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161章 認知作戰

  清晨時分,官邸的花園。

  “數量!”

  在完成了五公里的晨跑之后,李毅安吐出兩個字。

  “本質上就像廣告一樣,”

  其實,認識作戰,最核心的是什么?

  就是撲天蓋地的數量。

  “一種新的產品,想要迅速的打開市場,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廣告。”

  “現在互聯網并不成熟,普通人獲取信息的途徑,也就只有電視和報紙,所以在電視和報紙上投放廣告,收效是十分巨大的。

  想要進行認知作戰,完全可以采取廣告的策略,請不同的專家,在不同的電視,在不同的節目中去談論蘇聯威脅,談論金邊與西貢陷落之后,東方陣營的大擴張,然后瘋狂的砸錢進行投放。

  這樣的話,肯定可以取得很大的效果。”

  聽著父親這么說,李奕軒想了一下,說道:

  “這樣效果或許很好,但是操縱的痕跡也太過明顯了,美國的很多電視臺都是獨立電視臺,他們雖然會接受砸錢做節目,可以一旦曝光的話,就會形成政治丑聞,這勢必會影響到認識的灌輸…”

  這正是在美國操縱輿論最大的問題——你可以花錢去操縱,但是同樣,也會有一些記者在嗅到其中的貓膩之后,盯上你,然后把你的操縱變成了他們揚名的臺階。

  就像水門事件一樣,尼克松身為總統也無法影響包括《華盛頓郵報》在內的多家報紙像瘋狗一樣對他的追捕,最終,逼的他只能辭職。

  “你說的沒錯,沒任何人能夠真正意義上操縱美國的輿論,在美國有大約1700家日報,7600家周報,有700家商業電視臺,有276家公共電視臺,還有約8000家廣播電臺。

  面對這么大的基數,沒有任何人能夠掌握這些機構,即便是花費幾十億,上百億美元全部收購了,只要美國還允許私人創辦報紙、電視臺、廣播電臺,那么,收購也就是一個笑話,因為,你買的速度,遠沒有別人創辦的速度快,而且,當你收購產生溢價的時候,可能別人只需要花費幾萬美元就創辦了一個電臺,但是你卻需要花費幾十萬美元才能收購。…”

  到時候會發生什么?

  數以千百計的投機商,會用幾萬個報社、電視臺、電臺來耗盡你的資源。

  所謂的“某某掌握美國輿論”本身就是偽命題,哪怕是在尼克松被《華盛頓郵報》盯死的時候,還有不少報社、電視臺站在他的一邊。

  本質上,在那種輿論環境下,任何組織和個人,能做的只是“影響”而不是操縱,因為你操縱不了,白宮操縱不了,默多克更操縱不了。

  聽著父親說著這些的時候,李奕軒想了一下,說道:

  “也正因如此,在數量眾多的媒體之中,如何識別有用信息就成了最大的問題了,嗯…”

  稍做思索后,李奕軒又補充道:

  “因為它們的報紙、電臺數量多,如果一篇新聞,無論真假,只需要出現在幾個報紙,幾個電視上,很容易讓人認為這是真實的。”

  “對!”

  李毅安說道:

  “就是這樣,謊言重復一千遍也就成了真理,我們所需要的并不是制造謊言,而是通過各種渠道把原本局限于少數人了解的國際安全戰略,以最簡單、最廣泛的方式,灌輸到人們的耳中…”

  說到這的時候,李毅安想到的是什么?

  就是水軍啊!

  在另一個世界,水軍在互聯網上掀起的風波,是層出不窮的。姑且不說國家層面,就是企業層面,只需要幾百篇軟文,幾萬次轉載,就可以包裝出一個成功的人設。

  “普通大眾在大多數時候是沒有分辨能力的,他們往往人云亦云,美國那邊更是如此,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廣告學的方式,進行這場認知灌輸!”

  其實,SEA的廣告學一直都遙遙領先的,在SEA產業發展初期,為了能夠創建品牌,打開歐美市場,當然就不能采用傳統的營銷方式,而是應該制定好長遠的營銷策略,然后一步步的實施。

  為此李毅安專門制定了一整套戰略性的營銷計劃。

  而在過去幾十年里,他制定的那些劃時代的戰略營銷計劃,不僅促成了SEA的產業發展,還使得SEA的廣告學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廣告本身就是隨著商業的興隆而興隆。

  而從理論上來說,“水軍”本身也是廣告學的一種。

不過,李毅安并沒有打算  “我們需要成立一個專業機構!”

  什么?

  在李奕軒的不解中,李毅安說道:

  “我們需要在美國成立一個國際關系協會。成立這個協會,邀請一些教授參與進去,然后再通過協會的名義,歡迎他們在各種報紙上的發表文章,當然,是我們指定的國際關系議題,可以根據他們在不同級別報紙上的刊文以及轉載數量,邀請他們到夏威夷、佛羅里達等旅游勝地參加學術討論…”

  接著他又特意補充道:

  “不僅是他們自己,還包括他們的家人,而且協會可以提供的相應的資金。”

  其實這個是什么?

  就是多年前南洋企業最擅長搞的“有獎征文”或者“有獎發文”,就是通過設立一些機構操縱這件事情,南洋的奶粉、化妝品以及不少產品,就像靠著那些“權威機構”的“認證”,成功在歐美市場站住了腳。

  就像“中華牙防組”一樣,歐洲牙防組,美國牙防組…現在可都是非常權威的機構,至于美國營養學會,歐洲營養學會,同樣也是權威中的權威,只不過他們的股東,都是某些機構。

  總之,在操縱這件事上,絕對可以說是輕車熟路的。

  之所以會和兒子聊這些話題,是因為,在未來左右輿論本身就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必須要掌握的技能。

  不僅是要左右,還要學會使用各種方式去影響,甚至操縱。

  當然,對于未來的操縱輿論,李毅安是非常看好的,因為國際互聯網,因為他是站在歷史巨人肩膀上的,只需要把那些軟件的概念拿過來就好。

  掌握了全世界的主流社交媒體之后,還需要擔心不能操縱輿論嗎?

  不過,這個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有其套路,紙媒體時代與網絡媒體的時代,看似千差萬別,可是套路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這一天,伴隨著李毅安的決定。很快,調查部與九頭蛇就根據他的建議,有針對性的對他們的計劃進行相應的調整,那些關于“威脅”“擴張”“危險”的詞語正在被拆解、重組,即將順著電話線和光纖,通過太平洋光纜流向大洋彼岸另一個國家,最終,它會出現在每一張報紙、每一臺電視機,每一個收音機。

  最終會讓所有的美國人,在未來的日子里,不斷的感受到“威脅的緊迫性”,感受到現實的威脅。

  這個時代,美國的國際關系學家并不多,這些國際關系學家,要么在大學里,要么在研究機構之中,因為稀少所以才顯得珍貴。

  但是在美國的各個大學之中,并不僅僅只有那些聲名在外的國際關系學家才會對國際關系感興趣,事實上,有不少教授都非常感興趣。

  像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哈里森教授,雖然是知名的法學家,但是他對國際關系學還是非常感興趣的,多次在報紙、期刊上的發表與國際關系、外交領域有關系的文章。

  這天上午,剛到辦公室,哈里森就從他的助理那里接到了一迭信件,其中的一封帶有“北美國際關系協會”的信件引起了他的興趣。

  “北美國際關系協會?”

  雖然沒聽過,但是聽起似乎比美國國際關系學會更大氣一些。

  于是他就撕開了的信件。

  “尊敬的哈里森·羅伯教授,本協會將就…”

看著信上的內容,什么越南啦,什么金邊陷落,什么西貢陷落,什么連鎖反應  “不就是蘇聯的擴張嗎?這不是國際關系學的常識么,還用得著進行專門的討論嗎?”

  哈里森有些不屑的搖了搖頭,畢竟,現在冷戰都已經開始二三十年了,這些話題早就是已經被專家們研究個透的,現在還有討論的必要嗎?

  不過他還是接著往下看去,他看到的并不是獎金,事實上壓根并沒有獎金,而是告訴他,他們將會在年末在夏威夷舉行國際關系論壇,邀請知名國際關系專家參加。

  而什么是知名國際關系專家呢?

  當然是根據他在報紙、期刊上發表的文章了。

  “知名國際關系專家…普通非學術類報紙雜志也可以?社會影響力?”

  瞬間,哈里森教授就是心中一動,雖然沒有獎金,但是“知名國際關系專家”這個名頭著實有些誘人。

  “憑我的水平,想要在報紙上發表文章,豈不是輕輕松松的?”

  哈里森心中暗道,而且作為法律專家的他一眼就看出來了,協會的規則很簡單——他們更看重“專家”在社會上的名聲而這個名聲怎么建立?不就是發表文章嗎?

  至于是不是專業報紙雜志,這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有足夠多的報社發表他的文章,也就有了足夠的影響力。

  “知名國際關系專家…”

  不得不說,對于哈里森教授這樣的人來說,吸引他的已經不再是金錢了,而是名聲,是頭銜。

  憑什么他就不能多一個“知名國際關系專家”的頭銜呢?

  于是乎,很多人本著有棗沒棗打三竿的精神,寫了文章,寄到了各個報社,從全國性的報紙,到地區性的報紙,而且話題都是圍繞著金邊陷落帶來的影響,畢竟,這是眼下最熱門的話題——連北美國際關系協會都關注這個問題,它能不熱鬧嗎?

  請:m.badaoge.org

大熊貓文學    回到過去做財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