式先弄出十幾架原型機頂一頂可能快些,但也不會早于2002年。
仔細在腦海中過了一遍時間點后,老張才直呼好家伙:
正經海軍強國設計航母是圍繞艦載機來設計,先有飛機后造船,而自家的超航居然要面臨至少3至4年無機可用的狀態?
當然殲7J也是艦載機,而且98年肯定能開始量產趕得上大改合眾國,說不定還因為體積小載機量能上升到90架左右。
但——堂堂僅次于帝國海軍的超級航母就搭載一堆超級米格21,這讓6萬噸就強上蘇33的庫茲涅佐夫如何自處?
當然海軍其實老早之前就想過這個問題,只是那時候他們心中的時間表是:
設計評估造艦時間36到40個月左右,海試電磁兼容測試12個月,到交付時間是2002年以后,差不過剛剛好趕上殲10J列裝,同時891航母也差不多服役。
后來唐文展現了三四個月造好金剛、扶槡、紐約等戰列艦后,這個時間被調前到2001年中左右,也還行。
但現在他開口就是建造海試9個月搞定,幾乎把時間硬生生調前了兩年!
就算是號稱餃子級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巔峰國力的老米也需要14到16個月完成,小鷹號更是造了三年!
關鍵是老張還沒法質疑,蓋金造船廠的速度可是有實例證明,根本不需要說謊。
計劃好的時間表完全被打亂,老張也是第一次遇到船等飛機的奇葩情況,支支吾吾說道:
“既然建造這么快,要不就延后…”
“咳,咳!”
唐文重重咳嗽了幾聲,然后目光炯炯的看向他:
“不就是缺飛機嘛,小問題,你們想要哪種盡管說!”
老張臉色更苦了,他防的就是這句話啊!
航母造出來買國內艦載機還好說,起碼提升了技術還實現資金回流。
從唐文這里買先進肯定先進,但先是得罪了南北設計所,然后艦載機生產國…北邊大毛、彼岸老米、鬼精的髪雞哪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最后還得再欠一屁股債,裝備一條超級航母的艦載機絕對不比航母本身便宜!
只是唐文都這么說了,他也只能先順著走再想辦法婉拒,便故意唉聲嘆氣的說道:
“超級航母的作戰目標是近海截擊、性能要好、滯空時間也要長、能滿足的機型不多啊。”
這番話幾乎就是暗示:雙發、重型,答案除了蘇33和F14還有誰?
按照他的預計,如果唐文說F14,他就以破壞和帝國關系為由拒掉,畢竟經濟是大局。
如果是蘇33,就可以說國內正在仿制,不需要提前買嘛!
“那肯定是F14啊!”
唐文的回答完美印證,于是老張便搬出第一套說辭婉拒。
誰知唐文聽完后卻是用奇怪的眼神看向他:
“您不會以為擁有超航以后太平洋還能平安無事、一片祥和吧?海軍有超航能忍著不開出去?出海可就是第七艦隊啊。
蜜月期能有一年就不錯了,F14才算什么。”
航母就算建造能保密、下水使用總藏不住,也就是98年末肯定會暴露,然后老米的心情就會經歷錯愕、難以置信、憤怒、惱羞成怒、張牙舞爪等數個階段。
而在這個時間點X公司借著MDA項目狂攬巨資,再讓史巨柱提桶跑路,MDA項目就會暴雷引發互聯網界雪崩式解體。
同時期沙漠地帶和地中海還會發生不少大事,讓帝國頗為惱火。
這么多重打擊下帝國還能不翻臉,那還是帝國么!
老張:“…”
好像有點道理?
經歷了第一次蜜月期和斷崖式分手過后,國內也心知肚明第二次也不會太久,只是大多數人現在沒去想、也沒去戳破而已。
并且唐文還繼續拋出誘惑:
“不僅F14有、F/A18C、E2C預警機、C2灰狗運輸機、EA6B電子戰飛機、SH60海鷹直升機、CH53都不是不能商量啊!”
上次企業號機庫連環爆炸起火,地勤為了避免后續二次爆炸將上面幾乎所有飛機都推進海里,直接變成了唐文的后備技術儲備庫。
甚至還有從兩棲攻擊艦上推下來的CH53重型直升機,可謂應有盡有。
而對面的老張卻是被嚇了一跳,這已經不是泄密的問題了,他都懷疑約翰遜是不是蓋世太保的間諜。
可一想也不對,蓋世太保或者南洋都滲透到這種地步,怎么失落帝國還在用蚊蚋這種爛貨?
只是唐文畫的餅實在太有誘惑力了,要是把上面的飛機都配齊和帝國自己的小鷹號還有什么區別?
前些年037獵潛艇笑稱戰列艦、091被反潛機追到家門口的往事還歷歷在目,突然就要和帝國海軍一個檔次啦?
要是老張能做主,他都想現在立刻答應下來,區區上千億貸款簡直不值一提。
“我…這需要謹慎的考量。”
他還維持著表面的糾結,但唐文卻是主動為他著想說道:
“其實你們最大的問題還是缺錢,借也不敢借太多,對不對?”
老張拼命點頭,海軍獨自背一千億貸款要是說出去不知道要被多少人蛐蛐,相對也太不平衡了些。
唐文:“其實,我知道有條賺錢的路子,而且風險很低。”
“違法亂紀的事情可不能干!”
“那當然不是,你覺得發行債券怎么樣?”
“那不還是以債養債嗎,肯定不行。”
雖說現在還沒有出現信用卡互相中轉的實例,但老張敏銳察覺到了其中的風險果斷搖頭。
不過唐文卻是解釋道:
“不是單獨發債券,而是將從蓋金借貸的1000億打包轉嫁以其他名義發行,比如換算成120億美元債券,并且以外匯為擔保發行,利率嘛…5年期6.5,10年期7就很好。”
老張眼珠一瞪:
“蓋金借款才3利息,為什么要平白無故又多背3.5,這不是給自己找罪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