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85章 又見電子管

  衛兵小心翼翼的走進樹林,然后用滅火器和衣服撲滅剩下的火焰,拖著一個很大的焦黑的奇形怪狀架子拿到亨特面前。

  “是它,我抓住它了!”

  托雷斯一下子撲到跟前,激動地大喊:

  “就是這個,就是這個嗡嗡叫的鬼東西從我們進入巴硒開始就一直監視著我們!”

  高頻而密集的汽油馬達混合著螺旋槳的噪聲讓本就精神高壓的托雷斯失眠了快一個月,并且幾乎形成PTSD,連深睡都能被敏感的吵醒,顯然不知道在夢中預演了多少次。

  亨特剛想要問他些什么,卻見托雷斯直接雙眼一閉倒了下去。

  衛兵使勁晃了晃他后驚愕的抬起頭:“睡著了。”

  “那就等醒來再說。”

  亨特轉頭看向T6無人機的殘骸,大部分主體都還在,只是汽油桶被引爆而已。

  斷了幾根軸和螺旋槳,但整體外觀保存完整,能一眼明白是靠六個螺旋槳提供升力。

  但所有人都沒見過這樣怪異的飛行器,更不知道該如何控制這種…無人小飛機?

  亨特反應了過來:

  “快,肯定有人在附近遙控…快讓人去找測向儀!”

  在動員剩下的人全部撒出去找“遙控者”后,亨特將殘骸帶回倉庫細細研究了一番,發現結構自己完全能看懂。

  汽油發動機、螺旋槳、傳動軸——還有個燒糊了的小黑盒,里面有一些很老舊的電子管,就這么些。

  看上去就很廉價沒什么技術含量,但也沒看見任何偵查設備,這就奇了怪。

  起碼帶個膠卷相機,拍點機密照片吧?

  亨特帶著人去樹林里搜索其余殘骸,試圖找到些掉落的相機什么的。

棱角大樓  “各位,從現在起我們必須要正視技術差距。”

  拉姆斯望向各個公司的總裁、高管,表情十分嚴肅。

  在這間棱角大樓不大的房間外面,新掛上了“.研究中心”的牌子。

  別誤會,這里研究的不是外星人,而是關于漢斯的黑科技,ET是漢斯語“鐵十字技術”的縮寫。

  但對于在場無不沉默以對的技術專家們來說,理解成外星人技術研究也沒問題。

  ET研究中心由棱角大樓牽頭成立,包含軍事裝備、生物技術、催眠等各個方面,分包給各個公司研究一切出現在漢斯上的異常技術。

  “超高速船舶推進、煙幕、戰斗機特殊壓縮折迭、人體控制、現在又多了人體強化——這就是我們要研究的全部,最后一項是新增的,哪個公司愿意接下?”

  下面的眾人面面相覷,在這個爭經費的大好時候竟然不敢吱聲。

  人體強化是來自于雨林空戰,空軍分析了超級雨燕借助火箭來完成逆天機動的過程,發現機體也許能受的了,但飛行員要短時間承受9到14G的的過載變化!

  如果是借助抗荷服也就罷了,但根據以往的經驗,漢斯飛行員延續了二戰的傳統:除了一件夾克和飛行帽以外根本沒有別的特殊裝置!

  肉體硬抗14G的過載!

  這顯然只能歸結于生物科技,而且還是前所未有的空白領域。

  拉姆斯看了一圈,發現有人舉手時眼睛一亮,不過發現是約克后就看向別處。

  超自然調查局就算了,那幫家伙成天想著把一個人腦子的記憶組織拷貝到另一個人身上,還是找點正常人吧。

  “基因泰克、安進…”

  在一個個點名過后,最終福泰(Vertex)制藥公司的副總裁舉起了手:

  “我們和MIT有一個類似的項目,不過是70年代BPRD參與的人類增強計劃,可以重啟。”

  70年代、BPRD,不用說肯定是冷戰高潮時期為了和聯盟打擂臺推出的計劃,不過福泰制藥是老牌的生物技術公司,技術力有保障。

  “接下來…”

  拉姆斯重新梳理了一遍其余技術方向的研究進度,發現除了雷神用另類的方式重現出煙霧發生器外,就只有通用電氣有些成果:

  他們研究的對象是那條能跑70多節的驅逐艦,在沒有發現“氣墊”“核動力”等常規元素后,最終找到了一條技術路線——磁流體推進。

  磁流體推進的原理是通過超導線圈制造強磁場,再用電極使海水導電形成帶電粒子,通過使帶電流體噴出產生推力,理論上不僅靜音,還能大大減小阻力。

  92年本子就有進行模型研究,最終得出理論航速可以達到150節,70節的航速才到極限的一半。

  但要想驅動幾千噸的驅逐艦,光是給超導線圈用的液氮恐怕就不是個小重量。

  但不管怎么說,這是當前唯二有成果的項目,其余技術全部還沒有入門。

  ET研究中心的第一次小會在磕磕絆絆和不情不愿中結束,拉姆斯剛想要出去休息會卻見IAA的人抱著一個燒到變形的金屬架走了進來,神情凝重的放在最前面。

  各個公司的人馬看到這一幕都使勁往前擠想看是什么東西,不過乍一眼看去還真不太明白。

  “各位,很抱歉再占用你們一點時間。”

  懷恩匆匆走進來,將一張放大的T6無人機殘骸圖片釘在墻上:

  “馬潤發現了一種敵人用于隱秘監視我們的小東西,它由一臺汽油發動機驅動六個螺旋槳,以這種平面布局飛行,可以長時間懸浮躲藏在樹林里,發動機的噪音在一到兩百米的遠距離時就不太容易分辨。

  如果我們不能解決這東西,地面部隊就無法展開。”

  在場的企業高管中不少都是技術出身,通過殘骸很快分析出了T6的驅動形式和飛行原理。

  多軸飛行器在他們看來只是有些新奇,但如果仔細一想…

  “傳動軸轉速是恒定的,說明是變矩槳葉調節升力,可這樣實在太復雜了。”

  “末端動力輸出效率估計只有80,為什么不做成直升機的類型?”

  “嘿,這鬼東西怎么防止自旋?我沒有看到陀螺儀。”

  “等等,電子控制器在哪里?”

  機械部分沒太多可以研究的,很快所有人都注意到了T6的電控裝置,翻開那個小黑盒。

  有些人感覺很熟悉,見到里面的真容后瞬間叫了起來:

  “god,怎么可能,電子管?又是電子管?”

  請:m.llskw.org

大熊貓文學    說好的民企,空天母艦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