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敵我巨大的技術落差和數量劣勢,須強調個體綜合作戰能力,強化專一對海打擊,通過某一方面的壓倒性優勢,實現在總體落后的現實情況下擁有中近海區域反介入拒止能力:
最理想的武庫艦應該使用萬噸以上高速艦體改造,具備100個以上發射單元,同時發電能力較強,為電子設備提供充沛電力…
面對電子器件算力性能更差的事實,可依賴于更強的電力實現高功率壓制,強制將敵我電磁技術壓低到同一水平。
一艘武庫艦攜帶的導彈有效打擊半徑至少超過150公里,完全可以突入航母戰斗群外圍,通過過飽和打擊能力牽制敵方防空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或許能通過搭載較多的直升機或者無人機提供中繼制導,提升作戰范圍…
閱讀完唐文發來的長長信件,閆劍翹起腿陷入沉思。
而在書桌旁,一系列基于二戰艦艇的現代化改造圖紙鋪平在書桌上,閆海正拿著放大鏡一點點掃過去。
方案還算務實,雖然現在海軍基本還在用發射筒,但垂直發射井技術并不遙遠,而且有很合理的反艦、防空導彈搭配計劃。
電子雷達技術稍微麻煩些,但以功率優勢換取電子壓制的思路也具備一定可行性,至少能擾的敵方雞犬不寧。
信送到時閆劍也在家,父子倆幾乎是一齊看完這些資料。
閆劍:“武庫艦思維有點類似以前的主力艦思想,放棄了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打擊群,與老大哥的思路接近。”
“不,要極端得多。”閆海搖頭,在垂直發射技術不成熟的時候,老大哥也做不到過飽和打擊能力。
真要動輒建造萬噸、甚至幾萬噸的大艦,隨便都是幾百個導彈坑,一艘戰艦的火力就能遠遠超過一整只艦隊。
雖然對火力通道和電子水平也是個嚴峻考驗,但解決起來總比大規模造艦容易一些。
海軍現在的問題是有錢了,但是造不了高新技術戰艦。
即使把老舊的051和052型造一大堆也是純純送菜,單純的浪費資金和編制。
但武庫艦數量不需要太多,可以作為替代航母的艦隊核心,甚至單槍匹馬也能執行主力對抗任務。
當然武庫艦最令人沉醉的一點是:拋開它的實際作戰效能,僅僅是鼓舞人心上就非同一般戰艦可比。
畢竟現在是對抗,不是真打,一條帶著幾百甚至上千枚導彈的大船就擺出來,對手無論如何也不敢輕視。
就算己方命中率50,敵方攔截率100都依然會有不小的命中概率,純粹就是惡心對手。
一枚反艦導彈當然也不便宜,但生產一百枚導彈要多久,造一條先進戰艦又要多久?
“用一條船換一支艦隊,非常劃算。”閆劍簡易地概括了這封信的中心思路。
武庫艦幾乎就是把技能全點在了攻擊上,只要能在沉之前把全部導彈發射出去,對手也絕不會好過。
這也非常符合當下國人的絕境思想:不怕犧牲,但求殺傷敵人。
五年前海灣一戰,讓過去“用數量淹沒敵人”的思想轟然倒塌,龐大的身軀帶來的優勢似乎一夜殆盡。
但武庫艦的出現,似乎又告訴大家:數量取勝還沒有失敗,依然有機會。
當然這也僅僅是思想上的鼓勵,實際嘛…
就以當年8架殲8拼掉一架F22為例,實際上殲8II的數量沒有F22多,殲8II大概有60架,F22可是生產了187架。
所以真實情況大概是三架F22圍毆一架殲8II。
而且在J20試飛以后,空軍自己測試更是發現,80架殲8也奈何不了四代機一根毫毛。
但為什么這種言論能在互聯網持續20多年?不就是為了能給全國一個希望,一個信念證明己方不是不堪一擊。
90年代技術的武庫艦也不能逆轉乾坤,但至少可以讓人們相信它夠強大,這已經有著巨大的意義。
“可惜啊,導彈上面差了一環。”
看完資料后的閆海也有些熱血沸騰,但一想到現實還是忍不住冷靜了下來。
武庫艦別的都還能解決,最關鍵的導彈卻是難題:
現在國內主力的反艦導彈是鷹擊8A,射程70公里,就是個小短手。
就算讓它能適應垂直發射,這么短的射程也根本摸不到航母一根毫毛。
另一個鷹擊6系列更是驚為天人,雖然射程能達到110到120公里,但居然使用的是末端人工制導…
這兩種導彈還都屬于高亞音速,而引進的現代級上的8枚“日炙”反艦導彈雖然射程也只有100公里左右,但末端速度能達到2.3馬赫。
在國內沒有對標導彈的情況下,強行發展武庫艦最終的結果是無彈可用,造出來也是讓人看笑話。
閆劍顯然是也想到了這一點,好不容易泛起的熱情也被澆了一盆冷水,苦笑道:
“沒辦法啊,咱們還是太落后了,如果能引進‘日炙’國產化,武庫艦或許真的是條不錯的思路。”
閆海:“現在不行,過幾年呢?我相信肯定有更好的導彈項目,只是不知道什么能出來。”
父子倆雖然失望,但還是很認可武庫艦的思路,動手給唐文寫回信和一些意見。
在他們看來這也就是愛好者之間的妄想,絲毫沒想到是唐文的軟文廣告。
鵝城。
《全頻帶阻塞干擾》篇幅不長,唐文用了三天時間熬夜抄了出來,然后就來找雜志社出版。
這本的質量其實完全可以給科幻刊物投稿,然后等收錄,但他等不了這么久。
雜志社的主編看完整篇內容,擦了擦泛紅的眼眶。
里面的內容對他來說就是明天可能就會發生的現實,充斥著悲壯和絕望。
雖然文筆一般,但這個故事絕對深入人心,稍加潤色就能大賣。
除了這一篇故事,唐文還附上了五六個之前就寫(抄)好(襲)的短篇,加起來剛剛好夠出版的底線。
他戴上眼鏡,對面前的年輕人充滿好感。
能寫出這樣決絕的,一定是個熱血的愛國青年:
“這幾篇我們愿意6000元買斷,下一期就刊登在雜志上連載,你看可以嗎?”
這是一個很有誠意的數字,因為筆名“唐家大少”從未有過任何作品,出版風險并不小。
唐文搖頭:
“不,我要自費出版,然后把它放在全國的書店貨架上。”
主編一愣,他看到了唐文的轎車,但還是啞然失笑:
“小兄弟,出版一本書可不便宜,想要全國出版,你那輛車都不夠。”
唐文:“一百萬能印多少冊?”
“額,您說笑了…”
“兩百萬,三百萬?至少先來個十萬冊吧?”
主編“唰”地一下站起,把唐文扶到椅子上:
“您可真是找對人了,我們出版社印刷清晰,渠道強力遍布全國,再說一遍要多少?”
唐文:“先來十萬冊試試效果,不行我再抄…寫。”
上次的三百萬銀幣還剩下一百多萬,唐文有的是錢。
唐文使出鈔能力后,出版自然不是問題。
出版社也才知道他就是蓋金造船廠的真正主使,拼命要留住這個大客戶。
別管出版了銷量如何,光是自費出版這筆費用就夠他們大賺一筆。
而通過出版社的渠道,也能夠保證合作的書店拿到書會擺在顯眼位置一段時間。
史巨柱暫時還沒動作,但保證半個月內就能見到效果,唐文也就耐心等待。
剛出出版社大門,唐文打算找個網吧看看當下的熱門游戲,手機就響了起來。
電話另一端是張軍。
張軍先說了水產廳同意這筆兩艘漁政船的訂單,過幾天就能過來簽約。
趁著氛圍不錯,他就說起了石油的問題:
“唐老板,你確定我們福省的島礁能挖出石油?”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唐文立即否認三連,在石油開采和歸屬權確定之前,他并不想惹上麻煩,搞不好還會與官方交惡。
當面說幾句可以是開玩笑,但決不能在電話和文字中留下痕跡。
電話另一端的張軍和局長有些失望,不過一想也是意料之中。
張軍眼珠一轉,繞過石油直接談起了島嶼:
“那我們的那些無人島你有感興趣的嗎,你說說用途,我給你找最便宜的底線價。”
唐文暗想對方果然是聰明人,也就不再逃避話題。
既然是系統的要求,那第一肯定面積不能小,第二不能是大陸附近的島嶼,那就基本沒有什么懸念了。
“釣魚臺和赤尾島應該沒有人承包吧?”
“沒有沒有,不過這兩個島的位置…”
張軍沒有明說,但他相信唐文清楚。
暫且不提兩個島處于焦點地區,漁政力量難以覆蓋,單單距離大陸四五百公里就已經很麻煩。
這么多年沒有居民或者漁民進駐,是因為不想嗎?
想要開發這兩個島,手續反而是最簡單的一環。
飲用水、電力、通信、生活環境、補給、騷擾…連官方看了都頭疼。
但唐文不怕,一座港口就能全包,花點銀幣而已。
“這個蓋金會自己想辦法解決,不如先說說價格?”
既然唐文知道,張軍也不再多問,根據事先做的準備問道:
“首先你想要在這個島上做什么,需要建哪些類型的建筑?”
唐文:“漁業、采礦,人員會長期駐扎,并且有港口停泊大量船只。”
張軍:“我總結一下:你需要建造港口、需要建造倉儲區、基礎設施、人工水域、種養殖業、房屋建設、工業建設、礦產開發,對應了第2、3、4、5、6、8、13類用途…你確定面積夠嗎,這兩個島都只有4到5平方千米。”
唐文思索片刻,發現可能還真不太夠。
如果填海造島系統認不認?
再仔細閱讀了一遍任務詳情,包含了人工填島面積,唐文立即放心下來:
“可能不夠,也許會填海造島。”
“好吧,那你這還包含了第一大類,填海連島類型。”
電話另一端的局長已經麻了,島嶼用途十大類,除了林業和旅游觀光幾乎全占了。
一般島嶼租賃只是租下一小片區域進行某種單一用途開發,唐文這是奔著島主去。
雖然那兩個島嶼本身應用價值不大,但還從未有過如此徹底讓私企開發的先例。
不過,這個時代最不缺先例。
局長示意張軍捂住話筒,然后附在耳邊一陣交流。
填海、采礦類都是卡的很緊的用途,他們也不敢說能不能通過,但還是可以先甩個價格探探底線。
局長豎起一根手指,這兩個島離岸太遠,本身價格應該就屬于最低一檔,考慮到建設時間和盈利回本,一年一千萬不低了。
過了幾分鐘后,唐文聽到了張軍嚴肅的回應:
“唐總,你要的用途太多,暫且不算個人投資,假如水產廳全部答應,一個島的承包費可能在一千萬元。”
一千萬?
唐文有些驚訝,不是覺得太貴,是太便宜。
這可是包括了采礦權,才一千萬一年嗎?
等我填沙挖石油,這點承包費算什么,我能包99年!
雖然他也知道這并非正式租賃談判,但還是抑制不住激動:
“才一千萬嗎,我能接受這個價格”
張軍:“…”
他說的是一年千萬,不是一年一千啊!
可唐文怎么能答應呢,就算你把周圍的魚撈干凈也賣不到一千萬啊。
他正要解釋,卻被局長眼疾手快一把捂住嘴。
局長又附在張軍耳朵說一通嘰里咕嚕,后者立即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但還是乖乖按照局長吩咐說道:
“不是一座島一年一千萬,島嶼是按照面積算價格,是一平方千米租一年一千萬。”
唐文:“也沒問題,有起租年限要求嗎?”
電話邊的兩人已經頭皮發麻,以赤尾嶼為例,一年的租金就是五千萬了!
別說了,一座無人島要是一年能掙五千萬租金,水產廳也算是中頭獎了。
石油?專家都說了沒有石油。
既然石油專家都那么斷定,私企想要采油就讓他采唄,采到了只能說是你們眼光不行。
張軍繼續試探:
“唐老板,上面確實還沒有對油類礦藏私人開發的規定,而且一座島至少十年起租,中途放棄要交巨額違約金。”
唐文:“五個億有點多了,能不能每年給五千萬?”
唐文手里銀幣總共還有170萬左右,約7850萬,而船廠包括漁政船在內的訂單總額,拋去成本也能剩下2000萬左右資金,已經差不多有一億元。
但還有宣發武庫艦、經營景區等大額支出,不影響未來計劃下最多能拿出來5000萬。
只要能先拿下一座島嶼,石油開發出來還用擔心后續租金?
“我們現在只是了解下蓋金的意向,知道你們的心理價位和要求,具體能不能租還有很多手續,不過我們肯定會盡力幫你爭取。”
張軍強裝出鎮定,帶著顫抖掛斷了電話。
他看著局長,局長看著他,腦子里全都是五千萬。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