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68章理論和技術的結合

  天道0.81對李維的價值不言而喻,不管幕后黑手是誰,祂都必須要和對方好好斗上一斗才行。

  于是接下來一段時間,李維將全身心都投入了氣運命衡變之法中,開始研究這一條最不適合自己的道路。

  首先必須要明白一點。

  無論是闡教截教的氣運命衡變之道、還是道門的內外合練之道,還是佛門的覺悟超脫之道,都是一種修行法門,而不是具體的法則大道。

  祂不會像修行雷道一樣給你帶來直接的殺傷性,也不會像是時光之道一樣讓你能夠凍結時間,更不會像是原始妖神之道一樣讓你變得力大無窮。

  甚至就連氣運命衡變之道標志性的操控命運、書寫劇本的能力,也不過是修行之后的衍生品,本身并非是氣運命衡變之道所追求的目標。

  這個世界對修士是有限制的!

  大羅、大乘的境界雖然就在那里,但卻有無數阻礙!

  如果只修一道的話,比如只修雷道、火道、金道這樣的具體道法,你就算是掌握全部的法則分支,成為道主,也最多不過只能修到金仙!

  就算是同修多道,也不過是修到金仙巔峰而已。

  所以只靠修行道法,是打不破世界束縛成不了大羅大乘大圣的!

  那么問題來了,在自修不成的情況下,要如何獲得更強的力量,去打破束縛,成就“大”境呢?

  或者換個簡單的說法,在你自身企業發展已經到了瓶頸,實體產業做到極限的情況下,要如何再進一步呢?

  最常規的方法當然是直接上市,向股東借力!

  所以無論是闡教、截教,還是道門,

  這些最古老的修行法門,都認為只有向天地借力,才能夠打破人類本身的桎梏,掌握那些原本只有先天神明、還有受天道鐘愛的霸主種族才能掌握的力量!

  但具體要如何借力,闡截二教,還有道門的理念就不同了,由此也就出現了兩派理論。

  按照道門的理論,只有將天地萬象之妙盡數融入體內,不斷壯大自身,才能聚力超脫。

  所以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祂們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技術派別,

  簡單一句話總結就是——吞天食地!

  每一個階段該吃什么,怎么吃,怎么煉,一連串的技術組合起來,便形成了道門內外合練之法。

  比如說天庭火部部長葛洪,就根據道門內外合練的理念結合煉丹之法,開發出了各式各樣的法則系統,進行技術實踐,

  最后終于將人世萬象之妙煉制成丹,吞服消化,不斷增強自身的力量與運勢,最終便實現了大乘超脫。

  最后葛洪開發出的一系列法則系統,就被歸為了丹鼎系技術,成為了道門中的一大技術分支。

  而闡截二教的手段就沒有這么霸道。

  三清認為氣運是天地核心主軸,是天地萬象的最大公約數,也就意味著人世一切存在都有氣運。

  包括雷道、火道、金道這樣的大道,本身也有運勢!

  所以用氣運,能夠輻射所有萬事萬物,所以用氣運就能將天地之間眾生之力盤活,向所有人借力。

  而你獲得的運勢越來越多,越容易實現超脫,把自己托舉到“天人”之間!

  至于怎么匯聚氣運,怎么托舉自身,那仙道技術就多了去了,

  你加入天庭神職,依靠各種法則系統去行云布雨造福眾生,你去搞教育圣道,依靠各種法則系統去傳播思想影響眾生,實在不行你再開發新技術超越時代引領眾生。

  總之只需要你選對合適的法則系統,對外影響萬象,對內匯聚更多氣運,那么就能夠走上氣運命衡變之路。

  而佛門的理論則是截然相反!

  佛祖當初認為,人世一切有為法,皆夢幻泡影,所以反對如闡、截、道三家一樣向外借力,而是強調向內去求“覺悟”!

  只要勘破色界虛妄,證得非想非非想的妙締,便可實現“悟空”,掙脫人世萬象束縛,實現自我的超脫!

  基于這個理論,佛門便開發出了四禪八定一共十二個不同的法則系統,共同構成了佛門的禪定一脈,最終真就打破了束縛,一樣把自己托舉到了天人之間。

  總之,

  闡截二教的氣運命衡變之道、道門的內外合練之道、還有佛門的覺悟超脫之法,都不是具體的道法,而是修行法,都有自己的理論!

  而用理論作為指導,去搭配不同的大道法則,構建起具體的法則系統之后,就能進行技術實踐。

  當理論和技術結合,才是完整的“證道法門”!

  這就注定了三條修行路是無法共通的。

  佛門就不說了,和闡截二教,和道門都是反的,想同修根本不可能。

  而闡截二教和道門本身也是矛盾的。

  畢竟闡截的路子,就要融入眾生氣運之中,把自己建成氣運中心,和眾生交互聯通,才能讓氣運指數級擴大,影響更多眾生。

  所以注重的是可持續循環。

  但道門的內外合練,卻是要吞噬一切,將外借之力全部消化成自身之力,到時候你把氣運都吃了,還交互個鬼啊!

  所以這也就最后形成了三家勢力的特點。

  闡截二教的理論和技術結合之后,擅長聚運,這才有了通過無數眾生之力來書寫劇本、擺布眾生的手段。

  道門的理論技術結合,內外合練,將一切偉力歸于自身,于是個體戰斗力無敵,缺點就是“實業不如集資”,個體武力再強也有極限,無法和天地眾生之力相比,容易被大勢席卷。

  而佛門追求覺悟,悟“空”之后不受現實束縛,而且還吸收了闡截、道門的理念,有因果之力、大小乘佛法,上限極高。

  但缺點就是“覺悟”實在是太難了,一不小心就走火入魔,被心魔入侵,成為魔頭,包括佛祖自己,都創造出了一個魔天大圣。

  所以風險性實在是太高了,還是直接集資聚運最簡單一點。

  李維腦海中不斷回憶三種修行法門的異同優劣,心中對通往大羅的氣運命衡變之路也就有了更多的感悟。

  匯聚氣運可得道!

  這是通往“大羅”之路的理論指導,至于具體如何匯聚氣運,那就要看我能用什么樣的技術,也就是用什么樣的法則系統。

  這可太難挑了!

  因為氣運命衡變之道作為最久遠的修行法,也是最初的修行法,其理念早已經融入修行的方方面面之中。

  所以就這么說吧。

  現在三界諸神手中幾乎所有的法則系統,本身就自帶氣運命衡變之道的基礎修行技術——既對外不斷施加影響!

  畢竟只有對外影響放大了,才能匯聚更多的世界之力。

我手里現在有雷道、教育圣道、元道、水道等一系列法則,還有洗命正教法則系統,本身都滿足修行氣運命衡變之道的要求  所以接下來,我要做的,就是給這些法則系統中疊加能夠匯聚氣運的法則系統!

  如此一來,就能讓我的系統上市,收割眾生氣運!

  怎么越看越像是凡人在創業呢?

  修士通過不斷修行把自我打造成品牌,然后建設法則基站搞出實體產業工廠、再使用法則系統獲得核心賣點,最后飛升就是經過市場考驗、獲得尊名敕封則是開戶。

  最后則需要在佛門、闡截二教、道門這幾家交易所上市,通過他們的門路來實現收割。

  嘖嘖嘖.

  只能說不愧是仙球啊,連修行方式都這么的現代化,實在是我輩楷模。

  李維這樣想著,很快就從楊嬋給與的密卷中,選中了好幾個適合祂情況的法則系統。

  以我現在擁有雷道的雷雨發生、驚蟄機變法則為例。

  如果再獲得一條水道滋潤萬物法則,云道的三態轉化法則,那么就能激活雷生運會法則系統!

  以后通過行云布雨,就能匯聚氣運,等輻射到一千萬人,就能匯聚一千萬人份的外部氣運,把自己托舉到人仙之境,真正踏上合道第一步!

  未來外部氣運如果匯聚到一億人份,法則系統基站數量超過300個,再獲得30份的愿力結晶洗禮自身,就能突破人仙境界,進入地仙。

  闡截二道的氣運命衡變之路,早就已經成體系,所以每一個境界之間的劃分非常清晰,也不存在太多彎路,但關鍵就是氣運啊。

  光是人仙就需要一千萬份的氣運,地仙就要一億人份,后續天仙更是再次暴增,要十億人份!

  金仙境界的時候,就需要一百億份,突破大羅更恐怖,足足要一萬億份!

  難怪諸神這么內卷。

  畢竟三界雖大,但諸神也多。

  你能行云布雨,我也能行云布雨,三界的市場份額就這么點,又不是你一個人的,你分一點、我分一點自然就少了。

  而且走大羅之路的修士,戰斗、治療、書寫劇本、施展秘術,這都需要消耗借來的外部氣運,有時候甚至會入不敷出!

  于是諸神只能靠時間慢慢累積,有時候幾百上千,甚至上萬年的時間,都不一定能攢夠升級的氣運!

  而且這還只是向借來的外部氣運,不是你自身的氣運,真要進階大羅,你自身還得有一份大羅之運。

  如何轉外運為內運這個更復雜,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的。

  所以李維研究了整整一個星期,也不過就是窺了個門徑而已,對幾個法則系統的選擇慎之又慎,一直拿不定主意。

  最后還是楊嬋一語點醒夢中人。

  其實氣運命合道之路存在的時間最古老,所以基礎最好,法則系統最多,適應性和包容性也最強,你不一定非要拘泥于現在市面上已經有的法則系統。

  你完全可以自己開發啊!

  畢竟你身上有這么多的法則漏洞,這么多的法則,如果搭配在一起,說不定就能直接創造奇跡!

  實在不行,閉著眼睛直接排列組合唄,開創合道路線本來就是一個看運氣的事情,你運氣不差,變數又多,說不定會有驚喜!!

大熊貓文學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