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撣邦本土防衛軍第一波T54坦克碾過舟橋部隊架設的浮橋時,空中的F5戰斗機編隊正在返航途中。
河岸上的撣邦士兵們抬頭望著天空,八架圖16轟炸機——這些轟炸機是當年蘇聯提供給的印尼的轟炸機,在印尼被肢解之后,這些飛機連同其它的米格機,被通過特殊渠道“賣”給了撣邦。
撣邦的T54/55坦克的來源,大抵上也都是來自埃及、伊拉克以及印尼,當年SEA軍方繳獲了大量的T54坦克。這些坦克,都被提供給了撣邦,為了裝甲部隊的后勤供應和裝備的標準化。南洋防務裝備公司首先對這些坦克進行了兩批次的改裝。第一批次首先裝了火炮穩定器、南制的步兵電話,北約口徑機槍,還有電臺和必不可少的空調。
三年前開始,撣邦裝甲戰斗車輛發展中心在南洋防備裝備公司地面系統部的幫助下,第二批次的改裝重點就是把一款105毫米線膛炮替代了蘇聯制造的100毫米火炮。
由此也讓撣邦擁有東約組織成員中,最龐大的蘇式坦克部隊——數量大概有700輛左右。
不僅有蘇式坦克,還有蘇式的飛機。
當圖16的轟炸機群排成嚴密的隊形從云層間隙穿過,陽光在鋁制蒙皮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看啊!是‘大屁股俄國妞’!”
一名軍官興奮地指著天空,用越戰時期士兵們給圖16轟炸機起的綽號稱呼這些轟炸機——畢竟它的載彈量多達九噸,不僅如此,它還可以攜帶9000公斤重的重型炸彈。這些轟炸機曾拾9000公斤級重型炸彈,攻擊游擊隊的營地。這些炸彈在距地面8米的高度引爆,給游擊隊造成了嚴重傷亡,。
“當年在克欽,就是這些家伙一天投下幾百噸炸彈,把游擊隊炸得魂飛魄散!”
年輕的撣邦士兵們敬畏地望著漸漸遠去的機群。
即使對這些不熟悉航空器的人來說,圖16特有的低沉轟鳴也如同天神的戰鼓,讓人胸腔發震。這種聲音本身就是一種武器——一種能穿透混凝土掩體、直達敵人心底的恐懼。
空中的直升機群從低空呼嘯而過,將士兵們的注意力拉回地面戰場。但圖16留下的心理震撼久久不散,就像它們發動機排出的尾跡,在蔚藍的天空中劃出八道平行的白線,延伸向看不見的遠方。
而與同時,在新安,軍事動員機構,正在模擬動員,軍隊正在“征召”,接到指令的后備役正在往營地集結,而城市的上空則回響著防空警報。
空中,數架米格21戰斗機呼嘯而過——這些飛機正在發揮最后的余熱,壽命將至,撣邦防衛軍的空軍,現在是以美援的F5E為主。
總統府地下室內,李云輝盯著地圖問道:
“演習進展到什么環節了?”
軍人出身的他仍然穿著便裝,語氣顯得有些焦灼。
“陸軍部隊已經越過“東河”,正沿邊境地區挺進,北部邊境部隊已經進入戒備,他們正在動員部隊向南部邊境增兵,第一批抵達的農場青年,預計其將會首先動員70萬左右的民兵…”
“但是根據預判,他們不會越過邊境。”
李云輝只是點了點頭,說道。
“我們的任務是占領邊境,切斷他們的聯絡,明白嗎?”
“明白,長官,但是…”
佩戴中將軍銜的參謀長說道:
“現在我們是長蛇陣,如果,戰事擴大,我們的防線很有可能被沖破…”
聽著參謀長的報告,李云輝點頭說道:
“我們完成我們的任務,東約組織想了維護自身的安全,我們就必須履行自己的責任,只要堅守住邊境,這場仗,我們也就打贏了…”
不過相比于此,李云輝更關心作為盟軍抵達撣邦的sEA部隊的情況,他們的抵達受到了整個撣邦上下的歡迎。
事實上相比于演習本身,包括李云輝在內的所有人都更傾向于希望通過這次演習能夠真正成為東約整體防務的一員。
而這個整體防務指的是什么呢?當然是sEA軍隊的進駐了。
只有sEA軍隊進駐,他們才會真正意義上成為整體防務的一員,從而讓他們結束過去那樣膽戰心驚的日子。
在詢問了sEA盟軍的行動之后,李云輝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中,指揮中心不斷收到“前線”的報告,裝甲部隊的損失很大,但是他們仍然按照既定方案,一路向東,在擊敗“敵國”防御的之后,后續部隊又迅速構建邊境防線。
并且利用圖16轟炸機空投9000公斤級炸彈,炸毀山間隘口中,以阻擋其它力量介入,最終完成了左翼防線的構建。
在演習進行到第三天時候。
根據演習預案,雖然在戰術上聯軍取得輝煌的勝利,即將逼近敵國首都,而此時有外部力量介入,戰略導彈核潛艇進行戰略巡航,H1戰略轟炸機駛離機場…
“聯合力量七五”
并不僅僅只是一次常規力量下的演習。
這次軍演出動了十幾萬兵力,陸軍、海軍、空軍、戰略核潛艇協同作戰,在中南地區以“擴張主義國家”為假想敵,演習突破其西部鄰國邊境,最終占領其首都,從而消滅戰爭策源地。
除了常規力量的軍事演習之外,還進行了的核生化實戰演習,尤其是當它演練了很多戰略核打擊部隊的打擊流程。不僅如此演習,還引入了一些新型作戰要素,包括新型通信組織、無線電靜默以及政府首腦人員進行涉及核攻擊的戰略會商。
“聯合力量軍演”期間,SEA邀請全世界參觀,蘇聯等東歐國家的武官們看到的,并不是一望無際的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
他們看到的是快速反應——從制定“演習計劃”到實施演習,前后只用了兩周的準備時間。
他們看到是,在5天的演習時間之中,聯軍完成了超過10萬軍隊的越洋戰略部署,并且將超過1500輛坦克裝甲車從SEA本土部署到演習區域,
甚至可以說,他們都沒有進行準備,就是用他們的常備力量,就進行了一次近乎完美的全面戰爭。
由位于曼谷的盟軍最高司令部組織,位于分布于東約各級指揮機構均參加了演習。演習以SEA以最高防御戰備等級狀態模擬實施核備戰為高潮——這是為了應對他國的干涉。
面對這樣的全方位的實力展示,整個世界都被驚呆了。
在持續5天的演習結束之后,所有的國家都為弱小的國家捏了一把汗——因為沒有任何小國,能夠抵擋這樣的“問候”。
而SEA的這種高調“問候”,讓一些國家寢食難安。
而演習結束之后的下一步是什么?
并不是把軍隊撤回來。而是繼續駐扎在暹羅。
原本暹羅只駐扎有美軍,SEA軍隊,現在又多了大馬、星洲、泗水以及棉蘭老,一場軍事演習之后,有多達10萬東約盟國的軍隊駐扎在暹羅以及撣邦。
這些軍隊分散駐扎各地,
一時間,暹羅成為了一個巨大的聯軍軍營,當然,這也給暹羅的經濟帶來了好處。畢竟,這可是十萬人的消費群體。
在野外的軍營中,到處都是移動的餐車,雜貨鋪,一些軍營附近甚至形成了市場,這充分的顯現出了商人們的敏銳的嗅覺。
當然,嗅覺敏銳的并不僅僅只有他們,事實上,還有一些人同樣也是敏銳,比如一些情報人員,他們就化妝成為小商販,出現在這些營地外面,
“這是什么?”
商販打扮的男人,剛一下車,就被軍營外一道厚實的圍墻給吸引了,高達數米的圍墻,將營地完全環繞保護起來。
“這是防爆墻…”
男人身旁的同僚,指著這個宛如小城堡般的軍事基地說道:
“這種防爆墻是由SEA企業設計的模塊化防御工事系統,采用鍍鋅鋼骨架與聚丙烯內襯構成的可折迭網狀結構。該系統通過填充沙土、石塊等當地材料,可在戰場上快速構建長達上百米的掩體,相比傳統沙袋工事效率提升十倍以上。美國佬在越南就大量使用它,它不僅能抵御AK步槍,就連40火箭彈也打不穿它。”
這種防爆墻最大的優點,就是建造速度十分驚人,在此之前,士兵們需要手工裝填沙土包來構建防御陣地,速度緩慢而容易令人疲勞,每人每小時最多能夠裝填20袋;而使用大型工程機械向防爆墻單元內部裝填土石的效率要高出前者數十倍,一晝夜就可以建起使用傳統材料和施工方法需要幾周甚至一個月才能建起的基地、營房等設施。機械設備充足的話大概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筑起幾百米長的堅固圍墻。
按照美軍的說法,這種防爆墻拯救了數以萬計的美軍生命。
當然,他們并不知道防爆墻這一優點,只是有些失望的看著被保護起來的軍事基地。
因為防爆墻的保護,他們根本就看不到墻內的基地,只能等待士兵出營的時候,才能夠接觸到他們,不過,他們幾人倒也沒有泄氣,而是直接支起了攤起來,賣起了小吃。
在賣小吃的時候,他們在聽到一些士兵的說話帶著口音時,也會刻意的與他們套著近乎,向他們詢問一些再簡單不過的話題,比如他們什么走啦之類的話題,為什么會問他們什么時候走?
當然是因為“擔心”他們走了生意不能繼續做下去了。
當然,他們擔心的不是生意,而關心軍隊的撤離時間,畢竟,這場軍事演習之后,他們是非常擔心的。
誰知道他們會不會暗渡陳倉呢?
請:m.badaoge.org