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雖然第二艦隊被確認行蹤,但并沒有受到太多騷擾。
還在舔傷口的牛肉之國沒有拿得出手的戰艦,只有一條老舊的埃斯波拉級護衛艦“帕科號”狀況尚可,勉強啟程準備來看看熱鬧。
而空軍有較大航程的A4和超軍旗因為長期的零部件缺失和養護廢弛,只有一兩架精英飛行員的座駕能出動偵查,然后就不得不終止。
第二艦隊在離海岸500到700公里距離航行,這是個相當遠的距離。
進入傍晚,有能力解決燃油問題的唐文決定分兵提高速度:
由俾斯麥號、沙恩霍斯特號、格萊森瑙號和卡爾號單獨組成一隊,全速北上。
俾斯麥號傳奇艦長額外10速度加成,另外使用圣誕期間的間歇性25增速,可以保證每小時平均航速在37節,沙恩霍斯特號和格萊森瑙號能達到35.4節,卡爾號更不用說。
四條戰艦保持35節高速航行,剩下的提爾皮茨號領兩條重巡則以稍慢的28節吊在后面跟隨。
27日上午9點,本·謝潑德和同伴瓦爾德·弗雷德駕駛著B52H終于飛過了地圖上的拐角。
八臺老舊的渦扇引擎轟鳴著,讓這架龐然大物在萬米高空以近1000公里的時速飛行。
幸好現在已經有了GPS修整,否則這趟麻煩至極的旅行會至少浪費30的航程繞路。
雖然B52航程巨巨巨巨遠,但為了準備如此跨度的洲際航行,臨時從路易安娜州第96轟炸中隊基地起飛后,他們又在佛州修改飛行計劃和檢查飛機,凌晨2點多才起飛,現在已經飛行了6800公里。
按照預定的第二艦隊航行速度,至少還要飛行三千公里才能看到他們。
遠離本土如此遙遠,饒是精心抽選的精英機組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本,衛星照片最新的照片,目標比原計劃前出了很多,已經越過了阿根庭。”
導航員拿來一份標記好的地圖,本掃了一眼,然后又轉過頭認真看標記的位置。
“該死,你確定嗎?這意味著他們一晚上航行了2500公里!你知道這是個多么瘋狂的速度嗎?”
按照機組的預計,這時候第二艦隊還在阿根庭外海才對,但現在已經駛過了。
這意味著昨天晚上他們的航速不是經濟的15節,也不是20節,而是超過了30節,甚至要35節!
沒有戰艦能頂著這么極限的航速狂奔一個晚上,即使有也會耗盡所有燃油。
而且如果真的是那幫二戰的老爺貨,這么趕路怕不是鍋爐報廢?
飛行員知識面都很廣,本很清楚這對戰艦來說有多么困難。
“瓦爾德,我感覺我們不應該湊太近,最好不要激怒他們。”
為了維持盡量充足的偵查時間,這架B52沒有攜帶任何武器,只是臨時在彈倉放了一臺900毫米光圈直徑的超高清航空相機,據說是從一架U2上拆下來的好貨,一張底片的價格就得好幾千美元,貴的令人咂舌。
瓦爾德點頭表示同意:“我才不相信這只是一支二戰艦隊,千萬別飛上來一枚薩姆2。”
本:“做好準備,我想我們用不了2個小時就會看到他們了。”
在現代技術的加持下,鎖定第二艦隊的行蹤并不困難。
27日下午16點,拍攝了一大堆照片的B52H降落在圭那亞機場,結束了這場13小時、跨度1.38萬公里的超遠距離航行。
落地后底片先掃描發回智庫,原片也在打包由另一架運輸機送回的的路上。
雖然是電子掃描膠片傳真,但圖片清晰度還是比衛星照相好得多,幾乎可以看到戰艦的各處細節。
不管是炮塔、指揮塔位置、副炮數量、甚至能看到在甲板上行走作業的水兵。
暫時沒有看到導彈發射裝置,也沒有發現類似現代的雷達裝置。
現代電子系統體積通常很大,所以艦橋才會越來越大甚至和艦身一樣寬,火炮海戰時期則相反,盡量縮小上層建筑以避免被擊中。
所以,大概真的是幾條詭異的火炮戰艦?公海艦隊從海底歸來了?
“不,這不可能。”
研判衛星照片的小組給出了自己的結論:
“這是偽裝成二戰戰艦的超現代戰艦,甚至比核動力更先進。”
眾人皆驚,因為說話的是馬特·馬爾赫林,福特級核航母的設計師。
馬特:“從第一次在德雷克海峽被目擊,到第二艦隊分離,他們的最遠里程達到了4500公里,平均時速已經超過了30節,長度奔襲超過80小時,理論上只有核動力才能做到。”
“但這對傳統系統要求非常高,同時油耗也會非常夸張。”
另一人補上了他沒說出來的話。
“等等,你們注意到了嗎,這幾條戰列艦也在以32,33節以上高速航行。”
一時間氣氛安靜了好幾秒,所有人不約而同的想到了某個可能。
馬特看向旁聽的情報官:“如果那是一支核動力艦隊,我們必須考慮沉默后的污染。
我建議讓B52裝上塵埃搜集器和輻射檢測儀,看看他們的輻射指標。”
情報官:“這會立即去準備。”
技術上的分析告一段落,然后是對第二艦隊的目的分析。
早前福克蘭島的通話錄音也被傳回進行分析,其中有一句提到的是“破壞大西洋運輸航線”。
大西洋當然隨時都有運輸航線,但是戰爭都結束了半個世紀,這一切毫無意義。
對第二艦隊的分析組帶頭人是兩位大拿:卡濟米爾茲和拉姆斯,兩個挺過了過去半個世紀的陰冷對抗,并且依然健在的老家伙。
卡濟米爾茲直接在地圖上圈點:“從目前第二艦隊的航程以及動向,我推測他們燃料已經不足,最大可能有兩個目標:直布羅陀或者巴拿馬,巴拿馬運河更近,但直布羅陀海峽更符合所謂的大西洋航線。”
“但如果是核動力就不一樣了。”
拉姆斯補充道,然后猶豫但堅定地劃了一條筆直的線,連接了阿根庭外海到佛州。
“怎么最徹底的破壞大西洋航線,當然是直接封鎖東海岸讓船出不去。”
情報官皺眉:“這不可能,哪怕是五十年前,帝國海軍也是不可戰勝的,更不用說在本土。”
拉姆斯:“我們不能按照常理去揣測怪人的想法,實際上,我也想不出誰能偷偷摸摸建造這樣一支艦隊,有這樣的精力還不如憋出幾顆小蘑菇,反而更讓人害怕些。”
“如果真是沖我們來的該怎么辦?”
“不能靠近本土,不管有多大威脅,我想海軍已經做好了準備。”
“是的,艦隊已經出發。”
最后的聲音來自所有人后方,一名海軍情報官推開門:
“海軍不能容忍巴拿馬以及本土受到任何形式威脅,已經派出了由三艘戰列艦、一艘航母,六條巡洋艦和護衛艦組成的大西洋特混艦隊南下。”
“除去密蘇里號,新澤西、威斯康辛、衣阿華號已在過去兩天中緊急整修,今日上午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