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御案前,靜靜的看著手中的密報,片刻之后,將密報看完,臉上露出了一抹笑意。
只是這么笑,顯得有些冷。
朱亮祖居然和胡惟庸勾搭到一起了,果然,有些人他就是該死。
上輩子時,朱亮祖坐鎮廣州,干出來了那一系列,令人惱恨的事情。
被自己鞭死在金殿上。
這輩子到目前為止,他倒還沒有干出太傷天害理的事兒,朱元璋也不準備再給他這樣的機會。
要將他給關到京師這里,不讓他到外面去任職,就在京師老老實實的呆著。
哪能想到,這才多長時間,這家伙就和胡惟庸勾搭到了一起。
面對這么個情況,朱元璋人都有些要氣笑了。
這還真是,有些人偏偏非要往死路上走。
不過如此也好,今后把胡惟庸給解決的時候,可以順道用正當理由,把朱亮祖也給一并處死。
讓他和朱亮祖一塊兒歸西。
也算是慰藉一下上輩子時,被自己冤殺的道同,稍稍的緩解一下意難平。
上輩子自己設立錦衣衛晚,一直到洪武十五年才把錦衣衛給正式設立。
那個時候的胡惟庸都已經造過反,被自己處死了,丞相制度也被自己給廢除。
親軍都尉府在自己授意下,也多少打探了一些消息,可是和錦衣衛比起來還是差得遠。
也是因此,一開始對胡惟庸干出來的不少事情,了解的并不是太多。
如今自己提前幾年把錦衣衛給弄了出來,在這種情況下,發現了更多關于胡惟庸的事。
這家伙,是真該死。
膽子也是真大,什么事都敢做!
拉攏文臣也就算了,還拉攏一眾侯爵,要把手伸到軍隊中去。
隨著李善長轉化成為大明的忠良,淮西幫的不少人心里面都受到了極大的沖擊,處于群龍無首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胡惟庸已經可以說把費聚,陸仲亨等這些人都給收到了麾下。
讓這些只會打仗,卻沒什么腦子的人,以他馬首是瞻。
如今又多出來了一個朱亮祖。
這家伙在發展其勢力上面,還當真是不遺余力。
不過如此也好,不多拉攏上一些人,手里面沒有足夠的力量,野心沒有膨脹到一定的程度。
他以后怎么能行造反之事?
自己又怎么能抓的機會,把他以及他背后的這些人給一舉消滅,從而可以好好的清理一下蟲豸,讓自己大明變得更加干凈純粹?
現在看朱亮祖已經有投到胡惟庸麾下的跡象,生氣之后朱元璋反而又有些開心。
魚找魚,蝦找蝦,還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片刻之后,朱元璋站起身來繞到后方。
這里有著一排排的鐵柜子,鐵柜子上面,有著一個個的抽屜,看起來好像藥房放藥材的那些柜子。
朱元璋拿出鑰匙,開了鎖,拉開了其中的一個抽屜,發出了一陣令人牙酸的聲響。
在這武英殿里顯得很是刺耳,響亮。
這樣的動靜,朱元璋卻習以為常。
把密信放入其中,將之關上鎖好,又是一陣響亮的動靜。
這樣的動靜,是朱元璋故意營造出來的。
并不是說他這邊就不能讓人造出,抽拉之時沒有什么聲響的柜子。
而是他故意讓人如此做。
因為這樣做的話,可以有效的防止有人不安好心,偷偷打開偷看里面的密信。
這響亮的聲音,可以勸退很多的有心人。
就算是有的人賊心不死,依然想要窺探鐵柜子里面的秘密,那有著這樣的動靜,也可以讓外面守衛的人發現。
從而把他們給逮到。
在如何防范秘密被別人偷看這件事情上,朱元璋還是有著不少心得的。
“標兒,走,陪咱出去走走。”
朱元璋來到了文華殿,叫上朱標。
朱標看看手頭沒有處理完的政務再看看自己老爹。
果斷的就把政務給放了下來,起身向自己老爹走去。
心里面有些異樣的感受。
自己父皇,如今顯得有些越來越不務正業了。
不能說不勤政,只是和之前相比,在這些事情上遠遠沒有那樣的拼。
不過,朱標也已經習慣了。
一直把弦給繃得緊緊的感覺,確實不怎么好。
還是現在這種適當的勞逸結合的感覺好。
“去哪里?”
“出宮去轉轉。”
“哪里?”
“秦淮河。”
“啊?”
朱標為之驚訝,自己老爹居然還要帶自己去逛秦淮河?
不是…這大白天的,一個皇帝,一個太子,就這樣華麗麗的去秦淮河了?
“這…這有些不太好吧?”
“哈哈哈,你想的美,咱騙你的。
哪能去秦淮河?
那就算是去,也得是黑了再去,那個時候才有意思。”
秦淮河朱元璋沒少去,當然他去是考察工作,沒有做一些什么事。
元末戰火,天下大亂,各行各業都要受到影響。
秦淮河這個早就已經在歷史上留下了大名聲的地方,也同樣不能幸免于難。
自己打下金陵之后才發現,那無數文人墨客,都寫過的秦淮河,早就已經沒了繁華,破敗不堪。
還是隨著自己拿下金陵,逐漸穩定之后,才有再一次的發展起來。
后世時朱元璋也去過秦淮河,算是隔著幾百年時光故地重游。
秦淮河夫子廟一帶,真真是游人如織,摩肩接踵。
那怕不是節假日,人也多的像是過大年。
秦淮河上游船來來往往,不過這游船和現在相比也有著同。
在現代時,秦淮河上的那些船,只是游人單純的乘坐船只去看夜晚的秦淮風光。
可不像現在這樣,有著太多的項目。
“去咱的工業大學,到哪里去瞧瞧怎么樣了。”
朱元璋說出來了他真正目的地。
父子二人說了些玩笑話,倒是令得氣氛一下子輕松了不少。
也走出來了工作的那種狀態。
工業大學是朱元璋一個多月前,正式設立的又一個學校。
相對于在國子學那里,添加物理,算數等學科而言,這工業大學就顯的更加的純粹了。
工業大學,顧名思義,重點便是奔著工業去的。
這些,是自己在現代時所汲取的精華,同樣也是大明能夠興旺富強的強有力的支撐。
朱元璋自然而然,不會將之給落下。
和坐落于寧天城繁華之地的國子學不同,工業大學所在的地方就要偏僻的多。
這是朱元璋專門選的地方。
畢竟學校占地面積肯定不會太小,找人員少的地方來建立可以能盡可能少影響,原本在那里居住的百姓。
進行拆遷補償時,這上面也能夠少花上一筆錢。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在后世時,他知道學院很能拉動周圍經濟發展。
畢竟有那么多的人集中起來,需要吃喝拉撒。
一個大學哪怕建立在再荒涼的地方,可只要學校建好,生源到位,那么其附近,小吃,飯店,乃至于酒店和賣小商品的都絕對不會缺少。
可以給周圍的人創收。
那些繁華地帶的人,已經暫時不需要去額外照顧了。
還是去那些比較偏遠一點的地方,來照顧他們比較好。
雖然不可能會惠及太多的人,但能惠及到一部分就是一部分,有總比沒有的好。
“工業大學那邊出成果了,今天有些空,正好過去看看。”
朱元璋一邊往外走,一邊對朱標說這次前往工業大學的目的。
朱標聞言,頓時升起了興趣。
“父皇,出了什么成果?”
到了如今朱標受朱元璋的影響,那是越來越大。
對于父皇所弄的這些東西,也有著越來越強的興趣。
自從經過父皇的指點,陶成道他們制作出來了威力更大的火炮,裝到船上后,一炮就將海上的那是海寇們,給轟了個舒舒服服之后,朱標對于自己家父皇所弄的這些東西,就有了更深的認同。
再也不會被人誤導,覺得奇技淫巧于國無用了。
這要是再對國無用,那還能有什么是對國有用的?
文人的那張嘴嗎?
也是因此,在自己家父皇,說建立工業大學的時候,朱標那是連絲毫多余的話都沒說。
不僅如此,還將一些私下找他,想要他開口勸一勸父皇,打消這個念頭的人,給直接擋了回去。
因為有著火炮,這么一個良好的開端。
所以他很期待再搞出來一些更好的東西讓他開開眼,也讓大明因此而變得更好。
這個時候,聽到才剛剛建立了一個多月的工業大學,已經出了成果。
這么一個消息,對朱標來說別提有多驚喜。
“哈哈,這個暫且保密,等來到那里之后,你見到便知曉了。
肯定能讓標兒你大吃一驚。”
朱元璋笑著說道,賣起了關子。
朱元璋那這個反應,讓朱標愈發的好奇。
也越發的肯定,工業大學那邊,定然弄出來不得了的好東西了。
不然的話,父皇絕對不會如此。
到底是什么呢?
懷著好奇,朱標隨著朱元璋出了宮。
在兵馬的護衛之下,朝著工業大學而去。
雖然并沒有穿龍袍,或者袞龍袍,換上了尋常的服飾。
但身邊的護衛,那是一點都不少。
什么微服私訪,白龍魚服,不存在的。
想起在后世看的電視,微服私訪記,那更是瞎扯。
只能說是人們為了拍話劇,故意編出來的,以迎合觀眾為主。
看看那么一樂也就算了,可不能真當真了。
一個皇帝,只帶著那么幾個人,搞什么微服私訪,那真是嫌命長了。
就連朱元璋,如今都沒有太多的自信,認為自己按照那種程度的微服私訪,能不被人給干掉。
在一眾護衛的保護之下,來到了工業大學。
工業大學這邊的人,見到皇帝居然帶著太子親至,那一個個是分外的激動。
皇帝和未來的儲君,一同來到這邊,這是他們極大的榮幸,
同時,也讓工業大學這里面師生,越發覺得他們選擇來到工業大學這里,是一個極其的正確的選擇。
不說別的,單單只看陛下,對他們這邊的重視就知道,接下來只要好好做事,那絕對不會太差。
如今工業大學的人并不多,只有不到三百人。
而且,這里面老師就差不多有一半之多。
而這所謂的老師,有的是從國子學的那邊,抽調過來的在算術,物理上面有一定的水平,且愿意在這上面進行鉆研的學生。
讓他們一邊當老師一邊學習。
這也是前期師資力量不夠,不得不做出來的一些折中。
等到今后,相應的人才越來越多,規章制度也越來越完善,在想這般輕易的高升,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可以說,這些人吃到了時代的紅利。
除了一部分這樣的人之外,更多的則是從各行各業,聘請過來的專業人才。
讓他們來到這里面任教,傳授相應的技術,并做相應的研究。
而來到這里任教的人,除了校長之外,其余的人都沒有官職。
朱元璋設定了一定的職稱,職稱和他們的工資,待遇水平這些相掛鉤。
與之相應的,今后朱元璋這邊還會建立相應的國有企業,和學校進行一個聯動。
把研究和生產相結合,能更好更快的推動研究成果規模化,商業化,民用化。
再用生產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需求,來促進技術的進一步的發展,形成一個良好的互動。
什么樣的科研成果,生命力最強?
那自然是能造福百姓,推進社會發展,能夠大規模工業化,民用商用,大部分百姓接受,并在今后推動社會改變,影響生活的那些才是。
當然,在做這些的同時,高精端的也同樣不能少。
不過,這個時候大明實在是沒有太多的基礎,需要一步一步的來。
除了這些老師,學生也有不少,這些學生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部分。
其中有一部分,是勛貴家的子弟。
可以說一些勛貴,和一些官員鼻子還是很靈的。
在自己建立工業大學院之后,很快就將他們的一些子弟,給送入到了這里面。
只不過,被送入這里面的,沒有一個是嫡子,都是屬于家里面的邊角料也就是了。
本著廢物利用的原則,讓他們來到工業大學,有棗沒棗打兩桿子。
并順勢拉自己好感的,表明對自己工作的支持。
另外一部分的學生,就是尋常人家的孩子。
工業大學一開始招收學員時,可并不太容易。
一方面,很多人對此都不太不太相信。
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很重,覺得工業大學像個草臺班子,和傳統的讀圣賢書的學堂這些相比,差遠了。
另外一部分,則是那些尋常百姓家,根本沒什么余力送孩子來讀書。
且不說學費,單單只是一個能夠為家里面做不少事情的半大小子,送到學院里來不讓他們干活,就已經令很多家庭承受不起了,越算越可惜。
所以,一開始時,朱元璋想要招一些尋常百姓孩子入學,是很難的。
為此,他還做出來了一定的改變。
比如,給尋常家庭的孩子免除學費。
同時,每天中午管一頓飯。
每一周可以發兩枚雞蛋讓他們帶回家去。
要是學的好了,考核成績優秀了,還能獲得一些獎勵。
獎勵也同樣很實惠,比如幾斤豬肉,或者一袋子米,幾尺布等東西。
在這樣的規定出來后,一下子就有不少尋常百姓人家的孩子入了工業大學來學習。
目前,工業大學是初創,所以人員這些還不夠多。
等到運行一些時間了,還會進一步的招生,擴大規模。
并在今后的發展之中,會把學科給劃分的更為細致,研究也會越來越深。
不過這些都是后來的事情,需要慢慢的來,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把什么事情都在短時間內給做成。
如今,這工業大學的學生規模,以及他們所做的事情,和國立工業大學這個名字很不配。
相對于這個名字而言,工業大學現在還是太弱小,起名為小學似乎更合適。
不過,朱元璋卻覺得這只是時間問題。
等到今后一切都逐漸的正規化,規模化之后。
那這個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會越來越符合它的身份地位,能對得起這個名字。
并且,在今后大明的發展之中,必定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堅不可摧的力量。
從零到一最難,可一旦一出來了,那很多事就會變得很好辦了。
而這些工業大學的人,朱元璋目前,大多都沒有給出太過于具體的研究方向。
但有三個除外,一個就是制作蒸汽機,以及后面制作蒸汽機車,建立鐵路。
這是一個必須要堅持,且毫不動搖的搞下去的長遠項目。
再一個,是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具體,更為好實現,更為貼近民生的項目。
原本朱元璋覺得,這個項目最起碼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
哪能想到,才不過是短短的時間,就已經完成了。
所以,得到消息后,他忍不住過來了,且還帶著朱標。
“標兒,來,看一看,這就是咱們說的好東西。”
朱元璋拿起一個東西,對朱標說道,帶著而欣喜與驕傲,像是在獻寶。
朱標在看清楚了,自己爹拿給自己看的是什么后,頓時目瞪口呆。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